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研发经费体系的发展历程。以科技研发经费发放全过程为视角,分析了科技研发经费发放主体、数量、领域及类别、对象。通过数据描述和文本分析,发现:(1)各部委尤其是财政部和科技部是政府经费发放的主体,财政部主要负责财政拨款,科技部主要负责经费分配,但总体来说企业在科技研发中投入更多经费;相应地,R&D经费支出的执行部门按支出数量排序,依次为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学校;(2)中国科技研发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国家财政科技拨款占公共支出的比例递减,但近年来稳定在4%左右;R&D经费投入强度逐年递增,且已超过一些发达国家;(3)虽然基础研究在R&D内部支出中所占比例最低,但科技经费的管理方开始越发重视基础学科;(4)科技专项计划类型的资助面向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现实需求,说明中国科技研发经费体系兼顾基础研究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初步建立了财政性科技经费监管体系,但是在监督主体、监督制度等方面还存在缺陷,科技经费监督出现诸多问题。建立要加强宏观层面的统筹规划,建立由政府、承担单位和外部主体上下联动、横向联合的立体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校研发经费支出和产出规模的不断增长,高校研发经费投入与产出关系备受关注。高校研发经费支出总量指标因掩盖了经费具体结构而不能较好地反映经费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通过构建反映不同经费结构与高校研发产出关系的实证分析模型,探讨经费结构差异对高校研发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经费来源、类型和用途的经费支出对高校研发产出起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对山西省“十五”科技经费投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指出山西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增加却相对较慢,提出了增加山西省科技经费投入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未来中国研发投入增长速度,在原有学者总结的研发投入强度发展轨迹类S曲线一般规律基础上,对1995年以来中国研发投入强度发展轨迹的类S曲线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在经过1999-2013年中国研发投入强度高速增长期之后,2014-2018年中国研发投入强度开始慢速增长,并判断在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研发投入强度未来将呈现慢速增长的趋势,提出在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增长缓慢的背景下,政府应适当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 相似文献
6.
我国科技经费配置结构与使用效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我国科技经费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三类执行部门中的配置结构和各类执行部门的科技经费支出结构;按照科技活动产出情况,对各类执行部门的科技经费使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价:指出了我国在科技经费配置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优化我国科技经费配置结构,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太原市科技局条件财务处 《太原科技》2011,(4):55-55
为进一步加强太原市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科技项目经费管理规范、使用合理,太原市科技局近日出台《关于加强太原市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审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获得市级财政科技经费资助的科技项目,应在项目完成后提请验收(鉴定)前,组织开展项目经费审计。 相似文献
8.
9.
张跃挺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11):4-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国家财政通过一系列的计划和措施,逐年加大了对科技领域经费的投入,高校科技经费规模随之也愈来愈大,在有力保障科研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对高校在科技经费的管理使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高校科技经费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必须在推进科研管理的同时,切实加强科技经费的管理,进一步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以确保高校科研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周程 《科技导报(北京)》2020,38(7):6-11
一个国家即使发表了很多科学论文,申请了很多发明专利,也未必能有效地促进本国的创新发展和经济增长。关键在于不仅要通过研究开发生产出一批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而且还要通过研究开发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虽然高校在开展科学研究方面具有更高的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产出效益,但是政府投给高校的研发经费占比却严重偏低,以致在校学生很少有机会接受严格的科学研究训练。在美国已开始严控中国理工科学生和学者赴美交流,中美技术战将陷入长期化的情况下,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加大高校的研发经费投入,尽可能地将政府投给高校的研发经费占比提高到30%以上,以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准,从而为高校提升科技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2.
赵正国 《科技导报(北京)》2019,37(10):81-88
基于政策文本分析和文献资料研究,梳理了1978年以来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改革相关政策,简述了2016年以来有关方面的主要改革行动。通过对中国科协第3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2013年)、第4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2017年)相关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科技工作者对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改革相关问题的评价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水利科技R&D投入产出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效益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按照投入产出渐进变化的基本规律,淡化既有存量对评价结果的影响,透过投入差异看产出结果的不同,将评价着眼于投入-产出的效益之上,综合反映水利科技项目投入产出比,从而分析水利科技R&D投入产出绩效。分析可知,水利科技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较为可观,而在科技论文、著作、及专利等直接科技产出效益相对不明显;项目经费的投资效果表现较稳定,而各项目的劳动生产率差别较大,地区间科技人才素质差异较大。因此,需要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促进水利科技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世界科技强国竞争的焦点。研发(R&D)人员是科技人力资源的核心。从研发人员规模与结构、研发人员资源配置、研发人员科研与技术产出效率等角度,对中国与世界主要科技强国的研发人员投入产出特征进行了比较,并对中国科技人力资源的培养与使用提出政策建议:壮大研发人员人才队伍,调整研发人员结构,优化研发资源配置,提升研发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英国和美国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这两个国家的公共科技资源对大学科研活动的投入模式和相关政策安排,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政府对大学科研活动的资助体系提出了若干值得吸收与借鉴的操作性建议。概括起来,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政府对大学科研活动的资助政策,确保大学科研活动的可持续开展,应从如下方面着手:一是建立综合人员定额加科研平台专项相结合的经常性科研经费保障机制;二是完善科研经费的支出预算体系,建立并完善人员性经费的保障机制;三是以科研成本核算为基础,确立科学的科研项目间接成本补偿比例。 相似文献
16.
研发产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研发的不断深入发展,日益呈现产业化的特征,形成了一个新兴的产业,并且发展迅速,而目前理论界还没有对研发产业的内涵和发展水平的认识还没有达成共识。从研发产业的内涵出发,研究了研发产业发展水平评价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从人力资源投入、经费投入、研发产出、创新能力、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六方面初步构建了研发产业发展水平的评级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金太元 《科技导报(北京)》2015,33(3):13-18
根据系统论,从结构与功能的视角,分析科协服务能力建设现状,研判科协服务能力建设的差距、瓶颈与症结,探讨科协服务“系统性困境源于理论贫困”的根源,提出了“以系统性创新破解科协系统困境”的战略构想,强调以系统性战略思维推动系统创新,加快构建“科协特色科技服务体系”,以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科协服务能力,全面提高科协组织服务创新的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8.
国际上关于国家科技活动投入产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及其评价研究已有较长历史,产生了一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代表性研究成果。通过对世界主要科学技术指标体系进行梳理与分析,总结其研究共识与特征,分析存在问题与不足,并基于中国现有的科学技术指标研究框架,针对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指标体系设计、数据采集分析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体制以改革为手段,在不断探索中找寻到中国特色科技体制机制路径,引领着科技事业不断创造历史性成就。回顾了中国科技体制的不同历史阶段和主要举措,分析了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与经验,提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展望。分析表明,对政府和市场、开放和自主关系的把握是理解科技体制阶段性特点的抓手;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科技体制改革需要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体系、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提高科技创新效率、改革评价导向、人事制度、科技资金管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着手攻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