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图的邻点可区别关联色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Wr+1(r≥3)是一个r阶圈加上一个新的顶点,再把圈上每个顶点与新顶点连上边所得到的图,新顶点与圈上顶点之间的边称为辐边,圈上的边称为边缘边。所谓花图Fr,m,n(r≥3,m≥1,n≥2m+1)是在轮Wr+1中,在每条辐边上分别嵌入m-1个新点,在每条边缘边上分别嵌入n-2m-1个新点所得到的图。研究花图Fr,m,n(r≥3,m≥1,n≥2m+1)的邻点可区别关联着色,确定了部分花图的邻点可区别关联色数,并给出了剩余花图的邻点可区别关联色数的上界。  相似文献   

2.
对G的正常边染色,若满足不同顶点所关联的边所对应的颜色集不同,则称此染色法为点可区别的边染色法,其所称用最少染色数为该图的点可区别边色数,得到了路与扇的联图的点可区别边色数.  相似文献   

3.
设G是简单连通图,G的庀.正常全染色f称为是邻点可区别的,如果对G的任意相邻的两顶点,其点的颜色及关联边的颜色构成的集合不同,称f为G的k-邻点可区别全染色.这样的后中最小者称为G的邻点可区别全色数.本文考虑了图的中间图的邻点可区别全色数,并确定了路、圈、星图和扇图的中间图的邻点可区别全色数.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简单图的基础上,连接任两个最短路长为k的两个顶点,得到原图的k幂.根据幂图的结构性质,利用穷染,递推,换色的方法,对树的k幂和圈的2幂的进行邻点可区别全染色,并得到了邻点可区别全色数.特别的,在存在两个相邻最大度点时,按k的3剩余类进行分类,在k≠3a,a为偶数的情况下,树的k幂的邻点可区别全色数为6.  相似文献   

5.
设G是阶数不小于3的简单连通图 ,G的k-正常边染色称为是邻点可区别的,如果对G任意相邻两顶点关联边的颜色集合不同 ,则k中最小者称为是G的邻点可区别的边色数.证明了C2m×Cn的邻点可区别的边色数是5.  相似文献   

6.
利用组合数学中图转化成树的思想,从图中一顶点出发,按照图的邻接矩阵中各顶点间边存在的情况,建立各级树,根据要着色的顶点与已着色顶点间边存在的情况,给所要着色的顶点着色.当所有顶点都已着色后,所用颜色个数就是图的色数.  相似文献   

7.
给出直积图CmCn的一个邻点可区别全染色,得到其邻点可区别全色数χat(CmCn)=6.  相似文献   

8.
根据3-正则Halin图的Hamilton性,结合其边的相邻关系,通过适当地选取边进行着色后证明了4和6阶以上3-正则Halin图G的边可区别数分别为3和2.  相似文献   

9.
设G(V,E)是一个图,f为G的一个k-邻点可区别I全染色,若f满足||V_i∪E_i|-|V_j∪E_j||≤1(i≠j),其中,V_i∪E_i={v|f(v)=i}∪{e|f(e)=i},则称f为G的一个k-均匀邻点可区别I-全染色.给出风车图K_3~t,图D_(m,4)和齿轮图珟W的均匀邻点可区别I-全染色,同时,通过两边夹逼的方法得到了它们的均匀邻点可区别Ⅰ-全色数的确定值.  相似文献   

10.
设G=(V,E)是一个无向简单图,对于S(真包含于)V而言,如果任意υ∈V,均有υ或者它的一个邻点在S-υ中没有邻点,则称S为G的一个全无赘集,G中含点数最多(少)的极大全无赘集,称为上全无赘集(全无赘集),G的(上)全无赘集的基数称为(上)全无赘数,分别记为irt(G)和IRt(G),我们研究了非正则连通图G中上全无赘数的上界,用图的阶n,最小度δ(G),最大度△(G)给出了全无赘数的上界:IRt(G)≤(n-1)(△-1)/△ δ-1,而且这个界可达。  相似文献   

