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4 毫秒
1.
孟香琴 《科学通报》1986,31(13):1040-1040
高剂量测量方法的研究是辐射剂量学领域中当前最活跃的课题之一。它的测量精度直接影响作为原子能事业中的“轻工业”——辐射加工的产品质量。因此提高研究水平具有一定经济和社会效益。大多数有机物受辐照后均能产生自由基。自由基的稳定性依赖于分子所处的环境,特别与物质的刚性有关。溶液中,自由基寿命通常很短。但在某  相似文献   

2.
辐射加工技术及其特点由于辐射化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深入开展,以及原子能工业的进步,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辐射源,这样使得一门新的辐射加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辐射加工是利用γ射线(通常来自同位素钴~60和铯~137)电子束(低能电子加速器)作为一种手段对材料进行辐射加工处理(特别是高分子材料),辐照储存,保鲜食品和医疗用品辐照灭菌消毒等.辐射加工在一些国家已形成为一个独特的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3.
自1977年开始在氟塑料薄膜预辐照辐射接枝反应的研究中我们注意观察氟塑料薄膜快速电子辐照后自由基的衰变,目前我们已观察到在室温的自然条件下寿命超过一千天的含氟高分子自由基。  相似文献   

4.
支宁  朱宏吉  乔建军  董敏 《科学通报》2022,(16):1806-1820
S-腺苷-L-蛋氨酸(S-adenosyl-L-methionine, SAM)自由基酶是当今酶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该类酶通过结合的辅因子SAM和[4Fe-4S]簇催化生物体中一系列重要的自由基反应,自2001年被正式命名以来,成员不断壮大,目前已成为最大的酶家族之一.近年来, SAM自由基酶领域有大量新反应和新催化机制被报道.本文对近5年部分代表性成果进行酶催化机制的介绍,内容涉及核糖体肽翻译后修饰、核苷类化合物以及多种小分子生物合成.通过底物分类,让读者更容易理解SAM自由基酶催化反应的广泛性与多样性.同时对该领域新发现的新颖的有机金属催化自由基反应机制进行了介绍,并对SAM自由基酶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张发 《科学通报》1989,34(14):1068-1068
自由基正离子通常采用光解、电解、射线辐照或单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方式产生,用超声波作为自由基正离子的生成方法迄今尚未见报道。Reize等研究发现,氯代甲烷经超声辐射可发生C—Cl键断裂,并以自旋捕获法鉴定了所生成的自由基中间体。他们还进一步发现,H_2O经超声辐射处理也可发生H—O键断裂,生成·OH自由基,并用DMPO(5,5-dimethyl-1-pyrroli-ne-1-oxide)作为自旋捕获剂捕获并鉴定了所生成的羟基自由基。本文  相似文献   

6.
迄今,人们对辐射的生物效应的直接评价仍然是很困难的.现在美国劳伦斯利物摩实验室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测定人体辐射效应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对人体接收的辐射剂量的评价,也可能对有遗传致癌倾向的人作出鉴定.这种方法是如此灵敏,以致辐射引起的生物损伤的程度可能提供一种受到的辐射剂量的量度.  相似文献   

7.
吴明红 ,女 ,1968年3月生 ,中共党员 ,博士、教授 ,材料学博士生导师 ,上海大学国家211重点学科环境工程学科带头人。现任上海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 ,上海市射线应用研究所所长、上海大学妇委会副主任 ,并兼任中国核物理学会、中国核学会粒子加速器学会理事 ,上海市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会委员、中国辐射加工行业协会理事。2003年入选上海科技启明星计划。一开始想采访吴明红 ,是因为作为2003年入选启明星计划的她还有着一个引人注目的头衔———上海市射线应用所所长。凭着我的职业感觉 ,一个年方30多岁的女性能出任一个市级研究…  相似文献   

