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袁多荣 《科学通报》1991,36(2):151-151
二氯三丙烯基硫脲合汞(Hg[C_4H_8N_2S]_3Cl_2,ATMC)是一种全新的有机金属络合物,是我们依据双重基元结构模型的理论思想,利用粉末筛选实验,设计、合成、探索出的一种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半定量粉末倍频效应为尿素的3倍。本文简要地报道了这种新材料的单晶生长、结构及性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对硝基苯甲醛苯腙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了一种具有高倍频效应的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对硝基苯甲醛苯腙,以蒸发法培养出晶形完整的深红色单晶,晶体学数据为:P212121空间群,α=1.1590(2),b=0.6050(1),c=1.7169(5)nm,该晶体的粉末在1064n,的Nd^3+;YAG激光束照射下,产生了532nm倍频光,其倍频光强度约是KDP的10倍。详细研究该晶体的结构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李宋贤 《科学通报》1991,36(19):1469-1469
1984年蒋民华等提出金属有机配合物是一类潜在的非线性光学材料。1987年以来Frazier,Eaton和Wilsont等亦陆续报道了有关工作。为了验证近几年作者提出二次极化率矢量模型在金属有机配合物中的适用性,并考虑到POM中的氧原子可能作为配位原子与副族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合成了15种该类型的金属有机配合物,通过测定它们的粉末倍频效应,筛选出I_(2ω)=18I_(2ω,KDP)的新型材料[Cd(POM)_2Br_2]。根据单晶结构分析数据,计算了它的及其与I_(2ω)/I_(2ω,KDP)之间的线性常数K值,并与前期工作做一比较。  相似文献   

4.
吕孟凯  孟凡青  曾红  于文涛 《科学通报》1996,41(17):1622-1624
研究具有给电子基团和接受电子基团的含共轭大丌键的有机化合物,例如MNA(间甲基对硝基苯胺)、NPP(对硝基苯脯胺醇)、MAP(甲基-2,4二硝基苯—氨基丙酸酯)等,是材料科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为了探索新型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必须避开含有苯环的有机化合物,而选择较小的有机分子合成新材料,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做过一些工作。最近,我们从材料设计的角度对现有小分子有机材料进行分类,以脲和d(+)酒石酸为原料合成出了一类迄今未见报道的新型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d(+)酒石酸脲(简称UT)是这些新发现材料中的一种,其他材料将另行报道。脲单晶本身是一种优良的紫外倍频材料,其紫外透过截止波段为0.2μm,d(+)酒石酸是一种具有对映异构体的分子,二者组合产生出没有对称心的UT单晶。经测定该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_12_1;晶胞参数为a=1.72290(2)nm,b=0.98240(3)nm,c=0.50560(6)nm,Z=4,D_m=1.63g/cm~3。UT单晶的透光范围为0.255~1.37μm,其激光粉末倍频效率约为KDP的3倍。因此,UT晶体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紫外倍频晶体。  相似文献   

5.
郭范  傅佩珍  王俊新  刘峰  杨治平  吴以成 《科学通报》2000,45(10):1042-1047
以硼酸和氧化钙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在234~300℃合成无色透明正交相一水六硼酸二钙,该化合物阴离子基团是非平面(B3O8)^7-基团,是含(B3O8)^7-基团中的已知7种含水六硼酸二钙中唯一有非线性光学疚的化合物,其晶体的粉末倍频效应超过KDP,反射光谱显示该化合物在所测定波长(800~240nm)范围内基本不发生吸收。该化合物晶体结构有利于产征非线性光学效应。  相似文献   

6.
采用金刚石压砧高压装置(DAC), 对高压合成的高温超导体母体相CaCuO2无限层结构的多晶粉末样品, 进行了高压能散X射线衍射实验. 实验结果首次表明, 在0~30 GPa压力范围内, 无限层结构的CaCuO2的晶体结构保持稳定, 没有发生相变; 根据压力和体积压缩率数据, 用Birch-Murnaghan状态方程拟合, 得到压力导数B0′= 4时, 零压体弹模量B0 = 181.4±9.4 GPa.  相似文献   

