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3 毫秒
1.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总数及CD4~+T细胞、CD8~+T细胞、CD45RA~+T细胞、CD45RO~+T细胞等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率,用以评价患者的免疫状态.方法选择女性原发性乳腺肿瘤患者50例为病例组,并以病理检查的TNM分期结果做进一步分组,其中乳腺癌Ⅰ期27例,乳腺癌Ⅱ+Ⅲ期23例;选择女性健康体检者40例为健康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统计分析各组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乳腺癌Ⅱ+Ⅲ期组CD3~+T细胞和CD4~+T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乳腺癌Ⅰ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Ⅰ期组CD45RA~+T细胞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乳腺癌Ⅱ+Ⅲ期组CD45RA~+T细胞明显低于乳腺癌Ⅰ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Ⅰ期组CD45RO~+T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乳腺癌Ⅱ+Ⅲ期组CD45RO~+T细胞明显高于乳腺癌Ⅰ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细胞亚群检测是评价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与肿瘤恶变的发生、发展、临床分期有一定相关性,随着病情的进展,机体免疫功能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D168表达与乳腺癌生存期及复发率的关系.方法:70例于2005年9月至2012年10月间就诊于我院乳腺外科的乳腺癌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标本石蜡包埋,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CD168表达与乳腺癌生存期的关系,χ2检验比较CD168表达与乳腺癌复发率的关系.结果:CD168弱表达,乳腺癌患者生存期长,强表达则相反(log rank,P=0.017).CD168弱表达,乳腺癌患者不易复发,强表达则相反(P=0.003).结论:CD168高表达,乳腺癌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国内新闻     
《科技导报(北京)》2008,26(1):13-13
中山大学发现乳腺癌细胞分子调控机制目前,我国大城市乳腺癌发病率高达万分之五,并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且发现时多为中晚期,难以根治。其关键原因在于恶性肿瘤细胞中有一小部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科技》2009,8(6):87-87
3月3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丁建平课题组与第二军医大学郭亚军课题组的合作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单克隆抗体药物Efalizumab(商品名Raptiva,Genentech/Xoma)治疗银屑病(牛皮癣)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CD16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与eIF4E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乳腺癌组织92例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74例,应用Maxvision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eIF4E及CD163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的CD163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乳腺癌组织中的eIF4E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01),CD163的表达与ki67表达相关(P0.05),CD163与eIF4E的表达呈正相关(r=0.273,P0.05).结论:乳腺癌中CD163和eIF4E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CD163的过表达与ki67的表达相关,同时与eIF4E呈正相关,提示CD163与eIF4E的共同作用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衍生物在有机反应、模拟氧化酶、模拟还原酶、模拟还原酶、模拟RNA水解酶,模拟青霉素水解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重点评述了本课题组的工作,综述了β-CD衍生物在构筑酶抑制剂以及分子识别分析方面的工作,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探讨过敏哮喘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表达CD40的差异,采集1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和8例正常对照者静脉血用于纯化EOS,以流细胞仪检测CD40在EOS表达的表达,EOS胞浆中的CD40蛋白则以铭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结果表明,哮喘患者EOS表面存在CD40表达,但CD40并不表达于正常人EOS的表面,无论是哮喘患者还是正常人,其EOS的胞浆均可检测到CD40蛋白,人EOS均能合成和储存CD40,CD40分子可以移行到哮喘患者EOS的表达而不能移行到正常人EOS的表面,揭示CD40在哮喘的发病机理中具有某种作用。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转移是限制其临床治疗的主要因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一种潜在的抗癌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使用划痕和Transwell实验证明了CTAB可抑制ZR-75-1细胞迁移.乳腺癌干细胞是导致乳腺癌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和细胞成球实验证明CTAB降低了乳腺癌干细胞比例,并且抑制了干性标记物CD44和CD133的表达.实验证明CTAB抑制乳腺癌干细胞并且抑制乳腺癌细胞迁移.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不同溶剂中水杨酸异辛酯(OS)的双重荧光性质,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和二甲基-O-β-环糊精(DM-β-CD)对OS双重荧光光谱的影响,并通过OS分子和-βCD空腔的大小对比,对OS分子与-βCD空腔的结合位点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OS与-βCD形成的包结物中,-βCD的分子空腔有利于OS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从而导致基于分子间氢键的短波长荧光增强而基于分子内氢键的长波长荧光减弱;与-βCD相比,DM--βCD因端口边沿处甲基取代基对包结作用会产生立体位阻,更有利于OS形成分子间氢键.  相似文献   

10.
