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在生理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的动物实验中,胆碱酯酶(ChE)是一个常用的生化指标。近年来,时间生物学的研究揭示出,动物体内的多数生理过程都具有以近似24小时为周期的变化节律,称之为昼夜节律。我们在最近的试验中发现,小鼠外周血和全脑组织中ChE的活性也存在着日周期的节律性波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试验采用健康昆明小鼠,体重18-25克,雌雄各半。在试验开始之前,小鼠先在稳定的人工光照周期(06:00时到18:00时光照、18:00时到06:00时黑暗)下喂养二周,自由进食,室温保持20±3℃。试验开始后,在一天中每隔6小时,即分别在02:00时、08:00时、14:00时和20:0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不同光周期亚急性暴露对雄性斑马鱼繁殖行为的损害及对正常配对雌鱼繁殖行为的干扰效应.[方法]设置12 h光照:12 h黑暗(对照)、6 h光照:18 h黑暗(短光周期)和18 h光照:6 h黑暗(长光周期)共3种不同的光周期,连续暴露处理雄性斑马鱼成鱼7 d,在处理结束后将雄鱼与未进行上述暴露处理的雌鱼配对繁...  相似文献   

3.
条纹叶甲不同发育时期卵巢解剖表明,卵巢发育可分5级:乳白透明期、卵黄沉积期、成熟待产期、产卵盛期、产卵末期.本文描述了卵巢不同发育时期的识别特征,为预测发生期与发生量提供依据.同时对条纹叶甲的羽化节律作一研究:(1)在室外自然暗条件下,成虫的羽化高峰为11—17时;(2)在室内自然温度下进行连续光照与连续黑暗处理,两种处理的羽化高峰均为11—17时;(3)在25℃恒温下进行连续光照与连续黑暗处理,黑暗条件下羽化高峰期为8—14小时;光照条件下羽化高峰期为14—20时,在2—5时羽化率最低.这表明成虫羽化受光周期和温度的影响且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急性光周期紊乱对斑马鱼(Danio rerio)成鱼繁殖行为的影响。【方法】设置1个正常光周期组(对照组,12h光照∶12h黑暗),1个短光周期组(6h光照∶18h黑暗)和1个长光周期组(18h光照∶6h黑暗),分别连续暴露雌、雄斑马鱼成鱼3d,暴露结束后统计斑马鱼的繁殖行为参数,并分析光周期紊乱对斑马鱼繁殖行为的影响及该影响的性别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的情况相比:1)光周期紊乱严重干扰了斑马鱼雌雄成鱼共同进入产卵区的时间和频次,其中短光周期的影响更为严重;2)光周期紊乱明显干扰了雌雄斑马鱼分别进入产卵区域的时间,而对它们分别进入产卵区域的频次没有明显影响;3)光周期紊乱对斑马鱼繁殖行为的影响没有性别差异。【结论】光周期紊乱明显抑制斑马鱼的繁殖行为,短光周期的抑制作用更为严重,但这种影响没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急性光周期紊乱对斑马鱼(Danio rerio)成鱼繁殖行为的影响。【方法】设置1个正常光周期组(对照组,12h光照∶12h黑暗),1个短光周期组(6h光照∶18h黑暗)和1个长光周期组(18h光照∶6h黑暗),分别连续暴露雌、雄斑马鱼成鱼3d,暴露结束后统计斑马鱼的繁殖行为参数,并分析光周期紊乱对斑马鱼繁殖行为的影响及该影响的性别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的情况相比:1)光周期紊乱严重干扰了斑马鱼雌雄成鱼共同进入产卵区的时间和频次,其中短光周期的影响更为严重;2)光周期紊乱明显干扰了雌雄斑马鱼分别进入产卵区域的时间,而对它们分别进入产卵区域的频次没有明显影响;3)光周期紊乱对斑马鱼繁殖行为的影响没有性别差异。【结论】光周期紊乱明显抑制斑马鱼的繁殖行为,短光周期的抑制作用更为严重,但这种影响没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
2000年10月—2001年10月,采用定点观测的方法,对210国道保护区段每日04:00—22:00时的流动车辆进行了观测,总计流动车辆65 755辆,按观测日数计算,日均车流量782.8辆,平均1.37辆/2 min.每日15:00时的车流量最大,06:00时的车流量最少;主要集中在09:00—22: 00时,而以14:00—18:00时最为集中;每日的车流量变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04:00—07:00时、07:00—13:00时、13:00—19:00时和19:00—22:00时,其中13:00—19:00时最大,19:00—22:00时次之,04:00—07:00时最小.  相似文献   

7.
