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靖 《科技信息》2006,(3):231-233
移动通信环境下的多径衰落对传输的信号有很严重的影响,可使接收信号的幅度、相位和到达时间剧烈变化,引起接收端的信号畸变,导致通信系统性能下降。在各种抗衰落接收技术中[1],[4],分集接收技术是简单且有效的技术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多径衰落信道模型;然后,介绍了三种分集接收技术;最后,利用计算机仿真,分析了分集接收技术对多径Rayleigh衰落信道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空间光通信系统中大气湍流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式分集结合最大比合并 ( MRC: Maximum Ratio Combining) 算法的大气湍流补偿方案,采用不同模式作为独立信道进行空间分集接收, 利用最大比合并算法实现多模式信道的分集合并。其中在最大比合并算法实现方面,把不同支路的信噪比测 量问题转化为数字域的信噪比权重系数计算问题,简化了硬件实现难度。应用VPItransmissionMaker 仿真平台 并结合Matlab 编程,搭建仿真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补偿大气湍流对 空间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而且对强湍流的补偿效果略好于弱湍流,模式分集数量越多,补偿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一种利用TD-SCDMA智能天线实现分集接收的方法,与空分多址方式相比,可使设备性价比上升。还导出了一种计算CDMA系统容量的新方法,可用于证明TD-SCDMA基站分集接收设备也能达到空分多址接收设备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4.
把二重空间分集和二重频率分集组成的四重分集接收技术应用于抑制信号衰落。介绍了分集接收的概念,比较分析了多重分集合并误码性能,从合并方式,合并位置、以及相关性设计探讨如何有效实现分集接收。在耒通信系统工程实践中表明,采用四重分集接收技术有效抑制了信号衰落。  相似文献   

5.
针对协作通信系统提出一种新型分集接收算法.首先在中继节点对发送信号做空时分组编码处理,当接收机接收到信号后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再进行空时与频域的联合均衡运算,最后变换到时域硬判决,从而得到发送信号的估计结果.通过采用判决反馈与干扰抵消等联合处理方法,可获得中继的协作分集增益,降低了均衡过程的信噪比损失,提高了协作通信的传输质量.仿真结果表明,当信噪比为12 d B时,所提接收算法可将传统算法的误码率数量级从10-2降低到10-3.  相似文献   

6.
针对宽带多径时变信道,特别是一定移动速度下的移动通信中产生的多普勒频移问题,在分析窄带时变信道和宽带时变信道的相似性基础上,给出尺度-时延分集接收的基本原理和尺度-时延Rake接收机的实现方法.分析表明,在宽带时变信道下,相对传统时延Rake接收机能够产生较大的分集增益.  相似文献   

7.
宽带CDMA系统在Nakagami模型下的等增益分集接收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在Nakagami多径衰落条件下,利用等增益分集接收的宽带DS/CDMA系统的抗衰落性能,并将之与最大比合并分集接收进行比较,提出了一种计算等增益分集接收性能的方法,它避开了目前Nakagami分布随机变量和的概率密度函数难以求出这一困难,采用递归求衰落n阶中心短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等增益分集接收性能的理论分析问题,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均表明,在DS/CDMA系统中采用等增益分集接收,可在技术复杂性大大降低的和上获得接近最大比合并分集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锐利衰落信道下多跳无线信道及其分集系统的误码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无线中继的概念,研究了多跳无线信道及其2个简单的多跳和多路由分集系统.在平坦瑞利衰落下,分别导出了这些系统再生和非再生中继时的BPSK平均误码率.数值分析和仿真表明,在多跳信道和多跳分集系统中误码率随跳数的增加而下降;多路由分集系统随路由数的增多性能有较大改善.比较了非再生中继性能在低信噪比时优于再生中继,在高信噪比时两者性能相似.  相似文献   

9.
由于大气湍流作用,使得自由空间光通信(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FSO)系统同时受到平均光信号功率损失和随机功率衰落的影响,极大地影响了系统的通信质量。文中基于随机相位屏模型,数值仿真了光束在大气湍流中传输,分析和比较不同条件下大气湍流效应对激光传输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大气湍流效应的自由空间光通信信道模型,通过大量数值计算方法,得到FSO湍流信道传输函数的概率密度函数曲线,计算出在大气湍流影响下系统的误码率性能。  相似文献   

