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μ=0.10mol·1 ̄(-1)(LiClO_4)、pH=8.0对不同温度下[Fe(CN)_5H_2O]和[(NH_3)_5Co(OOCC_5H_4N)] ̄(2+)的内配位界电子转移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在25℃,双核配合物[(NH_3]_5Co(OOCC_5H_4N)Fe(CN)_5] ̄-的分子内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为3.9×10 ̄(-1),分子内电子转移过程的活化焓和活化熵分别为89.5kJ·mol ̄(-1)和6.0J·mol ̄(-1)·K ̄(-1)最后对该反应的机理、速率常数和绝热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用自行研制的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反应热量计,以2mol·L-1HCI溶液为量热溶剂,测得甘氨酸与醋酸铜固相配位反应焓c=30.086kJ·mol-1,从而计算了配合物trans-Cu(Gly)2·H2O的标准生成焓△fHΦm=1252.263kJ·mol-1.  相似文献   

3.
通过2-羟基-4-仲辛基-二苯甲酮肟(N530)与二-(2-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D2EHDTPA)的氯仿溶液,从HC1O4是质中对钯协同萃取的研究,采取斜率法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为:L.Pd.A。协同萃取反应平衡常数 为1gK12=1.67,协同萃取配合物生成常数为β12=1.71。同时计算了协同萃取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值,△H12=16.81KJ/mol,△S12=88.0J/(mol.K),△G1  相似文献   

4.
陈兰荪等在第二届中国生物数学学术会议上提出了生物动力学系统中研究的11个问题。作者所研究的是第11个问题,生物化学中两分子饱和反应。其数学模型为x=J_1(1+x+y+Ax ̄2)-x(1+x+y+Ax ̄2)-Bxy;y=J_2(1+x+y+Ax ̄2)-Bxy.其中:J_1、J_2、A、B为非负常数,当J_1-3J_2<-[1+Bx+(B+1)y]/(1+Ax)时,该模型在第一象限内至少存在一个极限环;当J_1<J.x<y,B>l且x>a时,该模型在第一象限内存在唯一的极限环。其中a<0为方程p(x=)=0的最大负实根.  相似文献   

5.
用自行研制的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反应热量计,以mol.L^-1HCl溶液为量热溶剂,测得DL-丙氨酸与醋酸铜固相配位反应焓△rHm=50.852kJ.mol^-1,从而计算了配合物trans-Cu(DL-Ala)2的标准生成焓△fHm=-1015.419kJ.mol^-1。  相似文献   

6.
聚异戊二烯橡胶环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外光谱为主要手段研究了聚异戊二烯的环化反应动力学。测定了环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反应级数n=1,活化能Ea=831.1kJ.mol^-1,指前因子A=2.75×10^10min^-1,并测定了标准活化熵和活化焓,分别为△r^≠Sm^φ=-69.1J.mol^-1.K^-1和△≠rHm^φ=80.4kJ.mol^-1,提出了该环化反应的可能机理。用1HNMR分析了环化聚异戊二烯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报道一种经亚硝化后用极谱定量二苯胺的极谱测定方法。在0.2mol/LHAc-0.025mol/LH_2SO_4-4×10 ̄(-6)mol/LNaNO_2底液中,二苯胺的亚硝化产物有一良好的极谱还原波,峰电位为-0.61V(vs,SCE),峰高与二苯胺浓度在2×10 ̄(-7)~1×10 ̄(-5)mol/L范围内有线性关系(r=0.9999)。  相似文献   

8.
首次发现P_(An)(CI ̄-)膜电极对CuCl ̄-(n-2)的电催化效应,并估算了反应速率常数K=0.8×l0 ̄(2)L·mol ̄(-1)·s ̄(-1)。  相似文献   

9.
邻氨基苯甲酸与醋酸镉固相配位反应的热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新型的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反应热量计,以一定比例的0.2mol.L^-1HCl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作为量热溶剂,分别测定了反应物和产物的溶解焓。设计了一个新的热化学循环,得到了固相配位反应的反应焓△rHm^0=37.821kJ.mol^-1,计算出了配合物Cd(OAB)2的标准生成焓,推荐其值为:△fHm^0「Cd(OAB)2,s」=-911.803kJ.mol^-1。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四氯合锰(Ⅱ)酸正十烷铵(C10Mn)和四氯合钴(Ⅱ)酸正十烷铵(C10Co)两种物质,进行了元素分析,并用DSC,IR对它们进行了研究.发现存在一个固-固相变,且有较高的焓变值和熵变值(△H=35~40kJ·mol-1,△S=110~120J·mol-1·K-1),在较高的温度下具有化学稳定性,因此,C10Mn,C10Co可作为贮热物质.  相似文献   

11.
设G为n阶2-连通图,顶点v1,v2,…,vn满足d≤d2≤…≤dn,其中di=d9vi),i=1,2,…,n。给出c(G)≥min「n,m」的如下条件:j〈k,vjvk∈E,J+K〈m,dJ≤J,Dk+1≤kd(v),d(u)≤J(其中J=d(vj),K=d9vk))}→dist(v,u)≠2。  相似文献   

