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增强低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下的语音质量是语音识别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众多增强方法中,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针对EMD在对语音进行增强时存在端点效应的问题,研究了极值域均值模式分解(extremum field mean mode decomposition, EMMD)方法。该方法改变了EMD只利用信号的极值点信息的单一做法,充分考虑输入信号所有信息,计算信号极值点间所有数据的均值,可以有效解决EMD中的端点效应问题。因此,提出了基于EMMD的语音增强方法,实验结果表明EMMD方法的引入,消除局部数据中隐含的支流分量,避免了EMD方法的端点效应问题,明显提高了带噪语音的SNR,改善了语音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遗传算法面对复杂多模态函数优化问题时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提出一种区间分解优化思想。通过区间分解,可以找到问题的多个局部最优解和全局最优解。同时,将算法在Internet环境下实现,既减少了算法的寻优时间,又节约了算法的运行成本。实验表明,区间分解优化方案能有效克服遗传算法陷入局部极值,大幅度提高算法的寻优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夏普比率测度了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在风险性与盈利性的综合表现,结果表明:在股市上涨期间,企业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夏普比率关系不确定;在股市下跌期间以及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企业债券市场的夏普比率高于股票市场的夏普比率。同时,本文根据BDSS模型考虑了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结果表明在各种市场条件下,企业债券市场比股票市场的流动性风险都要小。文章最后针对比例因子a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得到稳健结论。从这两个模型得到的结论说明在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三个方面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比股票市场运行良好。这一结论不同于之前人们对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运行效率低下的普遍看法。  相似文献   

4.
西方信号理论表明,上市公司遵循稳定的股利政策,股利变化可传递未来盈余的信息。从股利政策稳定性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信息内涵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遵循不稳定的股利政策,不稳定的股利政策使得我国公司的股利政策的信息内涵与西方信号理论存在一定差别,即股利变动不反映公司未来盈余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基于年报披露事件的公司治理信息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信息观的事件研究方法来研究公司治理信息含量.样本为2003~2005年经过筛选的198家、195家和17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样本与控制样本公司年报披露市场反应存在显著的差异,公司治理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在公司治理状况整体较好的年份,研究样本的市场反应程度大而且显著,而在公司治理整体较差的年份,控制样本的市场反应程度大而且显著;市场效率方面,我国资本市场没有达到半强势有效.  相似文献   

6.
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理论,提出一种新的有监督的特征提取方法,它具有二个特点: 一是在特征提取过程中它直接利用训练样本的类别信息,二是在计算上仍然采用与非负矩阵分解方法相同数学公式,因此这种新特征提取方法被称为组合类别信息的非负矩阵分解(CINMF)方法.另外,在分类时本文提出了基于两种特征融合的分类策略进一步提高CINMF方法的识别率.通过在YALE人脸库和ORL人脸库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新方法在识别率方面整体上好于原非负矩阵分解方法,甚至超过常用的主成分分析法(PCA).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个基于GDF(扩展决策函数)的多agent任务规范分解判据,提出多agent的任务规范分解性质;将多agent任务规范分解问题等价为建立一个与信息agent任务规范属性相关的MSBN(多模块贝叶斯网)问题,并证明了MSBN的d-cutset(d-割集)和分解判据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与多agent任务规范对应的MSBN的分解方法.最后通过示例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从信息有效性角度,采用文本向量化方法将分析师深度研究报告文本分解为"新"、"旧"信息,并以事件窗口下的累计收益率度量股价反应,检验上述两类信息对股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析师独立收集并发布的"新"信息能够引起显著的股价反应.分析师群体存在复述市场已有信息的行为,但其复述的"旧"信息对股价无显著影响.通过进一步分解股价反应,发现分析师"新"信息同时向市场传递了公司特质信息与市场行业信息.此外,分析师报告的语调、谨慎性和简洁性等文本特征能影响"新"信息进入股价.本文为监管当局如何规范分析师行为以及分析师如何撰写研究报告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次从信息有效性角度,采用文本向量化方法将分析师深度研究报告文本分解为"新"、"旧"信息,并以事件窗口下的累计收益率度量股价反应,检验上述两类信息对股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析师独立收集并发布的"新"信息能够引起显著的股价反应.分析师群体存在复述市场已有信息的行为,但其复述的"旧"信息对股价无显著影响.通过进一步分解股价反应,发现分析师"新"信息同时向市场传递了公司特质信息与市场行业信息.此外,分析师报告的语调、谨慎性和简洁性等文本特征能影响"新"信息进入股价.本文为监管当局如何规范分析师行为以及分析师如何撰写研究报告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价格对信息调整的速度提供了一种直接衡量金融市场反应不足或反应过度的程度,进而检验市场有效性的方法。运用一种更优的价格调整速度的估计量,对我国股票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股票价格对信息的调整是一个剧烈振荡的过程,信息得以完全调整需要12天,而在更长时间间隔内市场并未表现出反应过度,短期内小盘股对信息的调整速度快于大盘股。  相似文献   

11.
在股票市场的交易机制设计中,股票市场透明度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有效的市场透明度能够促进价格发现效率,提高市场质量. 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06年7月1日开盘集合竞价由封闭式转为开放式的事件,选择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无偏回归分析方法, 研究股票市场透明度对价格发现效率的影响,并从信息角度解释. 得到结论:市场透明度提高后市场流动性降低;知情交易者在开放式集合竞价期间的参与度降低,开盘价并没有反映出知情交易者的信息,阻碍了价格发现,导致开盘价格发现效率降低;这意味着开盘集合竞价透明度的提高并不能有效提高市场质量.  相似文献   

