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盐丰47”为试材,采取小区对比与大区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在进行播量、穴距、氮肥运筹、土壤水分胁迫等因素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多项试验基础上,创建了以定量播种旱育壮秧、定量本株稀植移栽、定量施肥、定量灌溉为主体的滨海稻区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体系,编制了滨海稻区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模式图,并在辽宁滨海盐碱稻区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当季氮肥利用率提高到40%左右,水分生产效率达到1.45kg/m^3。与常规生产相比,氮肥利用率提高5~7个百分点,每667m^2增产稻谷25~40kg,节省灌溉用水100m^3,节支增收100余元。  相似文献   

2.
一、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58 二、选育单位: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三、品种来源:中作59A×陆恢3号 四、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水陆稻杂交种.在北方作一季旱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1天,比对照旱稻297迟熟2天.株高99.7厘米,穗长20.5厘米,每穗粒数104.6粒,结实率82.8%,干粒重27.3克.抗性:抗旱级别5级,叶瘟5级,穗颈瘟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3.1%,垩白粒率19%,垩白度2.2%,胶稠度7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相似文献   

3.
1水稻免耕抛秧配套技术的研究 1.1免耕稻田处理技术研究 各地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免耕稻田处理以早稻抛秧前10~15天施药,晚造在早稻收割当天或次日喷药为好.桂南稻作区双季稻季节比较松,可待稻桩长出再生稻或落粒谷苗时再喷药.施药后2~5天,稻田全面回水,早稻浸泡稻田7~10天、晚造浸泡稻田2~4天,待水层自然落干或排浅水后抛秧.对季节十分紧张的免耕稻田(如桂北双季稻区晚稻免耕田),可在收割当天喷药,喷药后第二天回水浸田,第3天排浅水抛秧.  相似文献   

4.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博卡拉有山有水当属两者兼顾,能让每个人都心有所归。环抱小城的山峰丘陵四季长绿,最美妙的是你能身置万绿丛中还能眺望到晶莹的雪山。每当天空晴朗万里无云时,一片连绵不断的雪山就镶嵌在绿树和蓝天之间。最摄人心魄的是高耸入云的鱼尾峰,雪峰的尖顶象美人鱼将尾鳍孤傲地一甩,便把美丽的鱼尾定格在遥远的天边。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1999,(15):36-37
一、主要技术内容 移栽灵用于水稻旱育(抛)秧新技术,突破了中外农业专家形成的定论--"水稻旱育秧必须调酸杀菌".施用移栽灵混剂后,秧苗抗低温,耐盐碱,抗病菌的能力极大增强,促根、防竭、抗衰的功效十分显著,不仅彻底根治了苗期立枯病,促进根系活力,诱导和提高秧苗的抗逆境和病菌的能力,而且对发病秧苗具有良好的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粮食生产面临的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生产效益低等问题,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以节水农艺农机及减肥深度融合为突破口,研发形成了以北斗导航+耕播一体化精量匀播+水肥一体化为主的小麦节水减肥增产增效技术模式,以精细整地冬灌+北斗导航+耕播一体化精量穴播(匀播)+适时镇压提墒+控灌头水+杂草及稻温...  相似文献   

7.
一 马(鲅)(yǒu) 中国古文献内无(鲅)字,也无马(鲅)鱼名.初见于《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1955),成庆泰先生记有马(鲅)目(Polynemiformes),马(鲅)科(Polyne- midae),四指马(鲅)属(Eleutheronema)及四指马(鲅)(E.tetradactylum).  相似文献   

8.
在国内众多文献中均将Sinorhizobium meliloti误译为"苜蓿中华根瘤菌",它的种加词meliloti是来自豆科植物草木樨属(Melilotus),经拉丁化后而形成的,因此应译为"草木樨中华根瘤菌"才为正确.与它亲缘关系十分接近的另一种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dicae,种加词medicae来自豆科植物苜蓿属(Medicago),因此Sinorhizobium medicae才应真正地译为"苜蓿中华根瘤菌".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相似文献   

10.
一、主要技术内容 石灰法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磷酸盐含量可达60~80mg/1),投加石灰乳澄清液,使钙离子与磷酸根反应生成羟基酸钙沉淀而去除磷酸根.其反应式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四大古建筑群为:故宫(北京)、曲阜三孔(山东)、岱庙(山东泰山)、避暑山庄(河北承德),四大古建筑群均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北京故宫建筑群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历代宫殿都"象天立宫"以表示君权"受命于天"。由于君为天子,天子的宫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宫"禁地,故名紫禁城。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历经明清两个朝代24个皇帝。故宫规模宏大,占地72万平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宇航员根纳吉·斯特列卡洛夫和弗拉基米尔·基托夫,首次在《共青团真理报》上披露了整整20年前(1983年9月26日),发生在拜克努尔航天发射场的那次鲜为人知的航天事故。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1999,(8):38-39
一、主要技术内容 <水中多环芳烃(PAHs)检测方法的研究>是山东省科委下达的环境分析化学领域尖端技术研究的攻关项目(鲁科计字1996,143号文),于1997年7月通过了山东省科委组织的国内专家技术鉴定,该成果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4.
旨在鼓励科技史工作者,特别是青年学者从事有创意的专题研究而设立的“大 象优秀科技史论文奖”已于2001年4月初顺利完成了本年度的评审工作。此次评选出的两名一等奖、四名二等奖是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在众多 申报论文中经过认真审核、评议产生的,他们是:A类:一等奖: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与科学转型[刘益东(中国科学院自然科 学史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4)]二等奖:夏小正星象年代研究[胡铁珠(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自然科学史研究》,2000,19(3)];西周金文中纪时术语——初吉、 既…  相似文献   

