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天麻素为模板,合成了对天麻素具有选择性吸附效果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扫描电镜和平衡吸附实验表明,与空白印迹聚合物(NIPs)相比,MIPs表面粗糙多孔并且有较多的结合位点和较高的吸附容量。在吸附动力学实验中,MIPs在30 min即可吸附最大吸附量的88.38%。在选择性实验中,MIPs对天麻素的吸附量远大于对其结构类似物葡萄糖的吸附量,体现了良好的选择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材料有作为选择性填料来提取分离天麻素的潜能。  相似文献   

2.
以S-2-巯基丙酸为手性功能单体,S-萘普生(S-Npx)为模板分子,优化印迹体系和聚合方法制备了18种印迹聚合物(MIP_(1~18))和相应的非印迹聚合物(NIP_(1~18)).结果表明,在以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_2)为载体,采用表面印迹法,固定模板分子、功能单体及交联剂的摩尔比为1∶4∶20,甲醇为致孔溶剂时制备的印迹聚合物(MIP3)具有较好的印迹效果.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对其吸附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是以多分子层吸附为主,Scatchard分析显示,离解常数K_d为0.82 mmol/L,最大表观结合能力Q_(max)为9.92 mg/g.动力学研究表明,达到吸附平衡时,最大吸附量可达5.73 mg/g,印迹因子为4.82,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采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最优聚合物MIP3及相应的NIP_3的结构,并研究MIP_3对外消旋体R,S-萘普生(R,S-Npx)的手性拆分能力.最后结合HPLC研究了MIP_3对混旋萘普生的手性拆分能力,拆分因子达到2.31,证明其拆分能力比较好.  相似文献   

3.
以水杨酸(SA)为模板分子,改性凹凸棒土为载体,制备表面印迹聚合物(MIP)。用静态吸附实验考察MIP的吸附性能,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线衍射仪(XRD)和Brunauer-Emmett-Teller(BET)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表征MIP表面官能团、晶体结构和孔结构。结果表明:MIP对水杨酸的吸附约在120 min达到平衡且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方程能较好地解释吸附等温行为且为单层吸附。初始pH通过影响吸附剂与SA间的氢键而影响MIP对模板分子的吸附,MIP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MIP相对于非印迹聚合物(NIP)对SA有更好的选择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亲水性核-壳结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并考察其吸附、分离性能.以尿苷为模板分子,通过回流沉淀聚合方法(DPP)制备亲水性的核-壳结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研究了模板分子UR与功能单体MMA之间的相互作用,考察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吸附动力学、吸附平衡以及吸附选择性,评价了该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高效液相色谱柱填料时对尿苷及其类似物的分离能力.UR分子印迹聚合物对UR的吸附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Freund lich等温方程能更好地拟合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印迹分子尿苷的等温吸附数据;UR分子印迹色谱柱能够实现UR及其类似物的分离,对尿苷具有选择性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沉淀聚合法制备了淫羊藿苷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并用动态吸附、静态吸附和选择性吸附实验研究了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淫羊藿苷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淫羊藿苷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淫羊藿苷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和识别能力,可以作为固相萃取材料来分离提取中草药淫羊藿中的淫羊藿苷.  相似文献   

6.
以钍(IV)为模板离子,制备了基于硅胶表面修饰的离子印迹聚合物.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N2吸附-脱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系统研究了印迹聚合物对钍(IV)的吸附行为及选择性,结果表明该印迹材料对钍(IV)的等温吸附线属于Langmuir吸附模型.与非印迹聚合物相比,离子印迹聚合物对钍(IV)离子有较好的选择识别能力,模板离子钍(IV)相对竞争离子铀(VI)、镧(III)和铈(III)的选择系数分别是50.8,78.3和82.6.并且吸附速率快,10 min即达到吸附平衡,最大吸附容量为56.8 mg/g,可望在分离富集领域获得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以壳聚糖为功能体,柚皮苷为印迹分子,将壳聚糖负载到二氧化硅(CS@SiO2)上,制成柚皮苷(NG)印迹CS@SiO2,用XRD、FT-IR、SEM等测试技术对该印迹聚合物进行分析表征,探讨了印迹CS@SiO2对印迹分子柚皮苷的吸附特性.实验表明,印迹聚合物的吸附特性优于非印迹聚合物.分别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拟合印迹CS@SiO2对NG的吸附等温线,印迹CS@SiO2对NG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印迹聚合物对印迹分子的印迹效率α为1.74,采用橙皮苷作竞争性吸附底物,选择因子β为2.00.  相似文献   

8.
应用非共价法在四氢呋喃溶剂中合成了原儿茶酸印迹聚合物.通过静态平衡吸附实验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评价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及其类似物的键合行为.结果表明:由于分子印迹聚合物基体存在大量多空的识别位点,并且这些位点的大小和形状与模板分子十分匹配,因此,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具有高的吸附能力和选择性.Scatchard分析表明印迹聚合物表面有2类不同性能的键合位点.流动相及其流速对分析物的保留行为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雷建都  谭天伟 《自然科学进展》2002,12(11):1140-1144
利用非共价分子印迹法在模板分子存在下,制备出(S)-酮洛芬和(S)-萘普生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并用作HPLC固定相,对其进行了手性拆分,结果表明,外消旋酮洛芬和萘普生在制备的印迹柱上得到了有效的分离,并且能够分离结构类似的化合物.研究了乙酸浓度对分离的影响,利用亲和色谱吸附模型,将实验得到的色谱数据用于该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实验数据与理论模型非常一致.这说明亲和吸附机理控制着这一体系的色谱保留行为,测得了(S)-酮洛芬和(S)-萘普生分子印迹亲和吸附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10.
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乙腈为溶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并利用扫描电镜及红外吸收光谱法对MIPs进行表征,采用Scatchard和Langmuir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存在2类不同结合位点,一类结合位点的解离常数K_(d1)=0.053 g/L,最大表观结合量Q_(max1)=27.3 mg/g;另一类结合位点的解离常数K_(d2)=0.16 g/L,最大表观结合量Q_(max2)=42.8 mg/g。(2)吸附过程较好地满足Langmuir吸附方程,饱和吸附量为31.7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