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8 毫秒
1.
2018年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灾后十年期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灾区建设,在灾区群众的努力和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地震灾区已迎来新的生活。基于对灾区群众的调查访谈,从记忆之维、生活之维、教育之维三重维度探讨灾区灾后建设的民众认知,阐明在党和国家的民生情怀关怀下,灾区群众在灾后建设中奋发图强,走向了富裕幸福的新生活,并在社会风气中培育、传递了感恩意识,灾区社会呈现和谐美丽新篇章。  相似文献   

2.
在"5.12"地震后1个月左右时间里,对非灾区(北京、福建和湖南共542人)、灾区(四川和甘肃共1 720人)居民进行了有计划的大规模调查,探索并检验"5.12"汶川大地震是否产生了"心理台风眼"效应.结果发现,非灾区、轻度灾区、中度灾区和重度灾区居民对灾区居民恢复到灾前生活水平所需时间和每户受灾家庭所需资金的估计存在显著差异;非灾区居民比灾区居民认为恢复到灾前生活水平所需时间更长.有悖于一般常识以及所谓公共风险事件的涟漪效应,汶川大地震产生了"心理台风眼"效应,非灾区居民对灾情严重程度的担忧反而高于灾区居民.加深对"心理台风眼"效应的理解,对突发公共事件下各级部门的政策制定和公共管理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5.12”地震后1个月左右时间里。对非灾区(北京、福建和湖南共542人)、灾区(四川和甘肃共1720人)居民进行了有计划的大规模调查,探索并检验“5.12”汶川大地震是否产生了“心理台风眼”效应。结果发现,非灾区、轻度灾区、中度灾区和重度灾区居民对灾区居民恢复到灾前生活水平所需时间和每户受灾家庭所需资金的估计存在显著差异;非灾区居民比灾区居民认为恢复到灾前生活水平所需时间更长。有悖于一般常识以及所谓公共风险事件的涟漪效应,汶川大地震产生了“心理台风眼”效应。非灾区居民对灾情严重程度的担忧反而高于灾区居民。加深对“心理台风眼”效应的理解.对突发公共事件下各级部门的政策制定和公共管理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研究来自灾区新生参加有氧锻炼前后心理健康水平情况,找出有氧锻炼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比较,并对调查所得结果进行χ2检验。经调查,来自灾区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较差,有氧锻炼对于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显著效果;不同健身项目在Ⅰ、Ⅱ、Ⅲ类新生学生人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健身项目与学生的体育兴趣的一致性是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鉴于有氧锻炼对促进灾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高效能性,有必要组织灾区大学生积极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氧锻炼,来缓解灾区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切实关心来自灾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5.
“灾区血库告急!”5月15日,网上快速地传递着这样一条信息。收到信息的人无不为灾区被困人民捏了一把汗,“急灾区所急,送灾区所需”,这时13亿中国人只有这一个念头。“请将我的血液决点送到灾区!”  相似文献   

6.
“我只想为灾区办点实事”,5月27日上午,才从灾区回到重庆的宁波三生重庆分公司经理曹高堂,在谈及此次赴灾区的经历时,收起了平日里总挂在脸上的微笑,神情疲惫而凝重。  相似文献   

7.
对地震灾区受损公路的可恢复性分析在突发事件事中和事后应急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将遥感技术应用于面向地震灾区受损公路的可恢复性研究中,重点对受损公路的状态指标进行分析,并详细介绍了地震灾区受损公路可恢复性的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8.
对灾区儿童进行生命教育,帮助他们重塑生活的信心和对美好未来的期望,无疑具有显见的意义和价值。文章在对生命教育的内涵与意义进行研讨的基础上,通过对灾区儿童开展生命教育实践的全面反思,进而提出了对灾区儿童实施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吴素娟 《科技信息》2011,(31):31-31,53
为了进一步研究汶川灾区图书馆的恢复重建,加强灾区图书馆的队伍建设,本文针对灾区图书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加强图书馆队伍建设的措施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析。  相似文献   