在自然光照下,根田鼠肝糖元水平有一个昼夜节律,一天中含量存在两个高峰,一个是在1:00的30.8±7.6mg/g湿重,另一个为15:00的29.7±9.4mg/g湿重,最低是在20:00的14.8±1.7mg/g湿重.在低氧7Km2h和24h下,肝糖元呈下降趋势,但不呈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控制光周期和组织学的方法证实在雌性豚鼠中光周期—松果体—卵巢之间的联系及忪果体对卵巢的作用.实验分6组:长光周期(141:10d)下(1)对照组Ⅰ,n=9,(2)PinxⅠ,n=6,(3)OVXI,n=6;短光周期(81:16d)下(4)对照纽Ⅱ,n=6,(5)PinxⅡ,n=6,(6)OVXⅡ,n=6.光周期处理78d后,对松聚体和卵巢的组织学连续切片的分析表明:1)与长光周期相比,短光周期使松果体表现出分泌功能加强的组织学特征.切除卵巢对松果体组织学影响不大;2)短光周期使对照组卵巢中黄体及格氏滤泡数量明显减少,切除松果体后卵巢对短光周期的抑制作用不再有相应的反应;3)与对照组Ⅰ相比;切除松果体的两组动物卵泡生长和发育的同步化程度明显提高,但排卵数无明显改变.以上表明光周期变化对豚鼠卵巢活动的影响是通过松果体的调解和传递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生理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光周期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环境因子。冬眠哺乳动物感受到光周期的缩短从而感知冬天的来临,进而在生理上表现出适应性调节准备进入冬眠状态。前期的研究表明光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典型的贮脂越冬的冬眠动物达乌尔黄鼠冬眠的启动。以达乌尔黄鼠为研究对象,对比光照(12L∶12D)和恒黑(0L∶24D)对其入眠影响的糖和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1)两种条件下达乌尔黄鼠肝脏中糖酵解过程的3种限速酶,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己糖激酶(hexokinase,HK)、磷酸果糖激酶(phosphofructokinase,PFK)和脂肪酸分解代谢的限速酶、肉碱脂酰转移酶1(carnitine acyltransferase1,CACT1)的活性并无显著差异。2)无论有光照还是恒黑条件,出现冬眠状态的达乌尔黄鼠肝脏中CACT1的活性比活跃状态的黄鼠显著增高;心肌及白色脂肪组织(WAT)中丙酮酸脱氢酶(pyruvate dehydrogenase,PDH)的活性也出现显著差异。这是动物对入眠后机体代谢的主要能源由糖类转变为体脂的适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黑麦草在不同光照时间下萌发、生长及抗性生理指标的变化,筛选黑麦草最适种植的光周期。方法应用水培法,设置7种光照时间,在Fytosys生长箱中进行黑麦草培养,观察生长状况并测定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结果 (1)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黑麦草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升高,以光照时间/黑暗时间为22h/2h时最高,分别为32.75%和73.75%。发芽指数变化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光照时间/黑暗时间为22h/2h时最高,为84.44;(2)不同光照时间处理下,黑麦草的根长、芽长、根重和芽重达极显著差异,以18h/6h处理下的根长芽长最长、芽重值最高,分别为6.07cm,6.15cm和0.089 9g/10株;以16h/8h处理下的根重值最高,为0.060 3g/10株;(3)不同光照时间以18h/6h和16h/8h处理下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最高;(4)黑麦草萌发、生长及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结论光照时间以22h/2h处理下黑麦草萌发较好,以18h/6h下生长状况较好及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在以后的实际应用中可选择18h/6h光周期进行黑麦草的广泛种植。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月和4月在上海市区进行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样品采集.采样时间分布为:06:30~10:00;10:30~14:00;14:30~18:00;18:30~06:00(次日).利用GC-MS对样品中PAHs进行定量分析,并对PAHs进行来源诊断.