15.
摘要 医学微生物学存在一些科技术语的汉译名称不统一。文章就沙门氏菌属、耶尔森氏菌属、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奈瑟氏菌属、布鲁氏菌属、克雷伯氏菌属、立克次氏体属、芽孢杆菌属、枝原体属等菌属名称,肥达氏试验、革兰氏染色、革兰氏阳性菌、细菌芽孢、非典型性肺炎和SARS、“病原生物学”等微生物学术语,进行了研讨和提议。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是微生物学(microbiology)的一个分支,其汉译科技术语本应与微生物学科的科技术语[1-4]相一致,但在笔者所从事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经常被科技术语的汉译名称不统一[5-7]所困扰。譬如,编写《医学微生物学》教科书,为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制定医学微生物学科考试大纲以及每年参加执业医师考试命审题等,医学出版机构所要求使用的汉译科技术语经常与微生物学出版物所载名称不一致,深深体会到将科技术语的汉译名称进行统一,使之标准化,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就医学微生物学某些有争议的汉译科技术语名称,与学术界同行们进行商榷。一 关于汉译名称中“氏”的正确使用汉字“氏”的使用中注明,“在学有专长的人的姓或姓名后面加‘氏’表示尊重”[8]。微生物学中有不少为纪念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以其姓氏或姓名命名的科技术语,在细菌名称中尤为多见。[2-7]还有不少微生物名称是以团体名称或首次发现地名命名,例如军团菌属(Legionella)、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汉城病毒(Seoul virus)、辛诺柏病毒(Sin Nombre virus)、马尔堡病毒(Marburg virus)、扎伊尔埃博拉病毒(Zaire Ebola virus)、辛德比斯病毒(Sindbis virus)等。[2-7]基于上述理由,凡是以学者姓氏或姓名命名的微生物学科技术语,均应采用姓氏或姓名后加“氏”的汉译名称为宜。例如Salmonella是纪念美国细菌学家D.E.Salmon命名的菌属名,众所周知,Salmon(沙门)是西方人名D.E.Salmon中的家族名(family name),即相当于国人的姓,故Salmonella应汉译为沙门氏菌属[1-6],不应译为沙门菌属[7]。同理,Yersinia是纪念法国细菌学家A.J.E.Yersin(耶尔森)于1894年首次从鼠疫患者体内成功分离该菌而命名为耶尔森氏菌属[2-6],也不应译为耶尔森菌属或耶氏菌属[7]。其他还有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志贺氏菌属(Shigella)、奈瑟氏菌属(Neisseria)、布鲁氏菌属(Brucella)、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巴斯德氏菌属(Pasteurella)、鲍特氏菌属(Bordetella)、弗朗西斯氏菌属(Francisella)、立克次氏体属(Rickettsia)、考克斯氏体属(Coxiella)、巴尔通氏体属(Bartonella)等菌属名称,肥达氏试验(Widal test ,Widal’s test)、革兰氏染色(Gram stain,Gram’s stain)、革兰氏阳性菌(Gram-positive bacteria)等术语[1-6],均已是约定俗成且长期被广泛使用的科技术语,没有必要去掉“氏”,再启用一批新的汉译名称[7],以免与以地名或团体名称命名的汉译术语相混淆。二 考证“细菌芽孢(bacterial spore)”bacterial spore含义为某些细菌在不利条件下,于“菌体内形成具有多层膜包绕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形如真菌的厚膜孢子(chamydospore),且可“发芽,形成新的菌体”[6-7],故汉译名称为细菌芽孢(bacterial spore),简称芽孢(spore)是合理的。在细菌分类中和细菌学的大量出版物中,芽孢(spore)一词已被普遍使用,例如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芽孢杆菌属(Bacillus)、无芽孢杆菌(nonsporing rod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肉毒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tetani)、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等。[1-4,6]因此,不需要另造细菌“芽胞”一词[5,7]之必要性。三 支原体属还是枝原体属有些医学微生物学出版物中将Mycoplasma译为支原体属[5,7]。按照对Mycoplasma词义解释,为“没有细胞壁能形成丝状与分枝状”[6-7]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种属,理应汉译为枝原体属(Mycoplasma)[2-4,6],而不应汉译为支原体属[5,7]。正如Mycobacterium因“繁殖时有分枝生长趋势”,汉译为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2-7],而不译为分支杆菌属。四 传染性“非典”与SARS非典型性肺炎(atypical pneumonia)简称“非典”,是与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引起的大叶肺炎相对应的间质性肺炎。在2002年之前,已知引起“非典”的病原体主要有4类,即(1)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即TWAR衣原体;(2)肺炎枝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3)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4)病毒,包括①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②冠状病毒(coronavirus)等。这些病原体引起的“非典”均有一定的传染性,故均可称作传染性非典。2002年11月—2003年6月,中国及东南亚国家或地区曾突发另一种合并呼吸衰竭的严重非典型肺炎,其临床特点为急剧发生弥漫性肺炎及呼吸衰竭,较过去由已知的病毒、嗜肺军团菌、枝原体及衣原体所引起的非典型肺炎严重得多。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卡洛·多尔巴尼(Carlo Urbani)博士于2003年3月16日将其命名为serious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简称为SARS。其后多尔巴尼博士在越南不幸被感染SARS以身殉职。为纪念这位科学研究先驱,WHO正式采用他所命名的SARS病名,并将稍后发现的该病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coronavirus,简称SARS-Cov。唯有我国一直沿用2003年春临时称“传染性非典”的病名,并将其写入2004年8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届第十一次会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这样极易造成与一般“非典”相混淆,传染性非典不全是SARS,SARS仅仅是传染性非典中极其特殊的一部分。为了与世界接轨,建议应将中国独有的“传染性非典”名称更名为国际通用的SARS病名,正如AIDS已被直译为艾滋病,不必再起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病名。五 质疑“病原生物学”一词“病原生物学”一词已载入中国学科目录,近年来全国新设不少病原生物学系或教研室、病原生物学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授予点,甚至有《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原名《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6年2月易名,为中国核心期刊)和《病原生物学》教科书等。中国组创病原生物学学科的初衷是将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与医学寄生虫学(medical parasitology)两个学科合二而一,但实际上这种划分不妥。就医学微生物学而言,它不仅研究致病的微生物,还研究对人类健康有益的微生物即人体正常微生物群(normal flora),显然用“病原”一词不恰当。再就生物学(biology)而言,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都算生物,生物学的研究范围很广。病原生物学是中国独创的术语,虽然可英文直译为pathogen biology,但在外文专业书刊中从未发现过这个词汇,也无此书名刊名的外文科技书刊。目前国外教材或学术专著,除个别英文原著Medical Microbiology中包含医学寄生虫学内容外,均将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寄生虫学分别出版。故建议废除“病原生物学”学科名称,取而代之应恢复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medical microbiology and parasitology)学科名称。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说真菌对人类贡献巨大真菌存在于一切地方,如水中、地上、空气里(孢子),寄生在植物上,应用于食品业和制药业,根茎周围(共生的苔藓),草原上和森林里(蘑菇)。真菌包括任何一种有机物质腐烂时所产生的霉菌、引起农业灾害的真菌、导致皮肤病的真菌、制作面包和啤酒用  相似文献   

