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医针灸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研究证实,针灸通过体表刺激将信息传输到人体,在脑内整合处理,进而输出指令,调控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调节整体功能,达到改善机体状态、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神经调控技术风头正劲。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2016年开展一项名为“刺激周围神经治疗疾病”的计划,该计划类似于电针疗法。本文就传统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对针灸与脑相关的研究进行梳理和特征总结,从神经调控角度阐释针灸的效应机制。理解针刺调节中枢及外周运行机制,将对针灸神经调控技术的人工智能化研发具有重大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西方传教士在明末清初之际介绍西方四元素的同时,也对五行理论提出一些批评.四元素的观念和五行学说两者是截然不同的逻辑,一个是谈论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另外一个则是着重于系统内各单元相互影响及变化的理论.五行学说具有中国自然哲学的特色,金木水火土只是一种系统的符号,它们有相互生克的运行关系,正是延续《周易》生生化化的思想.另外,五行学说的建立常常与王朝更换、做人处事及王者统治相对照,这也正显示了中国自然哲学中天人合一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当西方传教士在明末清初之际介绍西方四元素的同时,也对五行理论提出一些批评.四元素的观念和五行学说两者是截然不同的逻辑,一个是谈论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另外一个则是着重于系统内各单元相互影响及变化的理论.五行学说具有中国自然哲学的特色,金木水火土只是一种系统的符号,它们有相互生克的运行关系,正是延续《周易》生生化化的思想.另外,五行学说的建立常常与王朝更换、做人处事及王者统治相对照,这也正显示了中国自然哲学中天人合一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任何心身疾病都与生理的机能障碍有关,心身疾病有医学的、器官的症状,它的病因学与心理变量有密切联系.心理生理测量的研究结果证明,心身疾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情绪(特别是焦虑情绪)干扰因素.心理学家马尔曾经指出恐惧(焦虑)的重要性,他认为恐惧经常阻止行为表现出来.例如,在依赖性和焦虑之间的冲突会引起溃疡;愤怒和焦虑之间的冲突会引起高血压;在儿童中因与亲人分离产生的恐惧和哭喊会导致气喘病等等.近代心身医学的研究已科学地证明心理因素在多种疾病的病因、病程和治疗中的作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已逐渐被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中医美容的几大特点:1.历史悠久,实践丰富。2.随中医学的发展而发展,因而成熟较早,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具中医的整体观思想和辩证论治特色。3.手段多样、安全,作用广泛、有效.手段主要有中药、针灸、穴位按摩、药膳、气功等。各种手段的作用大致可分为治疗和保健两方面。本文还论述了中医美容学科的形成和发展趋势,论证了本学科必将在不久的将来正式诞生,并指出了它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热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疾病治疗方法,在中国和世界各地都有用热疗治愈疾病的历史记载.本文主要从技术、产品和临床3 个方面综合回顾了现代热疗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微波、射频、超声等热疗技术的进步和磁感应热疗等新型热疗技术的出现.分析表明,目前热疗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实现更高的治疗温度,温度控制更精确,副作用更小,疗效更好;在肿瘤治疗领域,热疗甚至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主流治疗手段,在一些常见的良性疾病治疗方面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黄帝内经》养生,康复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帝内径》是我国现存中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它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具有重大作有尤其是它的养不复思想对后世的健康防病知疗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养生,康复,保健的生命科学意识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医学正处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阶段。由于人的社会属性、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都可以通过心理作用而对人体机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良的心理因素刺激可作为明显的致病因子而引起躯体疾病——"心身疾病"。许多专家指出,风湿类疾病,尤其是类风湿性关节炎(RA),心理社会因素是疾病产生、发展以及转归等过程中不容忽视的致病因素。心身医学的萌芽几乎与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一样古老。心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福建中医药大学为例,研究适合该校校情的针灸推拿学专业临床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立足针灸推拿学自身的专业特色和人才特色的实际,以面向行业及福建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面向未来中医药教育国际化为目标,围绕学生临床技能培养这一主线,探讨以"针灸推拿经典、临床诊疗技能、创新研究能力"为特色的针灸推拿学临床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针刺疗法、穴位注射、针灸疗法、综合疗法等方面对90年代以来针灸治疗阳作的方法和进展进行综述,表明针灸治疗阳作疗效较好,有一定特色和优势。并从治疗用穴、手法传感、疗程与疗效、存在问题及展望四个方面加以述评,指出目前针灸治疗阳作存在选穴较局限、基础研究报道甚少、且无统一的诊疗标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论神篇目很多,从神的含义、形神关系,到神的作用、神的病证以及治疗养生等,阐述详尽,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中医神学说,对研究中医心身医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医针灸学有着不同于现代医学的特殊性,其基本概念均植根于传统中医理论。通过对针灸核心概念如经脉、腧穴、针刺、艾灸等的起源、发展、演化以诠释学与历史观的考察与分析,提出:针灸概念的产生均有其具象的身体结构基础或直观感受基础,不断发展为用以表达特定的人体体表刺激效应的抽象规律。  相似文献   

13.
神经性厌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心身障碍。其病因主要是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患者因害怕肥胖或有体像障碍而有意、反复或长期地节食。其结果是体重明显低于正常体重标准的下限 ,身心损害。其治疗方法有医学治疗 ,社会干预和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4.
“五音对五脏”的心理生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五音和五脏的心理生理的关系,我们借用“电脑经络探测系统仪”,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其结果可以证明:“咝音”可以动肺,“呵音”可以动心,“呼音”可以动脾,“嘘音”可以动肝,“吹音”可以动肾等,并证明了静息状态与发音状态在电信号(μA)变化上有显著差异性.由此可以揭示五音的不同声波对五脏的功能状态有不同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五行学说和“天人相应”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给出了五行学说和“天人相应”这两个中国古典哲学理论的数学模型,论证了这两个理论和现代控制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微循环是西医判断人体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癌症患者大多存在严重的微循环障碍,它和癌的转移、复发与恶化成正相关的关系。经络状态是传统中医辩证施治的重要依据,中医经络现代研究肯定了体表穴位与脏腑功能的相关联系,当人体的健康状态发生变化时,相应的经络穴位的伏安特性(V-A)也随之而产生明显的变化。郭林新气功的呼吸导引、势子导引和意念导引强调的正是在气功态下对人体经络有意识的锻炼疏通,所谓“经络通,百病消”。采用显微摄相机、MCIMPS系列微循环图象处理及多参数测量系统,连续三年对坚持练郭林新气功的数十名患者进行微循环参数和血液粘度的跟踪检测。自1995年起又增加了用JXT-2经络穴位图示诊断仪同时检测上述患者的经络V-A特性曲线。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可望对郭林新气功疗效检测提供可靠的定量判据,从而为人体生命科学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阴阳五行学说的本质进行客观、深入地剖析,发现其中蕴藏着许多可指导园林景观设计的思想和理念,同时揭示出阴阳学说在景观设计当中该如何体现,五行学说、中药药效和中药植物之间存在的联系及其在设计中的运用.结合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核心景观区改造设计方案来进行分析论证,通过对设计理念和方案构思的分析,真正将中药研究院自身特色、阴阳五行学说二者融合到核心区景观设计当中.  相似文献   

18.
恶性肿瘤的心理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恶性肿瘤的心理学致病机理、心理治疗的应用等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是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在癌症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心理因素在患者致病机理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心理治疗在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运用中医传统医疗方法结合现代物理治疗方法,对梅花针加艾灸、手法结合理疗,综合治疗踝关节扭伤50例进行报道,以期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