10.
韩万里 《世界知识》2020,(19):68-70
2020年9月5日,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咸镜南道台风灾区视察时向平壤市全体党员发出公开信,号召他们支持灾区重建。随后,平壤市召开誓师大会,誓言积极响应领袖号召,在台风灾害恢复重建战斗中充分显示别动队威力。“首都党员师团”分批相继抵达灾区,立即与当地群众一起开展恢复重建工作。这让我想起在朝鲜罗先工作时感受到的朝鲜党员和普通群众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1.
地震灾区公共图书馆重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米硕  温丽娟 《科技信息》2009,(24):I0350-I0350
本文介绍了“5.12”特大地震发生时灾区的公共图书馆受灾的基本情况及救灾重建概况。就如何在恢复重建期提高公共图书馆建筑的抗震设防能力,加强做好灾区图书馆员工的的心理疏导和培训,以及为灾区群众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加强震后生态评价,促进灾区生态修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科技导报》首期学术沙龙"汶川震区生态影响评价及灾后生态重建与修复"讨论的成果,对汶川地震灾区生态环境的特点,地震对灾区生态的影响,震后生态评价的地位及任务,灾区重建及生态修复的原则、内涵和方法等进行了综合评述,力图为汶川地震灾区重建及生态修复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创新科技》2008,(6):4
5月28日16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穆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四川灾情很重:特别是大批的灾民需要临时安置,他们面临的不仅是住的问题,还有饮水、吃饭的问题。特别是灾区的农业生产,也遭受很大的破坏。为了保证灾区人民的粮食供应,中央已经动用了部分储备粮,这批储备粮已经调往灾区,同时也动用了一批四川省地方的储备粮,都是为了保证灾区灾民的粮食供给。  相似文献   

14.
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紧急组织捐款捐物,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捐建帐篷小学和永久性希望小学,到为恢复灾区经济重建信心的大规模组团旅游,完美(中国)在5·12地震灾区演绎了一场完美的抗震救灾三部曲。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特大地震,以及地震对林业造成的破坏,从地震灾区中林业生态恢复的重要性入手,说明了地震灾区中林业生态恢复作用,然后从技术性和政策性两个方面对地震灾区中林业生态恢复规划进行了分析研究,技术性方面提出了基于ArcGIS Engine的林业生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原则、设计内容,另外从政策方面探讨了地震灾区中林业生态恢复规划。  相似文献   

16.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定量的对唐山城市主要地质灾害(地震、岩溶塌陷)进行了区划,区划出市区地质灾害多灾区、少灾区和准无灾区的精确位置及范围,并进行了唐山市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正地震后,灾区居民对祖坟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去年年底,日本如往年一样发表了年度汉字——"绊"。这个汉字在日语中寓意为纽带、联系。地震已经过去将近一年,日本国民当时给了灾区许多帮助和鼓励,直到目前,很多组织、媒体和个人继续关心灾区的情况,并给予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支援,这都是"绊"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张西超:地震发生后,我和一些同行受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委派,到灾区开展心理救援工作。在灾区许多地方,损失最大的是学校,受伤害最多的是师生们。从我看到的和经历的情况来看,最紧急需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了四川地震带及其附近人口的分布的基础上,认为川西地震带附近不适合大规模的人口居住和产业聚集,而应对灾区人员和企业进行迁移。以南充为中心的川东北区域地质结构稳定,区位优越,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具有承接灾区人员和企业的条件与能力。最后,文章还就如何更好地安排灾区企业和人员的迁移提出了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地震灾害频发,在雷电活动高发季节,雷击易导致灾区群体性灾害事件发生.以2014年8月3日昭通6.5级地震灾区为例,结合近30年全省雷暴日统计资料、2009—2013年闪电定位监测和2006—2015年全国雷电灾害汇编资料,分析区域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建立雷电灾害易损性指标,对各指标量化分级赋值,获取雷灾易损综合评价指数R并进行雷灾风险等级划分,形成地震灾区雷电灾害易损性区划图.结果表明,灾区雷电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闪电发生频繁且强度密度大,雷电活动从午后呈逐渐增强趋势,巧家县为雷电灾害高易损区,鲁甸县为雷电灾害中易损区.建立地震灾区雷电灾害易损性区划,能够为确定灾区雷电防护重点,科学指导灾区重建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不同雷灾风险易损程度等级的区域应当采取相应的雷电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