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濒危野生植物的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植物种类正快速消失,生物多样性的维系面临巨大挑战。中国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正面对大量植物濒临灭绝的严峻现实,因此,加强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维护现有植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濒危植物的保护显得刻不容缓。作者阐述了濒危植物的定义与等级划分,中国濒危植物资源现状及特征,并深入讨论了濒危植物致濒原因及濒危植物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群落水平上传粉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强  黄双全 《科学通报》2014,59(6):449-458
同地开花的植物共享传粉者,传粉者通常在多种植物上觅食,这些事实激发人们在群落水平上开展传粉生态学研究.与以单种植物为对象的传粉研究相比,从群落水平研究植物与传粉者、植物与植物之间的互作,有利于阐明传粉者与植物间关系的演化、探讨传粉过程在群落构建中的作用.对植物与传粉者互利关系的研究,已经从访问网络的结构动态,深入到网络的构建机制和对群落植物繁殖的切实影响上.从群落水平研究传粉者对花部特征的选择,分析共存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可为花部特征演化提供更有力的证据.植物与植物之间由传粉者介导的互作研究,已经由成对或者少数几种植物之间,发展为在群落内的多种植物之间进行.由于传粉者对植物雄性和雌性功能的影响不同,植物之间互作表现出不同规律.相关研究从传粉者效率、植物柱头的花粉干扰和传粉过程的花粉丢失等多角度研究传粉者对植物雄性和雌性功能的作用.传粉作为一项基本生态服务,受到了多种人类活动的显著影响,尤其是外来物种入侵、生境破碎化等因素的不利影响.群落水平的传粉生态学研究在我国已有开展,今后的研究有必要在不同时空尺度上进行多层次调查和实验性工作,才能深入研究植物与传粉者、植物与植物的互作模式,从更大尺度揭示群落的构建机制、种间关系和花部特征演化.  相似文献   

3.
植物叶片最大羧化速率对多因子响应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彦敏  周广胜 《科学通报》2012,(13):1112-1118,1183,1186
植物叶片最大羧化速率是表征植物光合能力的重要参数,建立植物叶片最大羧化速率的模拟模型将有助于准确预测植物的光合作用和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植物叶片最大羧化速率与环境因子之间存在诸多相关性,分析植物叶片最大羧化速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是建立植物叶片最大羧化速率模拟模型的有效途径.对来自104篇文献的植物叶片最大羧化速率数据及其对应的环境因子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植物叶片最大羧化速率受温度、土壤含水量、CO2浓度以及土壤含氮量的显著影响.其中,温度、土壤含水量和CO2浓度均与植物叶片最大羧化速率呈单峰型曲线关系,土壤含氮量与植物叶片最大羧化速率呈显著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温度、土壤含水量、CO2浓度以及土壤含氮量综合影响的植物叶片最大羧化速率模型.验证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叶片的最大羧化速率,为陆地生态系统模型准确模拟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4.
有些植物不但依靠根系从土壤中吸取养分,叶子还能变态成捕获昆虫的器官,专司捕捉昆虫补充养分.此类食肉的植物我们称为食虫植物.据统计,全世界共有500多种食虫植物,分布在世界各国.产于我国的食虫植物有猪笼草、毛毡苔等,多分布在亚热带地区.植物为何要捕捉昆虫?它们又是如何捕捉的?植物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发现了食虫植物捕获昆虫的机理,揭示出食虫植物食肉的奥秘.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中生存着千万种植物,在这个浩瀚的植物王国里,植物或植物间存在着各种奇妙的关系,尤其是它们一些生理上的奇特现象历来被视为奥秘,而现在已渐为人知。 知觉和语言 科学家把植物对外界的感应,用微电波引导出来,再把微电波演绎成声音,从而发现了一些植物的新奇现象,茄子缺水时,会发出微弱的呻吟声;向日葵获得灌水与日照时,会发出欢悦的声音…… 近年来,植物学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发现了植物的另一奇特现象:每当有凶杀案件在植物附近发生时,植物的“感觉器官”就可以记录下这一凶杀的全过程,成为鲜为人知的现场第一“目击者”。美国纽约一位植物学者曾用电波记录试  相似文献   

