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民族高校的学科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其特色和比较优势方面。繁荣发展民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特色发展和创新之路,是新形势下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大连民族学院特色学科建设为例,阐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科建设为牵动,构建民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支撑体系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高校学报与学科建设的关系,进而提出了高校学报在社会科学学科发展中应起的作用,即学报应该为推动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横向和纵向发展搭建学术平台;应引领哲学社会科学中某一学科发展;有责任培育哲学社会科学中某一学科的作者(科研工作者),从而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认为学报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更新主编办刊理念,探讨编辑、作者、读者良性互动的方法,研究学报的走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科学办刊,创新办刊。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4-2013年CAJD收录的南阳市4所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发表的学术论文的学科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对南阳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分布现状有个清晰的认识,为南阳市政府及科研管理部门科学制定学科发展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学是一个以科学技术系统为对象的学科群,这个学科群也构成了一个学科体系,它具有哲学层次、基础学科层次、应用学科层次和应用技术层次等四个横向层次结构,具有从不同人文社会科学的视角和方法形成的不同学科的纵向学科结构,这种纵横交错的结构构成了科学技术学的完整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5.
社会进步、文明和"美丽中国"与哲学社会科学及其昌盛正相关,推进绿色发展和全面实现现代化与圆"中国梦",均当广域地推动、达成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授及发展是该学科群繁茂和大学发达、进阶的动力因,这些教授是哲学社会科学"枝繁叶茂"不可或缺的园丁,他们是提升哲学社会科学质量之主力。教授有力量、教授"高大上"是哲学社会科学强盛和大学进步、社会发展的前提与要件,达成发展愿景需要教授们奉献"华彩乐章"、显峥嵘。  相似文献   

6.
合肥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整合合肥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势力量,形成合肥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品牌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建成合肥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就需要从人才整合、使用人才、爱护人才、尊重人才上下功夫;需要根据学术研究的内在规律,在学术评价机制、学术激励机制、基金支撑机制等方面做好规划;在学术人才培养选拔方面做好工作,在学术环境优化、学术平台搭建和基层学术人才的成长方面做好设计。合肥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需要社会合力共同建设。  相似文献   

7.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由西南科技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中文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我校师生在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改革、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及教育等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也有选择地发表校外及海外部分作者的优秀论文。本刊为双月刊,  相似文献   

8.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由西南科技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中文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我校师生在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改革、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及教育等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杨耕,1956年生。安徽合肥人。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教育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杨耕教授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求是》《唯物论研究》(日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先后出版专著12部,其中,代表作为《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危机中的重建: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现代阐释》《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  相似文献   

10.
刘曼玉 《科技咨询导报》2007,(18):186-186,188
十五期间,安徽师范大学作为安徽省最古老的一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被批准1个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哲学社会科学的博士点由十五前的没有到增加5个、并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重要成果、出版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专著、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其中房列曙教授的《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作为全国社科基金项目研究优秀成果,入选首批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全国仅十部,在学术界产生了强烈反响。这方面的工作成果主要得益于学校在十五期间大力支持具有潜力的学科快速发展,对能充分展示地域特色、创建与时俱进文化的学科重点发展。现对学校在十五期间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工作作一总结,并对以后工作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院校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大连民族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路径,阐述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基地和团队建设为依托,以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为手段,以扩大社会影响为推动力是实现民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对普通工科院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就普通工科院校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精神,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13.
高校如何贯彻江泽民同志和新一届党中央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件精神,关系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研究基地作用的发挥,以及高校自身的健康发展。本文阐述了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着重就理工科大学和我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向、研究重点、条件保障等方面作了探讨,剖析了高校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随着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可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等四个阶段。回顾这一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总结出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进一步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包括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创新动力论”,以及由此导出的当代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不仅面对着大量的自然科技新问题。而且尤其面对着一系列哲学社会科学新问题,亟待创新解决。胡锦涛同志提出十四个“如何”的问题,也代表着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创新功能的深情呼唤。继江泽民和胡锦涛多次讲话后,中共中央2004年3号文件的下发进一步表明,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解决这些新问题中的创新功能,绝对是不可替代的;它构成了中国创新体系的难以或缺的主导子系统。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部分组成 ,包括唯物论、辩证法、反映论、历史唯物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 ,它要随着科学和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向前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做理论创新 ,主要是根据 2 0世纪科学的重大发现和社会的发展去丰富和发展上述那些理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深入地了解科学进步的动力,无论就理论还是就实际方面在今天都是十分有意义的。通过对科学史与相关的哲学的考察,我们发现科学方法是科学进步的最内在的动力,它规范了科学对象及其结构或体系。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国立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旗帜和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发展中居于理论主体地位。而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正在从事的立足于当代中国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使在发展中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