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纳洛酮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住院后确诊为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天分别给予小剂量(1.2 mg)和较大剂量(4.0 mg)纳洛酮静脉滴注,每10 d为1个治疗周期.观察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呕吐、恶心、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呕吐、恶心、呼吸抑制和低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运用较低剂量的纳洛酮临床效果并不低于较高剂量的纳洛酮,并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2.
总结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的有效护理方法和观察要点,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死亡率。回顾性分析了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抢救、观察和护理体会。通过加强对低血容量性休克观察和护理,迅速准确的抢救治疗和细致的临床护理,是抢救病人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35例大面积烧伤病人麻醉的技术方法比较难掌握。各类大面积烧伤合并症较复杂。在患者生理条件不佳状态,进行早期清创、切痂、植皮多次手术治疗,要求麻醉者正确选择麻醉方法及药物配伍。对特殊病人密切观察及时判断血压、心率、心电图、尿量,纠正低血容量,提高血氧浓度,防止心律失常,使病人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确定创伤所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预后与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一组院前或急诊室测量收缩压低于2kPa的创伤患者,比较再灌注迟早及再灌注量对其死亡及发生器官衰竭的影响。结果:126例中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118例,在15min~4h内建立静脉通道。再灌注迟者死亡率及器官衰竭较再灌注早者高。大量晶体液的灌注导致死亡升高。结论:缺血时间越长导致再灌注的损伤明显加重。且随着晶体液的灌注增多死亡率增  相似文献   

5.
烧伤泛指由热力、电流、化学物质、激光、放射线等所造成的组织损伤,治疗烧伤不但费用高,且烧伤后瘢痕挛缩、致残致畸,严重影响病患的生活和工作。婴幼儿烧伤患者因为其特殊的年龄发育特征,烧伤体表面积超过10%即可能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本文通过近年来的文献综合分析发现,热力、电流、化学物质、激光、放射线等是我国婴幼儿烧伤的主要原因,尤其热液烧伤。找准婴幼儿烧伤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给予及时正确的现场急救、抗休克对症、早期功能锻炼等多方面的科学、细致的护理干预,最大程度地帮助婴幼儿烧伤患者恢复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心肺脑复苏期间应用纳洛酮临床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可以改善缺血再灌注心肌的电节律和收缩舒张性能,抑制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保护作用。此外,纳洛酮还通过多种机制的综合效应以治疗缺血性脑损伤。因此,我们拟定采用适宜剂量的纳洛酮,对心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脑复苏,以期在常规复苏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提高复苏成功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急诊室和病房发生心搏骤停患者均列为研究对象,42例符合入选标准,随机分为纳洛酮组及常规组,各组21例。1.2方法纳洛酮组在常规复苏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刘荆湖  康忠德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28(6M):100-100,106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55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积极控制感染,持续低流量给氧,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纳洛酮,对照组给以可拉明1.875g+洛贝林15mg加到500ml液体中维持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1),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纳洛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烧伤涂膜剂治疗Ⅱ°烧烫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开发传统中医药治疗烧(烫)伤的外用制剂,以提高中药治疗烧伤的疗效,为中医外治的现代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观察“烧伤涂膜剂”(院内制剂)治疗Ⅱ°烧伤的疗效,并与“湿润烧伤膏”(市售中成药)作对比.方法:Ⅱ°烧伤患者1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烧伤创面常规清创消毒后,涂烧伤涂膜剂,对照组按药品说明书涂湿润烧伤膏,结果:治疗组治疗Ⅱ°烧伤在愈合天数,控制感染、渗出,使用止痛药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烧伤涂膜剂治疗Ⅱ°烧伤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1970年全国烧伤会议拟定的分类标准规定:在烧伤面积50%以上或三度烧伤面积在20%以上者为特重度烧伤病人。治疗这类病人最棘手的问题:一是体液大量渗出容易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二是伤口、环境接触及呼吸道、泌尿道等引起的急性感染;三是创面引起的巨大疼痛;四是无菌操作要求十分  相似文献   

10.
李帮辉  杨平 《遵义科技》2000,28(4):49-49,64
本实验选择50例诊断为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除每日换药外,治疗组加用浸浴治疗,对照组无需其它治疗。结果,治疗组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明浸浴疗法能促进创面早日愈合,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38例,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常规应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呼吸暂停治疗组加用纳洛酮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和95.0%,对照组分别为44.7%和73.7%。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用氨茶碱。  相似文献   

