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大豆重迎茬“专用剂”是一种新型大豆重迎茬营养调节剂。它是以大豆必须的营养磷、钾和锌、硼、镁、锰等微量元素为主要原料,经科学研究究配比加工而成的颗粒剂。本剂具有加愉大豆营养生长,促进粮瘤发育,增强植株抗病能力,提高大豆光合效率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肥料的施用是提高作物单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作物产量的一半左右来自肥料的施用。根据不同作物需肥规律及需肥特点,结合不同土壤供肥能力及耕层土壤有关营养元素测试结果,经过多年试验、示范结果研制的大豆重迎茬专用肥,大豆多元素专用肥玉米、小麦、向日葵、马铃薯等多功能作物专用肥可显提高单产;作物专用肥的生产施用缺口很大,仅点需要量的十分之一,研制开发高效、多功能专用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长期连作对大豆根际真菌主要类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豆长期定位试验区,取生育期内大豆连作16a、轮作、米豆迎茬和大豆连作1a根际土壤,调查真菌总数及其主要类群数量,探讨长期连作对大豆根际真菌主要类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轮作系统大豆根际真菌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大豆连作1a〉米豆迎茬〉轮作〉大豆连作16a;青霉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大豆连作1a〉轮作〉米豆迎茬〉大豆连作16a;木霉数量在整个生育期内变化规律相差较大,木霉数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米豆迎茬〉连作16a〉连作1a〉轮作;连作16a在苗期(V3)时镰孢菌数量最高,以后均低于轮作处理,鼓粒期(R5)和成熟期(R8)轮作镰孢菌数量最高。图4,参24。  相似文献   

4.
连,轮作大豆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特征与大豆根部病…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研究在东北黑土大豆主产区进行,四年定位试验,分别设置大豆轮作、连作(连一、连三)、迎茬及休闲地五个处理区。重点分析了大豆生育期间不同茬口、土壤微生物组成及密度,不同茬口,大豆根腐病、大豆孢囊线虫病和大豆根潜蝇的发生程度及其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轮作,连作对大豆生育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对轮作、连作大豆的12个有关生育性状调查结果表明,轮作大豆的单产主要由株粒数和株干重决定,连作大豆的单产主要由株粒数、株干重和单株英数决定,根际孢囊线虫对连作大豆产量影响大,达极显水平。  相似文献   

6.
种植顺序对黑土区大豆、玉米、小麦的产量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北方黑土区通过大豆,玉米,小麦多种定位轮作区方式,探讨种植顺序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豆轮作(麦米豆)产量最高,10年连作和豆米豆,豆麦豆迎茬产量差别不大;小麦产量结果是:豆豆豆麦和米豆麦区相对较高,10年连作产量最低;玉米产量结果是:豆豆米产量最高,10年连作产量最低。表3,参5。  相似文献   

7.
大豆根围土壤线虫种类丰富,有些为重要的植物病原线虫,其中胞囊属线虫(Heterodera spp.),螺旋(Helicotylenchus spp.)、盘旋(Rotylenchus spp.)、拟盘旋线虫(Pararotylenchus spp.)及真滑刃(Aphelenchus spp.)等植物线虫在大豆田分布普遍,对大豆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利用贝漫浅盘法收集不同轮作体系下0~20cm、20cm~50cm、50cm~80cm大豆根围土壤线虫,研究不同深度大豆根围重要线虫分布情况,以从线虫生态角度评价土壤健康状况并探讨大豆合理轮作体系.结果表明,大豆各轮作体系土壤总体线虫、胞囊线虫、螺旋-盘旋-拟盘旋线虫及真滑刃线虫密度都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0~20cm和20 cm~50cm,米豆和麦豆迎茬大豆根围胞囊线虫密度较大,轮作胞囊线虫密度大于连作,各轮作体系间土壤总线虫和真滑刃线虫数量在3个土层差异不显著,休闲区螺旋-盘旋-拟盘旋线虫为优势种群.图10,参24.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不同养分循环处理长期定位19a试验数据为依据,采用农业气象预测和统计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对田间试验模式进行了数值计算,以此建立9种田间试验模式的大豆单产预测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拜泉和富锦的大豆单产进行模拟检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预测大豆产量趋势.可以为大豆估产提供科学的依据.图3,表1,参10.  相似文献   