为设计筛选针对人CD226分子的siRNA序列,构建相应的siRNA慢病毒载体,检测其对Jurkat/E6细胞膜表面天然CD226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首先设计并合成4对siRNA双链寡聚核苷酸,与CD226分子真核表达载体共同转染293T细胞,挑选出最有效抑制CD226表达的序列。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该序列连接于慢病毒载体pLKO.1中,构建携带针对目的基因CD226的siRNA慢病毒载体。使用慢病毒包装质粒混合物和构建好的慢病毒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收集上清,感染Jurkat/E6细胞系,对病毒感染效果进行检测。结果在4条针对CD226分子设计的siRNA序列中,siRNA—513最为有效的抑制了外源性CD226分子的表达,带有该序列的慢病毒载体pLKO—CD226可以完全抑制Jurkat/E6细胞上天然分子的表达。说明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构建了针对CD226分子的RNA干扰慢病毒载体,为深入研究人类黏附分子CD226在机体免疫功能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正4月27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俞立教授课题组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在线发表了名为《乙酰化在细胞自噬过程中的功能和分子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体外使用CD40L作用于B淋巴细胞使之活化,通过测定B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B淋巴细胞作为抗原递呈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优势,为B淋巴细胞特异性活化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进而发挥其肿瘤细胞杀伤效应奠定基础.取7名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经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培养液中加入加入CD40L和IL-4,共培养21 d.观察B淋巴细胞生长状况,并在第7 d、第14 d和第21 d,用流式细胞仪(FCAS)测定其表面分子CD80、CD86和CD19,在第21 d,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培养液中的IL-12水平.结果显示,在CD40L的作用下,B淋巴细胞呈克隆样增殖,并高表达表面分子CD80/CD86和CD19,和对照组相比,B淋巴细胞分泌IL-12水平升高(P<0.05).上述实验结果说明通过CD40L的刺激,B淋巴细胞得到了活化,提示通过该途径活化的B淋巴细胞具备了作为抗原递呈细胞而发挥其抗肿瘤免疫治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法,计算10个大黄素类似物分子结构参数,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合适结构参数作为网络输入节点,建立大黄素类化合物抗乳腺癌(MCF-7)细胞活性的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表明,大黄素类化合物抗乳腺癌(MCF-7)细胞活性与分子中A环电荷和第3条最低空轨道能量相关,神经网络模型经留一法交叉验证,具有可信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4.
吕科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7):1478-1483
目的:研究CD305分子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中的表达。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别检测CD305分子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和正常创伤患者滑膜中的分布规律。结果:在RA组,CD305分子在所有患者滑膜组织中均有表达。在OA组,CD305分子在部分患者滑膜组织中表达。而在正常患者中,CD305分子在大部分滑膜组织中不表达,仅在部分样本边缘处有少量表达。结论:CD305分子在RA患者滑膜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创伤患者,且主要在里衬层(lining layer)滑膜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 FLS) 上高表达。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惠利健课题组(http://www.sibcb.ac.cn/PI.asp?id=124)现招聘博士后1名。惠利健课题组以小鼠遗传为主要手段研究肝脏疾病的分子病理机制。应聘博士后人员将主要从事基于RNAi和小分子化合物筛选的肝癌耐药性研究以及发现新的可  相似文献   

16.
