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笑话一箩筐     
母亲的安慰“我班上所有同学都嘲笑我头大,男孩向他母亲哭诉,“说我是大头鬼。”“不要听他们胡说,”母亲安慰他,“你的头其实很好看。好了,不要哭了,去给我买五公斤大米回来吧。”“购物袋在哪里?”“要什么购物袋,就用你的帽子好了。”离婚“妈妈,您疼爱我吗?”“那当然!”“那你为什么不跟爸爸离婚而与那个卖糖果的人结婚?”同情爸爸对女儿讲他小时候家境贫寒,受尽了苦难。女儿听完了故事,两眼含泪,十分同情地对爸爸说:“哦,爸,你是因为没有饭吃才到我们家来的吧?”孝子儿子:“妈妈,该是做饭的时候了,你为什么还躺在床上?你不舒服吗?”妈…  相似文献   

2.
《科技智囊》2009,(9):I0043-I0043
一天,我站在一个卖辣椒的妇女的三轮车旁,趁着眼前没有买主,我自作聪明地对她说:“你把辣椒分成两堆儿吧,有人要辣的你就跟他说这堆儿是,要不辣的你就给他说那堆儿是。”没想到卖辣椒的妇女却只笑了笑,轻声说:“用不着!”说着就来了一个买主,问的是我们经常听到的那句老话:“辣椒辣吗?”  相似文献   

3.
光暗的精灵     
我要继续修炼吗?我迷惑的问他。“你说呢?”他看着我迷惑的样子,好象有些想笑。“当然要,现在的魔法我都学会了,太无聊了。”我嘟着嘴。  相似文献   

4.
抗美情绪     
做房地产的潘石屹近来喜欢参加IT活动,在最近一次IT酒会上,他碰巧坐在我身旁。望着台上讲话的王志东,他不解,“你们做IT的说话怎么都一个口气,一种思路?”我告诉他,那是因为大家都在学美国的缘故,“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当然差不了多少。”潘石屹反问:“难道不能不学美国吗?不能不跟着美国走吗?现在不是都在说以客户为中心  相似文献   

5.
 一次乘出租车,和出租司机聊起某一广播节目,出租司机说,他非常欣赏一档节目中的“医生”,因为他回答听众的问题不但通俗易懂,而且非常亲切和耐心。听下来,我明白了那是一档推销保健品的节目,于是问,那你相信“医生”说的吗?驾驶员回答:当然了!还有一次,笔者在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看到我稀疏的头顶,同情之余,热情地向我推荐一种“德国进口”的生发用洗发膏。我请教这种膏含有的成分和原理,理发师答道:“不是那种医学的东西。你到医院,医生还不是没办法?最多开点药,还没有用,白花钱。”我好奇地问:“医生没办法,厂家又有什么办法呢?”“人家厂家做的不是那种医学的东西,不是药。”“那这种洗发膏有什么副作用吗?”“没有啊!不是药怎么会有副作用呢?”镜子里理发师惊讶地看着我。看来他并不是为了推销而言不由衷。  相似文献   

6.
耍嘴皮     
一个人去吃早点,他要了一 碗豆浆,店家把豆浆端来,他又改要米粥。这个人吃罢米粥欲离开,店家见了连忙走过去收钱,但这个人却拒绝付款。店家问及缘由,他说:“米粥是刚才那碗豆浆换来的,物物交换,何须付钱?”店家说:“可刚才那碗豆浆你也没付钱呀!”这个人诡辩说:“那碗豆浆我喝了吗?我没喝为什么要付钱?”店家愣了。费心思量时,这个人脚底下抹油——溜了。耍嘴皮  相似文献   

7.
日本资本家的四个“法宝”在日本,当一位青年走进一家公司求职的时候,被问的第一句话通常是“你为什么要到我们这里来工作?”假如他回答说“我希望有机会发挥我的才能,为社会服务”,这当然不算错,但不一定能获得满分。假如他说“我希望做更多的工作,拿更多的钱,改善我的生活”,那么,他算答对了。翻开战后日本的劳资关系史看看,资本家的确是把“小家庭主义”和“自利主义”当作鼓励职工的时  相似文献   

8.
原谅     
一个孩子放学回家时,身上沾满了泥土,衣服也撕破了一截。“怎么啦?”母亲惊讶地问。“班上的杰克老是喜欢欺负弱小的同学,今天他又惹女生哭,我看不过去,就说了他几句……”“后来怎样?”母亲焦急地问。“没想到他不但骂我多管闲事,还把我拖到教室外打了一顿。”“那你……”“我已经给了他应有的回报。”孩子露齿而笑。“你是说你还手了,你要知道,你可是练过空手道的高手,万一……”“不!”孩子快乐地说:“我原谅他了!”原谅  相似文献   

9.
不要受伤     
曾经获得世界轻量级拳击冠军的美国拳击手杰克,每次比赛前必先安静地祷告—会儿。一个朋友问他:“你在祈祷自己打赢这一场比赛吗?”他摇摇头,说:“如果我祈祷自己打赢,而我的对手也祈祷打赢,那上帝会很难办的。”朋友很奇怪:“那你到底在祈祷什么?”杰克说:“我只是祈求上帝让我打得漂漂亮亮的!最好让我们谁都不  相似文献   

10.
“让我们从头开始吧。”阿里奥建议,然后他宣称,“我要出售空间洞,小型的、中型的或大型的,我都宵。”他停了一下又继续说,“当然还有特大型的,我们进行交换吧,1加仑燃料换一个洞!”  相似文献   

