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贝母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药用历史,常用作清热润肺、止咳化痰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类,其原植物不详。在《本草纲目》中也仅述“贝母”一物,据其描述,可知为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地下鳞茎。至《本草纲目拾遗》才将“浙贝”与“川贝”明确分开,作为两种形态及功用不尽相同的植物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
煎煮法提取卷叶贝母组培物总生物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煎煮法提取卷叶贝母组培物的总生物碱并测定其含量.通过对煎煮材料大小、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等主要因素进行实验,并以贝母素乙为测定标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提取条件下的总生物碱含量.实验结果显示,煎煮材料大小、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3个因素均影响卷叶贝母组培物中总生物碱含量.选择适宜的卷叶贝母组培物大小、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有效物生物碱的溶出量.  相似文献   

3.
甘肃贝母属植物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作者在甘肃的野外调查,以及查阅各有关标本室的标本和文献资料,对甘肃贝母属植物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归并了6新种和4新变种1个新栽培变种,确认甘肃贝母属有6种1变种(伊贝母Fritillaria pallidiflora;渐贝母F.thunbergii;榆中贝母F.yuzhongensis;甘肃贝母F.przewalskii;暗紫贝母F.unibracteata;太白贝母F.taipaiensis;  相似文献   

4.
鄞州区人工栽种浙贝已有300多年历史,是中国的浙贝之乡和原产保护地,常年种植浙贝面积0.8—1万亩.提供商品贝母1000余吨.近几年来,受价格和利润的驱动,全国贝母和省内浙贝利,植面积大幅增加,商品贝母供求失衡,造成贝多伤农.为发扬传统中药材优势,确保贝农效益,提出大力发展浙贝产业化生产,通过科技开发中药材新产品.不断壮大营销队伍,发挥市场窗口和网上销售作用,积极开拓海外药材市场,大力弘扬鄞州浙贝文化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贝母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培养条件、小鳞茎再生、种质低温保存、生物碱积累、多倍体诱导等方面概述了贝母组织培养取得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贝母组织培养中今后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证贝母属植物的合理利用,现对川贝母植物的基源植物暗紫贝母的本草考证、植物来源、提取工艺、化学成分、以及药理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用组织培养方法,诱发贝母鳞茎心芽产生愈伤组织,提取其药用成份贝母碱。试验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一定量的NAA和6BA。研究表明:1、NAA和6BA的含量以及它们之间的浓度比对诱发愈伤组织有明显地调节和控制作用。2、愈伤组织一般含贝母碱量为0.62%,最高可达0.93%,是野生伊犁贝母贝碱量的2—2.7倍。3、愈伤组织经50—60天的培养,贝母碱积累达到高峰,即可供提取贝母碱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复方贝母的醇提工艺条件。方法:以贝母素乙含量作为考察指标,以分光光度法测定贝母素乙含量,以乙醇用量、乙醇浓度、回流时间、回流次数为影响因素,选用L9(34)表进行正交实验。结果:优选工艺为加8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90min。优选工艺提取的浸膏中贝母素乙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为缓解川贝母的市场供需矛盾,本研究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瓦布贝母再生鳞茎,探究了适宜的组织培养条件,并采取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结果发现,鳞茎采用75%酒精约10 s和0.1%升汞15 min灭菌,外植体污染率最低;不同种类和浓度范围的激素能够影响外植体的启动和生长状况,NAA和6-BA浓度范围分别控制在0.5~2.0 mol/L,均能诱导出再生鳞茎;不同激素培养条件下,瓦布贝母再生鳞茎总生物碱存在差异,有超过一半的再生鳞茎总生物碱含量达到中华药典的规定要求,因此,组织培养是获取瓦布贝母活性成分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贝母组织培养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我国贝母属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现状作了分析和归纳,总结了贝母组织培养在以下方面的研究成果:1、愈伤组织的诱导;贝母碱生产;3、胚状体诱导;4、器官分化;5、分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相似文献   

11.
贝母植物碱研究ⅩⅤ 砂贝母中的植物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砂贝母F.karelinii(Fisch)BaKer中分离出两种植物碱,含量为0.006%。其中主要的植物碱经鉴定为西贝素,另一微量成分(0.0003%)因量太少未能最后鉴定。  相似文献   

12.
暗紫贝母植被分布格局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相似系数法对暗紫贝母分布的群落进行了数值分类,确定了暗紫贝母分布的群落类型和群落特征.报道了暗紫贝母的生态分布、植被的种类组成及其区系分布.为川贝母的野生抚育和药材生产保护区的建立提出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碎米桠Rabdosia rubescens(Hemsl.)Hara系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分布于河南省南部山地.从其叶中分离鉴定出两种新二萜成份:碎米粒甲素和乙素(即Xin dongninA和B).总含量0.25%左右.药理研究证明,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和抗肿瘤能力,是一个很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14.
简明报导贝母植物碱化学结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贝母辛分子印迹聚合物,考察了贝母辛分子印迹聚合物和非印迹聚合物对贝母辛分子的选择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MIPs对贝母辛的吸附选择性能明显高于NIPs,贝母辛MIPs与NIPs的吸附量分别是67.59μmol/g和21.01μmol/g。研究发现,在碱性介质中,贝母辛可以加强鲁米诺-过氧化氢体系的化学发光。据此,提出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化学发光传感器测定贝母辛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0-5~1.5×10-3 mol/L,检出限为0.15×10-5 mol/L,1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9%。此法简单、分析速度快,已成功应用于贝母属类植物中贝母辛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浙贝母     
曾玉亮 《今日科技》2011,(10):66-66
又名土贝、大贝、象贝、珠贝 化学成分 主要化学成分有贝母碱、去氢贝母碱、贝母定碱、贝母替定碱、尽式一卡姆醇、原贝母赛、贝母碱甙、甲酯、异右松酯烷-19-醇及其甲酯、谷甾醇、豆甾醇、噻咪碱等。  相似文献   

17.
活性成分土贝母苷甲是土贝母质量控制指标。为比较拟野生条件下栽培土贝母与市售饮片土贝母中土贝母苷甲的含量。采用RP—HPLC法进行测量。其流动相为65%的甲醇,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4nm。得到拟野生条件下种植土贝母与市售饮片土贝母中的土贝母苷甲的含量分别为1.776%和1.009%,回收率98.79%,RSD=1.77%(n=5)。拟野生条件下种植的土贝母中土贝母苷甲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18.
贝母属(Fritillaria)植物中许多种的鳞茎器官是古老、有悠久药用历史的传统中草药。药用的贝母其名称历来多有变化。主要有《诗经》,黄《管子》,《尔雅》,贝母、空草《神农本草经》,贝父、药实《广雅》,苦花、苦菜、勤母《别录》等。从《诗经·风·载弛》载有“陆彼阿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四川产的米贝母、瓦布贝母、浓密贝母、槽鳞贝母等4种贝母进行了核型研究,现报道其核型公式、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和核型。该4种核型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伊贝母组织培养中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生长量和贝母碱蓄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培养基组合不仅可加速愈伤组织的生长,同时也可提高贝母碱的含量.证明了离体培养的贝母愈伤组织同样具有生物合成次生物质——贝母碱的全能性,这就为贝母组织培养用于商业性生产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