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这是初春的早晨,我上街买最新版的流行歌曲光碟,看见商业广场上有一面团旗在迎风招展,团旗下人们围得一层又一层。他们干什么呢?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职业中学的团支部正为他们学校的宋文同学募捐。 捐款的人可真多,人  相似文献   

2.
名校阶级论     
正如果你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那么学校可以吗?在全球化大行其道的今天,抢夺名校资源已经成为所有父母的头等大事。但是这真的是一条有效途径吗?  相似文献   

3.
《华东科技》2012,(11):77-78
我于1980年成立了基金会,他是我的第三个儿子,他早已拥有我不少的资产,我全心全意地爱护他。我桐信基金会的同仁及我的家人,定会把我的理念,通过知识教育改变命运或是以正确及高效率的方法,帮助正在深渊痛苦无助的人,把这心愿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4.
MIDI:近来在忙些什么?有什么打算?胡彦斌:出道这几年来,我会一年出一张新专辑,所以我希望在工作一段时间以后,能够休息一下,当然现在也只是希望,还不是打算。说到打算就是希望多做出一些成绩给大家看,我是立志这样去做。MIDI:你是怎么走上音乐这条路的?胡彦斌:我从小就非常喜欢音乐,初中时上的就是音乐学院附中。对于学音乐,我家里人,尤其是我爸爸特别支持我。高中的时候,我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但是考虑到签约唱片公司之后,可能和读书就会冲突,当时就没有去读。  相似文献   

5.
上一期杂志中,封面主题写的是中国期刊业,主要是通过第36届全球期刊大会这个切入点,对我们自身所在的行业进行了发展思考与问题探究,当然这对于我们而言只是一个序幕。不过,上期杂志可算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不断有朋友拿到杂志后问我,"你们杂志将来要怎么发展?将来是不是很少有人看杂志?上网的人多了,对你们有影响吗?"我想,这样也好,起码表明更多的人在关注这些问题,很多人以前一定也有类似的疑问就是没有谈话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讲发展才是硬道理。什么是发展呢?我认为发展就是创造财富,就是创造财富的过程。那么现在中国一个永恒的主题,从东到西,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从科学院到教育部,从小学到大学,永恒主题是钱不够。怎么来快速地增加财富和创造财富,我认为这就是发展的硬道理。我现在正在思考,为什么香港人钱那么多?日本人钱那么多?美国人钱那么多?台湾人钱那么多?为什么我们中国人钱那么少?我觉得我弄不明白。中国人也不打仗啊,几十年没打大仗了嘛,中国人也在挺努力地艰苦地干活啊,也没偷懒啊,比非洲人勤奋多了。非洲人成天在那不干活的,当然没钱了。你到喀麦隆去看,一群年轻小伙子成天坐在那儿,一天  相似文献   

7.
退钱     
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一起回乡下老家探望爷爷奶奶,早上出发的时候,爸爸给了我五元钱,叫我去买三瓶矿泉水在路上渴了好喝。我拿着五元钱走进了“美廉”超市,我看了看娃哈哈矿泉水就问:“这水多少钱一瓶?”售货员回答说:“一元二角钱一瓶。”于是我就拿了三瓶水来到收银台,收银员对我说:“一共三元六角钱。”我把五元钱递给了她,她就给我找了钱,爸爸叫我快上车,我看都没看,就拿着钱和水走了。到了车上我把零钱给了爸爸,爸爸就问我水多少钱一瓶,我说一元二角钱一瓶,爸爸把找的钱给我看了一下说:“你看这儿多少钱?”我点了一下有三元六角,这时我…  相似文献   

8.
我的科学诗集《聪明窗》出版后,一些朋友看了问我:这种科学诗涉及的既有科学思想,又有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涉及到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你这个大学攻读航空气象专业的家伙,是从哪里获得这么多的知识的?我略一思索,就以一句俏皮话作答:读书打开“聪明窗”。 这句俏皮话也是我的心里话。我是个业余作者,爱读各种文艺作品,但从中获得的知识仍是有限的。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送来了科学的春天,各种科普  相似文献   

9.
以商为师     
古代中国,把人按职业分为士农工商四类。士相当予知识分子,排在四类之首:商,就是商人,排在末尾。这也反映了当时对商人的歧视。如今,中国搞开了市场经济,商人,也就是从事各种经营活动的人,成了整个社会的弄潮儿。知识分子,与他们打交道已经不可避免。但我发觉,知识界朋友一是不屑于和商人打交道,二是不善于和商人打交道。  相似文献   

10.
哥迷fans聊吧     
我也是“电视迷”,但 是作为小学生,看电视要 有选择和节制。看!讨论 开始了,让我们听听大家 的看法吧! SOS主题: 我对电视剧非常入迷,比如金粉 世家,雍正王朝等,可是爸爸总不 让我看。看到同学们聚在一起大聊 特聊电视剧情,我也很眼热。小哥, 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保定市 石榴  相似文献   

11.
侯未擎  刘潇 《科技智囊》2004,(10):11-11
“企业,让我把你看得更清楚”,这是多少人的心声!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这个企业不简单!搞懂自己,看清别人,冯仑先生实实在在教给我三招,不多,但招招直指要害,有正面的“看”,也有侧面的“看”,如果不是过目无数,怎能有这样的精辟总结,这几日反复咀嚼其中道理,颇有回味,能够这样贪婪地分享他人的宝贵经验,真真是吾辈之幸!——北京瑞诚公司侯未擎《用共好建立优秀团队》一文中三个动物的比喻,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英俊的警长拥有熊的力量、豹的速度、鹰的眼睛、狼的耳朵,他靠这些从自然汲取的神奇力量捍卫正义,同时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当然…  相似文献   