6.
植物生活型的概念是现代植物生态学的中心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决定植物生活型的诸因子,提出了植物生活型的概念。植物生活型是自然综合体(包括植物体本身)作用于植物,植物体在一定个体发育生长阶段的有活动生命力的整个形态。同时,提出了一个植物生活型分类系统。随着植物生态学和植物群落学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植物生活型的概念已经成为现代植物生态学的中心内容之一。植物生活型的描述,使可能根据适  相似文献   

7.
云南以其丰富的植物资源被誉为“植物王国”,而木兰科植物华盖木则堪称“植物王国”的夜明珠,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瑰宝。 丽质仙乡 木兰科植物是一个古老的种群,全部为乔木或灌木,花朵硕大而美丽芬芳。虽然云南的土地面积仅  相似文献   

8.
红树植物的盐适应性及其进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是进化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红树植物是生长并适应于高盐的海岸潮间带环境的木本植物类群. 不同红树植物物种的耐盐水平不尽相同; 即使是同属的近缘物种也可能具有不同耐盐能力而生长于潮间带的不同位置; 部分物种具有可以在陆地和潮间带生长的不同的生态型. 这些特殊性状使红树植物成为研究植物对高盐环境适应和进化的良好生态模型. 本文简述了红树植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盐适应性特征, 并着重综述了最近几年来在基因和基因组水平上对红树植物的研究成果. 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不但证实了生理生态方面的研究结论, 更重要的是揭示了红树植物一些独特的基因表达模式并暗示了这些模式对红树植物的盐适应性进化的贡献; 通过整合以上研究成果, 并对不同红树植物和非耐盐植物进行比较, 初步揭示了红树植物盐适应性的主要特征, 为进一步研究红树植物适应性进化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能够杂交吗?如果采用常规的有性杂交的方法,不可能使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杂交.如果采用传统的嫁接技术,也不可能成功.这是因为双子叶植物有形成层而单子叶植物没有形成层,并且两者亲缘关系很远,如将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嫁接在一起,接穗会很快死亡.如果采用细胞融合和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成功的可能性在目前也是非常渺茫的.至今还未见到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细胞融合获得杂交植物的报道.如果采用基因体外重组的方法,实现单子叶植物  相似文献   

10.
王伟  童哲 《自然杂志》1997,19(3):149-152
在植物一生中,分生组织不断产生根、茎、叶和花等器官,即狭义的发育,植物发育是基因型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最近,已鉴定出几种参与植物器官发育的基因,这是基因工程操纵植物发育的良好开端和基础。通过调节植物激素的表达也可以有效地控制植物器官的发育。可以预言,不久人们能够控制、改良植物发育的任何方面,赋予其理想的性状,造福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1.
虫害诱导的水稻挥发物抑制水稻病原菌的生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凯  李欣  周嘉良  解晓军  戚舒  周强 《科学通报》2010,55(30):2925-2930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在调节植物、植食性昆虫及其天敌的相互关系以及植物与植物之间的化学通讯中有重要作用. 为了阐明植物挥发物功能的多样性, 研究了虫害诱导的水稻挥发物对植物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供试的7种虫害诱导的水稻挥发物对稻瘟病菌Pyricularia grisea Sacc. 和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 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挥发物的种类以及不同的处理浓度导致了抑制作用间的差异, 其中绿叶性气味物质(E)-2-己烯醛和(E)-2-己烯-1-醇对病原菌抑制作用最强, 另外萜烯类物质中芳樟醇对其也有明显的抑制. 虫害诱导的挥发物对植物病原菌生长的抑制说明了植物间接防御物质具有对植物病原菌直接防御的功能, 植物挥发物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2.
爲了配合植物學各部門的研究,爲了充分利用我國天然植物资源,爲了使植物學服務於農林生產建設事業,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將分期在全國各不同地區設立植物園。現在已經進行工作的有北京植物園、廬山植物園和南京植物園。本文先就植物園的基本任務和應該具備的條件作一  相似文献   