8.
周广昌 《科学通报》1995,40(9):805-805
研究新型聚合方法是高分子化学领域内一个前沿领域,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现行的界面聚合只能进行界面缩合聚合,不能进行自由基聚合.另一方面,在自由基共聚合中,只有当竞聚率 r_1>1,r_2>1时,才能得到自由基嵌段共聚物,不仅满足上述竞聚率的单体的数目有限,而且这类共聚合很难控制嵌段数目的长度,特别是亲水单体和亲油单体之间的自由基共聚  相似文献   

9.
汪安琦 《科学通报》1966,11(3):132-132
辐射剂量率的改变对于遗传效应是否有作用是长期以来人们所重视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解决将为辐射遗传的防护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基础。根据经典的辐射遗传学理论,点突变以及一次击中的染色体畸变与辐射剂量是成直线相关的,而且不受剂量率的影响。在哺乳动物中研究染色体畸变的剂量率效应的工作还较少。过去在植物中研究得较多。一般认为二次击中的染色体畸变随着剂量的平方而增加。然而在很多实验中,在低剂量率的情况下并不能得到这样的剂量-平方关系。Newcombe提出染色体断裂在一定的时间内会重合(Restitute)。有重合或愈合系统(Rejoining system)存在的理论此后  相似文献   

10.
施平森  易红  雷爱文 《科学通报》2023,(30):3926-3941
自由基/自由基交叉偶联是近年来兴起的直接构建化学键的交叉偶联策略之一,能够有效地构建C-C键、C-X键、X-Y键.稳态自由基效应(persistent radical effect, PRE)概念的提出为自由基/自由基交叉偶联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但由于自由基特性,其化学选择性的调控是目前该策略所面对的主要挑战.传统的自由基/自由基交叉偶联策略利用金属调控自由基活性,从而调控反应的化学选择性,但避免不了化学计量的氧化剂使用.有机电化学合成目前被认为是环境友好且高效的合成策略,利用电极上的电子转移策略可以避免当量氧化剂的使用,通过精确控制电压与电流可调控瞬态自由基和稳态自由基的生成速率,从而调控自由基/自由基交叉偶联反应,且电氧化策略将反应空间范围控制于阳极周围,保证瞬态自由基的存活和与其他自由基的高效偶联.本文以C-C键、C-X键、X-Y键等成键类型作为分类依据,综述了目前电化学自由基/自由基交叉偶联的最新进展,并对未来自由基/自由基交叉偶联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谢光中 《科学通报》1986,31(17):1328-1328
探索活动星系的快速光变,是研究活动星系中心致密核结构及辐射机制的强有力手段,也是当前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十分活跃的天体物理领域。目前比较多数的看法是:活动星系的X射线辐射是活动星系的中心致密核的吸积盘所产生(因为这一模型与观测事实符合得较好)。因此,探索X射线波段的短时标的光变对研究星系的致密核结构及辐射机制更显得比其它波段重要。  相似文献   

12.
《科学通报》2021,66(15):1874-1885
最近10年里,科研人员研发了多种微纳尺度测温传感器,希望能够借此来精确测量细胞内的温度或温度分布,但由于单个细胞的诸多限制,这些细胞测温传感器也在不断发展完善.本文将综述近年来基于微纳材料与器件测量细胞温度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微纳热电偶的实时细胞测温技术,最后介绍此类传感器在药物筛选、疾病诊疗等领域中的应用,并对细胞测温技术的后续发展进行了展望.具体而言,本文指出微纳尺度的细胞测温传感器一般可以分为荧光式细胞温度测量法和探极式细胞温度测量法:荧光式细胞温度测量法主要有作为温度计的有机化合物、量子点、聚合物和生物分子;探极式细胞温度测量法主要有作为热探针的热电偶、铂电阻和碳纳米管.  相似文献   