9.
松嫩平原大豆生产经济效益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所建立的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区域性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松嫩平原大豆生产经济效益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布,结果表明:提高大豆的价格、降低肥料的价格可直接提高大豆的经济效益;在不施肥有条件下增施氮肥效果最好,其次是磷肥,而钾肥和农肥的效益是负的;选择适当和肥产配比也有利于提高大豆生产的经济效益。最后给出了达到大豆生产效益各种水平的肥料投入的95%置信区间。  相似文献   

10.
关于黑龙江省大豆提质增效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当前国内大豆市场发展动态,对世界大豆主产国商品大豆的销售价格和产品质量与我省地产大豆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优劣中找出差距,明确发展方向。提出加入WTO后,发展我省大豆生产的资源、经济、技术优势和潜力,明确了构建现代化大豆高新技术生产平台的重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大豆高产施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3年试验研究,研究了大豆高产施肥技术体系。针对目前大豆生产上存在着施肥量不足,肥料结构单一,施肥时期不当,认为高产大豆庆于秋季施肥,配方施肥中的微量元素应从种衣剂和叶面肥形式施入,大量营养元素的配比和适宜施量为:磷酸二铵225kg/hm^2,尿素37.5kg/hm^2,硫酸钾45kg/hm^2.  相似文献   

12.
评价大豆品种适应性参数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品种的生态适应性是大豆在不同生态条件下,通过形态、生理和生化的变化协调自身的生长发育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是大豆品种与当地自然条件和耕作栽培条件相适应的反应。优良的大豆品种应该具有比较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因而表现出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均能抗病虫、耐肥水、稳产高产的特性。这是选育大豆新品种(系)的主要目标。如何确切合理地评价大豆品种(系)的适应性,是育种工作和生产所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就需要找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近一个世纪以来,大豆生产已发展到世界52个国家和地区,播种面积已达59000万公顷以上;大豆产量约11240万吨,全世界大豆贸易1992年达2985万吨,预测到本世纪“2000”年大豆产量可达1亿2千万吨以上。  相似文献   

14.
施用生石灰对土壤酶活性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酸性土壤上施用生石灰对土壤酶活性及大豆产量的影响初步研究表明,在大豆各生育期内酸性磷酸酶和转化酶活性随土壤酸性变弱而受到抑制,而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却增强,大豆产量呈现出随生石灰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各处理与对照相比增产1.0%~9.5%。经土壤酶活性与大豆产量的相关分析得出,酸性土壤改良后土壤酶活性提高,在酸性较强的土壤上种植大豆,施肥时配合一定量的生石灰对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大豆产量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生产中的施用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5.
大豆高产栽培体系的增产效果是不同栽培技术综合作用的结果,特定的单项技术因区域和种植方式不同而表现出增产的差异。研究探讨了不同品种、生物菌剂、奈安、叶喷剂及种衣剂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品种和种衣剂增产潜力较高,新品种1342和4404的产量较当地主栽品种711,分别增产10%和6%,主要是荚数和百粒质量的差异。种衣剂增产9.1%。尽管不同生物菌剂均能增加生育期干物质积累,但只有生物菌剂BRF-1和保根菌剂表现出6%和5%增产效果,初花期喷施研制的叶喷剂增产6.7%,除草剂药害及残留防控剂奈安对大豆产量没有影响。制定大豆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体系,既要考虑增产效果,也要注重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6.
钾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钾对大豆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钾对大豆产量构成因素有增强作用,钾能显著提高大豆产量,改善大豆品质。产量随着施K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纯K量150kg/hm2时,高油品种东农434产量达2727kg/hm2,高蛋白品种黑农35产量达2651kg/hm2。施钾有提高大豆脂肪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的趋势。表4,参6。  相似文献   

17.
棉花单产与气候因子关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积分回归方法,分析了随州市棉花单产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定量地得出影响棉花单产的主要气象要素及影响时期和程度,并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水稻壮秧营养剂在旱育稀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水稻壮秧营养剂的技术特点和示范效果,分析了该剂提高产量的原因,为进一步扩大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坐水种、苗期补灌以及坡耕地垄作区田节水抗旱技术集成的研究,对大豆在节水抗旱技术集成作用下的产量、干物质积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技术集成节水效果明显,对土壤有良好的蓄水保墒作用,能够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图1,表3,参7。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黑龙江省近20年大豆丰产,抗病品种育种所取得的成就,并对新品种的推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