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超微结构方面对虎斑颈槽蛇胚胎期间胸腺基质细胞的发育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胸腺上皮细胞在胚发育11-12期呈单一的淡染细胞类型,到15期出现深染细胞类型,16期胸腺质和髓质基本形成,胸腺上皮细胞也和成体的胸腺一样分化为被膜上下皮细胞,血管周上皮细胞,皮质上皮细胞和髓质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2.
北京鸭腔上囊的研究——Ⅳ.淋巴细胞分化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观察北京鸭腔上囊胚胎发育中淋巴细胞发生、分化的形态学变化过程表明:(1)腔上囊淋巴细胞的来源是外源性的,是在胚胎12天左右,由血液进入腔上囊的淋巴干细胞发育、分化而来。(2)在淋巴干细胞向淋巴母细胞和中、小淋巴细胞的分化过程中,经过了前淋巴母细胞的阶段。前淋巴母细胞也是滤泡成熟后,淋巴细胞的生发细胞。前淋巴细胞可能与哺乳动物B淋巴细胞中的过渡细胞相类似。(3)淋巴滤泡中的淋巴母细胞,中、小淋巴细胞依据其形态特征,可以进而分为两型——Ⅰ型和Ⅱ型细胞。它们反映了同一种细胞所处的功能和生理状态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对北京鸭26日胚、胚后3周龄、7周龄、10周龄、12周龄和16周龄的腔上囊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北京鸭26日胚、胚后3周龄和12周龄是腔上囊及其淋巴上皮滤泡发育的3个代表性阶段。26日胚腔上囊组织结构已基本发育成熟。胚后3周龄腔上囊进入发育高峰。胚后12周龄腔上囊出现退化。综合分析光镜和电镜的观察结果,以及不同分化阶段淋巴细胞的数量统计,表明胚胎后期及胚后腔上囊发育过程中,分化早期的前淋巴母细胞和淋巴母细胞在细胞群中的优势逐渐被分化晚期的中淋巴细胞和分化成熟的小淋巴细胞的优势所代替。  相似文献   

4.
实验选取12-19胚龄的鸡胚和1日龄雏鸡的胸腺、法氏囊,石蜡切片HE染色后,对组织结构发育进行动态连续观察.通过MTT法检测胸腺T淋巴细胞和法氏囊B细胞的增殖率,了解不同胚龄T细胞、B细胞的免疫功能发育的状态.结果表明:随着胚龄的增加,鸡的胸腺和法氏囊发育逐渐完善,免疫功能随之增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增殖率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5.
胸腺为T细胞的发育、分化成熟及功能的获得提供重要而复杂的微环境。在胸腺微环境的作用下,T细胞发育成具有自身免疫耐受及MHC限制性的成熟淋巴细胞。T细胞分化成熟过程需要胸腺细胞与起源于胚胎第3咽囊的胸腺上皮细胞(Thymic epithelial cells,TECs)的相互作用。对胸腺器官三维组织结构的建立、胸腺前体细胞的迁入及胸腺的发育等过程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对胸腺器官形成的理解,也为胸腺发育缺陷相关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日龄幼鼠阑尾淋巴组织的发生、T和B细胞在阑尾中出现的时间及分布的系统研究表明:小鼠阑尾淋巴组织是在出生后逐渐发育形成的.幼鼠出生当日,在其阑尾内固有膜增厚,在淋巴滤泡原基中已具有成熟的T淋巴细胞和较成熟的B淋巴细胞.出生后随着淋巴滤泡的发育及肠道内抗原的刺激,T和B淋巴细胞数目逐渐增多,最终分别定位分布于淋巴滤泡的滤泡间区与滤泡区内.  相似文献   

7.
采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不同发育时期的家兔肝脏、骨髓和阑尾中的B细胞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家兔的胚肝可能是B细胞最早发生和分化的场所,可能具有与鸟类法氏囊类似的功能.家兔阑尾的淋巴组织在出生后逐渐发育形成,与鸟类法氏囊滤泡髓质部的形成不同,因此,阑尾可能不是B细胞的最早来源部位,而是外周淋巴器官.  相似文献   

