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赵进 《科技信息》2009,(32):359-359
旅游企业想要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都开始注意到服务营销的重要性。顾客满意度因此也成为旅游企业发展成败的关键。本文将着重从顾客满意度对旅游企业利润增长的影响力、重要性以及如何提升顾客满意度进行一一分析。  相似文献   

2.
关系营销理念的建立,使企业营销策略涉及到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以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为核心展开。总体上分为员工关系营销策略、顾客关系营销策略、合作者关系营销策略、影响者关系营销策略等四大营销策略。这种从追求每笔交易利润最大化转化为追求同各方面关系利益最大化是关系营销的特征,它抓住了现代市场竞争的特点,符合21世纪市场营销发展的新趋势。如果企业能有效运用关系营销策略,将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3.
一、观念创新观念创新是企业营销的先导。21世纪的中国企业,不能以树立市场营销观念为满足,而应追求与21世纪相适应的新营销观念。一是亲情营销观念。20世纪市场营销观念强调的核心是顾客至上,把顾客当“上帝”。亲情营销观念则把顾客当“朋友”或“亲人”而不是“上帝”,通过建立新型的亲情(鱼水)关系,把企业与顾客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地缩短,通过与顾客做朋友,使顾客成为企业永远的“朋友”,以企业的“感情投资”换取顾客的“货币投资”。二是全球营销观念。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趋势,在这一经济规律的驱动下,各国企业和产…  相似文献   

4.
“一家公司80%的收益是20%的客户带来的。”这就是著名的80∶20定理。而真正能够从20%的客户中实现80%的收益的关键则在于完备的客户服务。 企业发展经历了从“以产品为中心”、“以销售为中心”,到“以利润为中心”等几个阶段,如今已经发展到“以客户为中心”,而且更深入和更实质地进入了“以客户满意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见图1)  相似文献   

5.
现代市场营销的新方式—关系营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春红 《甘肃科技》2004,20(10):203-205
对现代企业 ,营销是永恒的话题。企业要获取利润 ,要生存要发展 ,就不仅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营销理念 ,而且还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力求在企业和顾客之间建立和保持一种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加速企业和社会发展。关系营销———一种新的营销观念应运而生。关系营销是指企业与顾客、分销商等建立、保持并加强关系 ,通过互利交换及共同履行诺言 ,使有关各方实现各自的企业有亲密的工作关系和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 ,建立和发展双方的连续性效益 ,提高品牌忠诚度和技巧 ,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直销企业引进外脑,引进先进教育营销培训体系的过程其实就是直销企业教育经销商和客户、消费者体验产品和服务的过程,通过教育营销培训。经销商将主动发现、引导和创造需求,顾客将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思维,最后进入理性消费。直销企业教育营销培训应以充分实现顾客的最大化需求理想为宗旨,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不如“顾客忠诚率”的提高能提高企业的利润,建立并保持长期的顾客忠诚才是提升企业利润的真正来源。忠诚顾客的数量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是企业实现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提高顾客忠诚度能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如何测量和管理顾客忠诚确实企业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8.
质疑德鲁克     
孙景华 《科技智囊》2005,(7):10-20,22,24,26
迄今为止,我们一直都在享受着管理大师德鲁克所发现的伟大成果:企业的目的存在于企业本身之外,“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适当的定义:创造顾客”。虽然管理大师德鲁克“满足顾客”的结论是如此伟大地洞察了企业管理的真相,但是,虽然“顾客的需求”很重要,但比顾客需求更重要的则是“顾客需求的变化”。更准确的说,洞察顾客需求的变化,将不再是传统的处理企业产品和顾客群体之间的对应关系,而是需要解决企业组织与未来不确定之间的适应能力。这意味着企业对待未来的态度,即不是假想未来的模样、也不是试图预测未来,而只能是“适应”未来。企业管理主要工作的真相,应该随着流淌的时间不断感受与调整同未来同步的连续过程,这就要求企业需要随着未来变化的脉搏形成企业与未来的“共振曲线”。有一句常常被用于说明企业战略的谚语:“当一条船不知道将驶向哪个港湾的时候,什么风也不是顺风”,现在,这句话的含义,需要换成另一种说法来表达:“如果不知道什么风是顺风,这条船将永远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港湾”。  相似文献   

