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唱,是声乐艺术的通常俗称.它是人声唱出来带有语言的音乐,是音乐化的语言艺术.即由语言和音乐结合起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一位歌唱者,在演唱时必须把歌词唱清楚,使听众听清听懂他唱什么,表达什么思想内容,从而受到艺术的感染和教育.如果他(她)吐字咬字不清楚、不准确,即使他(她)具有很好的歌唱发声技能、技巧和表达手段,也肯定不能很好地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可见歌唱发声与语音的关系十分密切.要掌握好我国文字的正确读音和咬字吐字、归韵的方法,首先必须正确了解汉字的构成规律.汉字也是人类语言文字的一个组成部分,绝大多数是由辅音(子音亦称声母)和元音(母音亦称韵母)相拼而成.元音是语言的主要元素,输音是辅助元音使语言发生多样变化的音.在学习歌唱表演艺术时,不但要理解汉字构成的规律,同时必须端正声母和韵母的读音.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2.
张梦馨 《科技信息》2011,(24):I0251-I0251
声乐是一种能够跨越地域和历史界限的神奇语言。它作为音乐艺术的一种,从一个较高的音乐审美角度来表现声音,它并非简单的机械发声过程,而是通过语言、情感等多种方面,全面具体系统地表现出一种声音。歌唱(即声乐)是语言与音乐相融合的艺术,是表现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也就是用人声唱出来的带有语言色彩的音乐艺术。歌唱艺术作为音乐艺术中的一种特殊的独立的艺术形式,它本身就具有多方面因素,单从字面看,歌唱就包括歌和唱二字,即歌曲和演唱,而在演唱过程中,语言的地位又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孙军立 《科技信息》2009,(23):I0227-I0228
歌唱艺术的魅力就在于用音乐化的语言为载体,把人们生活中的各种思想感情直接抒发出来,达到听者与歌者心灵的共鸣。要实现这种共鸣,歌者必须有良好的歌唱心理,掌握扎实的歌唱技巧的基础上,还要对所演唱的声乐作品进行分析处理,抓住声乐作品感情色彩,声请并茂地去演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歌者与听者之间心灵的沟通,产生强大的艺术震撼力。  相似文献   

4.
浅谈喉部工作对歌唱发声的重要作用王玉玲歌唱是用人声来表达乐曲、表达歌词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没有嗓音,就谈不上歌唱。没有高质量的嗓音.就没有美妙的歌唱.喉头、声带组成了喉部的歌唱器官,歌唱发声时,喉部歌唱器官的工作对歌者的发声、歌唱有着直接的重要作...  相似文献   

5.
歌唱是用人嗓发出的声音表现人类感情的艺术.歌唱的技术是指声音、语言、共鸣、呼吸等多种的发声技巧,而艺术是指歌曲作品中的主题思想与歌者所创造的艺术情感.技术与艺术是相辅相成、辨证统一的.技术是基础,艺术是目的,二者完美的结合,产生声情并茂的歌唱艺术.  相似文献   

6.
声乐艺术是音乐艺术范畴中,唯一直接运用语言和音乐相结合表达思想感情,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形式。在初学发声时,就应该懂得发声与咬字,吐字与情感表达之间不可分割的特殊关系。只有基于这种观念而建立的歌唱发声方法,才是真正完善而有效的发声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密丽 《科技资讯》2008,(31):237-237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而声乐作为音乐艺术的一种特有形式,是通过歌唱来表达词曲作者和个人思想感情的。如何做到准确的向听众传递作者及个人的思想感情,对于歌唱艺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歌唱是一种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和支柱,在歌唱中占主导地位。深刻而又生动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这是歌唱表现的最终目的。我们在重视对学生演唱技巧训练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学生音乐情感培养,并把情感培养作为教学中的最终目标,使学生的演唱技巧、审美意识和精神境界达到完全统一。  相似文献   

9.
歌唱想象力的开发与培养是声乐学习的重要环节。想象力越丰富,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就越强烈,就越能激发出对音乐的灵感。只有树立正确的发声概念,以准确的声音想象去指导歌唱,才能获得明亮结实又具有穿透力的声音。通过想象力投入情感演唱歌曲,才能更加完美地表现音乐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0.
侯兰兰 《科技资讯》2014,12(22):163-163
歌唱是音乐表演艺术中的一种,它即可以抒发思想感情,也可以表现丰富多彩的生活情感.歌唱艺术是人类各门艺术中最为原生,最为普及,最能直接表达感情而又最为简便的艺术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也最受欢迎并能得以广泛普及.对于初学声乐者来讲座从以下三点来进行训练:(1)歌唱呼吸法的训练:(2)歌唱发声法的训练;(3)良好的音乐素养的训练.  相似文献   