8.
本文描述了河川沙塘鳢的胚胎和胚后发育以及温度与胚胎发育的关系。根据外形和内部主要特征,将胚胎发育分为30个发育期。在胚胎发育期间,许多器官分化形成,至孵化时,胚胎已具有较完善的内部器官,各鳍亦已形成。胚后发育以卵黄囊的消失和鳞被的形成为依据,划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和幼鱼期。胚后发育不经过浮游生活期。在自然水温中,胚胎约经21天发育孵出仔鱼。胚胎发育的最高临界温度为30.0℃,最低临界温度为10.0℃,适宜温度范围为15.0~27.0℃,其中21.0~27.0℃为胚胎发育的最适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小鼠荷瘤后,随肿瘤细胞的增长,瘤鼠体重、瘤重、脾重及脾细胞数/克,胸腺重及胸腺细胞数/克,有丝分裂指数的变化,并用~3H-TdR掺入法测定胸腺淋巴细胞在ConA作用下的淋转反应,从酵母多糖混合玫瑰花形成试验观察胸腺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同时,观察外源性胸腺素在胸腺淋巴细胞增殖速度和抑癌观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外源性胸腺素对S_(180)小鼠胸腺淋巴细胞具有增殖作用,并提高瘤鼠免疫力,从而抑制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
机体的免疫反应,主要是依靠免疫活性细胞来实现的。人类免疫活性细胞分胸腺依赖淋巴细胞(Thymus—Dependent lymphocytes 简称 T 淋巴细胞)和骨髓衍生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Lymphocytes 简称 B 淋巴细胞)。两者同时存在于周围淋巴样组织及外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同种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急性排斥对受体小鼠胸腺细胞亚群组成的影响。方法以BALB/c小鼠作为供体,C57BL/6为受体,建立小鼠同种异基因皮肤移植模型,于术后第7天拆线,第10天取胸腺,制备胸腺单细胞悬液,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腺细胞各个亚群的比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同种异基因皮肤移植小鼠胸腺明显萎缩,胸腺细胞总数明显减少,胸腺细胞亚群细胞数量显著降低,同时,调节性T细胞及胸腺细胞发育和迁出不同阶段细胞绝对数均减少。结论皮肤移植排斥反应明显抑制受体小鼠胸腺及胸腺细胞的发育。该研究结果提示,急性移植排斥反应对中枢免疫器官胸腺中的T细胞发育分化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北京腔上囊的研究Ⅳ.胚胎后期及胚后腔上囊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鸭26胚、胚后3周龄、10周龄、12周龄和16周龄的腔上囊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北京鸭26日胚、胚后3周龄和12周龄的腔上囊及其淋巴上皮滤泡发育的3个代表性阶段。26日胚腔上囊组织结构已基本发育成熟。胚后3周龄腔上囊进入发育高峰。胚后12周龄腔囊出现退化。综合分析光镜和电镜的观察结果,以及不同分化阶段淋巴细胞的数量统计,表明胚后期及胚后腔上囊发育过程中,分化早期的前淋巴细胞的优势所代替。  相似文献   

13.
鸡法氏囊的正常发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从鸡胚发育第五天到四个半月对鸡的法氏囊的发生,生长和退化进行了系统的显微和亚微结构的研究,法氏囊的正常发生可分为五个阶段。一、上皮性法氏囊的形成。从孵化第五天起到第八天是第一阶段。当鸡胚发育到第五天时,在原始泄殖腔的背壁的上皮细胞开始增殖,经历空泡化过程,空泡由小合大、到第八天形成原始的法氏囊腔,此即上皮性法氏囊。二、生血于细胞侵入上皮,淋巴泸泡髓部的形成。(从孵化第九天到十七天)、当胚胎发育到第八天时生血干细胞开始迁移到法氏囊的间质中,孵化第11天起始侵入上皮细胞间,12天或13天上皮芽形成,第13天上皮细胞开始分化,孵化第17天,淋巴泸泡的髓部基本形成,法氏囊表面上皮分化成两种形态和功能不同上皮即泸泡附着上皮(简称FAE)和泸泡间上皮(简称ISE)。与此同时法氏囊粘膜的成褶过程也基本完成。三、淋巴泸泡皮部的形成。从胚胎发育第18天到孵出后第八天,法氏囊泸泡中淋巴细胞分化增殖,并从髓部迁移到泸泡基膜外面形成皮部,淋巴泸泡逐步扩大。四、法氏囊进一步生长以至达到最高峰。从九天雒鹏到一个月的仔鸡,在这个阶段中法氏囊泸泡成熟,淋巴细胞大量转移到外周淋巴器管中去。五、法氏囊退化。从一个月以后法氏囊不再继续生长。到第二个月后法氏囊起始退化,四个半月泸泡髓部淋巴细胞基本空虚。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组织学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孤雌卵(夏卵)胚胎发育的全过程.隆线溞夏卵为中黄卵,室温24℃下,整个胚胎发育过程需45h左右.根据隆线溞胚胎内部结构特征及外部形态学变化,将其胚胎发育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前无节幼体期、后无节幼体期、复眼色素期和准备孵化期7个时期.卵排至孵育囊约40min后开始表面卵裂.卵裂至256细胞时,胚胎发育进入囊胚阶段,在卵表形成一薄层细胞层,囊胚腔则全被卵黄颗粒所充塞.囊胚后期,囊胚层细胞分裂加快,相互挤压向囊胚腔中移入形成原肠胚.随后,胚胎外部形态开始出现变化.首先在胚胎前端出现头部的三对附肢原基(两对触角原基及一对大颚原基),胚胎发育进入前无节幼体期;随后胸节分化,胚胎发育进入后无节幼体期,并形成胸肢、壳瓣和肠道等结构.复眼在复眼色素期的基础上,逐渐发育形成完整的复眼结构,同时其他各组织器官也不断发育完善.至准备孵化期的胚胎结构与幼体已基本相同.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枝角类胚胎发育的机理积累基础生物学资料.  相似文献   

