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失重法研究了盐酸溶液中硫脲对铝的缓蚀作用,发现硫脲吸附在铝表面上,且基本上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作者认为,这种吸附可能是产生缓蚀作用的主要原因。在25℃和35℃的条件下,用电化学方法,对铝在含有不同浓度硫脲的盐酸溶液中进行腐蚀电位测试。结果表明,缓蚀率随着硫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这些结果与用失重法所测试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用量热法研究了氨基硫脲对铝在盐酸溶液中的缓蚀作用。讨论了温度与缓蚀剂的浓度对缓蚀率的影响,发现氨基酸硫脲对铝的缓蚀作用类型属于置换型的吸附,求得平均吸附热为33.8kJ/mol,其吸附等温线基本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3.
李可彬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
选用取代氨基硫脲和缩氨基硫脲化合物,用量气法、失重法和动电位扫描法研究了它们在1.0mol/LHCl中对铝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为阴极覆盖型抑制剂。 相似文献
4.
在0.1mol/L Na2CO3溶液中用失重法研究K2CrO4、Na2SiO3溶液及两者混合液对铝的缓蚀作用,在0.1mol/L Na2CO3溶液中分别添加浓度为0.01~0.05mol/L的K2CrO2和0.01~0.10mol/L的Na2SiO3,铝的缓蚀率分别为91.4%~95.0%和91.4%~97.1%,K2CrO4的适宜浓度是0.03mol/L,Na2SiO3的适宜浓度是0.08mol/L,在添加0.01mol/L的K2CrO4与0~0.04mol/L的Na2SiO3混合液条件下,铝的缓蚀率为91.4%~99.5%,其中0.01mol/L K2CrO4与0.02~0.03mol/L Na2SO3的两种混合液均使缓蚀率达到98%以上,比单一缓蚀剂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失重法研究了在盐酸溶液中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对铝的缓蚀作用,应用吸附理论和Sekine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发现SLS自盐酸溶液中在铝表面上产生了吸附,且基本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同时研究了SLS与Triton X-100复配时的缓蚀协同作用,认为二者在铝表面上的混合吸附是产生缓蚀协同效应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盐酸介质中烷基胺对铝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失重法研究了异丙胺、正丁胺、正辛胺在盐酸介质中对铝的缓蚀性能,发现正辛胺是一种较好的缓蚀剂.测定了在30,40,50,60℃的温度下正辛胺在不同浓度(0,5×10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失重法研究了在1M盐酸溶液中正丁胺对铝的缓蚀作用,应用吸附理论和Sekine方法处理实验数据,探讨了正丁胺在铝表面上的吸附行为以及吸附与缓蚀作用之间的关系,估算了正丁胺吸附的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8.
OP在酸性溶液中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乳化剂OP在1.0mol/L盐酸中对20^#碳钢的缓蚀作用,发现OP是一种混合控制型的缓蚀剂,对阴极反应产生表面覆盖效应,而对阳极反应产生负催化效应;微量的OP与有机胺具有良好的协同缓蚀效应。 相似文献
9.
通过电化学方法、失重曲线和SEM分析,考察了铁素体不锈钢在盐酸溶液中的腐蚀过程,重点分析了SDS和SAD两种缓蚀剂对盐酸溶液中不锈钢腐蚀行为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锈钢在单一盐酸溶液中始终保持活性溶解状态,腐蚀方式以均匀腐蚀为主,沿晶界处易发生晶间腐蚀.SDS和SAD缓蚀剂均为界面型缓蚀剂,其缓蚀效率存在极大值.当缓蚀剂质量分数为0015%时,两种缓蚀剂均表现出良好的缓蚀性能,可降低不锈钢在盐酸溶液中的腐蚀速度.在相同浓度条件下,SAD缓蚀效率高于SDS缓蚀剂.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极化曲线探讨苯骈三氮唑对碳钢在溴化锂溶液中的缓蚀作用,用扫描电镜观察形成的表面膜形态,用红外光谱探讨表面膜的组成。实验表明,苯骈三氮唑对碳钢在溴化锂溶液中有一定的缓蚀作用,其中添加0.020mol/L苯骈三氮唑和0.20mol/L氢氧化锂显抑制溴化锂溶液对碳钢的腐蚀,其可能是在碳钢表面形成Fe-BTA吸附膜,阻滞阳极反应从而起到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运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法、交流阻抗法研究了溶菌酶在盐酸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作用和吸附行为,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腐蚀表面的形貌.结果表明,溶菌酶是一种缓蚀效果显著的混合型缓蚀剂,缓蚀效率受温度影响较小,吸附行为属于自发的单分子层化学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式. 相似文献
12.
