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2003~2014年中国30省区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使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建立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城镇化进程中能源强度、交通压力、能源结构等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雾霾污染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局部地区雾霾污染存在集聚现象;空间和时间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最优;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都显示雾霾污染存在空间外溢效应,我国经济发展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能源结构、交通压力与雾霾污染呈同方向变动,能源强度的溢出效应为负;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比静态更为合适,估计结果更为准确,揭示了行为习惯等遗漏因素对雾霾的影响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2.
本文构建了纳入时间、个体交互项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以分析环渤海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基于交互效应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不仅探究了产业结构调整的能源消费效应,同时分析了能源消费的空间效应以及共同因子对不同区域单元能源消费的差异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能源消费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同时,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费,但产业结构合理化未能起到降低能源消费的作用,经济增长是造成能源消费增加的主要因素。居民和企业能源消费偏好、意识等社会因素也成为近年来能源消费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要素空间集聚、制度质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素空间集聚影响空间资源配置效率,制度质量影响要素积累效率,两者的综合作用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本文通过量化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劳动力和创新要素集聚,构建要素空间集聚指标,运用中国1997-2016年的省域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动态面板数据(SDPD)模型实证检验了要素空间集聚、制度质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要素空间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表现出阈值效应,东、中、西和东北部地区的集聚中心分别是广东、湖北、四川以及辽宁;要素空间集聚和制度质量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正向作用,两者存在互补的影响关系.研究还发现:东中西和东北地区的要素空间集聚、制度质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的要素空间集聚、制度质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最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泛长三角地区四省一市28个制造业为研究对象, 一方面通过Moran's I指数和散点图检验泛长三角区域间产业集聚度的全局空间相关性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情况, 从时空角度对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关系进行了量化考察; 另一方面采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考察了地区产业集聚受周边省份相关产业转移的影响. 研究发现产业转移规模空间变量对周边省份的产业集聚度有着显著的影响, 实证结果从定量的角度证实了承接产业转移是实现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途径. 此外, 研究还发现产业转移规模空间变量对不同发展时期的产业影响不同, 影响随着产业的演化方向而逐渐减弱, 结果验证了地区产业转移总是从陷于比较劣势产业开始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5.
立足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本文就黄河流域低碳建设和区域协同减排背景下的金融发展对能源消费水平的影响机制和传导路径进行系统考察.基于包含知识产出的内生增长Romer模型,构建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的理论模型;进而通过选取2000-2017年黄河流域省际面板数据构造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对金融发展驱动能源消费的空间效应展开...  相似文献   

6.
基于产业集聚对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利用2005~2016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制造业集聚对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本身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长期和短期内均显著提升了本市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制造业集聚在长期和短期内对本市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相邻城市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一类特殊的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空间动态非参数杜宾模型的设定、估计与检验上,以研究不同空间单元之间的非线性影响.为此,本文就固定效应空间动态非参数杜宾模型给出了迭代估计及相应的假设检验方法,并根据蒙特卡罗模拟结果,对迭代估计方法加以改进.通过仿真实验和实证应用,验证了对于固定效应空间动态非参数杜宾模型,尤其是N和T比较大的情形,本文给出的改进方法是稳定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范围粗犷式的经济社会发展,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公共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基于新开发的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在充分考虑异质性特征的前提下,探究了经济社会发展和雾霾污染对全球166个国家居民健康期望寿命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发展、雾霾污染和健康期望寿命存在动态互动效应,社会发展有利于提高公共...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2002~2016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建立SYS-GMM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制造业集聚均会显著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并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更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主要通过提高绿色技术效率和绿色技术进步来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而制造业集聚主要通过促进绿色技术效率来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地区的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东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小于中西部;制造业集聚促进东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对中西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外商直接投资显著抑制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城市化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曾召友 《系统工程》2024,(2):151-158
忽略面板模型横截面之间的空间相关性易导致其协整检验误拒率偏高。本研究采用模型变量的空间矩阵变换和回归残差Sieve Bootstrap技术相结合,既能使数据结构不受重抽样影响,又可发挥自助抽样(Bootstrap)技术优势,由此发展出基于Sieve Bootstrap技术的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协整P检验,可在建模过程中充分考察空间效应的同时防止出现虚假回归。模拟及实证结果均表明:当面板数据模型出现内生回归元或横截面之间存在空间相依关系时,该检验不仅明显降低误拒率,还能保持高检验势,同时结果更具稳健性。  相似文献   

11.
