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应用研究严重滞后,制约了复合地基技术在广大黄土地区的推广应用。本文从复合地基整体性出发,研究了复合地基处理黄土湿陷性的机理问题,对复合地基技术在黄土地区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周莹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11):136-137
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最常用的方法是土垫层法,但实际工程中由于场地有限,平面处理范围不能满足规范要求,于是采用灰土桩辅助土垫层法来弥补这一不足。这种处理方法工艺简单,处理效果较好,机械作业工期短,可广泛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相似文献
3.
赵宇清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12):323-324
结合工程设计实践,提出了采用人工灰土桩、刚性桩复合地基、密布灰土桩辅助垫层法等处理软弱地基及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并就其各自的特点、适用范围和施工工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5.
贺娜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8):197-199
结合某小区1~4号楼工程实例,对其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灰土挤密桩与CFG桩二元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施工、检测及地基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湿陷性黄土的定义、特征及其分布范围,列出常见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及各种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根据工程实例重点分析了挤密桩对于消除湿陷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结合土挤密桩与CFG桩组成的多桩型复合地基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工程实例,讨论多桩型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分析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并通过原位试验对复合地基处理黄土湿陷性的效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工程设计,土挤密桩与CFG桩组成的多桩型复合地基能充分发挥桩和桩间土的优势,不仅可以消除黄土的湿陷性,而且能大幅度地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很好地控制地基沉降。 相似文献
8.
基于湿陷性黄土的特有工程特性,采取经济合理的技术措施对其进行加固、治理,消除其湿陷性,提高承载能力,控制地基变形,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危害.采用灰土挤密桩和CFG桩多桩型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通过桩土共同作用,既发挥了灰土挤密桩的挤密效果,达到消除黄土湿陷性的目的,又充分发挥了CFG桩的高承载力性能,提高抗变形能力,处理效果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浅析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桂萍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1):228-229
针对温陷性黄土地基设计施工中遇到的地基显著下沉,导致其上的建筑物遭到破坏的问题,探讨了换土垫层法、挤密桩法在温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作用机理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原理分析,提出了几种常见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处治的办法及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数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数值分析的方法,详细讨论了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承载与变形特性;通过多种方案计算,就不同的荷载水平、桩长、置换率、桩土模量比、桩尖地质条件等因素,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桩土荷载分担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复合地基中垫层作用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土力学和弹性理论为基础推导出了刚性、半刚性桩复合地基的竖向变形协调方程,从理论上建立了垫层厚度及压缩模量对刚性、半刚性桩复合地基性质和形状的影响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不同的垫层厚度及垫层模量对桩土应力比、桩身最大应力位置、桩身最大应力、桩土荷载传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垫层厚度及降低垫层模量都能缓解桩顶应力集中程度,但等沉面位置下降,桩端应力增大,因此,靠过多地提高垫层厚度和降低垫层模量来获得较低的桩土应力比不可取;垫层的最佳厚度为0.2~0.5 m,垫层的最佳压缩模量为30一100MPa,这与目前工程上常用的垫层厚度和垫层模量相符;利用该方法可对刚性、半刚性桩复合地基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
粉喷桩群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及桩土应力比的试验结果表明 ,粉喷桩复合地基的变形 ,可分为弹性、弹塑性、塑性三阶段 ,利用其 logs- logp曲线可确定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值。在试验荷载条件下 ,随着荷载水平的增加 ,桩间土的应力增长幅度变小 ,而桩体应力增长幅度变大 ,桩体逐渐承担大部分上部荷载 ,桩土应力比与荷载之间基本上呈线性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4.
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软土地基中的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分别进行1组圆柱形桩和3组不同楔角楔形桩的9桩复合地基对比试验,研究这4组复合地基在相同条件下的桩-土平均沉降差、桩体应力、平均桩-土应力比、平均沉降随荷载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夯实水泥土楔形桩能有效地调节桩-土沉降差和地基沉降,提高地基承载力:增大楔形桩的楔角能使桩体较早地发挥其承载性能:在一定荷载范围内,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的平均桩一土应力比夯实水泥土圆柱形桩复合地基的平均桩一土应力比大:随着荷载的增加,桩体所分担的荷载是有限的,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的平均桩-土应力增长趋于稳定或下降,即楔形桩的倾斜侧壁能有效地缓解桩体应力集中现象. 相似文献
15.
在实验室条件下,用碎石或灰土圆柱芯增强体与黏性土组成的复合地基单位桩模型,通过复合试样的三轴实验模拟现场碎石桩和灰土桩的工作状态,探讨桩与土的相互作用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复合体的竖向强度不是两种材料按一定几何比例简单叠加。复合试样在荷载及应变不大时,桩土应力比增加很快,随后荷载逐渐向桩周土集中,桩土应力比减少。这种规律与现场测试的桩土应力比是一致的。实验揭示了桩土应力比变化规律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16.
螺杆桩因其特殊的成桩工艺和挤土效果,可有效改善桩间土的力学特性并消除黄土的湿陷性.为了研究螺杆桩消除黄土地基湿陷性的效果,对螺杆桩在不同桩心距条件下黄土的挤密效应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螺杆桩处理后的黄土复合地基,其桩与土之间有较好的挤密效果,黄土湿陷性明显消除;由于成桩工艺的特殊性,随着桩侧水平距离的增... 相似文献
17.
罗明海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5):603-606
阐述了柔性桩与刚性桩复合地基受力机理与沉降变形,分析了实际工程柔性桩复合地基失稳的原因和刚性桩复合地基处理成功的经验,并对两种类型复合地基的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詹祥元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3(2):20-21,27
随着复合地基理论的发展,复合地基处理方法得到了很大应用,其优化设计也促进了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应用,在满足承载力的要求下,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沉降控制是决定地基处理是否成功的关键。探讨了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规律和影响因素,归纳了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优化设计思路,为此类复合地基的应用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运用FLAC软件对杭州开发区某办公楼复合地基沉降进行数值模拟,结合工程实际对FLAC模拟结果进行了位移矢量和沉降分析,并将数值模拟结果和实测沉降值进行对比. 在对数值模拟结果和实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影响CFG桩复合地基沉降的主要因素. 分析发现桩土相互作用、桩的设置、载荷时间关系和土层应力分布对复合地基沉降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