12.
皮革蛋白粉中微量铬(Ⅲ)与二甲酚橙,在pH=4.5~5.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于沸水浴上反应20~30min,生成1:1的紫红色螯合物。λ_(max)=54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1.5×10 ̄4L·mol ̄(-1)·cm ̄(-1)。铬(Ⅲ)浓度在0~50μg/5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13.
锰(Ⅱ)诱导过—硫酸根离子(HOOSO~-_3)分解速度定律是50℃时在H_2SO_4介质中,它的速度常数分别为K_(Mn)=(5.1±0.3)×10~(-3)和(9.7±0.2)×10(-3)M(-1/2)S(-1).速度常数对阴离子的浓度和性质是敏感的.在1MH_2SO_4溶液中,△H≠和△S≠的值分别为31±2KJ·mol(-1)和-194±5J·mol(-1)·K(-1).确定了锰(Ⅲ)的存在作为一个中间体和一短暂的产物.过二硫酸盐,作为一个次产物大体上从链终止用来估算链长.在所有数据计算基础上,认定这个机理与大多数金属诱导过一硫酸盐分解机理完全不同,并且对一些结果复杂情况作了祥细地推证.  相似文献   

14.
借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Ca2+(aq)与FeO42-(aq)的平衡浓度,计算出ChFeO4在298.15K时的KSP0 常数和热力学函数△Hf0,△Gf0,S0分别为4.536 x 10-9,-1067.87kJ.mol-1,-923.17kJ.mol-1,-3.48J. mol-1.K-1.  相似文献   

15.
偶氮染料异方酸二酰胺与氟离子的显色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偶氮染料异方酸二酰胺(BNBPS)在DMSO中与氟离子(水溶液)有良好的显色作用.显色剂与PH为3.8~8.0的F-试液反应,由紫红色迅速变为蓝色(△λ=102nm),λmax=632nm,4h内吸光度值保持不变,摩尔吸光系数ε532=1.7×104L·mol-1·cm-1.F-1浓度在0~5μg/10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大量的Cl-,NO3,K+和Na+存在时,对其测定无干扰Br-,I-,Fe3+,Al3+和Ba2+等离子的允许共存量较大.阳离子与显色剂无显色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停流分光光度法获得了钛与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配位反应的经验速度方程为:R=k.「Ti(H2O^4+m」.「H4R」.「H^+3O」^-1,反应的表观稳定常数1gK=9.31,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41.91KJ/mol。  相似文献   

17.
记Sn- 1 为n(n ≥3) 维欧氏空间Rn 中的n - 1 维单位球面,Xp (Sn- 1) 为Sn- 1 上的p(1 ≤p ≤∞) 幂可积函数空间,或连续函数空间,并记Δ= {g(x)|g,Δg ∈Xp (Sn- 1)},Δf = ni= 12g(x)xi2 ||x|= 1,g(x) = f( x|x|).作K 泛函K(f,δ)p = infg∈Δ{‖f - g‖p + δ‖g‖Δ}以及Besov 空间(Xp ,Δ)θ,q(0 < θ< 2,1 ≤q ≤∞),则有下面的(i),(ii) 为等价的:(i) f ∈(Xp ,Δ)θ,q; (ii) [∞v= 1(vθ‖Jv,s(f) - f‖p)q 1n ]1q < + ∞当q= ∞时,f ∈(Xp ,Δ)θ,∞‖Jv,s(f)- f‖p = O(v- θ),其中Jv,s(f)为球面Jackson 平均。  相似文献   

18.
Pb(Ⅱ)、Zn(Ⅱ)与5-Br-PADAP络合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Pb(Ⅱ)-5-Br-PADAP及Zn(Ⅱ)-5-Br-PADAP络合反应体系的吸收光谱,用基于Rosenbrock算法的最优化程序处理了光度测量数据,发现Pb(Ⅱ)与5-Br-PADAP形成1:1络合物,稳定常数lgβ_1=11.21,摩尔吸光系数ε_1=6.2×10 ̄4L·mol ̄(-1)·cm ̄(-1);Zn(Ⅱ)在c_L>c_M的条件下主要形成1:2络合物,lgβ_2=22.36,ε_2=1.28×10 ̄5L·mol ̄(-1)·cm ̄(-1)。  相似文献   

19.
邻苯二酚紫—溴化十六烷基吡啶测定镧的光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光度法研究了镧-邻苯二酚紫(PV)-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的显色反应。在硼砂-盐酸缓冲体系中,La ̄(3+)PV-CPB形成配位比为1∶2∶3的蓝色三元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λ_(max)=673.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4.3×10 ̄4L·mol ̄(-1)·cm ̄(-1).当La ̄(3+)的浓度在0~20μg/10mL范围内时符合比尔定律。在碱性条件下该显色反应可测定银合金中的微量镧。  相似文献   

20.
该文应用热重法(TG)和微分热重法(DTG)研究了聚氯乙烯(PVC)抽纱加香台布热分解反应。TG曲线表明热分解过程分三步完成。表观活化能计算结果分别为E1=84.30kJ·mol(-1);E2=139.56kJ·mol(-1);E3=305.20kJ·mol(-1)。热寿命议程为。用热分析技术求解高分子材料动力学参数甚为方便,可在短时间内取得有价值的资料,是研究高聚物热稳定性的有效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