12.
正甲:我有一个发现,古时候的人就爱自以为是。乙:哦?你说这话有根据吗?甲:当然有根据呀!比如说《南辕北辙》里的那个就是。乙:你这么说,我还是不明白,他怎么自以为是啦?甲:要说清这个问题,还得请你帮个忙。我们来表演一下,我扮那个要到楚国的人,你扮他的朋友。乙:那就来吧!你这是上哪里去呀?甲:到楚国去。乙:楚国在南方,你怎么往北行啊?甲:这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乙:马跑得再快也不行。甲:我带的盘缠多。乙:你的盘缠带得多也不行。甲: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乙:你真糊涂!你的马跑得越快,盘缠带得越多,车夫赶车的技术越好,离楚国不就越  相似文献   

13.
读者圆桌     
河北的一位读者:我是一名即将高考的学生,目标是浙江传媒!我把《世界博览》归为了我准备面试的必看杂志,希望我的寄托可以给我带来福音,当然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我们一起加油,为了美好的明天!世界博览:不敢说读《世界博览》会对你面试浙江传媒有直接的帮助,但是,希望我们共同保持《世界博览》倡导的“探索”精神:坚韧、敏锐、开拓进取,在此我们预祝你成功。  相似文献   

14.
苍蝇生病了     
山羊爷爷问小绵羊:“今天可有什么好新闻?”小绵羊说:“没有什么新闻,连苍蝇生病了这件小事都被安排在头版头条。”“什么?苍蝇生病了。快把报纸拿给我看看。”山羊爷爷大吃一惊。小绵羊把报纸翻开递给山羊爷爷。山羊爷爷戴起眼镜,仔细一看,果真有苍蝇生病的报道。他扔掉报纸,愤愤地说:“这个狐狸就是胡编乱造。这条假新闻怎么骗过了编辑?”小绵羊瞪大双眼,问:“你凭什么说是假新闻?”“你听我说。”山羊爷爷停了一下,摘下眼镜,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一只苍蝇可携带几千万个细菌。可以传染伤寒、肺炎、痢疾、鼠疫等30多种疾病。可它却百毒…  相似文献   

15.
我喜欢观察动、植物,我更喜欢了解古生物的进化,我经常把我能理解的知识记下来。这些知识的神秘性,使我爱上了自然博物馆。有一次,在动物园里,我观看那些奔跑的驼鸟,突然想起了影片中的恐龙。我问爸爸:“我怎么总感觉到驼鸟和恐龙有许多相似的地方?”爸爸说:“鸟类可能是某类恐  相似文献   

16.
这几天来,心里颇不宁静。兴奋、犹豫、担忧甚至恐惧……一齐涌来。 就在几天前,一位搞网络公司的老友拉我入伙,除了依照惯例对公司的“美妙”前景大肆渲染一番,之后竟放下这样一句话来:“快下决心吧!5年之内要么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要么继续还当你每月千把元的小记者,到时候拉开档次可别怨我有好事没叫你!” 若在以往,我会摸摸他的额头,说一句:“发烧了吧!别做梦啦!”你当你老爸是谁,洛克菲勒?还是亨利·福特?最不济也来他一个李嘉诚。  相似文献   

17.
知识与能力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在教学中,究竟要着重传授知识,还是要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对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有过两种对立的见解。实质教育主张传授知识:形式教育则主张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这两种对立的观点,把知识与智力、能力互相对立起来,形而上学地各执一端。我认为,知识与智力、能力不能混同;但它们之间并非截然对立,毫无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如下的公式表述: 知识 智力 品格=能力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基础和工具。很难想象,一个无知或知识贫乏的人,会智力发  相似文献   

18.
正"我最近在研究‘成功学’,你就等着我赚大钱的好消息吧。"说这话的,是我22岁的表弟,刚刚大学毕业,在遭遇过几次求职失败后,便放弃去找工作的想法,而是一头扎进了"成功学"。坐在我的对面,表弟吐沫横飞:"我最近又看了两本新书和一些成功人士的演讲光碟,太有感觉了。"见我没啥反应,表弟继续说道,《三个月赚到一百万》和《三十五岁以前退休》这几本书,  相似文献   

19.
正关于"一带一路",已经有很多的讨论,发表的研究成果也多得读不过来,我也写过一些东西。不过,还是经常有人问我,中国为什么要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里谈一些我的想法。为什么要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提出倡议,当然首先是基于本身发展的需要。从地缘看,中国陆地与亚欧大陆相连接,这是古丝绸之路的通道,海上东边是浩瀚的太平洋,往南过南中国海,西穿印度洋,登陆非洲,这是郑和下西洋的海上通道,由此可以看出,欧亚大陆相连国  相似文献   

20.
未来的图书     
正我是一个小书迷,整天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我悄悄发现了一个问题:有时看到了这一页,拿个书签夹上,可是再看的时候却不知从哪行读起,只能再重新读一遍。这不是白白浪费了时间吗?我整天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在2043年里,我发明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知识的银行"。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