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基于超图文法的软件体系结构动态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用带约束的超图表示软件体系结构,给出基于超图态射的软件体系结构动态演化通用产生式规则的形式化语义和操作,定义类型超图作为体系结构风格,运用超图文法和体系结构风格建模软件体系结构动态演化.为了验证软件体系结构动态演化的正确性,采用模型检测技术,设计算法对软件体系结构动态演化性质进行形式化验证,并应用模型检测工具进行实验分析.该方法既提供了图形化的直观表示,又展示了基于文法的形式化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
动态软件体系结构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用现有方法对动态体系结构建模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软件体系结构抽象模型(SAAM).sAAM以两种互为补充的形式化方法——面向对象Petri网OPN和π演算为语义基础,其中OPN可以形象地描述软件体系结构的初始化模型和动态行为,π演算可以描述软件体系结构的动态演化.这两种形式化方法通过SAAM集成在一起,并通过相应的支持工具对模型进行分析.在体系结构演化过程中,SAAM利用π演算的相关分析方法,对组件的演化策略和软件体系结构的一致性进行分析,从而可以在系统开发早期发现体系结构级的错误,提高软件质量.利用SAAM对经典实例自动加油站系统进行的建模与分析表明,SAAM直观、易懂,可以有效地刻画系统动态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3.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已成为软件工程的一部分,为体系结构开发提供工具和环境也就更加重要。本文介绍一个支持体系结构规范说明的语言WRIGHT,它注重连接器的定义(即协议),提供了形式化推理和体系结构一致性检查的工具。实现了体系结构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软件工程的发展,对软件的动态演化提出很高的要求,动态体系结构语言成为描述复杂软件体系结构重要工具.提出基于形式化语言Z的描述,通过Z体系对构件、连接件、配置进行定义,以达到动态演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关于选择函数一致性条件描述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选择函数的一致性条件描述问题。定义选择函数并给出理性选择函数的形式化描述;定义一致性条件并探讨了一致性条件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一致性条件与理性选择函数间的相互关系,得到了选择函数为理性选择函数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参考计算机通信的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提出了ITS专用短程通信(DSRC)协议的三层体系结构.依据ISO标准定义的一致性测试的方法及框架,确定了对协议实现进行一致性测试的方法和测试套形式化描述方法,设计了具体的测试系统结构.使用所设计的一致性测试系统对DSRC协议进行测试,保证了协议实现与协议文本的一致性.也为各DSRC设备之间的互联、互操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于Petri网的构件组装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形式化语义对构件组装和演化描述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Petri网的构件组装模型.以Petri网系统表示构件的静态组装结构,用网中标识在库所中的流动来模拟构件的动态运行过程;构造了6种具有普遍适应性的构件组装运算,给出了构件Petri网的动态运行规则,并通过案例演示了构件Petri网的演化和组装运算过程.为了支持对构件演化过程中波及效应的量化分析,从可达标识图中抽象出构件影响因子用来描述相关构件耦合度的大小,并用以度量构件系统演化时的影响度.该模型可应用于基于构件的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描述及构造过程的演化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分析设计过程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入软件体系结构技术,将软件分析设计过程细分为需求分析、体系结构设计、系统设计3个阶段,并提出了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分析设计过程(SADPBA)模型,该模型是一种采用迭代增量方法将功能设计空间映射到结构设计空间,再由结构设计空间映射到系统设计空间的过程.应用函数理论对模型进行了严格的数学定义和形式化描述,确保设计结果满足完备性、一致性和正确可追踪要求.在扩展设计空间建立了需求规范与体系结构、系统设计间的可追踪机制,并建立了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环境模型.与传统软件分析设计过程相比,SADPBA模型有严格的理论基础和工程原则,解决了软件系统从需求到实现的平缓过渡问题,提高了软件分析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在组件和框架开发模式下应用系统的一致性 ,必须研究如何检测和解决组件建模过程中存在的冲突。通过对组件模型、组件库结构和几种典型约束条件的分析 ,建立应用框架的一致性模型 ,包括组件体系结构约束和组件行为约束。这些约束条件以规则的形式表示 ,分层的规则库构成最终的形式化模型 ,模型的检验归结为规则的推理。在信息系统快速开发平台中 ,使用上述约束模型可建立信息系统的一致性视图 ,使开发平台具有一致性管理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借鉴生物遗传进化现象,将遗传算法引入拟态蜜罐系统中,提出了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拟态蜜罐演化策略,详细讨论了拟态蜜罐系统演化中特征形式化编码、遗传算子设计、适应度函数、演化触发控制与终止条件等关键问题,设计实现了具有自适应遗传演化功能的拟态蜜罐原型系统并进行了原型测试,实验数据表明了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拟态蜜罐演化策略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倪枫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8,40(4):364-370,390
针对面向服务(SOA)敏捷架构演进周期短、业务与IT对齐要求高的特点,提出一套基于开放组架构框架(TOGAF)的层次化迭代建模方法:外层迭代通过敏捷演进闭环使得企业架构能够随架构愿景的调整敏捷地实施增量化更新;内层迭代通过三维迭代矩阵建立架构模型组在需求、语义、粒度3个方面的对齐机制。对内层迭代进一步探讨了基于BPM+SOA的业务架构、信息系统架构及技术架构模型组语义对齐建模方法与典型建模过程,为SOA敏捷架构提供了一种可迭代的、阶段化交付的、业务流程与信息系统对齐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2.