15.
骨髓衍生的祖细胞归巢入胸腺是T细胞发育必需的过程,因为胸腺不包含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造血干细胞,它需要从血液中添补祖细胞,此过程依赖多级细胞粘附分子和趋化因子的衔接.细胞粘附分子选择素和它的配体PSGL-1在淋巴样祖细胞归巢入胸腺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综述了选择素/配体PSGL-1的生物学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对骨髓祖细胞胸腺归巢及胸腺-骨髓反馈环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TCRαβ+CD4-CD8-细胞在胚胎胸腺器官培养中的发育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TCRαβ + CD4 - CD8 - 双阴性(DN)胸腺细胞在胚胎胸腺中的发育特征,采用胚胎胸腺器官培养(FTOC)体系、免疫荧光标记与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对FTOC体系中不同发育阶段(第9天和第18天)的TCRαβ +DN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凋亡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抗CD3单抗能够显著促进FTOC第18天的TCRαβ + DN细胞的增殖,对FTOC第9天的TCRαβ + DN细胞作用相对较弱.IL-7能够促进FTOC第9天的TCRαβ + DN细胞向TCRαβ + CD4 + /CD8 + SP细胞分化;对FTOC第18天的TCRαβ + DN细胞促分化作用明显减弱.胸腺基质细胞系MTEC5细胞可调节IL-7的促分化作用.同时,实验发现在FTOC体系中的TCRαβ + DN细胞是一群不易凋亡的细胞,从而对该特殊亚群胸腺细胞的发育分化特性获得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采用电镜制片的方法对羊草的双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进行了研究。羊草的双受精属有丝分裂前配子配合型。开花后约4h精子进入胚囊。两精子几乎同时进卵核和极核之一,精核分别在卵核和极核内松散,同时出现1到2个雄核仁。合子时期雌雄性核仁不融合,直到合子分裂前期仍为多核仁。羊草胚胎发育为紫菀型。一般合子第一次分裂为横分裂,但偶见有斜分裂。合子未见有极性,在二细胞原胚后期见有极性表现,超微结构显示,顶细胞和基细胞中圆球体大小和发育时期不同。胚发育经过原胚、椭圆形胚,再经胚分化期和成熟期发育为成熟胚。  相似文献   

18.
旱金莲胚胎发育中的内源多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金莲胚胎发育过程中,内源多胺以亚精胺含量最高,而且在整个胚胎发育过程中相对稳定,腐胺含量最低。腐胺、精胺和亚精胺的含量在幼胚分化期最高,幼胚分化完成后腐胺和精胺含量迅速下降,直至分化后期才稳定下来。这表明腐胺和精胺与旱金莲胚胎发育和分化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观察了北京鸭胚胎腔上囊从原基到雏鸭出孵时的形态变化。根据常规组织学方法,光镜观察结果,对腔上囊淋巴上皮滤泡的发生,划分为六个阶段:1.淋巴干细胞迁入和开始分化;2.上皮芽出现;3.芽突发生、发育和滤泡初步形成;4.滤泡埋入固有膜、芽突消失;5.滤泡迅速生长;6.滤泡成熟。观察结果表明,北京鸭腔上囊淋巴上皮滤泡与莱杭鸡比较,主要的区别在于:1.北京鸭腔上囊淋巴上皮滤泡的胚胎发生经历了一个芽突的形成和消失的阶段;2.碱性磷酸酶的分布,两者表现了明显的差异;3.在北京鸭腔上囊的胚胎发育过程中,淋巴细胞呈现出阶段性成批死亡现象,是十分引人注目的。  相似文献   

20.
以鲶卵巢为材料,研究了卵巢和卵母细胞发育的形态结构特点。鲶卵巢的发育划分为6期,其卵母细胞相应地划分为6个时相,第一时相的卵母细胞呈原始分化状态,细胞外具一层细胞质膜,第二时相卵母细胞外不仅具质膜,而且还有滤泡膜和结缔组织膜。第三和第四时相的卵母细胞分化明显,由散在的卵黄沉积逐渐形成大的卵黄颗粒。第四时相卵母细胞具有漏斗状的精孔及椭圆形的精孔细胞。第五时相和第六时相分别为卵子形成和退化吸收时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