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提高水泥土的受力性能,利用纤维加筋增强效果,探讨在水泥土中掺入玄武岩纤维来改善其力学性能的方法.通过对不同配比的玄武岩纤维水泥土开展无侧限抗压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的掺入能明显提高不同龄期水泥土试件的抗压强度,但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其增强效果逐渐减弱.玄武岩纤维的掺入使水泥土塑性增强,试件达到峰值应力后仍能承受一定荷载,存在残余强度,有利于提高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不同配比的玄武岩纤维水泥土抗压强度与龄期的关系式,可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玄武岩纤维掺入混凝土中能有效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在基体混凝土配比一定条件下,纤维掺量为0.2%时,研究玄武岩纤维长度、直径与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的关系,得出玄武岩纤维长度较长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也随之增加,当玄武岩纤维长度达到20 mm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有所下降.玄武岩纤维直径越小,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越大.为建筑行业在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设计时选用玄武岩纤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混凝土中掺入玄武岩纤维,配制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纤维掺量、纤维长度以及纤维直径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对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还是抗拉强度,玄武岩纤维掺量的影响效果均最为显著,且明显超过另外两个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能找到满足强度要求的最优纤维掺量和尺寸.最后与不掺纤维素的混凝土进行对比试验,评价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基体力学性能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4.
牛雷  徐丽娜  田伟  邓皓允  王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7):11719-11724
吉林省处于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地域之一,季节性秸秆过剩问题比较突出。为了拓宽其消化渠道,将短切玉米秸秆纤维按不同比例掺入取自长春地区的黄土中,基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明其对水泥土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通过与玄武岩纤维水泥土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主要研究两种纤维水泥土强度、应力应变关系随纤维掺入比或纤维长度的演化规律,深入分析了界面剪切强度和软弱结构面等对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纤维和玄武岩纤维均能提高水泥土强度,增强其延性,两种纤维水泥土强度发展规律相似,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特点;试验条件下,峰值强度、最优纤维掺入比和最佳纤维长度均基本相同。试验表明玉米秸秆纤维替代玄武岩纤维应用于水泥土加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玉米秸秆纤维的防腐和耐久性问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basalt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BFRC)是一种新型建筑复合材料,相比普通混凝土具有抗拉强度高、耐久性能好等优点。为探究玄武岩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分别对8种不同体积掺量的BFRC进行了立方体抗压和劈裂抗拉试验,基于试验结果,采用指数平滑预测模型对附加纤维掺量的混凝土强度性能进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劈拉强度和拉压比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存在最大值;对于立方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而言,其峰值强度对应的纤维掺量有所不同,玄武岩纤维的掺入对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影响较为明显;通过采用指数平滑预测模型对纤维体积掺量大于0.4%的BFRC强度性能进行预测发现,混凝土的抗压、劈拉强度及拉压比继续呈现出下降趋势。可见,适量掺入纤维提升了混凝土的强度性能,过多掺入纤维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玄武岩纤维水泥土的渗透性,通过渗透性试验对玄武岩纤维水泥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的掺入对于水泥土的渗透系数有较显著的降低作用;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水泥土的渗透系数也会下降。研究得到渗透系数与玄武岩纤维掺量的二次多项式拟合曲线和渗透系数与养护龄期的幂函数拟合曲线。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体积掺量的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抗压性能和抗拉性能的影响.根据试验可知,掺量范围内为0-5kg/m2时,随着纤维掺量增加,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KJL先增加后下降的规律,而劈裂强度则不断上升,因此玄武岩纤维的掺入对于混凝土早期强度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其中,对28d龄期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影响最为显著;当掺量为4kg/m^3时,抗压强度最强,提高了46.3%,随着掺量继续增加,抗压强度呈现下降趋势.试验结果表明,在合理的纤维掺量下,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有明显提高,纤维最优掺量值为4kg/m^3。  相似文献   

8.
孙喜军 《河南科学》2019,37(4):622-626
随着我国经济和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重轴载车辆的日益增长,受困于路面结构层原材料性能缺陷以及日常养护不及时等因素,沥青路面在运营早期会出现车辙、松散、裂缝等早期病害.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入纤维来改善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已经成为重要的技术措施,从微观角度来讲,玄武岩纤维的掺入能够改善沥青性能;从宏观角度来讲,玄武岩纤维的掺入对沥青混合料整体力学性能起到了显著的增强效果.本文对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的AC-13C型沥青混合料进行高温稳定性、低温抗开裂性、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的研究得出:玄武岩纤维掺入以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玄武岩纤维最佳掺量为0.4%.  相似文献   

