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岩石直剪试验过程中,上下剪切盒(夹具)之间往往需预留一定宽度的缝隙,但预留缝隙的宽度值没有明确的规定。本文采用相同直径、不同高度的大理岩试样进行直剪试验,研究了上下剪切盒预留缝宽度对岩石抗剪强度和破坏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同一法向应力下,随着试验预留缝宽度的增加,试样剪切断裂面的正视图由一条近似直线逐渐变成三段近似直线构成的折线,剪切断裂面由水平曲面逐渐变为倾斜曲面,主导试样破坏的应力由剪应力逐渐变为拉应力;在同一法向应力下,试验预留缝宽度越大,测得的峰值抗剪强度值越小;随着预留缝宽度的增加,直剪试验获得的试样黏聚力整体上呈增加趋势,但变化不大,较为平稳,而内摩擦角则逐渐减小,且变化明显,幅度较大。试验预留缝宽度的取值对试验获得的抗剪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均存在影响,因此目前情况下在岩石直剪试验中应尽量减小预留缝宽度,而预留缝宽度的定量取值尚需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了防止碾压混凝土坝出现无规则裂缝,通常采用在碾压混凝土坝体特别是在碾压混凝土拱坝的内部设置诱导缝,通过对带有穿透形预留缝的碾压混凝土试件和内含椭圆形预留缝、内含矩形预留缝的碾压混凝土试件的轴拉试验和分析得出了关于内含非穿透椭圆形预留缝碾压混凝土试件和内含非穿透矩形预留缝碾压混凝土试件的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修正,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施工缝的存在对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会产生影响。为了解施工缝预留的位置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对预留有不同位置施工缝的两个框架结构进行了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其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残余变形率和框架延性系数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施工缝位置的改变后,框架的极限荷载、塑性变形能力和变形恢复能力等力学性能会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灌,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预留施工缝,由于施工中停电、下雨或其它因素,使施工缝不可能留在预先规定的地方,什么地方是预留的最佳位置呢?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比其抗压强度低很多,约1/2~1/18,而且抗剪强度取决于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5.
岩基上坞式船闸结构底板预留宽缝施工方法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坞式结构是船闸闸首或闸室常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但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船闸底板容易出现裂缝.株洲船闸工程为防止裂缝产生,拟定了底板预留宽缝的施工方法.结合非线性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考虑重力、温度等荷载,计算分析了船闸结构底板预留宽缝施工方法的效果.计算结果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层住宅施工中全钢大模板的逐渐推广,在施工时由于剪力墙与梁板的砼不能同时浇筑,出现了梁底施工缝的留设问题,为解决此间题,分析论证了该处采用预留梁窝的方法留取施工缝的可行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混凝土强度的不均匀性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水平施工缝降低层缝的抗拉强度,其二是混凝土本身的浇筑层面所形成的各项异性,这两种混凝土水平层缝在拱坝结构上都形成薄弱环节.针对拱坝真实受力状态,对拱坝所用的二级配混凝土材料成型的带水平层缝的混凝土试块进行了劈裂抗拉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试块尺寸为300 mm× 300 mm× 300 mm,试验比较了两种水平层缝的存在对本体和含层面试件的抗拉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平施工缝和浇筑层面均使混凝土强度不均匀,产生各向异性,降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运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确定锦屏高拱坝存在水平层缝的整体安全度.  相似文献   

8.
砌石拱坝坝体采用灌浆横缝,防渗面板设宽缝,避免坝体预留宽缝而造成的施工困难.低气温期间坝体横缝进行接缝灌浆,防渗面板进行宽缝膨胀混凝土回填,使拱坝封拱质量有了保证,确保了拱坝结构的整体受力,大坝获得良好防渗效果.  相似文献   

9.
堆石混凝土层间界面上露出的块石棱角与周围自密实混凝土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堆石混凝土的层间抗剪性能。该文设计并完成了24个堆石混凝土施工缝小型直剪试验,通过在施工缝上布置不同抗剪堆石骨料,研究了堆石骨料露出高度、数量和强度以及竖向荷载对堆石混凝土施工缝抗剪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堆石骨料对堆石混凝土施工缝抗剪性能有显著影响。试验出现了2种典型的破坏模式:堆石骨料周围混凝土的挤压塑性破坏和堆石骨料直接剪切破坏。堆石骨料露出高度、数量和强度以及竖向荷载的变化会引起施工缝的抗剪性能和破坏模式变化。参考普通混凝土裂缝剪力传递理论,提出了堆石混凝土层间界面抗剪承载力公式,该方法考虑了外露堆石的几何特征,能够体现出不同的破坏模式。利用试验结果对所提出的公式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评估堆石混凝土的层间抗剪性能,为今后堆石混凝土层间抗剪能力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堆石混凝土抗冻抗渗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堆石混凝土抗冻、抗渗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堆石混凝土切割试样的抗冻性能和抗渗透性能的试验研究表明:堆石混凝土的渗水主要发生在施工冷缝处的粘结面上,该粘结面是渗水的主要通道,其渗透性大于施工热缝处的渗透性;冻融循环作用下,冷缝粘结面的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均低于热缝粘结面处的相应强度,且强度损失率也较热缝处大.  相似文献   