12.
对30例病毒性脑炎昏迷病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结果辅用纳洛酮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1.3±2.07天,14.2±0.86天(P<0.05)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开发传统中医药治疗烧(烫)伤的外用制剂,以提高中药治疗烧伤的疗效,为中医外治的现代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观察“烧伤涂膜剂”(院内制剂)治疗Ⅱ°烧伤的疗效,并与“湿润烧伤膏”(市售中成药)作对比.方法:Ⅱ°烧伤患者1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烧伤创面常规清创消毒后,涂烧伤涂膜剂,对照组按药品说明书涂湿润烧伤膏,结果:治疗组治疗Ⅱ°烧伤在愈合天数,控制感染、渗出,使用止痛药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烧伤涂膜剂治疗Ⅱ°烧伤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小儿大面积烧伤的早期护理(附209例护理体会)陈大娥,李秀风(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三亚市572000)关键词大面积烧伤;早期护理;小儿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44;R473.6我院1988年5月~1992年12月共收治小儿大面积烧伤209例,现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匀给予氧疗、无创正压通气、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纠正酸碱失衡、营养支持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注射剂(0.4mg/支),首剂负荷量0.8mg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静脉推注,以后给予纳洛酮注射液2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每日2次,用微量泵24小时持续静脉泵入,24小时纳洛酮总剂量4mg,连用3天。结果治疗组23例患者中20例治疗好转,另外3例因病情无变化或恶化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22例患者16例治疗好转,6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组平均住院日、插管率、病死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可减少患者的气管插管率,临床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6.
烧伤儿童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由于儿童的各器官发育均未成熟,从体表面积算,总血量较成人少等原因,便小儿的调节机能及对体液的耐受性较成入差。加上烧伤后机体电解质调节紊乱,休克的发生率也比成人高。现将27例烧伤儿童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儿27例,男17例,女10例,年龄二岁半H岁,烧伤面积最大78%,最小3%;平均24%。其中回烧伤均值为9%。原因:汽油烧伤、开水、热粥、鞭炮致伤等。临床护理一、大面积烧伤发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创面大量渗出血浆、血容量不足所致。首先应快速建立输液通道,维持有效循环血量。1、补…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剂量的壳寡糖,N-乙酰氨基单糖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调节血脂和抗氧化作用.按65mg/kg一次性腹腔内注射(ip)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成糖尿病治疗组和糖尿病对照组.治疗组分剐用壳寡糖、N-乙酰氨基单糖水溶液按每日250mg/kg,500mg/kg,1500mg/kg灌胃,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按体重灌胃等体积蒸馏水(10mL/kg),阳性对照组按每日200mg/kg灌胃二甲双胍水溶液,连续60d.对DM大鼠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浓度以及总抗氧化能力及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载脂A1/载脂B等指标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荆量的壳寡糖和N-乙酰氨基单糖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糖尿病大鼠的体重减轻、多饮、多食等症状.壳寡糖各剂量组对总抗氧化能力、SOD活力均有显著改善,MDA浓度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极其显著差异(P〈0.001),且剂量越高总抗氧化能力越强,MDA浓度越小,但SOD活力降低.壳寡糖组甘油三酯与正常组浓度无显著差异,胆固醇浓度轻度升高,载脂蛋白B质量浓度相对阴性对照组降低,中剂量组有显著差异(P〈0.050),各剂量组载脂A1/载脂B值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中剂量组效果最好;N-乙酰氨基单糖各剂量组对总抗氧化能力的改善效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0),中、低剂量组SOD活力显著升高,MDA浓度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极其显著差异(P〈0.001),且剂量越低总抗氧化能力越强,MDA浓度越小,SOD活力增加.N-乙酰氨基单糖各剂量组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质量浓度相对阴性对照组较低,裁脂A1/载脂B值降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低剂量组效果最好.不同剂量的壳寡糖和N-乙酰氨基单糖均能不同程度地调节糖尿病大鼠血脂和提高其机体抗氧化能力,壳寡糖中、高剂量组与N-乙酰氨基单糖低剂量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高压氧应用于治疗烧伤病人,不仅具有减少烧伤创面渗出,提高组织氧分压,促进创面皮肤修复作用.而且可降低创面的感染率.本文采用两组对照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感染率55%,较治疗组高(0.05>P>0.01).  相似文献   

19.
王红雨 《科技信息》2009,(33):T0365-T0365
盐酸纳洛酮为阿片受体特异拮抗剂.小剂量肌注或静脉滴注能迅速翻转吗啡的作用,大剂量能有效增加呼吸频率.促使昏迷清醒。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住醉酒后颅脑损伤病人50例,经应用纳洛酮治疗,现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利用多层螺旋CT腹部平扫及增强扫描评估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探讨可用于评估及预测创伤患者的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影像学指标。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解放军第九四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共78例创伤性患者影像学资料。根据患者做完CT检查24 h内血压及心率等指标将其分为2组:休克组(33例)及稳定组(45例)。测量腹部血管(下腔静脉管径及塌陷指数,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管径及CT值)影像数据,并观察下腔静脉周围是否出现"光环征"。利用统计学方法独立样本t检验找出2组患者具有差异性的指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休克组下腔静脉塌陷指数(T/AP)显著大于稳定组(P0.05),有明显塌陷趋势;休克组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直径显著低于稳定组(P0.05)。休克组下腔静脉周围光环征与稳定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腔静脉塌陷指数,肠系膜上动、静脉的管径变化以及下腔静脉周围"光环征"CT形态学改变对预测创伤性患者低血量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有着一定临床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