9.
80年代后期,当西方企业还在围绕产品品质展开激烈较量之时,日本企业则开始改写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将重心由产品品质的优越性转到服务的优越性”上来;日本企业界把全力集中在改善为顾客的服务,满足、甚至超越顾客的期望之上,由此,服务的优越性继品质竞争之后成为日本企业又一个征服国际市场的锐利武器。那么,日本企业是如何创造服务优越性的呢?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文化是当今企业管理的热点,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的内聚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创造辉煌。建设好企业文化,关键是要搞好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 (一)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就是企业的一切必须以人的需求和发展为出发点,在对人的高度关心的基础上寻求实现企业目标的最佳途径。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企业的“以人为本”是指一切为了顾客,即尊重顾客、服务顾客,方便顾客。这是从“外部人”的角度考虑,企业要树立“一切为了顾客”的市场观。从企业内部的角度来看,“以人为本”是指“一切从职…  相似文献   

11.
有目的的选择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必须要面临的决策之一。而最成功的公司都会非常清醒地去选择它们将要提供的产品、服务、客户群和营销渠道。与选择并驾齐驱的、摆在企业面前的另一重大挑战是:如何更好的利用有限资源——时间、金钱和人力资源——进行投资。所以,在销售、营销和服务的数据库中进行有目的的划分以提高有意识的选择将成为公司客户管理活动最有价值的奖品。并非所有的顾客都是平等的,因此,必须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那些最有潜在价值顾客身上,也就是将有限的资源直接投入到最能够得到回报的地方。我将这一举措称之为“以顾客需要为…  相似文献   

12.
卫军英 《科技智囊》2008,(7):I0038-I0039
早在1973年,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就说过:“营销的目的就是要使推销成为多余。营销的目的在于深刻地认识和了解顾客,从而使产品和服务完全适合他的需要而形成产品的自我销售。理想的营销会产生一个已经来购买的顾客。剩下的事就是如何便于顾客得到这些产品或者服务。”虽然德鲁克所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的营销前景,但是他在这里涉及到了营销的真谛,营销必须从顾客的需求出发,给予其真正意义上的满足。因此长期以来现代营销坚持把开发优良产品,制定有吸引力的价格,并且使其易于被获得作为基本追求。为了实现营销价值,公司不仅把自己的角色界定为制造者,而且也界定为传播者和促销者,一切正如菲利普·科特勒所说的那样:  相似文献   

13.
邹佩芸 《科技信息》2008,(10):220-220
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这一策略主张企业的一切营销传播行为必须将各种传播工具和方式进行一元化整合。品牌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创立市场良好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知名度,并以知名度来开拓市场,吸引顾客,扩大市场占有率,取得丰厚利润回报。面对外资银行的大举进入,中资银行只有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和外资银行进行竞争。  相似文献   

14.
企业营销道德建设就是企业以道德营销为指导原则,在营销过程中,不将完成营销业绩作为最高目标,而将消费者福利、社会福利等与企业利益联系在一起的道德建设行为。这种行为有助于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强顾客对企业的情感承诺,促进行为忠诚和态度忠诚。  相似文献   

15.
徐有朝 《科技资讯》2006,(9):250-250
顾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市场竞争的实质就是争夺顾客,建立和维持与消费者的良好关系便成为企业营销成败的关键。本文从分析剖析房地产关系营销的价值出发,阐述了房地产企业与客户关系的定位,进而提出房地产客户管理中关系营销策略组合。  相似文献   

16.
客户关系管理是信息技术与传统的营销、销售和服务管理相整合的产物,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其核心思想是“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完善的客户服务和深入的客户分析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保证实现客户的终生价值,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  相似文献   

17.
王畅 《科技信息》2010,(8):325-325
图书馆内部营销的目的,是将活动或服务项目向读者营销前,先行运用在内部顾客(即所有的员工)身上,借由内部营销赢得员工的满意度,以便在实行外部营销时才更容易获得读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蒋敏 《科技咨询导报》2007,(20):159-159
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认识到,能否让顾客满意已经成为影响房地产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CS战略的核心理念就是“以顾客为中心”,实现顾客满意。因此,研究房地产营销如何导入CS战略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阐述了房地产企业CS战略的含义和在房地产经营中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人围绕这个中心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和探索。 一、将“巴特莱法则”引入课堂教学 巴特莱是英国著名的社会经济学家,他潜心研究发现20%的顾客占据了80%的商品销售额;20%的人占据了80%的电话费;有一万字的字典,人们常使用的字只有两千来个等,于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现在市场上主要的几种“套牢”顾客进行营销的方法,如运用垄断方式、强调长期使用、强调配套消费、利用赠品促销等,并论述了“套牢”营销的不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