11.
胶接、胶焊与点焊接头剪切拉伸疲劳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剪切拉伸疲劳试验测定车用结构胶接接头、胶焊接头和点焊接头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疲劳寿命.基于载荷-寿命曲线在单对数坐标下为指数曲线段这一假设,利用疲劳试验数据拟合出载荷-寿命曲线,以此表征三种接头的疲劳性能.同时,对胶接接头、胶焊接头和点焊接头的疲劳行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三种连接方式的疲劳试验数据具有较好的规律性;拟合结果证实了三种接头载荷-寿命曲线在单对数坐标下为指数曲线段这一假设的正确性;胶接接头的疲劳强度最高,而点焊接头最低;胶焊接头的疲劳断裂行为比胶接接头更为安全;通过胶焊工艺可以有效提高车身接头的疲劳寿命等.研究结论为车用结构胶胶接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钎焊间隙对镍基非晶态及晶态钎料接头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研究了Ni82.5Cr7Si4.5B3Fe3成分的非晶态及晶态钎料不同的钎焊范下真空钎焊1Cr18Ni9Ti不锈钢时接头强度随钎焊间隙变化的特征及与钎缝组织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接头强度随钎焊间隙的变化存在平台值现象,平台对应的两个特征钎焊间隙分别称为最小可用钎焊间隙(Wmin)和最大可用钎焊间隙(Wmax);从保证得较高接头强度考虑,钎焊间隙选择不应大于Wmax;在两个特征钎焊间隙内,钎焊间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三榀厚度小于2 mm、屈服强度550 MPa的高强超薄壁冷弯型钢屋架模型结构的承载力试验,观测这类低层住宅建筑常用屋架结构的破坏模式,得到其极限承载能力.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该屋架结构考虑材料和几何非线性的分析模型,进行屋架结构非线性稳定分析,得到与承载力试验结果相一致的破坏模式.在此基础上,研究屋架结构内力分析的合理计算模式,提出屋架构件的建议设计方法,并对屋架的屋脊节点板构造提出了合理的局部加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蜂窝状钢骨混凝土T形柱-钢梁节点的受力与变形特性,进行典型强、弱2组节点的单调加载试验和非线性分析,考察轴压比、配箍率、混凝土强度等主要参数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弱节点的破坏模式分别为梁铰失效模式和剪切失效模式;强节点的承载力主要由钢梁尺寸和钢材强度决定,弱节点的承载力主要由配箍率、混凝土强度、节点区型钢腹板强度和高厚比决定.  相似文献   

15.
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作为一种新型轻质材料,与金属的连接问题备受关注.本文设计了CFRP/Al四钉铆接接头试样结构,通过试验与仿真对比,观察单搭接接头和T型连接接头的失效形式、位移-载荷曲线,验证接头三维累计损伤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通过仿真比较不同接头尺寸对四钉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铆钉直径越大,剥离强度越大,铆钉直径为5 mm时,剪切强度最大;铆钉排距为25 mm时,剪切强度最高,剥离强度会随着排距的增加而增大;铆钉列距越大,剥离强度越大,当列距为15 mm时,剪切强度达到最大值.因此,铆接方式能够有效解决CFRP和铝合金的连接问题,并且选择合适的接头尺寸可以提升接头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完成了不同拧紧力矩下复合材料层合板与金属板单钉连接拉伸静强度实验。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层合板失效过程进行了分析。基于实验数据调整了层合板初始刚度,对数值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后数值计算模型的连接强度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由分析可知,拉伸实验曲线达到强度极限前呈现近似双线性特征,斜率突变处发生了载荷衰减波动。试件接触面经历了初始静摩擦-瞬时动摩擦-静摩擦平衡的动态过程。M6螺栓拧紧力矩为8 N·m时,静载拉伸强度最大。连接强度的试验值与计算值误差均在6.7%以内。合适的拧紧力矩可获得最佳的连接强度,拧紧力矩过大会导致连接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7.
钢纤维混凝土框架节点抗裂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12个钢纤维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抗裂性能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影响节点抗裂强度的因素,提出了节点抗裂强度计算公式.运用此式作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黄峰  赵龙  邱启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15(8):165-166,186
通过试验研究了复合材料整体π接头在拉伸载荷下的失效力学行为和设计优化。试验测试了三种不同高度的π接头在两种不同固定模式下的失效行为。试验结果表明接头分层式失效的主要模式;粘接高度为30 mm的接头抗拉强度最优;同时增强约束可以提高接头抗分层能力。  相似文献   

19.
钢梁栓焊混合连接节点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工业化建筑快速施工的目标,设计了钢梁现场翼缘对接栓-焊混合连接节点。此节点在拼接处梁的下翼缘及近下翼缘的腹板上焊接法兰板,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法兰板上部焊接加劲板,加劲板同时焊接于梁腹板上;腹板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上翼缘待腹板和下翼缘安装完成后现场俯焊。为考察此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滞回性能、失效模式等性能,设计了3个试件进行单向及低周往复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梁节点具有很好的延性转动能力,转角最大可达0.095rad, 延性转动后摩擦型螺栓变成承压型高强度螺栓,强度还有一定的提高。最终节点失效是由于连接法兰板的螺栓松动,法兰板缝隙发展,导致螺栓滑丝松动而失去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20.
岩石分形节理光弹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分形几何的观点出发,根据岩石结构面具有统计自相似特征,采用Mandelbrot-Weierstrass函数在聚碳酸脂板人为生成不同分维的分形曲线来模拟岩石节理不同的粗糙度,对该试样进行了一系列单压和压剪光弹实验。运用ANSYS系统,通过对模拟分形节理实验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了定量刻划节理粗糙性的分维对应力场分布变化的影响,并与光弹实验结果作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光弹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