13.
《科学之友》2013,(1):57
每个家庭中都会养上几株植物,但有的植物是有毒性的,是不能碰的,尤其是家有小宝宝的,一定要多留神。植物有毒主要分为3种,一是吃进去后中毒,二是接触后中毒,还有是一部分植物会导致人的器官中毒。有些植物的叶面上每天早上会吐出露珠,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触碰或采下来含到嘴里。因为此时的露珠大多是植物代谢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测试植物的电波信号生物学家早就发现了植物本身会带有电波信号,从而能破译出绿色植物在自然界向人们表达出的多重生命信息。由上海市宝山区少科站青少年科学研究院牵头,来自上海大学附中和吴淞中学的胡治权、朱熠、陆雪峰三位同学,希望通过对植物微电流的研究,发现植物电信号的规律,并以此对植物的生长和监测起到积极作用。负责课题指导的区少科站阎莉和上大附中夏曼华两位老师说,同学们选取了多种类型的植物,包括水发植物(玉米、芸豆)、  相似文献   

15.
C3,C4植物和现代土壤中硅酸体碳同位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我国现代植物和表层土壤中植物硅酸体碳同位素分析表明:C3,C4植物硅酸体的碳同位素素值与C3,C4植物的碳同位素值具很好的对位关系,植物硅酸体的碳同位素可以明确地区分出植物的光合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16.
植物活化石     
一些植物在几百万年的时间里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成为延续上千万年的古老植物,因而也被称作"植物活化石".  相似文献   

17.
<正>在被子植物大家族中,有一个叫"石竹超目"的分支很有特色,其中有不怕咸的耐盐植物,有形态奇特的多肉植物,有威猛的食肉植物,还有很多可以做蔬菜。重口味的盐生植物想要感受盐过量的危害,只消往嘴里搁一满勺盐就知道了——由此我们也可以想象一般植物遇到盐碱地的时候感受到的痛苦。不过,有一些植物却能够在盐分(主要是氯化钠)浓度远远高于正常范围的盐碱化土壤中存活下来,人们管它们叫盐生植物。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发现的镉超积累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魏树和  周启星  王新  张凯松  郭观林 《科学通报》2004,49(24):2568-2573
以杂草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模拟试验和小区试验,从20科54种杂草植物中筛选出镉(Cd)超积累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试验结果表明:在Cd投加浓度为25mg/kg条件下, 龙葵茎和叶中Cd含量分别为103.8和124.6mg/kg, 超过了Cd超积累植物应达到的临界含量标准100 mg/kg;而且, 其地上部Cd富集系数为2.68, 地上部Cd含量大于其根部Cd含量, 植物的生长未受抑制, 这些特点均满足Cd超积累植物的衡量标准. 小区试验也表明, 龙葵对Cd的富集特性均符合Cd超积累植物的基本特征. 因此, 可以确定龙葵是Cd超积累植物. 本研究对于超积累植物筛选乃至植物耐性生理、遗传和进化等具有一定意义,并为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了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19.
王云鹏 《科学通报》2000,45(Z1):2716-2724
分析了苏北油田4个剖面植物叶中的17种微量元素,测量了植物可见-近红外光谱,通过油、气遥感异常区内外的比较,研究了油、气异常区植物微量元素的组成和富集特征及其对植物可见-近红外光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叶对Mg,Ca,K,Na,Fe,Al,Mn,V,Zn,Cu和Cr等微量元素有很强的富集能力.油、气异常区内植物叶富集铁系元素,亏损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植物微量元素对“蓝移”强度及可见光区反射率的影响较大,Fe,Co与K,Na,Cd,Cu,Ba间的比值是本区较好的植物微量元素遥感指矿因子.  相似文献   

20.
植物也有眼睛 科学家们发现,植物不管是高大的树木、芬芳的花朵,还是遍及天涯海角的小草,都能看见光,会对光做出反应。所以说,植物也有眼睛。但植物的眼睛是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只能用高倍显微镜才能看见,它是植物细胞中含有的一种专门的色素——视觉色素,就是这些带染色体的蛋白质分子具有吸收光的能力。植物凭借这种眼睛,从根部到叶尖,形成完整而灵敏的视觉系统,对光产生反应,指挥和控制花的开合、叶子的方向和植物的高低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