软件体系结构是指导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开发过程的系统蓝图,而软件体系结构是由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ADL)来描述的.提出1种基于XML的软件体系结构描述元语言XDL作为ADL的元语言.通过XDL构造出的ADL具备大多数基于XML的ADL描述高层软件体系结构的能力,支持系统的扩展与演化,支持系统的验证,保证与其他ADL的互操作性,在软件生命周期中保证体系结构模型的可追溯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神经网络方法对混凝土损伤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对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施加三轴受压荷载历史,卸载后测量其各个方向单轴抗压和劈拉强度,根据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理论,将混凝土的损佃分别定义成抗压强和抗拉强度的劣化;研究在经历不同荷载历史后混凝土损伤的演化规律,首次运用神经网络的理论和方法,分别建立了在不同荷载史作用下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劣化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混凝土经历荷载历史后的强度劣化特征,即损伤特征性进行了研究,从中可以看出,神经网络方法是研究混凝土损伤的一个崭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讨论Web服务基本框架、组合web服务模型概念及Web服务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分布式计算技术的相关理论,对组合Web服务中的数据一致性保持由强到弱进行了分类.为组合Web服务中最常见的顺序一致性保持提出解决策略,通过实例说明该策略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一种面向体系结构的软件系统自适应机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动态变化的分布式环境中,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软件系统应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系统运行错误及需求的变更调整自身的行为,即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提出一种面向体系结构的自适应机制,该机制采用了内置运行时体系结构作为驱动自适应的因素、选择自适应动作的依据以及实施自适应的载体;设计了适合分布式环境特点的三层结构的监控设施,提高了监控的效率和有效性;同时配备了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两种触发设施.该自适应机制不隶属于某个或某种运行系统,可为各种应用的运行系统添加自适应能力提供一个比较一般的、可重用的自适应框架.  相似文献   

16.
埋地管线面积腐蚀率概率密度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马尔可夫过程,提出了管线腐蚀的发生模型,然后结合线性腐蚀发展模型,采用全概率公式,给出了埋地管线面积腐蚀率随服役时间变化时的概率密度函数解析表达式.将腐蚀发展模型中的参数分别考虑为确定变量和随机变量,推导出管线面积腐蚀率概率密度函数的具体表达式.结合具体的算例模拟分析,给出了管线面积腐蚀率概率密度函数随服役时间增加的演变过程.计算结果表明,模型可以很好地估计管线在使用过程中腐蚀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7.
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硬件/软件分解,通常在系统设计初期解决该问题·硬件/软件分解问题是NP完全问题,无法在有效时间内寻找到满意的分解方案·基于此提出了一个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硬件/软件分解方法,采用了相邻块通讯分解模型以及由单处理器和专用硬件模块构成的目标结构,解决了硬件约束条件下系统执行速度的优化问题·为寻找到性能优良的分解方案,定义了分解优化目标及代价函数,确定了初始温度、终止温度、温度衰减函数等几个控制模拟退火的关键参数,并探讨了模拟退火的停止规则·与贪心算法相比,该方法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为嵌入式系统寻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光突发交换(OBS)作为一种在目前技术条件下承载IP数据的理想光交换方案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同时iSCSI协议的提出则为构筑以IP传输为基础的企业级存储区域网络(SAN)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不同于传统的基于千兆以太网的iSCSISAN网络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OBS的iSCSISAN体系结构.通过对OBS技术进行适应性的改进,充分利用了OBS作为承载IP数据的光交换技术的高数据吞吐量的优点,以及iSCSI协议所提供的SAN与IP网络的紧密结合技术,为构筑企业级高性能IPSAN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