9.
将玄武岩纤维和聚乙烯醇纤维混杂后掺入到C60级普通混凝土基体中,对两种纤维长度和三种纤维体积掺量下混凝土基体的28d抗压、抗折和弯曲韧性等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中掺入纤维后,低掺量纤维对基体的抗压强度有所增加;抗折强度随纤维掺量增加而增加,15mm混杂纤维对混凝土抗折强度效果最好;弯曲韧性随纤维掺量和纤维长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为制备高性能混凝土,对不同纳米Si O_2掺量和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的混凝土进行了28 d压拉性能试验研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机理探讨。结果表明:掺入玄武岩纤维能提高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掺量为3 kg/m~3时劈裂抗拉强度较素混凝土提高8.71%。掺入纳米Si O_2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掺量为1.2%时较素混凝土提高7.07%。纳米Si O_2和玄武岩纤维复合掺入时,当纳米Si O_2掺量为1.2%、玄武岩纤维掺量为3 kg/m~3时效果最好,劈裂抗拉强度、抗压强度相较于素混凝土分别提高17.42%和9.04%。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冻融循环作用下土的性质对纤维水泥土力学性质的影响,以玄武岩纤维和水泥为加固材料,选取两种不同类型土体制作成试件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冻融循环试验。通过研究发现,玄武岩纤维的加入未必能提高水泥土的强度,土体的性质是影响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冻融循环作用下土的性质对水泥土力学性质及破坏状态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逐渐减低,而纤维的添加可以有效降低水泥土强度损失,提高水泥土抵抗冻融循环的能力。研究结果可为冻融循环作用下玄武岩纤维水泥土力学机理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可为纤维水泥土在季节性冻土区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玄武岩纤维在增强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方面的影响,以不同玄武岩纤维体积率、陶砂代砂子率和陶粒代石子率为影响因素,应用正交试验法设计9组玄武岩纤维轻骨料混凝土(basalt fiber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BF-LAC),进行抗压、劈裂抗拉及抗折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当玄武岩体积率为0.3%、陶砂代砂子率为7%、陶粒代石子率为8%时,BF-LAC的力学性能表现最佳.玄武岩纤维掺入轻骨料混凝土中能显著提升其强度,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的最大增幅分别为23.11%、20.64%和24.17%;玄武岩纤维是影响BF-LAC强度的显著性因素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表现为特别显著;最后对纤维增强轻骨料混凝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BF-LAC强度与三因素之间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3.
含水率和加筋条件对棕榈加筋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将加筋土与未加筋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破坏时的轴向应变和正割模量相比较,研究了含水率对不同加筋条件下棕榈加筋土抗压强度和变形的影响,并从能量吸收能力角度说明含水率和加筋条件对加筋土强度和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强土样抗压强度的适宜加筋率和筋材长度分别为0.5%和20 mm;且土样在具有最优含水率的条件下,纤维增强效果最佳,在最优含水率附近纤维增强效果都成降低趋势;加筋土的能量吸收能力随加筋率、纤维长度、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纤维的加入降低了土体的刚度。另外,土样的破坏形态由未加筋土单一剪切面的脆性破坏逐渐转变为加筋土多剪切面的塑性破坏。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掺量的膨胀剂和玄武岩纤维对含氯盐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膨胀剂掺量和玄武岩纤维掺量相同时,含氯盐混凝土压拉强度随氯盐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氯盐掺量和玄武岩纤维掺量相同时,含氯盐混凝土压拉强度随膨胀剂掺量的增加而降低。与素混凝土相比,当氯盐掺量、玄武岩纤维掺量和膨胀剂掺量分别为4 kg/m~3、3 kg/m~3和8%时,含氯盐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压强度增长率的最大值分别为48.3 MPa和26.4%;劈裂抗拉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增长率的最大值分别为3.63 MPa和23.5%。结果同时表明:在含氯盐混凝土中掺入玄武岩纤维对劈裂抗拉强度比对抗压强度的改善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研究掺入棉花秸秆纤维的水泥土经过数次干湿循环后的抗压强度变化。对不同次数干湿循环后的纤维水泥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纤维水泥土的抗压强度先升高后降低;(2)养护7 d后的试样进行干湿循环,其最高抗压强度要高于正常养护28 d后的抗压强度,说明水泥的水化作用在干湿循环过程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干湿循环30次后纤维依然存在一定的加筋效果,可应用于一定期间内的工程支护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地区黄土强度指标,设计正交试验方案L_9(3~4),研究含水率、聚丙烯纤维长度、聚丙烯纤维掺量3种因素对黄土的抗压强度和变形的影响,通过对加筋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形模量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获得3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显著水平。同时设置各含水率水平下不掺加纤维的空白对照。结果表明:在设置的不同含水率水平中,聚丙烯纤维加筋黄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改良效果不同,其中在19.5%含水率即最优含水率时改良效果最优,强度提升了2.1倍;聚丙烯纤维加筋黄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最优掺和长度为12 mm,最优掺量为0.5%;聚丙烯纤维的加入对变形模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变形模量变化受含水率影响较大;聚丙烯纤维长度取12 mm、掺量取0.3%时变形模量相对最优。  相似文献   

17.
在浸水条件下,对不同水泥占比和不同养生时间的加固土进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低液限黏土经固化剂加固后的最佳的含水率灵敏度比原土样有所减小,且随着水泥占比的增加而下降;养生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加固土的抗压强度随着水泥占比的增加而增大,水泥占比的增加对后期强度的影响较前期强度更显著;抗压强度随着养生时间增加而增大,随着时间的延长增长速率逐渐减小,28 d时水泥的水化反应基本完成;随着水泥占比的增加,各龄期下耐水系数均增大,表明加固土的水稳定性增强,但各种条件下耐水系数均小于0.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