12.
股票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演化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1年2月19日B股市场扩大投资者范围这一事件为研究背景,运用协整理论以及长期-短时(permanent-transitory,PT)模型分2个时间段研究了上海股票交易所A,B股价格发现功能的演化过程.第1时间段,由于市场的分割使得A、B股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机制没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第2时间段,A股市场在价格发现中占据主导地位.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影响股票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7个理论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对其中5个理论假设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3.
Miller认为开放卖空交易将引入异质信念,悲观投资者的预期通过卖空交易释放到市场中,从而缓解股票定价过高的现象.本文利用我国股票市场5次主要融资融券名单调整的数据对这一假说进行检验,发现市场中异质信念在卖空交易开放后显著增强,异质信念的引入对股票定价过高产生一定的缓解作用.此外,由于我国同时引入了融资交易和卖空交易两种机制,本文对两种交易机制进行检验,排除融资交易的影响,最终确认卖空才是引入异质信念和缓解股票定价过高的主要原因.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卖空交易对提高中国股票市场质量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网络舆情的兴起给资本市场带来了深远影响,对监管层和上市公司的舆情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借助于监管部门对深市上市公司网络舆情应对状况的调查,实证检验了网络舆情及其应对与上市公司的信息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网络舆情危机会造成当年度股价崩盘,且来自自媒体的转载会增大股价崩盘的幅度,网络舆情重视和应对程度良好的公司在面对舆情危机时的股价崩盘幅度更低.上市公司对网络舆情的重视及投入能够向资本市场传递公司特质信息,提高资本市场的信息效率,进而降低未来股价崩盘风险和股价同步性.结论表明,上市公司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并非是满足监管要求和投资者诉求的面子工程,而是一项切实有效的求是工作,结论对完善资本市场信息传播管理制度,提高资本市场信息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往研究忽略了汇市成交量包含的信息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可能导致模型参数的有偏估计.基于泊松分布的随机波动率模型不仅可有效解决传统做法对成交量信息使用不足的问题,而且通过将汇市成交量信息引入模型,与现有文献形成有益补充.通过SMC算法编程实现了SV-VOL模型的有效估计,发现股市成交量信息有助于股价波动预测;汇市成交量信息是通过股市流入净资本这一间接渠道最终影响股票收益率与股市量价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成熟度较低的中国股票市场,探究交易者有限理性条件下信息披露质量和价格发现效率的均衡关系.研究构建了一个包含信息摩擦和交易者学习的两期经济模型,通过引入预期偏差和参考点依赖偏好来刻画交易者的有限理性特征,分别讨论了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条件下的市场出清过程,并给出了盈余公告后价格漂移现象的理论解释和抑制由交易者有限理性导致的价格异象的途径.结果表明:1)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价格发现效率与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与交易者有限理性程度负相关;2)交易者的参考点依赖偏好是导致盈余公告漂移现象的重要原因,当上市公司公告为好消息时,交易者处于盈利状态,倾向于风险厌恶,会低估资产价值,因此市场出清价格要低于公司实际价值,长期来看,股价会倾向于进一步上涨.当上市公司公告为坏消息时,由于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倾向于风险偏好,会高估资产价值,因此市场出清价格要高于公司实际价值,长期来看,股价会倾向于进一步下跌.研究结论对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提高中国金融市场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实金融市场中,上市公司为迎合投资者情绪可能进行正向盈余管理,通过降低信息披露质量使上市公司市场价格大幅高于其内在价值,因此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17.
股指与股指期货价格发现过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使用脉冲响应和一般因子分解模型检验了标准普尔500指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香港恒生指数、日经指数和金融时报100指数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过程.结果发现,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并且随着期货市场的发展,期货市场在价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起到了信息(定价)中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非理性行为假说,以信息透明度为切入点,实证检验了风险承担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受噪音驱动较明显的中国资本市场中,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与股价同步性呈负相关关系,一系列稳健性测试支持了文章基本结论.进一步分析显示,管理层为缓解风险承担带来的财务困境和代理冲突,采取盈余管理等手段隐藏公司信息是这种关系的内在机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加剧风险承担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的负向关系.研究结论首次为风险承担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解释和经验证据,其重要启示是:虽然风险承担降低了股价同步性,但其看似利好的背后并非更多的特质信息披露,也并非更高的市场定价效率,而是更低的公司透明度和更多的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19.
基于小波与混沌集成的中国股票市场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小波变换和混沌理论提出了一种中国股票市场建模及其预测的小波与混沌集成的方法.首先应用小波分解理论对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日收益率序列进行分解,分别得到低频部分和高频部分,并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存在混沌特性;然后应用混沌理论分别建立低频部分和高频部分的预测模型,对低频部分和高频部分进行预测;最后应用小波理论对混沌模型预测的结果予以重构,实现对原始收益率序列的预测.与现有方法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股票价格的变动是市场对信息反应的外在表现.本文利用高低价等极值价格信息将市场对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的反应进行了区分,并对这两类反应的时序动态性质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显示,中国股市对利好和利空消息的反应表现出非常明显的非对称性:1)与利好消息相比,市场对利空消息的反应表现出更强的持续性特征,说明市场对坏消息的反应相对较慢;2)市场对利空消息的反应会显著地影响到市场对利好消息的反应预期,反之则不成立.本文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中国股票市场对信息的反应并非完全理性的,历史的价格信息会影响到未来资产价格预期的形成.同时,本文的实证研究结论不仅可以解释中国股票市场牛短熊长的特征,而且表明在中国的股票市场中,与利好消息相比,利空消息更容易造成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