11.
晓雪还小     
前天晚上,晓雪同志打电话,问我身体情况,我说:“不能算好,也还可以,虽够不上“三名”,但已达到了“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他笑了,告诉我中国作家协会准备在“文采阁”开他的作品研讨会,希望我能参加,我毫无犹豫地欣然答应说:“你的事,一定去!”晓雪是老朋友了,十多年前去云南,第一个见到的就是晓雪,他请我们吃“过桥米线”,那  相似文献   

12.
做好自己     
有位作家和他的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那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报贩却冷嘴冷脸,未发一言。作家忍不住对朋友说:“这家伙的态度很差。”朋友说道:“他经常都是这样的。”“那你为什么还对他那么客气?”作家  相似文献   

13.
俞天任 《世界博览》2009,(13):79-80
如果一位日本的“草食系男子”对一位女性说“我和你困觉”,那他真的就是陪她“困觉”而已,绝无附加动作。柳下惠灵魂附体?。  相似文献   

14.
蜜蜂也感到不满意,于是就问她妈妈:“为什么要让我嫁给蜘蛛呢?” 蜜蜂妈妈说:“蜘蛛是丑了一点,可人家好歹也是搞网络的。” 蜜蜂说:“可人家比较爱蚂蚁..” 蜜蜂妈妈说:“别再提那瘦巴巴的工头,整天扛着东西跑,连辆货车都没有。” 蜜蜂说:“那隔壁村的苍蝇哥也不错啊?” 蜜蜂妈妈说:“他是长得帅,可也不能拣个挑粪的..” 蜘蛛和蜜蜂要结婚了.. 蜘蛛感到很不满意,于是就问他的妈妈:“为什么要让我娶蜜蜂?” 蜘蛛妈妈说:“蜜蜂是吵了一点,可人家好歹也是个空姐。” 蜘蛛说:“可是我比较喜欢蚊子..” 蜘蛛妈妈…  相似文献   

15.
我们来玩“过家家”,我当爸爸,你当妈妈,淘气龙当孩子吧。假如有一天,突然停电了……,“啊?要停电三天!那我冰箱里的东西岂不是都要坏了!”妈妈大喊。爸爸慢吞吞地说:“别急,这事让淘气龙来想力法,用他学过的知识一定能想到!”“没问题!看我的!”淘气龙自信地说:“那就开始吧!”  相似文献   

16.
纳丁和里丁     
英国外交副大臣、驻联合国首席代表纳丁十二月十二日在纽约公开叫嚣英国要跟着美国一道,用武力庇护蒋介石卖国集团,同决心解放台湾的中国人民作战。他说,如果中国人民解放台湾,那就是对一个联合国会员国的进攻,“英国作为联合国的一个会员国,当然将会卷进去”。他还说,在朝鲜战争中,英国“在美国军队领先之下,无疑会相当快地采取了行动”。纳丁发出这种敌视中国人民的战争叫嚣,不过是为  相似文献   

17.
顿悟     
从前,有位樵夫生性愚钝,有一天他上山砍柴,不经意地看见一只从未见过的动物。于是,他上前询问:“你到底是谁?”那动物开口说:“我叫‘顿悟’。”樵夫心想:我现在就缺少‘顿悟’呀!把它捉回去算了!这时,“顿悟”说:“你现在想捉我吗?”樵夫吓了一大跳:我心里想的事它都知道!那么,我不妨装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趁它不在意的时候捉住它!结果“顿悟”又对他说:“你现在又想假装不在意的模样来骗我,等我不注意的时候将我捉住。”樵夫的心事都被“顿悟”看穿了,所以就很生气:真是可恶!为什么它都知道我在想什么呢?谁知,这种想法马上又被“顿悟”发…  相似文献   

18.
你相信每个人随便都可以成为第一名吗?回答:当然不会相信。但据观察,有人总是在听完成功人士绞尽脑汁的建议,比如说,多读书,多练习之后,问了另一个问题?那不是很难?我们都想在3分钟内学好英文,在5分钟内解决所有难题,难道成功是那么容易的吗?改变当然是难的。成功只因不怕困难,所以才能出类拔萃。有一次坐在出租车上,听见司机看到自己前后都是高档车,兀自感叹:“唉,为什么别人那么有钱,我的钱这么难赚?”我心血来潮,问他:“你认为世上有什么钱是好赚的?”他答不出来,过了半晌才说:好像都是别人的钱比较好赚。其实任何一个成功者都是艰辛取得…  相似文献   

19.
亦仁 《青年科学》2009,(7):38-38
有一个孤儿,生活无依无靠,四处流浪。 一天,他走进一座寺庙,拜见那里的高僧。孤儿说:“我什么技术都没有,该如何生活啊?”高僧说:“那你为什么不去做呢?”“像我这样的人能做什么呢?”孤儿说。  相似文献   

20.
山岗 《科技潮》2007,(6):42-43
一天,我拨通了一位朋友家里的电话,当对方提起话筒,首先传过来的声音是,“来电话了,接电话!”我对着话筒说:“开什么玩笑,你不是在接电话吗?”对方笑着说:“那不是我的声音,是我家的鹩哥在说话。”啊,鹩哥怎么跟他话音一样,真是令我惊奇。我当即拿定主意,要登门见识见识他家的鹩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