结果表明,PAHs主要来自机动车的尾气排放.PAHs的浓度呈现出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冬季PM10上PAHs的最高值出现在早上6:30~10:00,而PM2.5上PAHs的峰值则出现在中午10:30~14:00时段,春季PM10和PM2.5上PAHs的对应峰值则均出现在14:30~18:00.PAHs日变化特征的季节和粒径差异是受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和大气光化学反应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光周期对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生长昼夜节律的影响及中华鳖养殖中常用的群体养殖模式(群养)与实验室研究中常用的单独养殖模式(单养)对瞬时生长的影响,实验选用RNA/DNA比值反映中华鳖的瞬时生长情况,以光周期(12L∶12D与24L∶0D)和饲养模式(单养与群养)为处理因素.实验进行15d后,连续24h内每隔2h分别从各组随机取5只鳖,解剖取肌肉组织,测定其RNA/DNA比值.结果表明,中华鳖的RNA/DNA比值存在内源性昼夜节律变化,而群养模式下光周期对该节律的影响更加强烈,完全掩饰了其原本的节律;单养模式下中华鳖的RNA/DNA比值显著高于群养模式.所以在中华鳖相关研究中,单养模式能更好地反映动物内在的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取食对杨树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并探讨了杨树叶片受取食影响后的光合补偿机制。结果表明:杨树叶片被杨小舟蛾取食后,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动态波动变化幅度强于对照,呈单峰型曲线,峰值出现时间在上午12:00时,比对照滞后2 h,且峰值比对照提高了16.4%。单位面积受害叶片在上午(8:00—12:00)累积同化CO2的量比对照上升了9.6%,而下午(13:00—18:00)略有下降。1天中(8:00-18:00)累积同化CO2的量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蒸腾速率(Tr)的日动态为双峰曲线,分别在上午12:00和下午15:00出现蒸腾高峰;被取食叶片蒸腾速率及日累积蒸腾耗水量明显低于对照,而水分利用效率(WUE)、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p<0.05);暗呼吸速率(Rd)比对照高出10.33%。表观量子效率、光补偿点(LCP)等光合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分析表明,杨树对杨小舟蛾的取食危害存在光合补偿的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4.
活动预告     
<正>Processing创始人卡西·瑞斯(Casey Reas)个展:毒素检测时间:09月06日~10月04日每天11:00-18:00地点:上海莫干山路50号18号楼费用:免费"毒素检测"藉由一个扰乱、分裂和扭曲了既定图像及叙事的生成性动画,创造出异于常规的想像性空间。它以一种达达式的方法对原始素材进行处理,刻意扰乱本地广播信号的信息,并颠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针对人工繁育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过程中出现的小蜂滞育现象,对其滞育诱导的光周期反应及敏感光照虫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沈阳地区的白蛾周氏啮小蜂属长日照型昆虫,以老熟幼虫进入滞育状态,但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诱导滞育的临界光周期不同,在18℃时诱导滞育的临界光周期处于13L∶11D和14L∶10D之间;在21℃和24℃时诱导滞育的临界光周期变短,处于12L∶12D和13L∶11D之间。白蛾周氏啮小蜂滞育诱导的敏感光照虫态为幼虫期,且以幼虫的后期最为敏感,但整个幼虫期接受短光照对滞育的形成更为有利。通过观察白蛾周氏啮小蜂滞育后在18℃,21℃,24℃和30℃的恒温条件下的发育历期,由最小二乘法计算出白蛾周氏啮小蜂老熟幼虫滞育后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4.60&#177;0.31℃和209.38&#177;8.72日.度。这些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种蜂长期保存技术和指导商品蜂生产,正确把握放蜂时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木槿花期花瓣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高等植物花期花瓣的生理生化动态变化,以木槿花为材料,测定了自然花期中花瓣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整个木槿单花花期(一个白昼)中,花瓣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REC)和花瓣中丙二醛(MDA)含量持续上升,在花瓣开始萎蔫的20:00时达到最高峰;花瓣中花青素含量在8:00~10:00时较低,12:00时含量升高并维持平台期,18:00时后迅速下降;花瓣中还原性糖含量和花瓣干鲜比(DW/FW)的变化均为单峰曲线,DW/FW峰值出现在16:00时,还原性糖含量14:00时最高;花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的变化为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在8:00时与16:00时、12:00时与16:00时.  相似文献   

17.
