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北京长沟峪煤矿东二西四槽回采巷道的地质条件,利用FLAC^2D软件模拟研究了该巷道的非对称变形特征及强度薄弱部位,确定了用于这类巷道的合理的锚网索支护方案,通过现场实施,进行了巷道表面位移、围岩深部位移、锚杆(索)动态锚固力等内容的矿压监测。数据显示,该支护方案设计合理,取得了理想的支护效果及显著的经济效益,对类似急倾斜煤层支护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沈阳蒲河煤矿软岩巷道支护为工程背景,针对软岩巷道两帮收敛量大、顶底板移近量大、巷道变形严重的特点,通过采用新研发的具有高强度、高延伸率的对接式长锚杆进行支护代替老式的锚杆+锚索支护方式,实现了支护体与巷道围岩变形协调、作用力协调,解决了传统支护技术不适应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的难题,有效控制了巷道的变形,延长了巷道的服务周期。  相似文献   

3.
极破碎围岩巷道锚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开滦范各庄极破碎围岩回风巷道修复为研究背景,充分调查该回风巷道的原有支护情况,针对普通的锚杆支护很难达到修复目的的情况,提出采用以"锚、喷、注"相结合的支护工艺。应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软件FLAC2D对2100石门破碎巷道在锚喷支护、锚注支护两种方式下的垂直应力分布、屈服状态、位移量分布,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且对巷道位移和锚杆压力进行现场监测分析。经验证:锚注支护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而且能保障矿井安全高产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动力扰动下原岩垂直应力、侧压力系数大小,以及扰动峰值强度对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FLAC3D对动力扰动下深部巷道围岩力学响应进行数值分析,并结合冬瓜山矿山深部出矿巷道实际情况及现有支护方案,进行支护设计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动力扰动作用下,巷道围岩位移和塑性区都随原岩垂直应力、侧压力系数增大而增大;扰动峰值强度≤20 MPa时,巷道围岩位移和塑性区增大幅度较小,扰动峰值强度20MPa时,巷道围岩位移和塑性区大幅度增大。故在较高的扰动强度和静应力作用下,巷道围岩更容易发生失稳破坏。在冬瓜山铜矿出矿巷道现有支护基础上,进行支护优化,得出最佳方案,即喷层厚度为1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优化后巷道围岩位移和塑性区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向斜构造应力场对煤层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运用Phase2软件对巷道布置在向斜构造中不同位置时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析得知巷道位于向斜轴部时较位于两翼时围岩稳定性差。对此,提出在以后布置巷道时应根据地应力的显现规律,尽量避免巷道布置在向斜轴部处。  相似文献   

6.
针对晓明矿地质条件,综合运用关键层理论、围岩平衡法、“三带”法、数值分析及巷道探查等方法分析了7#煤层回采后上覆围岩活动规律,确定了上部4—1#煤层的底板下沉量、煤体破坏程度及煤层应力状态以及煤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综合理论分析、数值分析及现场探查结果,判定4—1#煤层上行开采是可行的,并提出回采设计方案,为晓明矿及类似条件矿井进行上行开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隧道开挖导致围岩应力释放与调整,围岩变形具有明显的时空特性。通过分析围岩变形机理,结合大中山2号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对隧道开挖后进口浅埋偏压段围岩变形的时空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隧道进口浅埋偏压段上覆围岩变形与开挖掌子面位置及移动过程具有明显的时空特性,隧道开挖后地表横向沉降呈U字型分布,且随埋深的增加累计沉降量逐渐减小。隧道围岩变形趋于稳定时,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时间特征曲线相似,并进行了回归分析。隧道围岩变形规律的分析研究对于防治工程灾害、确定支护最佳时机、调整施工工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结合双鸭山分公司东荣三矿的实际条件,从矿压显现的时空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规律出发,采用现场测试及数值模拟的实验方法,研究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场及位移场对回采工作面及其周边巷道的影响;从而确定煤层群开采过程中,采准巷道与工作面开采之间合理的时空关系及其巷道的合理支护方式。  相似文献   

9.
利用FLAC模拟了不同围压下圆形巷道围岩岩爆过程中的声发射及能量释放过程。利用8个FISH函数开挖巷道,统计破坏单元数目及破坏单元在应变软化阶段的能量释放总量和能量释放率。模拟分为3步:首先,将静水压力施加在模型上,直到达到静力平衡状态;然后开挖巷道;最后,重新计算,直到达到静力平衡状态或者塑性流动状态。模拟结果表明,当围压较高时,开挖巷道后的围岩的声发射活动呈现间歇式上升特征;而当围压较低时,开挖巷道后的围岩中的声发射活动最终趋于平静;随着围压的增加,能量释放现象出现得早些,声发射累计数、释放的弹性应变能都增加。在开挖巷道后的围岩中,发生剪破坏的单元释放的弹性应变能总量大于发生拉破坏的,最高的剪应变能释放率大于最高的拉应变能释放率。  相似文献   