7.
张克从 《科学通报》1994,39(18):1679-1679
早在本世纪60年代末,人们就提出了激光自倍频晶体的设想.1979年Dmitriev等人首次研制成功激光自倍频Nd:LN晶体,并在实验室内观察到激光自倍频现象.1981年Dorozhkin等人发表了NYAB晶体从1.32μm到0.66μm激光自倍频效应.1990年Chou等人首次简要地报道了第三个激光自倍频Cr:KTP晶体研究的信息,在此以前,我们实验室已开始了对Cr:KTP晶体生长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李广卯  武奎  潘世烈 《科学通报》2019,64(16):1671-1678
红外激光变频技术急需新型的具有优良性能的非线性光学晶体,但获得能够实现大倍频和高激光损伤阈值平衡的新型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依然是巨大的挑战,进一步的工作仍是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高温溶液法将高正电性的碱金属锂,碱土金属钡以及无机半导体硅与硒熔合高温反应得到了一种新型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Li_2Ba Si Se_4,并获得了其光学性质的实验数据.经过漫反射数据转化得到的光学带隙实验值为2.47e V,2.09μm光源下的倍频效应与商业化使用的AgGaS_2相当,约为KH2PO4(KDP)的30倍.第一性原理计算还分析了它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分布等.  相似文献   

9.
崔大复 《科学通报》1983,28(6):344-344
一、引言利用表面电磁波可以研究许多物质的表面光学性质。特别是由于表面波的强度比较高,非常有利于开展各种非线性光学实验,如倍频、差频、Raman散射等。这里我们提出了在金属-非线性晶体界面上利用光栅耦合倍频产生表面电磁波的方法。在工作波段晶体色散很小的情况下,可以有两种途径产生倍频表面波:一是首先由光栅耦合出基频表面波,再经过晶体  相似文献   

10.
袁多荣 《科学通报》1993,38(10):955-955
在迄今报道的高效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中,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化学式:C_8H_8O_3,MHBA)晶体具有最深入紫外的透光性能和大的非线性光学系数。该晶体有效的解决了有机材料普遍存在的高非线性光学效应与紫外透光性能的矛盾。MHBA晶体的粉末倍频强度30倍尿素,非线性系数d_(13)=21P_mV~(-1),紫外截止边cut-off=370nm。采用溶液降温法比较容易获得优质的大单晶体。使用我们培养的MHBA单晶体,对1.064μm的激光倍频,获得  相似文献   

11.
赵有祥 《科学通报》1979,24(22):1014-1014
从经验中知道,B1、D5_c和A15(或NaCl、Pu_2C_3和Cr_3Si)型三种晶体结构的立方晶体材料,可能提供人们所期待的高超导转变温度。合成和研究这些材料的超导性质,自然是人们很感兴趣的。NbC是NaCl型材料,曾经用粉末配料烧结法和溅射沉积法对该材料进行合成。Giorgi等用粉末配料在10~(-5)毫米汞高真空中在2000℃左右加热2—24小时,获得了不同含碳量的NbC样品,其超导转变温度T_c最高可达11.1K。Powell等用超细铌粉在H_2和CH_4气氛中烧结,在850—1050℃下保温2—113.6小时,获得了NbC微晶,T_c值最高为9.5K,开始超导点10.1K。Spitzer在Ar和CH_4等离子体中进行溅射沉积,合成出NbC薄膜,晶格常数  相似文献   

12.
王民 《科学通报》1987,32(16):1218-1218
一、引言 L-精氨酸磷酸盐[分子式为(NH_2)_2~+CNH(CH_2)_3CH(NH_3)~+COO~-(H_2PO_4)~-·H_2O,简称LAP]是一种新近发现的优秀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它具有非线性光学系数大,抗光伤能力强,透明波段宽,物化性能稳定等优点,特别是三倍频和四倍频有很高的转换效率,因此在红外-紫外倍频与和频领域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而引人注目。由于LAP晶体的对称点群为  相似文献   

