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由来已久,本文选取1992-2008年作为考察时间段,分析中国入市以后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并指出政府政策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重用。通过分析发现:(1)区域经济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路径依赖性;(2)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显著的,而入市后外资投资的显著影响更加剧了区域发展的不均衡;(3)人力资本在区域发展中功不可没,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2.
顾健 《甘肃科技纵横》2013,42(5):119-120
研究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的社会经济价值,进一步阐明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社会价值的组成部分,价值在于增进民族之间的团结、巩固社会稳定和国家政治统一;有利于提高中国国民素质;促进社会与区域经济的大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多方复兴;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大繁荣与大发展等.东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中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后发优势与渝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发优势的实质是后发国家或后发地区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具有在技术、制度、发展经验等方面向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学习的广阔空间和强烈的学习动力.渝东北地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目前仍然是西部相对落后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巨大差距,但也表明渝东北地区拥有巨大的后发优势.在分析现实经济基础(人均GDP低、城镇职工工资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之上,提出了使渝东北地区潜在的后发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建议:各区县政府应提升调控能力,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敦促企业学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区域合理产业分工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4.
东北振兴背景下,东北地区已经开始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健康、光电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方面实现了融合式、跨越式发展。这样的发展趋势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带来了较多影响,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无形当中也为职业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将立足于东北振兴背景下,以吉林省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对当前吉林省区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继而探索吉林省区域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5.
50年来东北地区增温趋势及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重工业基地——东北地区气温明显出现增长趋势。为了研究东北地区气温增长原因,首先运用梯森多边形(Thiessen Polygon Program)方法将东北地区划分为相应的29个区域,以每个采样点年均气温值代表相应区域的气温值;然后分析了这29个区域50年来的气温增长规律,并且通过最小二乘法计算出其气温的线性增长速率值;最后根据此29个采样点气温增长速率值,利用MapInfo软件制作了东北各地气温变化斜率专题图。通过观察专题图可以发现,东北地区各地气温增长速度明显存在差异。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情况分析后认为,区域内人类活动越剧烈、排放的温室气体越多、当地工业化的程度越高,则增温越快,但明显受海洋气候影响的地区增温则相对较慢。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继20世纪80年代沿海发展战略、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目前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正成形成,即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作了分析,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自我发展能力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各学者对自我发展能力的理解,然后从自我发展能力提出的背景出发,分析自我发展能力的内涵:自我发展能力主要指区域的内动力,这种内动力在经济方面表现为经济发展的平台的建设和区域民众对经济发展的意识向心力,在社会文化方面表现为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和谐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社会文化背景对自我发展能力的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继20世纪80年代沿海发展战略、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目前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正成形成,即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作了分析,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吴萍 《科技咨询导报》2008,(13):145-146
科技中介服务组织作为东北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中将发挥重大作用。本文对东北地区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东北地区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对东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意义重大。要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使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的战略目标,金融发展的扶持作用不容忽视。本文分析了东北区域金融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融发展推动东北区域经济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12.
东北地区的新一轮发展有诸多问题和矛盾亟待解决,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失业与再就业,已成为时下"东北人"关心和关注的焦点.在我国,东北是边疆最发育,也是受边疆影响最深刻的地区.内陆沿边城市的对外开放是推动东北亚地区国家间经济合作和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们与周边国家的商品贸易、经济技术合作和口岸合作对搞活东北内陆边境地区的经济、促进劳动就业有着重大的意义.着重分析了东北地区内陆沿边城市的就业现状,并进一步探讨了影响此类城市劳动就业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如何优化和提升东北地区内陆沿边城市劳动就业的相关区域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区域金融发展理论探讨的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在地域上的表现,实质上是将金融置于区域经济的环境中进行研究,以便更清楚地认识金融的作用。本文结合东北区域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区域金融发展对东北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即区域金融发展推动东北区域资本的供给、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民营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研究发现东北地区共有虻虫 98种 ,隶属于 3个亚科 7个属 .草原地区虻类不如山区虻类丰富 .由北向南 ,虻虫种类由古北区系逐渐向东洋区系过渡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比分析了“东北现象”、“山东现象”、“广东现象”的表现形式、内在原因和可能产生的后果,指出了政策因素和人为作用对“三东现象”的影响,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了可资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彭鑫常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30(5):112-114,128
虽然现阶段六方会谈因朝鲜的退出陷入困境,但它涵盖了东北亚地区内的主要安全力量,对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东北亚安全机制构建中的美国因素尤为重要,这是由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实力决定的。这种因素有其消极的一面。东北亚要建成多边安全机制,还需要各方作出更大努力,如加强制度化建设与扩大议题,并促使美国在机制中有个适当的定位。  相似文献   

17.
从国家安全层次而言,东北地区的“东北现象”是国家内部区域性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具体表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家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并通过东北振兴及加强地区间合作来构建起中国的非传统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8.
由于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东北地区的民间文学在东北旅游文化中能起到传播知识、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娱乐休闲等教益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由于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东北地区的民间文学在东北旅游文化中能起到传播知识、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娱乐休闲等教益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野外地质剖面、关键钻井剖面和区域地质资料,在地层划分与对比、构造格局以及早石炭世研究的基础上,从点—线—面的沉积相分析入手,将晚石炭世的巴什基尔期—格舍尔期作为一个编图单元进行岩相古地理编图,恢复了东北地区晚石炭世的岩相古地理面貌。研究表明,东北地区晚石炭世主要发育浅海陆棚沉积体系、台地沉积体系、障壁海岸沉积体系、河流沉积体系及湖泊沉积体系;研究区存在漠河及佳木斯两个主要的古陆区,物源区碎屑物质供应丰富,其余地区以海相沉积为主,仅北侧黑河-松辽地区和东部饶河地区尚存河流相沉积区。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融合近年来东北地区地层精细划分和对比、构造演化的新认识,形成了一套更加精细的岩相古地理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