13.
人工核酸切割试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荣  赵刚  陈晶  麻远  赵玉芬 《科学通报》2000,45(8):785-798
人工核酸切割试剂尤其是定点切割试剂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近20年来有关的研究一直非常活跃。目前人工核酸切割试剂的切割机理可以分为自由基机理,磷酸酯水解机理和消去机理3大类。综述了这3类切割试剂切割试剂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吴媛媛  田兵  华跃进 《科学通报》2007,52(11):1263-1268
构建了一个耐辐射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未知基因dr1127的功能缺陷株MT1127. γ射线和H2O2处理R1和 MT1127的结果表明, dr1127基因的缺失影响了耐辐射球菌的辐射抗性和氧化抗性. 测试了指数生长期和稳定期的R1株和 MT1127株的细胞提取物活性氧自由基清除能力, 结果发现, 无论是超氧阴离子、H2O2还是羟自由基, MT1127株均表现为更弱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这些结果与前面的生存率实验结果相吻合, 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理解dr1127基因的功能. 同时, 在大肠杆菌BL21 (DE3)系统中成功表达了dr1127基因产物, 纯化得到46 kD的蛋白产物, 利用Fe2+-H2O2氧化损伤系统, 检测到DR1127蛋白在体外保护DNA免受氧化损伤的功能, 并测到该蛋白能通过结合双链DNA的方式来实现保护DNA的功能. 本研究揭示了dr1127基因在氧化损伤胁迫中的功能, 为耐辐射球菌庞大而又复杂的抗氧化系统增添了新的成员, 也为深入研究耐辐射球菌的超强辐射抗性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郭秋菊 《科学通报》2023,(9):1104-1111
本文展示了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辐射防护科研组自成立以来在环境放射性核素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介绍了部分代表性工作.其中,针对天然辐射照射中剂量最大的贡献者——氡及其子体相关领域,开展了以剂量评价和探究其环境行为为目的一系列测量方法和技术研究,特别是对大气氡、水体氡和土壤氡活度浓度的在线连续测量成果进行了重点阐述,建立的便携式测量技术使氡子体连续测量和放射性气溶胶粒径分布现场测量成为可能.在与核军工和核电反应堆密切相关的人工放射性核素方面,着重介绍了围绕环境中以痕量水平存在的钚核素开展的同位素精准测量和迁移行为研究工作.作为现场测量与评价研究,本文还介绍了针对我国唯一的重水堆核电基地外围环境开展的14C测量、水平分布和剂量贡献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王彦良 《科学之友》2008,(8):103-103
文章简单介绍了电离辐射、辐射的途径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同时也介绍了辐射剂量的简单计算和防护。  相似文献   

17.
钱保功 《科学通报》1960,5(18):548-548
高分子辐射化学是随着原子能和平利用事业的开展以及高分子科学与工业的进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在最近十年来,这门学科在整个辐射化学与高分子化学领域中进展得特别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提出了在理论上与实际上重大的与基本的问题。同时,这门学科的发展,还对其他近邻的学科与领域起了推动与促进作用,例如,促使停滞已久的光化学得到新生,推动固体(特别是催化剂与半导体)辐射化学以及辐射电磁化学进一步开展,促进  相似文献   

18.
文章简单介绍了电离辐射、辐射的途径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同时也介绍了辐射剂量的简单计算和防护.  相似文献   

19.
化学污染正改变着地球大气的结构,并改变着气候,使人类遭到高剂量的紫外线辐射的威胁。涉及到的两个主要影响是“温室效应”和对臭氧层的毁坏。地球大气在维持地球表面温度上起着决定性作用。像暖房中的草一样,大气吸收由地球放出的某些长波辐射以及返回到地面的辐射能。如果大气不存在的话,地球温度将比目前低好多。  相似文献   

20.
防晒小知识     
所谓防晒,就是要防止日光中紫外线(UV)对人体皮肤裸露部分的辐射。 紫外线由三种不同波长的光组成:1.UVC光,它的波长最短、能量最大,所以杀伤力也最厉害,但这部分光透不过大气臭氧层;2.纳米UVB光,它是一种能晒红、晒黑、晒伤皮肤的光线,其危害往往即时出现,尤其是在夏季的烈日下特别明显,不仅可将皮肤晒红,还伴有灼痛感;3.UVA光,该光线的能量虽不高,但剂量大,有较强的穿透力,能进入到皮肤的真皮层,破坏染色体,产生自由基,是导致面部出现雀斑、皱纹等罪魁祸首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