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进行强有效的阅读教学,常常困扰着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目前农村语文阅读教学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目的偏离,将阅读囿于识字、释词、释句、分段和重记忆等.学生到头来不会读书写文;(2)过程简化,以"讲"代"读",不能让学生"自求、自得、自探、自结".到头来当然不会"自己读书";(3)阅读教学教法单一,千篇一律;(4)开拓乏术,拘守课文,局限课堂,偏离考试,情境封闭,路数量化.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有不少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呼吁阅读教学要返朴归真,练好“读”功。那么,如何过好读书关呢?  相似文献   

3.
前几天,听了几堂课改年级的阅读展示课,教师们确实抓住了“读”这个主线。初读、引读、领读、对读、轮读、接读、齐读等,形式多样,读声琅琅。可是,细细品味,总感觉缺了点什么。整堂课“一读到底”,读的多,想的少,更不用说写了。出现以上现象,可能与新课改倡导的“以读为本”的理念有关。古人也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因此很多老师就认为语文课,不充分地读,就不能理解课文内容,不读书就不是语文课。但笔者认为过分地强调“读”,占据了“写”的时间,也不是好的语文课。阅读教学不是多读就是好课,浮在文本表面的朗读,没有深层次地挖掘,那也是阅读教学的缺失,因此阅读教学要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夯实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杨冬云 《科技信息》2009,(8):232-232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提高语文成绩,要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必须引“源头活水”进语文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音乐”的魅力感染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通过语文“人文性”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运用被“击活”的语文知识,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5.
周洪连 《科技信息》2009,(14):241-24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主要有:“读”得少,“练”得少;忽视学生自读能力的培养;割裂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体验的关系。走出小学语文误区的主要对策有:正确处理好讲和读、训和练关系;教给读书方法,培养自读能力;正确处理好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体验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阮海龙 《吉安师专学报》2004,25(B12):183-184
传统的由教师包办命题的作文训练方式,容易集中学生的思绪,便于作文统一指导和评析。但存在教师出题的意图和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有时不一致、题目难以符合每个学生的表达愿望等弊端。为激发学生在作文中的自主性与独创性,顺应时代对语文教学和考试的要求,必须加强学生的“拟题”训练,注重在阅读教学中要渗透“拟题”训练,在作文教学中加强“拟题”训练,作文讲评时重视“拟题”训练。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应融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和语文综合性学习之中。以“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并重;作文就是口语交际的延续;让学生在读书、写作、调查、研究等多种学习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朱立华 《科技资讯》2006,(33):95-95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已占相当的比重。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带问题阅读是阅读教学的关键环节,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问题设计是一门艺术,在问题的设计过程中要注意:问题设计要诱发学生兴趣,忌直贵曲;问题设计要设阶梯,层层递进,逐级攀登,以完成教学任务;问题设计要有“度”;问题设计要“巧”;要注意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作为教学的又一新理念,李满了誓譬生从被动世毋中解放出来的人文情怀,它使学生在对话中丰富知识,增长见识、体现和认识自我,成长为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富有对话理性和合作精神的现代人。  相似文献   

10.
“趣味语文”安排了这样一项活动:欣赏对联“好读书不好读,好读书不好读书”。这副对联是明朝著名文学家和书画家徐渭晚年所做,妙在一个“好”字,借助汉字多音多义的特点,巧妙构思,精心设对,造成语意双关耐人寻味的奇妙效果,意在告诫儿孙后辈珍惜时间,趁早好好读书。  相似文献   

11.
(一)语文教学“错了位”,要做好“复位”工作;教师要从“演员”的位置恢复到“导演”的位置上来;学生要从“听众、观众”的位置上恢复到“演员”的位置上来。(二)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教师要树立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的信心;要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要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解悟”能力;要“先学后教”和“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种类繁多的新法。虽然“教无定法”,但各种教学方法都会或多或少有它不无遗憾之处。诗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语文教师,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切合学习的主体——学生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我想,这应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强调教学“对话”。人民教育出版社崔峦先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通过参与对话,扮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角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世间万物都是矛盾着存在的,如果没有矛盾冲突,没有对立统一,也就不会有激烈的思维火花,就不会有发明创造,人类就不会有进步。本文就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学如何在“矛盾”对话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点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基于这种理念和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尝试与学生、文本进行对话,但往往是“话”对不起来,学生对内容感悟不够,体会肤浅,使课堂中的对话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那么如何才能使对话不流于形式,不浮在表面呢?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问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感染,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对话”在“感悟”中生成,“感悟”又在“对话”中升华。“悟说”训练就是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引发学生和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多重积极的对话,以“感悟“激活“对话”,让“对话”促进“感悟”,巧妙地打开学生的“话匣子”,使“说”成为课堂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6.
教育家陶行知谈到培养目标时说:“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认为“真人”就是人格高尚的人。“先成人,后成才;既成人,又成才”,是教育的宗旨,而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担负起这一重任。语文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之间活生生的人的关系,是用智慧培育智慧,用生命呵护生命,用创造栽培创造的事业。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刘志云 《奇闻怪事》2006,(12):40-41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生活和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我们心怀感恩——》这个课题的提出,受启发于生活的三点:一是经常听同事说,以前教过的学生,到了初三重新分班后,路上见面连“老师”都不叫了,现实得让人心凉;二是我们的学生对老师很尊敬,却经常顶撞宿舍的生活老师和校园里的保安;  相似文献   

18.
王桂生 《吉安师专学报》2003,24(B12):162-163
语文教学屡受责难,原因是其负担重.费时多,效率低。语文教师应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认真实践语文教学的“减负增效”.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如何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呢?途径很多.本文只述三点:1、锤炼教学语言.借教师准确、清晰、风趣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突出语文特色.借语文课的情感性、审美性、人文性陶治学生情操;3、调整教学关系,在新颖、务实、开放的教学气氛中培养学生的乐学之情。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习语文,不仅是对文化的理解,还是对心智的开启,对情愫的放飞。学习语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学生、教师、文本之间进行对话,才能展现语文特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每当新学期开始,和孩子们捧起课本一起阅读的时候,我全身的细胞好像都在跳跃。不管是小鸟啾啾的早晨,还是书声琅琅的课堂上总是充满了读书的快乐。低年级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刚刚站在语文学习的起跑线上,让孩子们喜欢读书、热爱读书,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在低年级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低年级教材中一篇篇优美的小文不仅贴近儿童生活,还为学生感受和体验丰富多样的情感提供了机会。因此我们要把发挥新教材优势,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促进儿童语言发展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自觉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