谢里  朱国姝  陈钦 《系统工程》2012,(8):113-117
选取1994~2004年36个国家的数据为分析样本,构建了人口集聚及其与消费、投资、贸易、技术等因素的交互项共同影响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人口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都存在一个最优的人口集聚度,只有当人口集聚水平保持在最优人口规模时,才能最大程度上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虽然人口集聚会通过与消费、投资、贸易以及技术的协同作用机制影响地区经济增长,但各交互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低于单个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提升居民消费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这种影响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以及空间溢出效应有何规律性,都有待深入研究.为此,基于2011-2018年中国26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本文从空间关联性角度对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居民消费的理论机制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并且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与西部地区相比,数字普惠金融对东中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的拉动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更显著;相较于三四五线城市,数字普惠金融更能够拉动一二线城市居民消费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000~2015年26个主要城市数据,构建了三种空间权重矩阵,引入了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探讨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关联模式、区域经济关联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并运用空间回归模型的偏微分方法实际分解了这种效应。研究发现:不同空间权重下,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具有极强的空间相关性;城市群经济关联模式不断向高级化演进;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关联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进一步的效应分解发现城市群经济关联的直接效应为正但统计上不够显著,间接效应显著为正且总体影响系数更大。基于此,提出促进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关联纵深融合、加速城市群经济关联空间溢出效应释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直辖市)1997-2009年的数据,度量了我国金融业的空间集聚情况,并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进行了全局Moran Ⅰ检验、局部Moran Ⅰ检验和Moran散点图分析,以探讨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空间相似性和动态演变. 实证结果显示:从全局上看我国金融业空间聚集性仍不显著,并不像经济增长已呈现显著的聚集性分布,经济集聚远远先于金融集聚;但是,我国某些相邻的省市间的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空间相似性,局部呈现出某种集聚性分布,即金融业发展在局部具有一定的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中国省域产业结构的空间计量经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假设中国省域产业结构间存在空间依赖性,提出了研究产业结构变化的空间滞后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别在全域和局域内,对中国31个省域产业结构变化进行了空间计量回归.结果显示:1)假设得以证实——省域产业结构间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2)产业结构初始值、人均GDP等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变异现象,即这些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依据区域不同存在显著差别.基于这两点,得出主要结论:为推进省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应将邻接省域产业结构状况加以考虑,作为一个系统整体分析;并且考虑到要素具有的空间变异性,针对不同区域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与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保障。吉林省粮牧资源基础较好,高产量区域集中分布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中南部地区。1998-2007年,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同比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研究发现,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是产值区位商〉1且就业区位商〉1的行业,集聚增长趋势较为显著;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加工类型总体上以粮牧加工为主,药品及特产品加工比重逐步提高,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粮牧高产量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比重较高,农产品加工业向大城市郊区及原料产区集聚进程明显。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收敛性一直是研究热点,动态外部性成为关注焦点.通过分析动态外部性与城市群经济空间收敛机理,构建动态经济权重模型,判断区域经济空间关联性.然后分析面板数据平稳性,结合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计算技术空间溢出水平,准确判定区域经济收敛性.最后,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例证该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并得出:①空间外部性是影响经济收敛的主要因素,技术空间溢出是关键,SDM较好地描述了此收敛性;②使用SDM分析时必须确保面部数据的平稳性,剔除短期周期性误差对区域经济收敛性的不当影响;③空间权重受地理邻近、产业结构和市场潜能的交互影响,是动态的,且对经济收敛结果影响很大;④环长株潭城市群存在明显经济收敛机制,技术空间溢出效应较显著,仍需要进一步消除限制知识和贸易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交通瓶颈促进城市群技术进步和经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知识生产函数的基础上, 将三种知识扩散渠道纳入分析范围, 结合传统影响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结合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工具, 以全国总体样本, 分地区子样本和两两地区分类比较子样本为分析对象, 对技术创新能力和相关影响因素在区域内部及区域间的扩散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 不同样本的分析结果表明: 全样本和分地区样本两个视角分析均证实了我国整体各省份间以及地区和地区间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 但是地区内部和地区间的空间相关性形式有所区别. 具体的变量估计结果显示:三种空间知识扩散渠道变量中, 一地区周边地区的FDI和进出口贸易无论是区域间还是在区域内部的分析层面上均没有对本地的技术创新能力产生显著影响; 在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传统变量中, 全国总体以及大部分地区内部的技术市场活跃度, 科技人员保有量和进出口贸易对区域整体技术创新能力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拓展并运用自组织特征映射(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SOFM)模型,从消费角度研究了中国城镇居民嵌入式碳足迹(Embedded Carbon Footprints,ECF)的空间分异特征,并分析了ECF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居民ECF空间分异明显,呈显著的经济、地理集聚特征;人均可支配收入是ECF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城市发展模式、气候、文化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研究结论给出了启示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一个在能源替代、人力资本与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模型,同时将消费与环境质量因素引入到效用函数中。利用动态最优化理论、最优均衡分析技术与静态分析方法,探讨了经济系统动态均衡的存在性;在稳态最优增长路径上,讨论了人力资本积累效率、环境质量、污染强度以及不可再生和可再生能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稳态最优经济增长路径上,多种因素影响着经济的增长率,环境质量的高低受环境意识、污染程度指数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一定条件下,可再生能源的可再生率与人力资本积累效率,明显有助于环境的改善与可再生能源最终替代不可再生能源,以及经济增长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