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目光射日斑尾摇,逞世杨风步若猫。不住深山蹲炕角,宁家护院驱魅魈。"黎侯虎从凶悍威严的形象演变为今天憨态可掬的吉祥外表,有近3 000年的发展历史,如今已蜚声海外。"黎侯虎"一名,源于1998年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戌寅年》"虎虎生威、气贯长虹"两枚特种邮票,因其制作工艺和制作者均出自山西黎城这个古时被称作黎侯国的地域,所以得名黎侯虎。黎侯布老虎既是中国虎  相似文献   

2.
<正>黎城,位于长治市的东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东邻晋中平原,南靠黄河岸边,依两漳而卧太行(浊漳河、清漳河),是山西省的"东大门",素有"三省通衢"之称。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出自黎城的黎侯虎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以独特的风格和民间工艺品的形态流传并继承下来,呈现着中国悠久的传  相似文献   

3.
<正>中考后,虎彪整天与同学们一起骑车、爬山、旅游,活动项目丰富多彩,快活似神仙。这不,同学又来电话约他下午去骑车、游泳。他获得了妈妈的"恩准"后,立马跑出去了。当虎彪随同学们一起游完泳上岸时,一个同学突然指着他说:"大家快来看啊,虎彪要变性了。"虎彪一听羞红了脸:"谁要变性了,再敢胡说,看我不揍你。"几个同学纷纷围住虎彪想看个究竟,结果真的发现他的乳房明显肿胀了起来。  相似文献   

4.
正提起野生东北虎,大家无不对它"肃然起敬"。这种大型猫科动物自古以来就出现在人们的认知中,并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因而,"虎"这个字也产生了诸多的衍生意义,其中有一条为:凡伤害物类之虫,以虎名之。这样就出现了壁虎、蝎虎、蝇虎等动物命名,它们对于其猎物来说也确实凶猛如虎。今天的主角,叫"虎"却不"虎",它是具有中国最美小鸟之称的"蓝喉蜂虎"。每年的5月份,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山便会迎来蓝喉蜂虎在此休憩,因为这是它们北迁的重要能量补给站。它们在此,时飞时栖,与鼎湖山的碧水青山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独具特色的自然美景图。  相似文献   

5.
山西虎玩具     
<正>提起老虎,无人不惧。古人曰:"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但民间玩具中的虎的形象却总是憨气可爱。民间艺人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借助它的威力把自己制作的虎当做勇敢、强悍、吉祥之物。用虎的形象传递爱和祝福,借虎的形象反映希望和眷恋。  相似文献   

6.
兽王拾趣     
在动物世界,虎与狮都有"兽王"的美称。但实际上,虎比狮更为强壮和凶猛。虎虽独来独往,却能捕食黑熊等猛兽。在南亚,虎甚至会杀死1只母象。虎分为8个亚种,我国有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和东南亚虎4个亚种。专家们认为:虎才是真正的兽中之王。东北虎是体型最大,色泽最美的虎,为王中之王。东北虎一般体重200千克,捷克布拉格动物园的一只重260千克,美国饲养的一只达320多千克,而一只被猎人杀害的东北虎,体重竟有384千克。东北虎主食鹿和野猪,也捕食黑熊、猞猁、狼等。甚至袭击体重400千克的东北棕熊。在虎的领  相似文献   

7.
<正>在老百姓心里,老虎行动迅猛、威力无比,所以民间视它为保护神和吉祥物,因此便有了以虎为原型缝制而成的虎头帽,希望孩子像头戴虎头盔甲的将士一样勇敢威猛;缝成虎头鞋,让孩子一出生就穿上有虎眼的鞋,一生走正道、顺道;缝成布老虎,装上桃木屑做成乖乖虎,希望孩子像老虎一样健康勇敢,保佑孩子一生平安;有时把鼻子做成瓶子状,因"瓶子"代表"平安"称为"平安虎",希望老虎保佑家庭平安;有时把老  相似文献   

8.
<正>敢想敢做坚持梦想随着"创客"一词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出现,这个酷炫的称呼顿时成为传遍大江南北的时尚热词。无论年龄老幼,无论身居何处,只要你努力把创意变成现实、用创新美化生活,你就是创客。无限可能,是创客的姿态,是创新的魅力,是创业的魅影。本期专题,随小编一起揭开创客的面纱,走进创意控的梦想作坊。黎城布艺重振虎威在我国民间,老虎行动迅猛、威力无比,所以老  相似文献   

9.
<正>虎,性凶猛,震慑百兽,就是对于万物之灵的人类,也具有相当大的威慑力量。我国民间关于老虎的传说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一些少数民族历史上还曾以虎作为图腾信仰,在民族史诗和民俗活动中传承着虎文化。虎  相似文献   

10.
放虎归山     
"放虎归山",这是兵法上之大忌,但如果从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若是今日在深山密林中抓到老虎的话,一定要放虎归山.因为曾经纵横山野的老虎家族几乎到了要灭绝的地步!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最近公布的世界十大濒临灭绝的生物种中,虎类位居榜首.莽莽的小兴安岭、大兴安岭和长白山的林海雪原,是东北虎赖以生存的家园.  相似文献   

11.
永远鲜活在村民心中的奇舞圣祭 於菟,在汉语典籍中是"虎"的别称.<左传·宣公四年>里又有"楚人……谓虎於菟"的记载,就是说这个称谓源自楚地. 年都乎村,是青海黄南州的一个土族村.这个村子周围大都是藏族村落,所以生活习俗、宗教信仰、语言和服饰等与同仁藏族相似,村名"年都乎"也是藏语.年都乎村现有230多户人家,1 300多口人.  相似文献   

