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以聚偏氟乙烯为膜材料,采用干-湿纺丝工艺制备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考察改性蒙脱土添加量及制膜工艺凝胶浴温度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铸膜液中改性蒙脱土添加量的增加,PVDF中空纤维膜纯水通量增大,而对BSA的截留率下降。添加改性蒙脱土后,膜丝抗拉强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聚醚砜为膜材料,采用干-湿纺丝工艺制备增强型聚醚砜中空纤维膜,考察了干纺程、凝胶浴温度、凝固浴组成、纺丝机卷绕频率、热定型工艺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纺程、凝胶浴温度、凝固浴组成和纺丝机卷绕频率对膜性能有较大影响,所制备的膜对BSA的截留率高达99.14%,水通量高达327.43L/m~2h。  相似文献   

3.
含草酸钴水液及浆液的陶瓷膜精滤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瓷膜过滤含草酸钴水液及浆液,其膜通量较大,而且通量保持稳定;陶瓷膜经化学清洗后通量可恢复;含草酸钴溶液中草酸钴含量高低对陶瓷膜通量没有明显影响.实验说明用陶瓷膜精滤草酸钴溶液性能稳定,在技术上可行,可以在工业中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将聚砜(PSF)通过浸没沉淀法制备成PSF超滤膜,并利用错流膜评价装置、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材料试验机等研究了聚合物浓度对PSF超滤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聚合物浓度的改变会影响膜的结构和性能。随着聚合物比例的增加,超滤膜的纯水通量和接触角下降;牛血清蛋白和胃蛋白酶的截留率增加;膜的孔隙率在聚合物浓度为22%时达到最大值,为49.02%;膜断裂强度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PSF浓度为20%时,达到最大值11.8 MPa,而断裂伸长率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当PSF浓度为18%时,膜的断裂伸长率最小,为8.6%。随着PSF浓度的增加,膜接近上表面部分的海绵状孔比例受到抑制,指状孔逐渐增加。表面活性剂Tween 20和制孔剂LiCl的存在加速了聚砜和溶剂的相分离,使得聚合物浓度的改变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更加明显。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聚合物浓度来调控膜结构,从而改善膜的强度和水处理性能。  相似文献   

5.
还原蒸馏是海绵钛生产过程中影响海绵钛产品质量最重要的工序,本文分析了还原生产用原料四氯化钛、镁及保护性气体氩气、还原蒸馏过程设备气密性、还原工艺控制等对海绵钛产品中氮、氧、铁、氯等杂质含量的影响,针对海绵钛中杂质引入途径提出了还原蒸馏工艺过程中降低海绵钛产品中主要杂质含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HPMBP-CHCl3大块液膜体系中,载体浓度,反萃液酸度,料液PH值,料液浓度及温度对La(Ⅲ)迁移的影响,筛选出了能顺利测出膜电位的支持电解质。结果表明,HPMBP浓度增加,反萃液盐酸浓度的增加,料液PH值增大,料液浓度减小,温度升高均有利于La(Ⅲ)的管移,实验中发现La(Ⅲ)在膜迁移中有滞留现象,并用膜电位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铕离子(Ⅲ)在HPMBP为载体的大块液膜中的传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在HPMBP-CHCl3大块液膜体系中,载体浓度,反萃液酸度,料液pH值及温度对Eu^3+迁移的影响,筛选出了能顺利测出膜电位的支持电解质。结果表明,HPMBP浓度和反萃液盐酸浓度增加,料液pH值增大,温度升高均有利于Eu^3+的迁移,实验发现Eu^3+在膜迁移中有滞留现象,并首次用膜电位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桔子皮为原料,采用1 mol/L的磷酸溶液对桔子皮进行改性.考察吸附剂用量、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及pH值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桔子皮吸附能力明显提高,吸附条件为:桔子皮用量为0.2 g、染料活性艳红染料的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吸附时间为30 min、温度在25℃、pH=2.0时,吸附率达到93.67%.  相似文献   

9.
用液膜技术来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国内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钒的处理国内尚未见到报道。我们用液膜法处理浓度为50ppm的含钒(V~(5+))溶液500毫升,取得了较好的分离效果,实验中膜的稳定性较好,三十分钟内无破膜现象,分离后水中残留钒浓度小于1ppm,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10ppm),有机相富集钒的浓度高达432ppm破膜后有机相返回制膜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一种新型的支撑液膜处理了钴污水;探讨了回收C0~(2+)及分离Zn~(2+)的最佳条件。近年来,在膜分离技术中,发展了应用支撑液膜分离和浓缩金属离子的新方法,并愈益引起了各国同行工作者们的重视。甚至有人认为,此种方法使用了一类新材料、高技术,可以同世界当代最先进的分离、浓缩金属的科技方法相媲美。 作者等用聚砜——双硫腙支撑液膜处理了钴污水,较详细地讨论了处理过程,探讨了用聚砜——双硫腙支撑液膜从Zn~(2+)/Co~(2+)二元溶液中,分离Zn~(2+)回收Co~(2+)的最佳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11.
以浓缩后的膏状大黄鱼鱼卵磷脂为原料,用丙酮为溶剂浸取制备粉状大黄鱼鱼卵磷脂.对浸取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了丙酮含水量、料液比、漫取温度及漫取时间对粉状磷脂提取率的影响.用正交设计优化了的漫取条件,最佳工艺条件为丙酮含水量0.7%,漫提温度0℃,料液比1:8,漫提20mln,在该条件下粉状磷脂提取率可达92.86%.  相似文献   

