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静静 《科技信息》2009,(7):160-161
人与自然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内容。在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对于我们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在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马克思的生态观是最重要的思想资源之一.在哲学层面,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解读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现实层面,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文明属性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马克思生态观的当代发展是生态经济学的框架.在如何构建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关系问题上,从马克思生态观出发并辅以生态经济学的框架,我们可以获得重要启示并得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建设经验凝练为先进的生态治理理念,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理论创新。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彰显出中国道路的生态元素,具有十分重大的世界历史意义:其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经济观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其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治理观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经验;其三,“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生态文明观为开拓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4.
党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在十八大报告中,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当中.试图从生态马克思主义视角对生态文明建设做一个全面的总结,分析其在“五位一体”的文明建设当中的目标、地位以及作用.并提供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十八大报告中,创造性的提出了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本文旨透过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生态观对这一理念进行解读,研究其给我们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启示与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大学生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应培养生态法治观,即生态整体法治观、生态伦理法治观、生态共享法治观,以指导生态法治行为。培养大学生生态法治观应以生态法律知识的传授、生态法治思维的养成、生态法治行为的导正为其内容体系。高校通过一定的运行机制来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法治观:构建高校生态法治教育机制,营造大学生生态法治观养成教育的良好氛围;利用思政课堂教学、开发生态法治选修课、开展生态法治实践活动等多种渠道开展生态法治教育教学活动,建构校园生态法治文化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刘翠 《中国西部科技》2013,(11):117-119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的重要内容,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和坚持生态行动自律。高校应通过课堂教育、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其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我们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创新实践的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在分析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及生态文明的相互关系中,探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9.
在建设库区生态文明的基础上,实现库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百万移民的安稳致富,是库区"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文章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辩证统一的关系,并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方向,以期有助于构建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库区。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具有丰富的生态思想,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的宝贵财富。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如何将道家思想中的生态文明观赋予其新的时代涵义,使其为当前我国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本文将进行一次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是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基人,也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先驱。毛泽东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中国化之重要成果,主要包含水利建设、林业发展、环境保护、人口控制等四个方面内容。在生态环境危机日益凸显的今天,实事求是地总结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具有弥足珍贵之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分析广西北部湾港口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港口建设对广西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并结合广西自身特点,提出相应防治海洋生态环境污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阐述建设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回顾并分析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成就,以中央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为指导,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根据广西的具体情况,提出:(1)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政策扶持;(2)循环经济、绿色理念、多方和谐;(3)产业横向共生,要素纵向耦合;(4)产、学、...  相似文献   

14.
以巴马瑶族自治县为代表的桂西北是广西境内裸露石山面积分布最广、最集中的区域,生存条件差,气候恶劣,也是广西最为贫穷落后的地区.但这样的地貌特征,蕴藏着丰富自然风光和纯朴的民俗风情,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因此,将恶劣的生存环境转变为旅游开发的优势,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本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加强自然生态景区的管理和建设,以旅游扶贫的方式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对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出发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广西民族团结进步60年的历程,其价值不仅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极具优越性和旺盛生命力的基本制度,同时,广西作为欠发达民族地区,走出了一条实现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道路,促进了民族经济大发展,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大繁荣,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增进了民族关系的和谐,促进了社会和谐进步,促进了官方与民间互动的良性循环,创造了“典范”。  相似文献   

16.
在越来越重视生存环境的当今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依托政策体系建设的完善才能够健康发展。该文总结了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基本经验,对广西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体系进行基本界定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区制订产业准入制度、推进污染排放权试点工作等创新政策...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美好生活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唯物史观视角下的美好生活观的主体维度、目标维度、内容维度、方法维度构成其基本维度,蕴含唯物主义原色、工人阶级本色、科学社会主义底色等本质特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唯物史观视角下的美好生活观蕴含丰厚时代价值,对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建设具有鲜明现实启示,坚守人民立场、扩充自由时间、践行自由劳动、个人全面发展分别对应新时代美好生活建设的价值支撑、重要标识、实践基础、时代旨归。  相似文献   

18.
以Landsat TM5及中国环境卫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结合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 /T192-2006)对2005~2010年广西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动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2005~2010年广西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处于优级水平,地市级生态环境质量空间格局沿桂林-柳州-来宾-贵港-钦州-防城港划线成东西两块,东部呈优级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西部呈良级生态环境质量状况.(2)在生物丰度指数和植被覆盖指数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广西的环境质量指数有所提高,体现广西在节能减排、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林地面积逐年下降,而建设用地、耕地和未利用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体现广西城市化迅猛发展的主要趋势,及基本农田保障体制的有力执行成效.(3)广西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受众多因素影响,主体自然环境因子变化幅度小,保障了广西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优良级别,然而,强烈的人为干扰因子引起局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明显改变.该研究对于制定广西生态环境保护与加快经济发展的宏观战略和决策,建设生态文明型社会,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其他相关研究领域提供技术与方法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演变过程、生态功能、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的量化目标;从低碳经济概念发生的世界背景出发,分析了低碳经济与低碳文化的关系,特别从低碳文化发展的阶段、马克思主义的天才预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传统文化采撷等方面,探寻了低碳文化的构建依据;提出了从法律法规、道德伦理、古色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