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微波萃取茶叶中茶多酚的改进工艺,以少量水作为茶叶湿润剂和主要的微波接受体,乙酸乙酯作为提取剂,对茶叶的茶多酚进行微波萃取,结果表明,新工艺对茶多酚提取率较高,所得的产品质量较好,且省时、节能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毛尖茶叶为原料,用加速溶剂萃取法提取茶多酚粗品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和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温度和循环次数对萃取率的影响。用二极管阵列高效液相色谱(DAD-HPLC)对照测定加速溶剂萃取的茶多酚粗品、微波辅助提取的茶多酚粗品和商品茶多酚。结果表明:茶多酚粗品的制备最佳条件为萃取温度160℃、乙醇体积分数60%、循环萃取2次。高温加速溶剂萃取法对茶多酚的粗提率较高,但其中儿茶素的总量却显著下降降低提取温度,则茶多酚中的主要功能成分儿茶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微波辅助提取法。  相似文献   

3.
用正交实验方法探讨了茶叶中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用4倍于叶重体积的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4次,每次提取20min,用2倍于提取水溶液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3次,茶叶中茶多酚提取效果最好,其平均浸出率可达86.3%。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油茶叶茶多酚,并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曲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分析油茶叶中儿茶素类主要成分以及体外抗氧化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油茶叶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40、微波时间120s、微波功率400W,此条件下,茶多酚提取的得率为9.59%;油茶叶儿茶素类主要成分为EGC和EC,无EGCG、ECG及C;儿茶素类成分具有良好的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较强的总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5.
微波加热快速测定茶叶中的茶多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微波加微快速抽提茶叶茶多酚分光光度法予以测定,与经典的沸水浴浸提法和回流抽提法相比较,测定结果符合。  相似文献   

6.
用正交实验方法探讨了茶叶中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用4倍于叶重体积的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4次,每次提取20min,用2倍于提取水溶液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3次,茶叶中茶多酚提取效果最好,其平均浸出率可达86.3%.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以微波-超声协同萃取茶叶中咖啡因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优化了影响萃取效率的各种因素,包括萃取剂体积、萃取功率、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等,获得了优化的实验条件,即:三氯甲烷15mL,微波功率400 W,萃取时间10min,萃取温度65℃.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结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茶叶中咖啡因的质量分数,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8.
简要地介绍了茶多酚的组成与性质,着重对从茶叶中提取荼多酚的工艺进行了探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出萃取物中的六种茶多酚,并以分光光度法定量。通过该工艺提取得到的产品色泽良好,得率及纯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9.
以益阳黑茶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黑茶中的茶多酚和咖啡碱,采用正交试验对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夹带剂浓度和夹带剂用量等因素进行优化(固定萃取时间为2 h).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根据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结果得出茶多酚的最佳萃取条件: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20 MPa,夹带剂采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适宜用量为100 mL/150 g,得率为(0.190±0.004)%.咖啡碱的最佳萃取条件: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0 MPa,夹带剂采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适宜用量为300mL/150 g,咖啡碱得率为(0.457±0.036)%.  相似文献   

10.
不同加工形式茶叶茶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加工形式茶叶中茶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为不同需求人群提供选择依据。方法:茶叶粉碎后用95%乙醇超声提取,以没食子酸作为对照品,采用福林酚比色法在波长765 nm处测定各种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抗氧化活性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提取物对Fe3+的还原能力进行评价。结果:不同加工形式茶叶中茶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差异较大,其中绿茶茶多酚含量最高,其抗氧化活性也最好。结论:茶叶中多酚含量与茶叶发酵程度密切相关,发酵程度越大,茶多酚含量越低;茶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茶多酚含量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说明茶叶的抗氧化能力主要与其中的茶多酚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微波法提取茶多酚及茶多酚镧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微波法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Tea polyphenols,简称TP),探讨溶剂、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浸提级数对提取率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溶剂为体积分数40%的乙醇,料液比为1:9(g/mL),微波功率280 W,加热时间30 s,浸提2次.直接在茶多酚浸提液的浓缩液中加入氯化镧合成茶多酚镧配合物TP-La,与茶多酚对照样品合成的TP-La比较,通过IR、TEM、紫外吸收等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合成的纳米茶多酚镧配合物结构基本相似,粒径均在30 nm以内,紫外吸收峰一致.  相似文献   