采用LI-8100全自动土壤CO2通量测定系统于2010年7月和10月及2011年1月和4月分别对九龙江口秋茄(Kandelia candel)红树林湿地土壤呼吸的昼夜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0月和4月的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表现为单峰型,日最高值出现在14:00,最低值出现在00:00;而7月和1月的昼夜变化则显示出不同的趋势,最大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08:00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22:00和04:00,样地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均值出现在06:00——10:00.指数回归分析显示,秋茄红树林湿地土壤呼吸速率变化与土壤温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5 cm层土壤的温度变化可以解释秋茄红树林湿地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74.4%.  相似文献   

18.
克隆获得编码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芳基烷基胺-N-乙酰转移酶亚型2(arylalkylamine Nacetyltransferase-2,AANAT2)的cDNA序列,其核苷酸长度为630bp,可编码209个氨基酸.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了生殖季节大弹涂鱼脑组织中芳基烷基胺-N-乙酰转移酶基因亚型2(aanat2)的月周期以及日周期的表达趋势.结果显示,aanat2基因具有明显的半月周期变化节律,即1个月有2个周期,每个周期均出现1个峰值.第1个峰值出现的时间在上弦月附近,第2次峰值则出现在下弦月附近,并且每个周期峰值出现的时间与大弹涂鱼产卵时间一致.此外,aanat2基因的表达在一天之内也呈周期性变化趋势,在12:00—15:00和03:00—06:00时,表达出现2段峰值;而在21:00和9:00时,表达量最低.本研究结果提示,aanat2基因通过影响褪黑素的合成和分泌,参与了大弹涂鱼半月周期产卵的调控.  相似文献   

19.
圈养大熊猫刻板行为观察及其激素水平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聚焦动物取样(Focal sampling)和连续记录法(Continuous recording)于2003年3-4月的周六及7月22-29日9:00-16:00对北京动物园3只成年圈养大熊猫的刻板行为进行了观察,同时在各观察时段采集粪便样品,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测定粪便样品中肾上腺糖皮质激素(Cor)的质量分数w(Cor).结果表明:圈养大熊猫刻板行为发生频次(次·h-1)高峰期在14:00-15:00,刻板行为持续时间较长的高峰分别在9:00-10:00和15:00-16:00,该时段与人工投食的时间相吻合.在昼间刻板行为发生的低峰期(11:00-12:00)和高峰期(15:00-16:00),其发生频次和持续时间所占比例与w(Cor)并无显著相关关系(r=0.5,0.5,0.5,P>0.05,n=3),但在其他时间段两者极其显著相关(P<0.01).研究结果表明刻板行为的发生是由于环境胁迫所导致的Cor水平上升和不合理的管理方式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遮荫和土壤水分对毛红椿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3种遮荫(全光照、60%遮荫、80%遮荫)和3种土壤水分(高、中和低)处理,研究了毛红椿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胞间CO2浓度(Ci)和叶绿素含量及叶面积等特性。结果表明:毛红椿净光合速率日进程曲线呈“双峰”型,高峰值出现在10:00和16:00,全光照和中度遮荫(60%)情况下有较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而强度遮荫(80%)光合“午休”现象不明显。全光照下胞间CO2浓度日进程基本与净光合速率相反,当土壤含水量高时光合作用能力最强。气孔导度日变化呈下降趋势,胞间CO2浓度变化平缓,表明上午10:00以后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受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在遮荫条件下,毛红椿苗木通过增大叶面积、提高叶绿素含量有效地利用较弱的光辐射,形成适应遮荫条件的生态生存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