10.
巷道布置对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理论分析不同应力场下巷道轴线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夹角的最佳角度,利用数值模拟不同夹角情况下,巷道围岩应力分布、正前方应力分布及变形特征。得出:1)最大水平主应力σH〉最小水平主应力σh〉垂直主应力σr时,最佳角度为0°;σt〉σH〉σh时,最佳角度为90°;σH〉σa〉σA时,最佳夹角为α0.2)巷道开挖后,水平应力在两帮出现应力降低区,在顸、底板出现应力集中区;垂直应力在两帮出现应力集中区,在顶、底板出现应力降低区;随角度变化,应力变化区均有明显变化,正前方断面的最大主应力变化明显。3)巷道达到最佳角度时,围岩变形相对较小,最大主应力围绕在巷道周边,呈环状或类环状分布;其它角度时,围岩变形相对较大,最大主应力逐渐向顶、底板的四角或两帮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岩体和标准岩样强度之间的工程变换,采用实验室试验和数值试验方法,参照以往的试验结果,研究了岩体强度的尺寸效应和均质效应,得出了同时考虑两种效应的用于计算岩体单向抗压强度的计算式。结果表明:岩体宏观强度可由基于Weibull分布的岩块强度和均质度很好的近似,并遵循两者的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国内外深部工程普遍面临的高温状况,探讨了深部高温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围绕岩体导热性质研究、水热耦合迁移问题和工程环境对传热的影响三个方面阐述了深部岩体传热机理的研究现状,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建立了深部工程的热交换理论体系、矿山地热学的理论体系和地下工程制冷降温系统的热力学基础。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深部岩体流固耦合传热问题的研究思路:开展深部工程区域的的渗流场监测和开展岩体的流固耦合传热实验和建立岩体在应力-渗流-温度耦合条件下的传热模型,揭示深部岩体的传热机理。  相似文献   

13.
扫描树结构能够有效地减少集成电路的测试数据量和测试时间,降低电路的测试成本.为减少三维电路中扫描树的叶子节点和硅通孔数量,首先得出了扫描树中叶子节点的最小数量为最大相容组中所含扫描单元数量的结论,然后进一步得到了叶子节点取得最小值的充分必要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启发式算法来确定扫描树中相容组的连接顺序,使得叶子节点数量取得最小值的同时能够优化硅通孔的数量.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石膏角砾岩的蠕变特性,建立石膏角砾岩的损伤流变模型;推导有限元计算中黏弹塑性损伤流变模型黏性应变的计算公式,结合初应变法的基本原理,分析模型的有限元求解过程;用MATLAB编制了损伤流变模型的平面应变有限元计算程序。利用编制的程序对石膏角砾岩蠕变试验进行有限元分析,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蠕变试验结果吻合得较好,表明采用统计损伤理论研究岩石的非线性流变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结合嵌入式软件的实时性、与硬件紧密结合等特点,采用UML对系统建模,引入场景技术描述系统预期的执行流程,提出了基于二叉树场景模型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改善了人工设计测试用例时易发生的纰漏,如遗漏或冗余的测试用例、工作量大、效率低等问题,缩短了软件的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6.
工作面回采过高冲击危险区时,采用深孔爆破技术,提前释放坚硬顸板内储存的弹性能,可以降低冲击危险,能有效地避免冲击地压灾害发生。以济三煤矿6303工作面实际地质情况为研究背景,从岩石爆破机理出发,计算出合理的钻孔间距;利用Ansys有限元非线性动力学软件,对不同爆破孔间距深孔预爆破方案和爆破效果进行爆破效果模拟,分析了爆破应力波传播规律和裂纹扩展情况,找出最优爆破参数。  相似文献   

17.
为了测试 RFID设备在汽车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电磁抗扰度(EMS),提出一套 EMS测试方案.方案采用限值测量法制定,分析干扰信号耦合原理及受试设备工作环境确定了测试项目和测试方法,且从测试结果准确度方面提出了判断测试是否合格的计算公式.按照方案对车载无钥匙进入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已被某车厂使用,验证了其可行性.本方案还对于 RFID设备EMS测试规范的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extends the method of using linear composites of forecasts for testing the efficiency of one forecast compared to a finite collection of other forecasts. It also gives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forecast optimality in the mean square error sense. Information sets are found to be unnecessary for forecast optimality. Finally, the paper shows that a consistent test of forecast optimality cannot in general be obtained using linear composites. A similar conclusion applies to tests of specification optimality based on linear composites.  相似文献   

19.
隧道围岩施工监测及位移动态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支护结构参数和不同开挖方法对围岩位移的影响,以百勺洋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实测、回归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技术手段,以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DINA为研究工具,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锚杆支护相关参数和开挖方法,进行大量模拟运算。运算结果表明,随着锚杆长度的增加,地表点下沉量不断减小,隧道的底鼓幅度也逐渐减小,边墙的收敛量也逐渐减小;随着锚杆间距的增加,顶端最大下沉点的竖直方向沉降值增大,边墙收敛值也增大;开挖方法不同时,随着开挖步数的减少,地表下沉值增加,隧道底鼓现象也越明显。开挖步数越多,洞周收敛值越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刚地弓形虫RH株感染对BALB/c小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72只周龄、大小相近的雄性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与不同数量(3×10^3/ml、3×10^4/ml、3×10^5/m1)弓形虫RH株感染组,每组18只。于感染第5周从每组各随机抽取6只分别进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旷场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观察各组小鼠在实验中情绪行为变化。并记录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高架迷宫试验与旷场实验中,3×10^3/ml弓形虫感染组小鼠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比较,各项行为学指标无明显差异。在3×10^4/ml、3×10^5/ml弓形虫感染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比较出现明显降低(P〈0.05).以3×10^5/ml感染组最为明显,其小鼠运动活力(0E+cE)、进入开放臂次数比例(OE%)、开放臂停留时间比例(OT%)小鼠爬行总格数、中央格在总格数中比例分别为11.08±2.12、28.73±0.59%、25.62±2.33%、32.30±17.26、2.42±0.65%。在强迫游泳试验中,各弓形虫感染组小鼠游泳的静止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小鼠(P〈0.05),3×10^5/ml感染组静止时间最长,达226.6±1.9S。结论刚地弓形虫RH株感染可引起小鼠情绪行为改变,具有焦虑抑郁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