12.
茶多酚是茶叶中一类主要的化学成分.利用快速溶剂萃取的方法,提高样品的萃取效率、大大减少溶剂用量;同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多酚的含量,方法快速、准确,为进一步开发荼多酚的用途,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茶叶有效成分的综合提取分离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茶叶中提取分离茶多酚、咖啡因和茶多糖.方法:以绿茶为原料,95%乙醇回流提取,采用氯仿、乙酸乙酯萃取分离咖啡因和茶多酚,茶渣水提醇沉提取茶粗多糖.结果:从单一原料,成功提取分离出了茶多酚、咖啡因和茶粗多糖.结论:此法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  相似文献   

14.
茶多酚锌盐热分解法制取氧化锌纳米微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从茶叶中提取的多羟基酚性物质茶多酚具有活性羧基多、无毒无害、对金属离子沉淀率高的优点,因此利用茶多酚作为有机沉淀剂制备了氧化锌纳米微粉,研究了前驱体的形成条件、分解温度、焙烧时间,并对所得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酶法对茶叶和茶叶渣中茶多酚提取效果及口味的影响。方法:设计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酶解茶叶和茶叶渣,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检测茶多酚含量,HPLC法检测氨基酸含量,评价提取液口味。结果:酶法提取最佳条件为复合酶用量2.4%,料液比1∶10 g/mL,酶解pH 5.6,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75 min。酶法自茶叶和茶叶渣提取茶多酚产率分别为23.36%、10.38%,与不加酶相比分别提高55.94%、15.46%;酶法自茶叶和茶叶渣提取氨基酸产率分别为4.98%、3.12%,与不加酶相比分别提高20.42%、25.32%;茶叶加酶处理得到氨基酸含量高、收敛强度和苦味弱,总体接受度与氨基酸含量一致。结论:酶法可高效提取茶叶有效成分,茶叶渣可作为原料提取茶多酚,用于食品工业。  相似文献   

16.
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微波法,以95%乙醇为溶剂,NaAc为沉淀剂代替传统的石灰石,将萃取、升华、重结晶等方法结合在一起来提取、纯化茶叶中的咖啡碱。结果表明,产物经红外光谱鉴定分析为咖啡因,测出在茶叶中咖啡因含量为3.25%。说明微波技术辅助提取是值得推广普及的绿色萃取新方法,可以弥补有机溶剂提取成本高与时间长的不足,提高咖啡因产率。  相似文献   

17.
淡竹叶中茶多酚的微波辅助提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淡竹叶为原料,采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研究了在微波辐射下提取茶多酚的工艺条件。探讨了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及相应的提取条件;对微波功率、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级数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按照GB/T8313-2002标准,用UV-9200型分光光度计对茶多酚的吸光度进行了测定,同时对提取得到的茶多酚收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法从淡竹叶中提取茶多酚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淡竹叶在60%乙醇溶液中浓度为0.125g/mL,3级提取,提取功率320W,提取时间4min。此条件下茶多酚收率为1.43%。  相似文献   

18.
微波辅助萃取红茶中咖啡碱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红茶中的有效成分咖啡碱在水中的溶出特性,以及茶叶粉碎度、料液质量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提取液pH值、微波功率、微波作用时间等因素对咖啡碱溶出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微波辅助萃取红茶中咖啡碱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叶不粉碎,料液质量比1∶30,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30 min,提取液pH值为6,微波功率350 W,微波作用20 s,红茶中咖啡碱的浸出率可达3.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较详尽地介绍了茶多酚的组成,性质,国内外现有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和近期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医药,保健等方面的应用。这将有助于低档茶叶的综合利用和茶多酚的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有数千年的饮茶历史。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工业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对茶化学品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茶叶中有600多种成分,茶多酚是茶叶中重要组分之一,约占鲜叶干重的15%-30%。茶多酚是茶叶中的生物类黄酮物_质和醋酸类物质的总称,由30种酚性羟基的化合物的组成,其中儿条。素占茶多酚总量的70%以上。茶多酚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抗;氧化剂,被列入国标GB-276086。中,能有效的抑制脂肪变质、还具一有杀菌和抑菌。它还是一种天然防腐剂,具有抗自由基、抗衰老、抗”爱滋病毒、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