17.
英国科学家培育出一种新型的转基因亚麻荠属植物,它能产生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富含Ω-3脂肪酸油类.此外,这种富含Ω-3脂肪酸的油类也已经被证明是鱼油的安全替代品.亚麻荠属植物的基因在和海藻基因叠接后,就能产生正常情况下只能在鱼类发现的富含脂肪酸的油类.这种植物油类被用来饲养人工鱼类(大马哈鱼等),以使鱼类含有更多的Ω-3脂肪酸.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22,(7):70-71
雷公藤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的干燥根,性苦寒,临床上多用治尪痹(类风湿性关节炎),现代研究发现其抗炎镇痛效果显著,有类激素样治疗效果,且无激素的不良反应,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见效快、疗效确切.雷公藤全株有毒,其毒性最早记载于《本草纲目拾...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家表示,去年在坦桑尼亚高地森林发现的新猴种其实要比他们此前想象的更不同寻常——它们是一个新的动物类属。研究人员说,这个新猴种最初被称为高地白眉猴,如今已改称“奇庞吉”猴(kipunji),它们与狒狒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 我国大部分大、中城市严重缺水,而现行灌溉技术落后,水利用效率低下(有效利用率低于40%),大量绿化用水被浪费掉.改善灌水技术,采用智能化,精准化灌溉,努力提高水的利用率势在必行.传统的绿化用水,多由水车拉至现场,用人工皮管大水漫灌,这种方法大约有80%的水由于深层渗漏及无效蒸发损失掉.近些年,管网供水,喷头喷洒的喷灌灌水法,日渐流行起来.但管网控制大部分仍采用手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