13.
有机加合物(3,5DNBA·PMAPh)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结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吉民 《科学通报》1993,38(16):1476-1476
有机晶体作为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是80年代以来开始盛行的,由于有机非线性光学晶体比无机晶体具有较大的非线性系数,高的抗光损伤阈值,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受到人们重视。目前文献报道的有机非线性晶体可分四类:1.尿素及衍生物,2.有接受电子集团π共轭体系的芳香族化合物,3.有机盐,4.金属有机化合物。文献报道目前粉末产生倍频效应的有机化合物不下一千种,而其中能生长出够测试尺寸10mm~3的单晶仅几十种。上述四  相似文献   

14.
纳米尺寸的氮化镁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延芬 《科学通报》1994,39(23):2199-2200
催化合成的氢化镁(MgH_2)作为储氢材料,在吸放氢动力学性能以及在有机和无机合成反应中的应用等方面,明显优于高温高压下合成的MgH_2.在研究掺杂对催化合成MgH_2及其性能的影响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催化合成的MgH_2在氮气氛下的差热分析(DTA)曲线于MgH_2的脱氢吸热峰后出  相似文献   

15.
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在陶瓷领域的应用蔡杰编译一、引言传统陶瓷粉末的制备、烧结方法通常是在高温下(约1200~1800℃)。长时间(10~12h)进行,这种方式已很难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此外高温电阻炉中粉末反应往往不很完全。早在70年代初,前苏联科...  相似文献   

16.
龙英材 《科学通报》1983,28(20):1241-1241
根据X射线衍射数据,发现了一种新的合成沸石,具有以往未知的晶体结构,我们命名为CF-2沸石或简称CF-2。CF-2沸石具有特定的晶体结构,其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及衍射图谱分别示于表1及图1.其特征峰位置为2θ=8.1°;20.3°;24.1°;24.6°;25.6°。相应的面网间距d=10.92;4.37;  相似文献   

17.
区兆华 《科学通报》1986,31(11):836-836
固体酸催化是目前有机催化合成中迅速发展的领域,分子筛已是有机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在液相中,它可催化频呐醇重排。本实验表明,合成沸石能催化四氢呋喃甲醇起Demyanov重排扩环成Δ~2-二氢吡喃。实验操作简便,催化选择性高。反应产率随沸石种类而异,一般在90%以上。本法无三废污染,是合成羟基保护试剂Δ~2-二氢吡喃的好方法,纯度和产率均较用氧化铝法高。  相似文献   

18.
以Mn(OH)2作为反应前驱体, LiOH为锂化剂, (NH4)2S2O8为氧化剂, 采用原位氧化插层反应方法, 在缓和的实验条件下合成出层状正交结构LiMnO2.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核磁共振(7Li-NMR)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使用该方法可以获得单一相、晶型较好、纯度较高的样品. 电化学测试表明该方法合成样品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首次放电容量达到208 mA·h·g-1, 30周循环后放电容量仍保持在180 mA·h·g-1.  相似文献   

19.
纳米SnO_2的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健 《科学通报》1993,38(21):2014-2014
SnO_2纳米晶体粉末是采用水热法制备的。将金属Sn粉末与硝酸溶液反应,得到的透明溶液置于聚四氟乙烯高压釜中,150℃处理24h后,冷却至室温,即可获得白色纳米固体SnO_2粉末,充分洗涤后,150℃烘24h再经10~5kg/cm~2压力压成片。样品的初始粒  相似文献   

20.
杜海清 《科学通报》1993,38(1):90-90
氮化铝(AlN)陶瓷由于兼具高热导率等许多优良特性,为人们所重视。作为制备AlN制品必由之路,AlN粉末的制备,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即铝直接氮化法(Geuther法)和Al_2O_3碳热还原氮化法(Serpek法),其中尤以后法为优。但后法由于铝碳难以均相混合、铝碳结合性和Al_2O_3反应活性差等原因,氮化合成需要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时间,因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