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海峡两岸相继加入WTO,学位互认问题终于“柳暗花明又一村”。但是目前学位互认问题还存在诸多困难。为顺利实现两岸学位互认,应针对这些困难有的放矢,为两岸学位互认建设良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环境。同时,两岸应在一定的原则下采取一些适当的措施确保学位互认的顺利实现,共创海峡两岸的教育双赢。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主体,其改革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教育改革的进程与结果;进入新的世纪,我们应了解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义,分析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之路,将一个开放、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带入二十一世纪。  相似文献   

3.
嵌入式系统产品出厂加密后,经常进行现场终端授权的改变.为防止授权密匙被现场破解,会在设备规定的运行状态下,进行密码授权验证、修改、保存操作.因此,如何进入授权密匙修改状态,以及授权密匙修改后的数据在存储过程不被侦破解密,是设计的关键.结合密匙生成、密匙验证、数据保存等操作过程,提出了一种综合的授权密匙生成校验方法.经实验,这种设计操作简便,具有保密性较强,可靠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纵观近代中国的学位制度的历史发展,它是一个学习与探索的过程,一方面多元化地吸收引用西方学位制度,另一方面也不断结合我国实际做出适度调整,这期间学位制度的基本思路和主体框架已经厘清。通过对我国学位制度的历史演变和特点的分析、探讨。以期对我国学位制度的逐步完善和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有所借鉴,进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学位论文盲评探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途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加强学位论文管理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学位论文的答辩过程中设计全新的评分标准,通过实行校外盲审和严把答辩程序,使学位论文的评审优秀率大为提高,论文质量明显改善;尤其是,通过论文答辩模式的改革,总结出如何提高和改善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利用影响毕业生学位评审的五大指标:学习成绩、实习成绩、论文成绩、英语四级、计算机等级,提出基于学习矢量量化LVQ(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LVQ)神经网络的高校毕业生学位评审预测模型.以某高校某专业毕业生的实际数据为例,验证了此方法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基于LVQ神经网络的高校毕业生学位评审预测模型,能为评审学位的工作者提供有益的辅助参考.  相似文献   

7.
比较现有C/S程序中用户授权系统常见的权限管理解决方法,介绍了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设计原理和访问控制技术来完成菜单授权和后台数据库授权的方法,并以采用Delphi开发江苏电力管理软件为例提供了一套用户授权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维的,须紧密结合工程硕士培养目标,探清问题存在的根源,为保证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稳步提升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实务中不当使用授权品名纠纷频发,授权品名成为品种侵权核心方式和重要环节。但现行法律并未明确是否保护授权品名,传统学说也认为植物新品种权系智力成果权,仅保护授权繁材,不延及授权品名。此单一属性说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回应社会需求。将授权品名纳入品种权保护,使品种权兼具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识的二元属性,具有理论正当性。实践中授权品名的保护有反法模式和设权模式两种探索路径,但反法模式系"使用获得保护",其举证成本高、效率低、作用范围有限,且无法延伸至刑事二次保护,不宜采用;而设权模式系"法定产生保护",其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周延彻底等优势,可以实现品种权从内容到形式、从自我独占到排他使用的全面精准高效保护,值得推广。品种权二元属性是"司法主导、严格保护、比例协调、分类施策"司法政策在品种权保护领域的最佳体现,其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可直接解决授权品名司法保护问题,区分授权繁材与授权品名在侵权判定、禁令救济、侵权物销毁等存在的不同,实现品种全面高效精准保护,还可以舒缓了品种权人获取行政救济的逆反、克制品种权人向刑罚积极主义的跃进。  相似文献   

10.
<正> 企业技术进步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在宏观上造成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的环境,微观上在企业内部形成有利于技术进步的机制,使企业依靠技术进步,成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长期的、稳定的、持续起作用的因素。一、传统集权模式下的技术进步分析:在集权体制下,国家不仅对企业的产、供、销实行一揽子的计划管理,同时还对企业的人、财、物实行全面的计划分配。国家实际上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的主体,既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