12.
以茶籽粉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氨水法提取茶皂素,探讨了料液比、乙醇浓度、氨水浓度、超声浸提温度、超声浸提时间等单因素对茶皂素得率的影响,再经正交试验,得到茶皂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料液比为1∶10,乙醇浓度为75%,氨水浓度为0.5%,超声浸提温度为80℃,超声浸提时间为55min.此条件下茶皂素含量为93.68%,得率19.50%.该方法操作简单,缩短了茶皂素的提取时间,提高了茶皂素的得率,且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验室小型模拟气提装置对新乡永金亚酯再生反应器釜液中的亚硝酸甲酯气体进行回收,考察载气通量、气提温度、气提压力、釜液组分对回收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提法对亚酯再生反应器釜液中亚硝酸甲酯气体有明显的回收效果,可大幅降低系统中亚硝酸甲酯的补充量。  相似文献   

14.
聚丙烯非织造布的表面功能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化学引发接枝 4-乙烯基吡啶 ,对聚丙烯非织造布进行表面改性 .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如 4-VP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表面活性剂和界面剂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结果发现 :随着 4-VP浓度的增加 ,接枝率增加 ;当单体浓度为 0 .476mol/L时 ,接枝效率达到最大值 ;当反应温度低于 80℃时 ,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 ,接枝率增加 ;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接枝率 ,当其浓度为 1.5 3× 10 -3 mol/L时 ,接枝率从原来的 4.5 %增加到 14.6 % .FTIR的分析结果证明了 4-乙烯基吡啶基团的存在 ,DSC分析证实了接枝反应过程中PP的熔融热和结晶度发生了变化 .  相似文献   

15.
利用尿素对亚麻纤维进行改性,以提高其轧染的染色性能和染色深度。对改性工艺条件如尿素溶液的浓度、微波处理功率及时间等条件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对改性后的亚麻纤维SEM观察和X-ray衍射分析,探讨了改性后亚麻纤维染色性能提高的原因,并对改性后的亚麻纤维力学强度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6.
均匀设计法用于提取普通念珠藻粗多糖条件优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均匀设计法研究从普通念珠藻中提取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提取温度为98℃,提取时间为3.8小时,多糖的提高率最高.在实验范围内料液比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环己烷空气氧化生产环己酮的工艺中,由于存在氧化过度问题,在氧化液中存在一部分以己二酸为主的酸性物质.为了降低后续工艺的能耗和负荷,在低过氧化物消耗的同时对氧化液中的己二酸进行了回收.采用了萃取和反萃取实验方法,对萃取和反萃取条件进行优化.首先进行单级萃取和反萃取实验,采用工艺水为萃取剂,环己烷为反萃取剂,对水油质量比、温度、萃取时间和辅助溶剂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得到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萃取中酸萃取率达到51.2%,过氧化物损失率13.4%;反萃取中过氧化物回收率10.6%,酸反萃取率6.5%.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多级错流平衡萃取和反萃取实验,结果表明,当萃取级数为7时,酸萃取率为87.1%,过氧化物损失率19%;当反萃取级数为8时,过氧化物损失率12.2%,酸反萃取率8.5%.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碳毡的抗氧化性能,采用化学转化法在碳毡表面制备BN涂层.首先将碳毡浸渍在硼酸和尿素的混合溶液中,干燥后在N2气氛和不同温度下(800℃、900℃和1 000℃)热处理2h.利用红外光谱仪(IR)和扫描电镜(SEM)对BN涂层的成分和形貌进行分析,研究热处理温度对BN涂层结构的影响,得到制备BN涂层的最佳热处理温度.结果表明:浸涂了硼酸和尿素溶液的碳毡在N2气氛下于800℃热处理2h,可制得较为均匀的BN涂层.  相似文献   

19.
刘雪梅  徐冰 《河南科技》2023,(15):128-131
【目的】膜蒸馏作为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过程。本研究对该技术的专利发展态势进行梳理并分析了其研究热点。【方法】检索、统计和分析国内外专利文献,获得专利申请量、申请人构成、技术分布等方面的多维度信息,并总结了发展趋势。【结果】蒸馏水处理技术在中国、美国、日本发展得较为成熟;重点申请人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膜材料的改进、膜蒸馏设备结构的优化、膜蒸馏工艺路线的改良、与其他工艺的耦合以及膜蒸馏技术应用的扩展这五大方面。【结论】未来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热点将重点在于膜材料的改进、膜组件结构的优化、与其他分离工艺的耦合及低品位热源的利用方面。  相似文献   

20.
电沉积方法制备银纳米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甲磺酸银体系和硝酸银体系中电沉积制备银纳米膜时的电沉积速率的比较及对所得纳米膜形貌的分析发现,在相同工艺条件下,硝酸银体系中得到的银纳米膜晶粒粒径比较小,膜的生长速率较快。选定硝酸银体系为电沉积体系,考察了槽压、电解液的浓度和温度及电解液的pH值对电沉积制备纳米膜的影响,确立了电沉积制备银纳米膜的最佳电解液组成及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