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9年是黄昆先生诞辰百年,他的治学作风和为人风范是中国教育和科学工作者的楷模,将永驻青史。我有幸与黄昆先生的几次交往,给我留下了不可抹去的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2.
 看完这个题目,你一定会想:“我的导师和我”就行了,啰嗦。的确,加上“我和我的导师”,又拖了个尾巴。“我的导师和我”这样的题目,符合语文课教义,又是人人习惯了可接受的,更何况最醒目的是这样的题目让人联想到导师们父母一般的温馨形象,“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题目好,主题也好。而写“我和我的导师”是有风险的,“你有资格这样写吗?”有人会想。这不是没有道理,“我”在前,十分容易被人认为“骄傲”、“自满”,至少有点自以为是。但我想了一想,还是准备用这个带着尾巴的题目。我想说明一个道理。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物理学界,黄昆的名字尽人皆知,他开创了晶格动力学理论,并由此发现了一系列新的物理规律和效应,"黄方程""黄散射""极化激元""多声子跃迁""声子瓶颈""黄-朱方程"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或许人们会认为,黄昆先生只是一位卓越的理论物理学家,理论物理是他的兴趣和追求,他可为此而献身。其实,他非常重视理论如何指导或分析总结出客观的物理本质,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人民大众的精神与物质生活水平。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有团队的实践平台,因此他非常关注设备条件与平台的建设。团队的形成要有一批造诣深厚的人才脱颖而出,黄昆也曾经说:培育一批优秀人才远比自己研究为国家和人民带来的贡献更大。因此,他在北京大学的26年教学工作中,竭尽全力、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4.
范文澜先生的治学与为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专,通,坚,虚”,以《中国通史简编》为例,浅谈范老的治学,以在范老身边学习和工作多年的亲身感受,缅怀范老的教导,介绍范老的高尚人格。  相似文献   

5.
 看过好多关于什么才是好导师的讨论,觉得总是泛泛而谈难以界定.大家都有不同的性格,什么是好,可能也就是源于自己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正>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高尚全日前在"搜狐新视角经济学人论坛2009年会"上表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关键是要加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一批在国外学有所成的莘莘学子回到了祖国,他们放弃了国外优渥的生活条件和研究环境,立志为新中国奉献自己的宝贵学识和奋发有为的精力;他们的卓越成就让新中国在风云变幻的世界舞台上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这其中既有众所周知的两弹一星元勋,也有各种基础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相似文献   

8.
我的导师     
我的博士导师分别是Gary Ehrhardt,Alan Ketnng和Silvia Jurisson.之所以有三位导师,里面有点特殊原因.开始在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校区)读博士时只有Silvia是我的导师,但一个学期以后我决定离开她的实验室,到密苏里大学核子研究中心(MURR)担任医用同位素和放射药物生产部门的主管.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耙梳,介绍了黄昆学术成长的历程,回顾了黄昆在固体物理方面的杰出成就,探讨了其创办第一个半导体专业化、建立半导体物理研究基地、形成独特的学术传统等,为发展新中国半导体事业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黄昆先生是一位具有卓越才能的世界级物理学家,是中国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的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11.
 晶体中的电子态的理论是固体物理学的重要基础。传统的固体物理学的晶体中的电子态的理论实质上是一个无限晶体中的电子态的理论,但是任何真实晶体的尺寸都是有限的。在黄昆先生学术思想的引领下,借助于有关数学定理,作者提出了一个理想低维系统和有限晶体中的电子态的新理论,得到许多与固体物理学界传统看法非常不同的新结论,本文介绍新理论的有关背景和主要新成果,将有关专著的新版献给黄昆先生和谢希德先生这两位中国固体物理学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2.
 以前从未想过自己会离科研这样近,而我明白要在学术上有一番突破是十分不易的,当年读大学选专业时也是懵懵懂懂,并没有特别明确的目标,但是自从考上研究生之后,我的人生发生了变化。来到了北京理工大学,在这里我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这一年多的研究生生活,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研究生生活相比本科生生活有很大的不同,不再是一群人一起上课下课,准备期末考试。研究生生活更需要的是自己独立思考,想办法把自己的实验做好做精,在这个过程中,师兄师姐会给予你很多实际的帮助,而导师会在前方指引你。这样的生活更富有挑战性,也让人更加振奋。  相似文献   

13.
正确认识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在农科本科教育中的作用,处理好科研、生产实践与教学的关系,实现科研促进教学的目的;强化科研和生产实践对教师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加强组织学生参与科研和生产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较强创业型的优秀农科大学本科毕业生。  相似文献   

14.
 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虽然已是尘封往事,但每每谈起学术论文写作,我时常会想起它。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卢瑟福的生平及其在诸多领域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旨在光扬他献身科学事业,献身培育科学精英的风范。  相似文献   

16.
 自从2006 年12 月博士毕业,虽然没有留在高校从事教学工作,但是一直也没有停止和年轻的工程师以及在校学生的交流往来。一个偶然的触动,引发我反思自己博士期间的经验和教训。写此文章,只是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和体会,而不是想吹嘘自己。因为,我觉得只有自己的切身体会,才最深刻。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方便我,他竟愿意少收好几次诊疗费,激动得我道谢时都有些词不达意。讲起加拿大医疗,大家脑子里冒出的便是福利好,看病不要钱之类的优势。这是不争事实。不过,如果你没在加拿大看过病,就难以想象看病难的真正意义。我常说,这里等候速度会让人还没见上医生就先见了上帝。因此找个好家庭医生十分关键。我们华人由于语言原因,一般喜欢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七年春节后的一天,树彬到永定县下洋东洋村看望年近八十高龄的罗铁贤先生。罗先生从青年时代开始就一直在胡文虎创办的星系报报馆工作,长期担任报社社长,总编辑、编辑等职。他相胡文虎相处达十多年之久,并且与胡文虎交往甚深。由于罗先生的健康状况不佳,致使他对胡文虎所了解的珍贵资料无法亲自动笔撰述,树彬征得罗先生的同意,特将有关资料编撰如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费孝通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的噩耗传来,不胜悲痛。我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读高中、大学时,已闻费先生大名,读他的作品也较早,但无缘见面交流。1963年7月我从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现中南民族大学)历史系毕业,分配到广西通志馆从事地方史研究,有幸读到费先生的《桂行通讯》及其以原配夫人王同惠名义编写的于1938年11月出版的花蓝瑶社会组织》。1978年7月我从“文化大革命”后期下放的乡里调到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室,次年参与《瑶族简史》的修改。因为工作的需要,重读费先生的《花蓝瑶社会组织》,开始搜求、遍阅费先生关于民族识别、民族…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副所长汪前进先生找到我,告知广西民族学院的学报打算出一期有关何丙郁先生的专集,约我写一篇稿子,我未加思索,一口应承下来,因为我深心里早有此念了.关于何先生的生平和学术研究,王锦光和闻人军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有专文介绍;90年代,廖伯琴女士的文章又做了进一步的补充,使我们对何先生的学术生涯和贡献有了大致的了解.2001年,经胡维佳先生数年的努力,《何丙郁中国科技史论集》由辽宁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本论集不仅收有何先生有关炼丹、火药和术数方面的论文,还包括数篇介绍李约瑟、鲁桂珍和他本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