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IMS现有的基于策略的QOS(服务质量)机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策略的E2E(端到端)QOS机制.新的机制主要通过SIP协议的扩展、PDF(策略判决功能)功能的改进实现IMS中的各个层次间的相互协作.仿真结果表明,新机制能够有效地改善IMS中的会话建立时延.  相似文献   

2.
IMS(IP多媒体子系统)是目前业界公认实现FMC(固定移动网络融合)最佳技术,文章详细阐述了IMS的体系架构及各功能实体,重点分析了利用IMS实现网络融合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IMS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IMS(IP多媒体子系统)是目前业界公认实现FMC(固定移动网络融合)最佳技术,文章详细阐述了IMS的体系架构及各功能实体,重点分析了利用IMS实现网络融合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IMS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杨栋  张豫涛 《甘肃科技》2009,25(7):22-24
主要以IMS各结构单元为核心,分析了IMS各结构单元的功能,介绍了IMS的起源、特点、网络的演进过程及核心网络部件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IMS的结构化多媒体业务架构。  相似文献   

5.
结合开源Moodle系统,描述了基于IMS架构的E-Learning系统实现的可能性。为了使学习系统对终端用户(教师、学生、受训人员)有效,在IMS平台中定义了新的成员,包括学习内容部署服务器、讲义管理服务器及讲义管理桌面,通过这些组件实现Moodle系统中的教学管理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融合的3个层次,介绍了IMS的主要功能,将IMS与软交换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的中国电信网络融合的策略和步骤。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了现行网络融合的业务对QoS支持不足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IMS的QoS技术,提出了在网络融合中IMS的QoS体系结构,并详细地介绍了体系结构的各模块具体完成的功能,最后分析了在网络融合中引入IMS的必要性及先进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钢管混凝土柱IMS结构的抗震性能,运用了有限元理论分析钢管混凝土柱IMS(institute for testing of materials republic of serbia)结构抗震性能,并与抗震试验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其抗震性能.通过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2层钢管混凝土柱IMS结构模型,对所建立的结构形式进行弹性反应谱分析及弹塑性时程分析,并与振动台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理论分析与振动台试验均表明,该结构体系能很好地满足8度二组II类场地地区小震的作用.弹塑性时程分析及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该体系也能很好地满足8度地区大震作用的抗震设防.钢管混凝土柱IMS的抗震性能满足要求.通过有限元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出钢管混凝土柱IMS抗震性能参数,从而为钢管混凝土IMS的设计计算和制定相关规范的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目前尚不支持媒体多径中继传输模式,提出一种支持媒体多径中继传输的IMS会话协商管控机制.将多径传输功能以一种业务形式引入至IMS系统,将基于应用层中继的多径传输框架MPTS-AR与IMS系统相结合,使得IMS网络侧能够对媒体传输进行多径管理.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最大程度地重用IMS现有的网络架构,保护IMS系统的已有资金投入,提高方案可实施性;而且使得IMS网络侧有能力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媒体传输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IMS是3GPP在R5版本中提出的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该系统采用SIP协议作为呼叫/会话的控制信令.IMS中功能实体众多,路由问题比较复杂.研究了IMS中SIP信令的路由机制,SIP头字段在SIP路由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带来的弊端.  相似文献   

11.
张志瑜  骆怡 《科技信息》2012,(13):96-96,95
关于软交换、IMS以及NGN的关系,目前业界的主要观点认为二者是向NGN演进的不同阶段。NGN描绘了融合网络的一个美好前景,而在向NGN的演进道路上,软交换是传统电话网络向分组网演进的初始阶段,IMS将主要完成多媒体业务的功能,随着IMS成熟性的增加,两者的应用将长期共存。本文主要从软交换、IMS、NGN展开分析,分别介绍了三者目前的发展、应用情况,最后介绍了可能的网络融合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王丽洁 《甘肃科技》2012,28(11):26-28,31
笔者结合自身网络规划、设计的实际经验,以甘肃电信IMS系统工程设计实践为基础,对IMS网络的规划原则、规划内容以及在IMS核心网设计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微量物证在法庭科学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检测手段也逐渐向痕量、快速、高选择性方向发展.离子迁移谱(IMS)技术主要是利用气态离子在弱电场中的迁移运动来测定物质,其具有灵敏度高和分析速度快的特点,在爆炸物、毒品等微量物证的检测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IMS分辨率、拓宽其线性范围和优化捕集等预处理手段,使其对不同介质中的待测物均有较高的响应,是IMS以后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对离子源及迁移管进行改进和优化、与其他分析仪器联用(如GC、HPLC、MS、SFC等),以进一步拓宽IMS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韦志坚 《广东科技》2010,19(14):87-88
软交换与IMS是NGN网络发展进程中深受瞩目的两项技术,IMS本质上仍属于软交换技术范畴,继承了软交换的主要特点。本文对此两项技术进行简略的对比分析,并对软交换向IMS平滑演进做出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5.
综合虚拟网(CENTREX)是电信运营商为用户提供的一种成熟的集中交换业务,在市场上有着广泛的应用.IMS是IP多媒体子系统的简称,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多媒体业务形式,能够满足现在更新颖、更多样化的媒体业务需求.生产实际中,IMS网络正逐步替代下一代网络NGN,成为下一代交换核心网络的主要架构形式.充分利用IMS架构的协议开放性及业务扩展灵活性组建的CENTREX,能够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本文首先介绍了IMS固话综合虚拟网(CENTREX)的业务功能和性能特点,并通过具体实例,演示了在IMS上创建固网综合虚拟网CENTREX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6.
陶飞 《科技资讯》2007,(26):83-85
以IMS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目前备受通信界专家学者的关注.它即将成为三网融合方案的核心技术.由于IMS系统自身应用的灵活性和场景的多样性,导致IMS系统中用户相关数据相当复杂.而这些用户相关数据在IMS系统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几乎每一个IMS过程(如注册,会话等)都与它们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有必要找出这些数据的相互关系,对他们的系统实现作一些研究,找出一种比较合理的,高效的数据组织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CSCF项目,首先介绍IMS系统中的用户数据,即用户上下文,然后介绍内存数据库的概念以及它在系统中的应用,最后重点探讨一下利用分布式内存数据库技术来实现IMS系统用户数据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杨鑫  阴黎 《科技资讯》2013,(2):32-32
目前日内运营商纷纷开始IMS网络建设,IMS将逐步大规模商用。最终替代现网CS域成为统一的融合核心网。本文从运营商角度对固话通信网向IMS演进的过程和方案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IMS作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能实现信息网和传统通信网、无线网的融合,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结合南方电网电力通信网的情况,介绍了基于IMS技术的统一通信系统功能、新系统的通信架构和业务部署情况,并针对统一通信与传统交换网络的中继互联进行分析,提出了互联方案,还制定了安全控制策略。系统开展了视频会议、即时消息等多样化业务运用,以便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资源使用率。  相似文献   

19.
周东 《科技资讯》2011,(25):16-16
IMS是移动和固定接入融合的统一架构,随着通信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移动必然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所以,IMS是未来电信网的发展方向。加之IMS对运营商和用户都具特殊的优势,因此可知,IMS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对IMS相关理论知识、IMS架构、IMS业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通信需求的转变,IMS技术不断演进,新的应用需求不断变化,其技术和商用水平的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本文主要对当前IMS技术发展与应用状态进行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