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提出了光突发交换网络中一种新的积极的队列管理策略——早期丢包算法,该算法通过在光突发交换网络的边缘节点实施积极的队列管理来实现拥塞控制,不仅能减少网络中的拥塞,同时克服子网中的准同步现象,从而改善整个光突发交换(OBS)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光突发交换网络中一种主动拥塞控制策略,详细讨论了该策略的具体实现过程。该策略将拥塞控制从用户端扩展到光突发交换网络的边缘节点,不仅能对网络中的拥塞及时地作出主动的响应.同时迅速重传丢失的数据,克服子网中的准同步现象和减少不必要的数据重传,从而改善整个OBS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光突发交换网络中一种主动拥塞控制策略,详细讨论了该策略的具体实现过程。该策略将拥塞控制从用户端扩展到光突发交换网络的边缘节点,不仅能对网络中的拥塞及时地作出主动的响应,同时迅速重传丢失的数据,克服子网中的准同步现象和减少不必要的数据重传,从而改善整个OBS网络的性能。   相似文献   

4.
光突发交换(optical burst switching,OBS)是下一代IP-over-DWDM光网络最有前途的解决方案之一.TCP在OBS网络中的传输性能越来越引起重视.利用基于NS2的光突发交换仿真平台,研究了在不同的负载下,突发粒度对TCP在光突发交换网络中的传榆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它们在光突发交换网络中的TCP吞吐量及平均附加时延.  相似文献   

5.
光突发交换(optical burst switching,OBS)是下一代IP-over-DWDM光网络最有前途的解决方案之一。TCP在OBS网络中的传输性能越来越引起重视。利用基于NS2的光突发交换仿真平台。研究了在不同的负载下,突发粒度对TCP在光突发交换网络中的传输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它们在光突发交换网络中的TCP吞吐量及平均附加时延。  相似文献   

6.
针对光突发交换网络中“逐跳检验”监测模式成本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最短长度m2圈算法的光突发交换网络故障监测机制.该机制根据最短长度m2圈算法寻找光突发交换网络中的圈覆盖放置故障探测模块,从而形成基于圈覆盖的光突发交换网络故障监测模式.同时,在最短长度m2圈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相应的故障定位算法,利用异或关系衡量告警编码与链路相关编码是否吻合,从而进行快速故障定位.计算结果表明,基于最短长度m2圈算法的故障监测机制具备网络开销小、故障定位率高和故障定位快速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弃尾策略的拥塞避免改进算法,用来解决分组交换网络中的拥塞避免。算法中,网关通过计算平均队列长度来检测最初的拥塞,当平均队列长度超过预先设置的门限,网关以一定的概率丢弃或者标记到达的分组。基于TCP/IP网络的仿真表明了该算法有效地提高了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光突发交换(OBS)网络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解决资源冲突,偏射路由是光网络中的冲突解决机制之一.提出了OBS网络非循环偏射路由算法(ADR),此算法基于各网络节点的路径度来确定路由中的偏射路径,支持突发数据的有序传输,将偏射路径的流量分布到具有低路径度的中间节点.利用此算法实现了区别服务以支持QoS,并通过仿真分析了其在优化OBS网络中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光突发交换(OBS)网络被认为是下一代光纤通信网络的典型代表.本文阐述了光突发交换网络体系结构和基本原理,重点研究了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恰量时间(JET)协议和竞争解决方案,最后对光突发交换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中业务量的增加,OBS(optical burst switching)网络的核心节点进行交换的端口数增多,交换矩阵规模增大,节点成本增加。为了减小交换矩阵的规模并降低节点成本,将波带思想引入光突发交换中,设计了支持波长突发和波带突发交换的OBS网络节点结构,并提出了支持波长突发和波带突发的汇聚算法和信道调度算法。仿真分析了端口数目及波带粒度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满足一定丢包率要求下,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端口比和波带粒度来减少交换矩阵端口数目,降低节点成本。  相似文献   