Activin A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中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存在于多种免疫细胞中.CD8+T细胞是发挥抗肿瘤活性的主要免疫细胞类型.以H22细胞移植瘤模型旨在探讨Activin A对CD8+T细胞功能的调控和作用机制.本研究首先在分离出的CD8+T细胞上发现Activin A受体及下游信号分子的表达.体外实验表明Activin A对小鼠H22肝癌细胞系的凋亡及增殖无显著影响.H22荷瘤鼠的体内研究发现低浓度Activin A抑制肿瘤生长,高浓度Activin A促进肿瘤生长.在Activin A对肿瘤CD8+T细胞作用的研究中,发现大剂量Activin A处理的肿瘤中CD8+T细胞含量减少,小剂量Activin A处理组中CD8+T细胞含量则增加.以上数据表明,不同剂量的Activin A可能通过调控CD8+T细胞的浸润对肿瘤的生长发挥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在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分化和凋亡过程中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基因(Melanoma AssociatedAntigen,MAGE)家族分子的表达水平的变化,从而为其功能研究提供线索.六孔培养板培养乳腺癌MCF-7细胞至对数生长期,给以终浓度为10-6 mol/L的ATRA的刺激,于不同时间点(0 h,12 h,18 h,24 h,36 h,48 h)收集细胞,RT-PCR检测MAGE家族中(MAGE-A1、MAGE-C1、MAGE-D1、Necdin)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ATRA诱导不同时间的MCF-7细胞MAGE家族分子表达水平呈现MAGE酸性亚家族(Ⅰ型抗原)表达逐步下调,而MAGE碱性亚家族(Ⅱ型抗原)表达逐步上升的趋势.说明MAGE家族酸性和碱性分子均参与ATRA诱导MCF-7细胞分化、凋亡,而且可能发挥作用是相反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瘦素(Leptin)基因佐剂在体内对抗原提呈细胞的影响。方法:根据小鼠瘦素基因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获得瘦素cDNA,与pVAX1连接构建瘦素真核表达载体作为基因佐剂,制备无内毒素重组质粒,转染B16细胞鉴定瘦素的表达,并采用肌注方式分析瘦素基因佐剂在体内对小鼠抗原提呈细胞表型的影响。结果:克隆得到的瘦素编码区全长序列,经DNA测序后证明与已报道序列相同,成功构建小鼠瘦素的真核表达载体,可在B16细胞表达;瘦素基因佐剂在体内对CD3-CD19-CD11c+细胞的MHC II和CD83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上调CD3-CD19-CD11c-免疫细胞表面MHC II类分子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小鼠瘦素基因佐剂,体内试验可促进免疫细胞上调MHC II类分子,提示瘦素基因佐剂有可能通过增强免疫细胞尤其是抗原提呈细胞的活化而促进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胃癌小鼠模型,检测T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胃癌免疫系统中的作用。采用在615近交系小鼠皮下注射MFC胃癌细胞建立胃癌小鼠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小鼠(n=20)及正常小鼠(n=20)脾脏CD4+CD25+Treg及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显示,胃癌实验组小鼠脾CD3+T(42.87±4.33)%和CD8+T(36.55±3.15)%细胞较正常组升高(P0.01);CD4+T(55.02±2.64)%细胞及CD4+T/CD8+T(1.48±0.13)细胞比值较正常组降低(P0.01);胃癌实验组小鼠脾CD4+CD25+Treg(2.14±0.91)%细胞较正常组升高(P0.01)。由此可知,胃癌小鼠脾Treg细胞水平升高,CD4+T降低,CD3+T、CD8+T升高,CD4+T/CD8+T比值降低,可能在胃癌细胞免疫逃逸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检测T细胞上CD226分子的表达情况来阐明SCH患者T细胞的活化状态及功能.方法 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群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各分为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组与非刺激组,用双色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上CD226分子的表达百分率,观察PHA刺激对T细胞表达CD226的影响.结果 1)无论是否给予PHA刺激,SCH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CD226阳性百分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给予PHA刺激后,SCH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CD226分子的表达均显著增高;在升高幅度上,SCH患者CD226表达增长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3)在患者与对照组二者之间,未发现CD4,CD8 2个T细胞亚群之间CD226表达百分率存在显著性差异.4)精神分裂症患者CD226的表达与性别无关.结论 SCH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CD226分子的表达百分率显著升高,细胞敏感性增强.在SCH患者体内。大量T淋巴细胞已处于活化状态.SCH患者体内存在某种非正常刺激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