11.
给出直积图Cm(×)Cn的一个邻点可区别全染色,得到其邻点可区别全色数χat(Cm(×)Cn)=6.  相似文献   

12.
Kn,Kn,n的边共色数及两类强正则图的共色数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提出边共着色的概念,确定了Kn,Kn,n的边共色数,并利用这一结果给出一类强正则图共色数的上界和一类强正则图的共色数.  相似文献   

13.
图的第一类弱全染色是相邻点染不同色且相邻边染不同色的全染色,所用的最少颜色数称为第一类弱全色数.运用构造第一类弱全染色法给出了星与轮联图的第一类弱全色数.  相似文献   

14.
朱俊蕾 《松辽学刊》2009,30(3):103-106
图G(A,E)的k-染色称为G(V,E)的k-均匀染色,当且仅当任意两个色类中的元素总数至多相差1.Xe(G)=min{k|图G有k-均匀染色}称为G的均匀色数.本文计算了循环图Cn(1),Cn(1,2),Cn(1,2,3),G(1,2,3,4)的均匀色数.  相似文献   

15.
Cm×Cn的邻点可区别全色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给出了图Cm×Cn的一种全染色方法,并证明了该染色是邻点可区别的,从而得到了Cm×Cn的邻点可区别的全色数:xat(Cm×Cn)=6.此结果尚未见其他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16.
图G的一个(p,1)全标号是与频道分配有关的一种染色,它是从V(G)UE(G)到一个整数集合的映射,且满足:1)图G的任意两个相邻的顶点得到不同的整数;2)图G的任意两个相邻的边得到不同的整数;3)图G的任意一个顶点和它所关联的边得到的整数必须至少相差P.一个(p,1)一全标号的跨度是指最大标号数与最小标号数的差.图G的所有(P,1)-全标号函数中最小的跨度,称为图G的(p,1)-全标号数,记为λTP(G).本文我们证明了对任意的图G,其最大度△是偶的且至少是10,则λT2≤2△-1.另外对于任意的简单连通图G,其最大度为△,如果G的最大度点的邻点中至多有△-1个最大度点,则λTP(G)≤p+4.  相似文献   

17.
设G(V,E)是简单图,而 V(T(G))=V(G)∪E(G), E(T(G))={yz|y、z∈V(T(G)),y、z在G中相邻或相关联}.称T(C)为G(V,E)的全图。若对G的每一导出子图H,其色数X(C)、团数ω(G)满足X(G)=ω(G),则称G是完美的。本文给出了完美全图的色多项式。  相似文献   

18.
Chao等,韩伯棠和Thomas Wanner分别仅用色多项式表征了q-树和q-树的(一次)整子图;刘象武等又在参考文献中表征了当最小度δ(G)≠q-3时,q-树的二次整子图的色性。本文证明了n阶q-树的三次整子图G的色多项式为:P(G;λ)=λ(λ-1)…(λ-q 1)^4(λ-q)^n-q-3且G为q 1色图,色分划数为8;反之,在G的一个q 1着色下,若恰有一个二色子图不连通,则G是n阶q-树的三次整子图。  相似文献   

19.
Chao等,韩伯棠和Thomas Wanner分别仅用色多项式表征了q-树和q-树的(一次)整子图;刘象武等又表征了当最小度Δ(G)≠q-3时,q-树的二次整子图的色性.本文证明了n阶q-树的三次整子图G的色多项式为:P(G;λ)=λ(λ-1)…(λ-q 1)^4(λ-q)^n-q-3且G为q 1色图,色分划数为8;反之,在G的一个q 1着色下,若恰有一个二色子图不连通,则G是n阶q-树的三次整子图。  相似文献   

20.
利用组合分析法和构造染色的方法,讨论图Wm×Wn的邻点可区别E-全染色,得到了Wm×Wn的邻点可区别E-全色数,进一步验证了图的邻点可区别E-全染色猜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