11.
OBS网络中的自适应汇聚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OBS网络的特点,分析了在OBS网络边缘节点进行数据汇聚的一般原则,针对现有汇聚算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在OBS网络中的边缘节点的自适应汇聚算法,并详细讨论了该算法的具体实现.该算法根据到达OBS网络边缘节点的实际速率,动态的调整数据汇聚的参数,实现了动态的调整汇聚算法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根据网络的实际状况作出积极的响应,最终达到改善整个OBS网络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OBS分片机制中分片比例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突发交换(OBs)网络中,突发分片是有效地解决突发竞争、提高网络性能的一种重要措施,通过对OBS中分片技术的分析,对比了各种突发分片比例对分片机制下OBS网络的丢包率性能影响。仿真表明:当网络处于通常负荷强度时,平均分片比例可使分组的丢包率最低。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如何将多协议标签(GMPLS)与光突发交换"*+)#高效地结合及协调地工作!使GMPLS为*+)网 络控制和管理提供良好的技术手段,给出了基于GMPLS的*+)网络结构模型!讨论了GMPLS-Based OBS网络 中动态信道共享策略,并阐述了控制信息与数据传输机制和GMPLS-Based OBS网络节点功能结构。针对性地讨 论了GMPLS在路由、信令、链路管理协议上进行增强和扩展等问题。通过仿真对DS-OBS,GMPLS-based DS-OBS 和GMPLS-TE based ds-OBS等3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如何将多协议标签(GMPLS)与光突发交换(OBS)高效地结合及协调地工作,使GMPLS为OBS网络控制和管理提供良好的技术手段,给出了基于GMPLS的OBS网络结构模型,讨论了GMPLS-Based OBS网络中动态信道共享策略,并阐述了控制信息与数据传输机制和GMPLS-Based OBS网络节点功能结构。针对性地讨论了GMPLS在路由、信令、链路管理协议上进行增强和扩展等问题。通过仿真对DS-OBS,GMPLS-based DS-OBS和GMPLS-TE based DS-OBS等3种网络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GMPLS控制面技术在OBS网络中的应用,能有效地改善OBS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常交法  Wang  Ruyan  Long  Keping  Yang  Xiaolong  Lv  Kewei  Duan  Zhenying 《高技术通讯(英文版)》2007,13(3):307-311
Fault detection in optical burst switching (OBS) networks will be a challenging task in the future. A novel mechanism based on probe burst (PB) and a new key concept is proposed to detect faults of OBS networks by sampling the health of data channels, which solve the difficulty of optical monitoring schemes while keeps the transparency of data network to Internet protocol (IP) packets. It takes full advantag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BS, including architecture and signalling scheme, and introduces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s of single-hop-test used in electric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to OBS environment while avoids the shortcoming that any optical burst must undergo an optical-electric-optical (OEO) conversion. Well designed PB can provide exact criterion for judging whether protection/restoration should be excuted according to hard or soft fault 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16.
传统OBS网络汇聚算法没有综合考虑边缘节点汇聚算法和核心节点的数据调度算法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其通信性能受限。在分析OBS网络边缘节点汇聚算法对核心节点数据调度的影响后,提出了一种新的边缘节点汇聚算法——基于OBS网络的拥塞控制汇聚算法(CCAA)。该算法通过分析边缘节点汇聚参数对数据调度的影响,调整汇聚算法实现对核心节点调度成功率的影响,最终实现了提高核心节点数据调度的成功概率。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被分成延时和丢弃两部分的特殊队列,建立马尔科夫模型分析了基于此队列的用户个数受限的认知无线电网络性能,并推导其丢包率、分组时延以及频谱利用率表达式,同时,对认知无线电网络进行仿真.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1)分析模型能准确预测认知无线电网络性能;(2)次用户的丢包率和分组时延随着延时队列长度的增大分别减小和增大,而频谱利用率不受延时队列长度的影响;(3)采用认知无线电技术,能大幅提高频谱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