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过度使用网络引起的网络成瘾问题对社会、家庭和个人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及其干预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产生的原因,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张伟玲 《科技资讯》2011,(29):233-234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在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一些用户出现了某些心理问题。大学生作为使用网络的主要群体,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原因,加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亓玉国 《科技信息》2007,(21):20-20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大学生已经成为使用互联网的主力军,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介绍了网络成瘾的涵义、现状和危害,并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行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产生是其个人人格特质、网络功能优势以及大学生群体的特殊的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要加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从心理学视角诠释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洋 《科技资讯》2008,(31):217-21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电脑的日益普及,大学生过度使用网络甚至形成网络成瘾的现象也越发普及。这不仅给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学习带来干扰,也给学校的管理、家庭的和睦甚至社会的和谐造成消极影响。本文从心理学理论出发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背后的原因作一诠释,并针对大学生网络成瘾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深入普及,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它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同时也出现一种新的社会现象,那就是心理问题———网络成瘾。网络成瘾是伴随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对网络过度依赖的行为。网络成瘾就是近年来网络心理学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大学生网络成瘾,开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学校和教育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使用青少年网络成瘾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800名青少年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青少年网络成瘾比率为11.08%;(2)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在人口变量学上有显著差异,男生在网络成瘾的各因素得分均高于女生,大学阶段的青年网络成瘾率最高;(3)在SCL-90的得分上网络成瘾组和正常组有显著差异,网络成瘾组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群体。结论: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急需重视,作为引导主体的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发现:在总体上,青少年是我国网络成瘾的主要群体;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人口学变量特征有男生高于女生、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和大学生、文科生高于理科生;同时,在不同环境变量下,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特征是城郊学校高于市区学校、非重点学校高于重点学校、住校生高于非住校生、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父母离异学生高于健全家庭。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分析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为网络成瘾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对广东医学院一至四年级医学生进行分层整群抽样,使用修订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调查医学生的网络成瘾情况,使用自编的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调查网络成瘾的可能影响因素,计算网络成瘾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结果医学生的网络成瘾率为9.68%,其中男生的网络成瘾率为12.63%,女生的网络成瘾率为7.20%,且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7.82χ=,P=003.0)。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量表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健康与适应问题因子得分在非成瘾组和成瘾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时只有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在模型中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是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结论医学生网络成瘾与负性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网络使用对在校大学生生命质量的影响,为大学生网络成瘾预防、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和WHOQOL-BREF量表对某高校在校的一至四年级学生进行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结果:该校大学生网络成瘾阳性率为16.6%,男生网络成瘾率高于女生(P〈0.05);大学四年级学生网络成瘾率高于其他3个年级(P〈0.05),一年级学生相对较低;网络成瘾组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领域的得分分别为12.23±2.31、12.38±2.30、12.99±3.58和12.10±2.58,均低于网络正常使用组;网络成瘾组和网络正常使用组在生理和心理两个领域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校大学生中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影响到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周祎  王法艳  万进 《科技信息》2010,(17):I0030-I0031
本文根据国内外网络成瘾的研究,介绍了网络成瘾的界定,特别是从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方面探讨了网络成瘾的成因,以及网络成瘾的不良影响,以期为网络成瘾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727名青少年为被试,采用《中学生人格五因素问卷》、《青少年网络使用偏好量表》和《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考察青少年人格特征,其中主要考察谨慎性及情绪性2个维度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以及网络使用偏好在谨慎性/情绪性人格与网络成瘾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谨慎性、情绪性人格特征对网络使用的信息获取正向预测作用;谨慎性人格特征对网络成瘾有正向预测作用,情绪性人格特征对网络成瘾有负向预测作用;互联网使用信息获取偏好和娱乐偏好对网络成瘾有正向预测作用;青少年网络使用偏好中信息获取使用偏好在青少年的情绪性、谨慎性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娱乐使用偏好在青少年情绪性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2.
高辉 《科技信息》2011,(22):350-350
网络的迅速发展伴生着网络安全问题,增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刻不容缓。大学生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性问题,并且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网瘾已严重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本文针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这一问题,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危害,探索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防控对策,帮助他们正确使用网络,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信息的迅猛发展,网络逐步渗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已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社会问题。由于心理发展尚不稳定、不成熟,大学生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网络成瘾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业的主要原因之一。网络成瘾也即“网络成瘾综合症”,简称IAD,美国心理学家Kim-berlys Young认为,IAD与沉溺于赌博、酗酒、吸毒等上瘾者无异。网络成瘾者对上网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主要表现为网络游戏成瘾、网上聊天与交际成瘾、网上收集信息成瘾等多种形式。过度沉湎和依赖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  相似文献   

14.
浅析当代大学生网瘾的成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阳 《科技信息》2009,(22):45-45,46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网络的高速发展,现代大学生与因特网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互联网在给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习、身心等诸多方面也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综述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产生原因和相应干预策略等。  相似文献   

15.
高职生网络成瘾与人际关系和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为了解高职生网络成瘾与人际关系和谐性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采用网络使用情况调查问卷、网络成瘾测验、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和人际关系和谐量表对560名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高职生网络成瘾存在性别、年级、综合评定和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高职生网络成瘾和人际关系和谐性存在显著的相关;研究结论:网络成瘾的程度越重,其人际关系越不和谐.  相似文献   

16.
李芳 《泰山学院学报》2009,31(4):140-144
网络成瘾被认为是一种危害不亚于酗酒和赌博的心理障碍,青少年网络成瘾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分析网络成瘾产生的原因,预防和矫正网络成瘾,学校的教育管理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教育课程要增加媒介教育,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实施多元化评价机制,建立网络成瘾预防和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文山师专在校生网络使用行为及网络成瘾情况,为今后学校开展网络使用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法对424名被试进行调查.结果:被试网络成瘾率为5%;主要的上网目的是获取各种信息,主要的网络使用功能是各类信息查询;网络成瘾的总分在性别和专业上差异显著;网络成瘾群体和正常群体在休闲娱乐和扮演角色这两个网络使用目的上存在显著差异;两组学生在成人网站和网络游戏两项网络功能的使用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结论:文山师专在校生总体上能科学、合理、健康地使用网络,但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建议学校加强网络使用指导,从而提高学生使用网络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8.
林凌 《科技信息》2010,(26):I0045-I0045
互联网技术突破了时空限制、社会限制,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方便,但无节制地使用网络,却孕育出了一种心理异常的新型疾患——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简称网瘾症。大学生是受网络影响最深的一个群体,大学生网络成瘾也是一个长期困扰家长、学校和政府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已引起广大学者和人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因此,预防、治疗大学生网络成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大理市高校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网络成瘾预防、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对大理市某高校在校的一至四年级学生进行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结果:该校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为16.5%,年龄、性别、上网目的、与同学的关系、初次上网年龄段和每次上网持续时间在正常组和成瘾组网络成瘾发生率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上网持续时间、初次上网年龄段和参加课外活动情况是个体网络成瘾发生的危险因素,社会人际交往能力是网络成瘾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在校大学生中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影响到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应尽早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网络成瘾倾向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大学生内隐、外显自尊及其与社会支持系统的关系。方法:运用自尊量表、内隐联想测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问卷对筛选出来的网络成瘾和对照组的非成瘾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网络成瘾和非成瘾大学生都存在显著的内隐自尊效应,二者在外显自尊上存在显著差异,内隐自尊不存在显著差异;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存在低相关;外显自尊与现实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的相关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内隐自尊与网络社会支持中友伴支持的相关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主观支持对外显自尊有一定预测作用,友伴支持对内隐自尊有一定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