12.
山西虎玩具     
提起老虎,无人不惧.古人日:"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但民间玩具中的虎的形象却总是憨气可爱.民间艺人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借助它的威力把自己制作的虎当做勇敢、强悍、吉祥之物.用虎的形象传递爱和祝福,借虎的形象反映希望和眷恋.  相似文献   

13.
无奈的苟活     
<正>为什么某些品种的狗和狼在形体上如此相似?为什么人们都在传说它俩归属同一个祖先?为什么哈士奇这么2,而狼却很凶狠呢?狗和狼究竟有什么关系?它们适应环境,夹缝求生的本领究竟谁的更高呢——假如有人想养一只狼做宠物,一定会招来大家的嗤笑或惊叹。"养虎"都可"成患",狼可比虎更凶残啊!但美国的瑞克一家却不同意这个说法。家住威斯康辛州欧克莱尔附近的瑞克一家和宠物"威利"——一只郊狼已经相伴度过了三年的美好时光。威利像宠物狗一样完全融入了这个大家庭,它在瑞克的女儿海莉的床上打瞌睡,与海莉和瑞克玩耍。一家人对它也有很深的感情。  相似文献   

14.
<正>1选择代表喜庆、吉祥的红、黄两种颜色的布料;2将虎身的两大块布料和虎身花纹裁剪备用,剪得时候要精剪细裁,不能有丝毫差错,这代表了一种虎威;3将虎身两大块布缝得严严实实,这样才能显示出那种虎虎生威的精神劲;  相似文献   

15.
"济世灵丹千秋重,活人妙术万古传。"作为中医界妇科翘楚,平遥道虎壁王氏妇科薪传近千年,历史悠久、名医辈出,于2011年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三晋大地上济世为民的"生生之学"。医乃仁术,仁者爱人,中医学肇自岐黄,贵为杏林一木的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近千年来,一直以医德仁术载誉中医妇科界,为百姓驱疾苦、谋健康,并在传、帮、带的有序承传体系中不断发扬壮大,继前人之艺,续后世千秋。本期传承,我们将随三晋王氏妇科流派工作室负责人、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第二十八代代表性传承人王金权一道,领略磅礴医海中的活人妙术,探寻妇科中医学之精粹。  相似文献   

16.
巧云 《科学之友》2013,(2):56-57
李安导演的新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后,引发人们再次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影片主人公——少年派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漂流227天后登岸获救。在漫长的漂流过程中,置他于危险境地的海洋也为他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中途经过的一个小岛上的奇异生物更是为他的休整和体力恢复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在这部影片中,少年派与动物的相处情境扣人心弦。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少年派所接触到的奇异生物吧。孟加拉虎影片中,少年派最好的伙伴是孟加拉虎。孟加拉虎又名印度虎,是目前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虎的亚种。  相似文献   

17.
<正>平遥县志有这样的记载:"伤寒时瘟金庄家,胎前产后道虎壁。"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在山西乃至冀、鲁、豫、陕、甘等地均久负盛名,是中医妇科学发展传承史上的典型代表之一,医术传承29代,历时近千年。王氏中医妇科有着较为完整的中医妇科学术思想体系,有诊治妇科病的独特思维方法,有历代传承的秘方验方,有特殊的中药加工炮制以及制作丸、散、膏、丹的技艺,有内病外治、外病内治和内  相似文献   

18.
王博  李建峰  方艳  张海春 《科学通报》2009,54(2):210-214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内蒙古中侏罗世道虎沟昆虫化石的保存情况, 并利用X射线能谱分析了部分压型化石和黄铁矿化昆虫化石的元素含量及分布. 研究发现道虎沟生物群中绝大部分昆虫压型化石成分是虫体原始成分的有机降解产物. 少部分化石表面富集有Fe元素, 这可能是在降解初期由生物聚合物吸收形成. 而黄铁矿化昆虫化石的发现则表明道虎沟部分昆虫化石在形成过程中也存在“化石封套”模式. 这些不同的保存形式, 反映了不同的化石化过程, 表明当时的湖泊体系中存在着不同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19.
在广西桂林,听说有个叫周伟森的斥资2.5亿元构筑了野生动物驯化基地,养了171只老虎,堪称是"中国养虎第一人"!笔者半信半疑,决定"深入虎穴"实地考察。周伟森的野生动物基地,坐落在桂林市郊太平乡,占地50万平方米,分成科研、繁殖、野化三个基地。科研基地是动物学家的工作场所;繁殖基地是野生动物的"产科医院",怀了孕的  相似文献   

20.
正20世纪初,一只老虎在尼泊尔和印度杀死并吃掉400多人后,在1907年被猎人射杀。其实,这只被称为"查姆帕瓦特食人虎"的老虎并非天生就喜欢吃人肉。当它还很年幼时,曾被一位猎人打伤,使它的嘴巴严重受伤,失去了两颗犬齿。这个缺陷让查姆帕瓦特食人虎不得不从猎杀水牛或其他大型有蹄类动物转向更容易捕食的猎物——人类。科学家认为,这种情况在吃人的大型猫科动物中相当普遍。人类通常不是它们的食物,但在某些情况下大型猫科动物为了生存,只能把人类当成"晚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