在30℃至50℃范围内,在1mol·1~(-1)MgCl_2电解液体系中,用微分极化电阻测量技术和微分电容测量技术研究十二烷基三甲基碘化铵(DTMAI)添加剂对铝的阳极过程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DTMAI是铝的有效缓蚀剂,缓蚀效率随着浓度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加;DTMAI吸附在铝表面上,且吸附服从Langmuir等温式。这种吸附的特点是吸附过程的总熵增加,且总熵变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温度对缓蚀效率的影响是由于熵效应而不是焓效应。因此,DTMAI在铝表面上的这种吸附作用是其具有良好缓蚀作用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借助于电化学方法和SEM技术研究了铝合金在氯化铵溶液中的阳极行为.所研制的铝合金较之纯铝具有明显的耐腐蚀效果,在加有少量(NH_4)_2CrO_4(C_2H_5)_4NBr或明胶作为缓蚀剂的NH_4Cl体系中,它们的耐蚀能力更强,阳极极化下的自放电速度很低,当电流密度为i_a=15~50mA/cm~2时,电极效率(η)可达99%;同时电极表面的孔蚀现象受到一定的抑制,腐蚀变得更均匀. 相似文献
14.
考察了钼酸在盐酸溶液中对软钢的缓蚀作用,求出了ΔH°,ΔG°,ΔS°3个反应状态函数及活化能,并用吸附理论解释了缓蚀原因。同时发现钼酸钠和乙叉二磷酸钠混合使用时,软钢产生良好的协合缓蚀效应。 相似文献
15.
笔者用量热法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盐酸蚀铝的缓蚀作用,发现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根据实验数据,应用溶液吸附理论推导出反应数与缓蚀剂浓度之间,缓蚀率与缓蚀剂浓度之间的两个直线方程,从理论上证明了这种缓蚀作用是铝表面吸附氯代十六烷基吡啶的结果,对进一步研究缓蚀剂的缓蚀机理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笔者还研究了温度与缓蚀率的关系表明呈直线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1mol·L(-1)MgCl2溶液中应用微分极化电阻和微分电容测量技术研究三种季纾煅位衔锒月恋幕菏醋饔眉凹剧l盐分子结构对缓蚀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季纾煅位衔锞哂薪虾玫幕菏醋饔茫闯さ募剧l盐比链短的缓蚀效率高。在25~45℃内,季鏻盐化合物在铝表面上的吸附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且为物理吸附。此外,给出了溴化丁基三甲基(BTMPB)在铝表面上可能的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7.
聚天冬氨酸在盐酸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电化学阻抗谱法对聚天冬氨酸(PASP)在1mol/L盐酸中对45#碳钢的缓蚀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PASP具有一定的缓蚀保护能力,缓蚀效率可达80.66%;实验浓度范围内与传统缓蚀剂乌洛托品的缓蚀效果相当,有望成为酸性环境的绿色缓蚀剂.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钼酸在盐酸溶液中对软钢的缓蚀作用,求出了ΔH°,ΔG°,ΔS°3个反应状态函数及活化能,并用吸附理论解释了缓蚀原因.同时发现钼酸钠和乙叉二磷酸钠混合使用时,对软钢产生良好的协合缓蚀效应 相似文献
19.
用失重法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二正丁胺和硝酸钠对铝的缓蚀作用,发现温度为30℃、35℃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两者之间产生了明显的缓蚀协同效应,缓蚀率分别可达70%和90%以上.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产生协同效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失重法和大气采样装置,筛选出两种高温、高浓度盐酸酸洗不锈钢的缓蚀抑雾剂复合配方。测定了它们在70℃─90℃温度下,20%HCl中对3Cr13不锈钢的缓蚀抑雾效果。结果表明,两种缓蚀抑雾剂均有较强的抑制腐蚀和酸雾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