10.
将OFDM技术应用于对流层散射通信可以提高散射通信容量,但子载波间干扰(ICI)成为降低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此引入天线分集技术以抑制ICI的影响。在建立散射信道模型基础上,分析与求解了OFDM系统的ICI数学统计特性,然后引入天线分集技术,分析与推导了系统的误码率,通过仿真,对比了采用天线分集技术前后OFDM系统的误码率性能。结果表明:ICI随归一化多普勒扩展的增大而迅速增加,从而使OFDM系统产生误码平台,分集技术可以克服以上问题,在归一化多普勒频移0.02,信噪比20dB时,2重分集能使误码率降低2个数量级以上,3重分集使误码率降低4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1.
分集接收技术在大容量数字微波通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面阐述了主要的几种分集接收技术的概念、特点和实现方案,同时说明了多种分集接收技术组合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紫外通信的大气传输特性模拟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利用大气传输模型LOWTRAN对紫外波段的大气传输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定量考虑了紫外通信系统工作波段的确定,分析了能见度、地理位置、气候季节、传输距离、传播方向、海拔高度和天气情况等对大气紫外透射比的影响。结果指出,紫外通信系统的工作波长应选在日盲区中心点250nm附近,季节、地域和风雨天气对日盲区紫外透射比的影响甚微.水平方向上大气紫外透射比的指数衰减规律决定了系统工作的局域性和保密性.在海拔1km内大气紫外透射比几乎不随高度变化.  相似文献   

13.
利用湍流系综平均量子偏振度模型,研究了斜程非柯尔莫哥洛夫信道中传播的高斯脉冲量子光束的量子偏振度起伏,并且得到了线性偏振量子光束偏振度的解析方程。由数值研究得出,地面湍流强度越弱和单脉冲光子数越高,传输量子场的偏振度受大气湍流的扰动就越小;脉冲持续时间较长的高斯脉冲光束的偏振度的空间均匀性较小,且受湍流干扰较大;非柯尔莫哥洛夫谱幂律参数越大,量子场偏振度受干扰越小。  相似文献   

14.
接受理论在中国的长足发展为我们重新认识文学主体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接受理论视阈下的文学主体之间形成的是交流对话者,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互动关系。这一互动关系在“期待视野”和“隐在读者”的接受理论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实现。笔者在接受理论视阈下审视文学主体的关系,以期最终实现文学活动的优化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鲁迅小说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鲁迅小说自身的内在价值决定了我们无论用何种文季理论,无论是从接受关学的角度还是从阐释学、语义学的角度都会发现并挖掘出其精神价值与深远涵义。鲁迅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必将显示出永恒的魅力,散发出不朽的光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多径衰落信道的数学模型为基础,论述了 RAKE 相关器的分集接收原理,提出了一种用于短波高频串行数传的数字 RAKE 相关器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随机M进制正交码混合DSSFH扩频码分多址信号经过多径随机衰落信道,在非相干RAKE接收机中采用等增益组合分集接收时系统的性能.给出了差错概率表示式,并且给出了差错概率的近似计算方法.和以往分析方法不同的是,在计算中只需知道多径衰落功率的一阶、二阶矩,而不需要知道确切的衰落分布.讨论了分集数、M值、多径衰落、多用户干扰等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 Low-Density Parity-Cheek)码译码算法的复杂度, 同时提高通信系统性能, 在研究对数似然比置信传播(LLR-BP: Log-Likelihood Ratio Belief Propagation)算法及其简化的译码算法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基于归一化最小和(NMS: Normalized Min Sum)算法的改进算法。 深入研究了 Gamma-Gamma 分布 模型, 并将 Gamma-Gamma 分布作为仿真的信道模型, 应用 Matlab 仿真比较了 LLR-BP 及其简化算法在不同湍 流强度信道下的性能。 仿真结果表明, 无论在 AWGN(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信道还是不同湍流强度的 Gamma-Gamma 信道下, 改进算法在几种算法中都有较好的译码性能, 尤其是在中湍流和强湍流信道下改进算 法的性能优势更为明显。 通过码长对 BER(Bit Error Rate)影响的仿真结果表明, 适当增加码长可有效改善算法 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伊瑟尔接受理论重视作品的阅读和阐释,强调读者对作品的反应以及对意义的重新建构。他的批评理论摆脱了结构主义的客观化模式的制约,有着一定的人文阐释因素,又在弘扬读者作用的同时兼顾语境的作用。他所倡导的"文本与读者的相会"理念体现了"作者中心"向"读者中心"的转向。其接受美学集中研究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接受和反应,强调读者在文学欣赏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