11.
歌唱是一种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和支柱,在歌唱中占主导地位。深刻而又生动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这是歌唱表现的最终目的。我们在重视对学生演唱技巧训练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学生音乐情感培养,并把情感培养作为教学中的最终目标,使学生的演唱技巧、审美意识和精神境界达到完全统一。  相似文献   

12.
声乐是音乐艺术形式中音乐与语言有机结合的唯一产物,音乐的语言和旋律构成了声乐的基础,特别是在歌唱发声过程中,汉语普通话标准语音的构成是极其复杂而又相当细致的,这就是汉语语音在歌唱发声中微妙的和独具的发音特色。  相似文献   

13.
古今中外异彩纷呈的声乐作品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丽奇葩,歌曲的艺术表现是歌唱艺术中的较高层次,它是演唱者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和实践,运用娴熟的演唱技巧以及对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达到声情融合后对音乐作品具体而又准确的表现.该文从四个方面探索演唱艺术歌曲的教学方案:1、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2、分析歌曲的由式结构及情感表达;3、演唱发声技巧训练;4、语言发声技巧.  相似文献   

14.
声乐艺术的主要特征就是语言与音乐的结合,任何一种歌唱方法都与语言紧密相连。语言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基本要素之一,歌唱是语言的音乐化,如何培养学生唱好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从发声、语言、行腔、表现、风格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陈娟 《科技信息》2012,(12):275-276
歌唱是文学语言和音乐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歌唱语言是传达音乐内容和感情的重要方式,是生活语言的艺术化,而正确的咬字吐字和运用好语言,在艺术表现中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歌唱发声的特殊性,使歌唱语言和说话之间存在异同。而咬字吐字时的母音变形方法可以达到字正腔圆。但要歌唱好一首歌曲,除了掌握字正腔圆的方法外,还必须对歌曲进行深加工,即歌唱者的二度创作。本文讲述的是歌唱语言在实际运用中来表现歌曲。  相似文献   

16.
秦北涛 《科技信息》2007,(4):137-137,142
歌唱是音乐艺术的重要形式。技与艺、声与情、向来是歌唱中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歌唱艺术的目的就是感动人,当然最理想的歌唱状态就是“声情并茂”。只有“声”与“情”完美结合的演唱,抒发自己,才能感染听众达到演唱的最终目的,从而完整的体现歌唱艺术。  相似文献   

17.
歌唱者准确、全面地把握住作品所蕴寓的情感内涵,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体验,经过再创造,并通过自己的歌唱表现出作品所赋予的情感,感染听众,才是歌唱的最高境界。为此,作为歌唱者,除练就发声、共鸣、呼吸等歌唱的基本功外,更要功外之“功”,通过丰富自身的学识和加强艺术实践,深刻地发掘作品思想感情的内涵,来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精神,准确地驾驭作品的音乐性、形象性及动作性等,创造出完美的声乐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8.
气息是发声歌唱的原动力。投有气息,就不能发声,没有正确的控制气息的方法,也唱不出完美的歌;从歌唱的角度看,语言是声乐艺术的造型基础和创造艺术形象的核心;共鸣赋予嗓音的音量和音质,并加强其响亮度。为了发出一个洪亮而亲切的嗓音,依靠共鸣比依靠力量更重要些。呼吸、咬字、共鸣是相辅相成的,过分强调哪一个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9.
气息是发声歌唱的原动力。没有气息,就不能发声,没有正确的控制气息的方法,也唱不出完美的歌;从歌唱的角度看,语言是声乐艺术的造型基础和创造艺术形象的核心;共鸣赋予嗓音的音量和音质,并加强其响亮度。为了发出一个洪亮而亲切的嗓音,依靠共鸣比依靠力量更重要些。呼吸、咬字、共鸣是相辅相成的,过分强调哪一个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0.
中职的声乐教育关键是老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声乐是中职群众文化艺术专业音乐模块的主要课程之一,是一门融语言、音乐和情感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它用歌唱的语言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心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歌唱,音乐素质教育更加离不开歌唱,但是,声乐是一门极其深奥的学科,我们教师如何“因材施教”,我们在教学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