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针对2010-2014年我国金融系统工程学科发展状况进行回顾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学科发展趋势与对策.首先,本报告对金融系统学科研究对象和方法论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选取中文及英文国内外优秀期刊进行文献搜索,以此作为近5年金融系统工程学科取得科研成果依据.通过对成果进行汇总分析,得出国内外主要从事相关研究的科研机构、研究团队、主要发表期刊与基金支持机构情况.通过对期刊的布拉德福德检验以及作者发文数目的洛特卡检验,得出了金融系统工程在我国的研究现状.在文献检索基础上,通过文献阅读,将现有研究总结提炼为9个科学问题,以此来归纳过去5年中金融系统工程研究重点领域.以上述9个科学问题为基础,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差异及进展进行对比.最后,本文结合最近5年金融系统工程领域研究发展进展及国内外金融形势,提出了金融系统工程研究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5年至1998年刊载的论文及其作者和引文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近年来我国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水平。文章探讨了作者的地区分布和系统分布的特点,确定了系统工程领域多产作者及多产单位的数量和比例,并研究了引文数量、比例、语种、文献类型及年代。  相似文献   

3.
对《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 995年至 1 998年刊载的论文及其作者和引文进行了统计分析 ,揭示了近年来我国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水平 .文章探讨了作者的地区分布和系统分布的特点 ,确定了系统工程领域多产作者及多产单位的数量和比例 ,并研究了引文数量、比例、语种、文献类型及年代.  相似文献   

4.
刘燕  胡平 《系统工程》2004,22(1):13-18
对《系统工程》2000年至2002年刊载的论文及其作者和引文进行统计分析,揭示近年来我国系统工程的研究水平。探讨《系统工程》作者的地区分布和系统分布的特点,确定系统工程领域多产单位的数量和比例,研究引文数量、比例、语种、文献类型及年代。  相似文献   

5.
对《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 995年至 1 998年刊载的论文及其作者和引文进行了统计分析 ,揭示了近年来我国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水平 .文章探讨了作者的地区分布和系统分布的特点 ,确定了系统工程领域多产作者及多产单位的数量和比例 ,并研究了引文数量、比例、语种、文献类型及年代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1~1995年间发表的论文及作者的统计分析,展示了15年来我国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水平,揭示了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者的现状和地区、系统分布的特点和规律,确定了该刊的核心作者、活跃作者群的数量及比例。肯定了该刊作为我国自然科学的核心期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对《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年至2005年所刊载的论文从载文量、研究内容、地区分布、EI收录量和文献计量学指标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1999—2001年《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载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1999-2001年《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所载论文从数量、内容、地区分布、系统分布和引文分布情况进行计量分析,各项统计结果显示,该杂志:1)载文信息量大,论文内容具有很强的导向和推动作用;2)期刊定位准确,具有独特的学术风格;3)作者体覆盖面广,但又集中于经济、科技较发达的地区;4)近期引文率高,载文内容新颖。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农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0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定于2010年7月29日-8月3日在山东省成海市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农业系统工程的创新与发展,凡农业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模型研究、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在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中的应用、农业发展以及农村建设中的新问题及对策研究等方面的论文均可投稿,投稿截止日期为6月30日,  相似文献   

10.
序言     
正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于2020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以"系统工程与百年变局之新机遇"为主题,来自全国200多所院校的10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年会.作为学会的会刊,《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特此在大会期间设立了期刊推荐分会场,鼓励学会会员将他们的优秀成果投稿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同时组织资深专家学者在分会场上进行现场点评和指导,以更好地推动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社会系统的狭义可持续性与广义可持续性的概念与数学定义,建立了社会系统的控制论模型以及狭义可持续性约束与广义可持续性衡量标准,并对社会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预测了系统未来的演化趋势,分析仿真结果得出的结论可以为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系统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学科.本文分别从单人优化决策和多人优化决策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系统工程涉及到的优化与决策方法.包括最优化理论、决策理论、博弈论等多种理论方法.综述了每种理论方法研究问题的特征、基本的结论以及发展过程,并对系统工程中使用到的优化与决策理论的发展趋势进行说明.为解决系统工程问题使用到的优化与决策理论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fourth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hierarchical control ofindustrial processes to the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stage, and reviews what theauthor and his Group have been investigating for the past decade in the on-line steady-state hierarchical intelligent control of large-scale industrial processes (LSIP). This papergives a definition of intelligent control of large-scale systems first, and then reviews the useof neural networks for identif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the use of expert systems to solvesome kinds of hierarchical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s by an intelligent decisionunit (ID), the use of fuzzy logic control, and the use of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Severalimplementation examples are introduced. This paper reviews other main achievements ofthe Group also. Finally this paper gives a perspective of futur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4.
The difficulty of identifying future requirements and the inflexibility of information systems make what is normally called the maintenance process difficult and costly, and may lead to information systems failure or obsolescence.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problem in a number of ways. It discusses three techniques which might be used to help identify future requirements. Two of these techniques are drawn from other disciplines; the third is not used widely in the information systems domain. All the techniques have broader applicability than maintenance alone, in that they are concerned with reducing uncertainty. The paper outlines some tenets of good applications software design, drawn from a number of sources, which will facilitate change by making the software design more flexible. Finally, these tenets are incorporated into information systems design through a proposed modific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systems life cycle framework. This framework—part of a “code of good practice”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developers—c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inform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 methodologies.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和预测北京住房、公共交通和小轿车的发展关系。该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要解决紧迫的住房问题,必须限制小轿车的数量。若有足够的数据支持,并加以细化,该模型可以成为各地政府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6.
The problem in planning for relevant infrastructure in new communities is that the community doesn’t yet exist and is not engaged in the planning process. As such, planners draw on available housing and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essentially ‘best guess’ the future community’s infrastructure and social connection needs. This situation spotlights a gap in the planning literature concerning ways to ‘better determine’ a future community’s infrastructures that enable social connection between residents. In seeking to help address that knowledge gap,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theoretically argue for the process of and illustrate the value of, pursuing a hybrid systems thinking approach to the identification and deployment of the physical infrastructures that may help better facilitate the social connectedness of a future community in new greenfield development areas. This approach combines aspects of Soft systems methodology and system dynamics. Such a process informs the development of a decision support model for Planners’ that incorporates multiple user perspectives in these local planning decisions and contributes to the structural advancement of socially connected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17.
混合系统建模、分析与综合: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包含离散事件和连续时间两种特征的混合系统的研究受到关注 .对混合系统研究成果按照其更强调连续动态抑或离散动态的复杂性 ,从两条不同的研究路线阐述了在混合系统建模、分析与综合领域的研究进展 ,指出了其中的难点问题 ,并对今后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软件、硬件、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各种智能系统的出现。现已出现的智能系统已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仍需功能更强、种类更多的其它智能系统,以解决已存在的问题和将会出现的难题。本文首先提出综合智能系统结构,在此结构的基础上,分析已有的智能系统,并探求各种形式的更复杂的其它智能系统生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模糊系统与人工神经网络的交叉综合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模糊系统与人工神经网络是目前智能控制中使用的两种主要方法,它们在求解系统具有不确定性的问题时,表现出了一定的互补性和可结合性。本文从这两种方法的求解机制出发,研究了它们的互补性和可结合性,概述了现有的基于模糊系统与神经网络智能控制系统的一些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并在文中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0.
灵境(虚拟现实)是建立人机和谐仿真系统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本文提出了灵境技术的基本概念,并论述了它是建立人机和谐仿真系统的关键技术。本文还提出了构成这种仿真系统所需开展研究的部分灵境技术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