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矿山酸性废水中微量有害重金属元素的中和沉淀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灰中和及其衍生方法是处理矿山酸性废水最常用的方法,但该法对废水中微量有害重金属元素的去除作用通常不被了解.该文用石灰石、石灰中和处理某硫铁矿露天采场的酸性废水,考察了废水中微量有害重金属元素的沉淀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对大多数重金属离子而言,pH值越高,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越好,但若重金属离子生成两性化合物沉淀,则存在一个最适宜的pH值.石灰石中和法对在酸性条件下生成沉淀的重金属离子去除效果及沉渣的沉降性能较好,但最高pH值为6,对其他的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有限;石灰法的pH值有较大的调节范围,处理效果明显优于石灰石;石灰石-石灰二段中和法的处理效果在总体上与石灰法相当,在达到与石灰相同的处理效果时,能够降低约1/3的石灰投加量和沉渣的产生量,沉渣的含水率相比石灰法更低,沉降性能更好.废水中微量有害重金属元素的中和沉淀去除效果与pH值密切相关,因此在工艺的选择之外,中和剂的投加量和投加方式,处理设施更为精准的掌控和运作非常关键,研究可为确立石灰石-石灰法处理矿山酸性废水的最佳工艺和过程控制条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二氧化钛有大量的废酸和副产品产生。本文首先总结现有的硫酸法钛白生产废酸液的主要处理技术,然后提出废酸综合利用的方式,即利用氨中和法生产偏钒酸铵,利用废酸生产镁肥,利用废酸生产氧化铁黑,利用废酸与硫酸亚铁生产硫酸铵及氧化铁。  相似文献   

3.
采用空气氧化石灰乳中和法代替石灰石中和法对钛白粉厂的生产废水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改进的废水处理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处理效果好,处理费用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尿素、氯化铵、碳酸铵对牛奶样品微量凯氏定氮法的干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未加含氮干扰物质的牛奶蛋白含量,再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加尿素、氯化铵、碳酸铵的牛奶蛋白含量,然后对添加含氮干扰物质前后牛奶蛋白含量进行比较.测定未加含氮干扰物质的牛奶蛋白含量时,微量凯氏定氮法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精确性,测定加尿素、氯化铵、碳酸铵的牛奶蛋白含量时,微量凯氏定氮法的重复性和精确性很差.在加入干扰物质前后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牛奶蛋白含量的相对误差几乎都大于5%.尿素、氯化铵、碳酸铵非蛋白含氮物质对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牛奶蛋白含量具有明显的干扰作用,尿素、氯化铵、碳酸铵非蛋白氮含量越多,对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牛蛋白含量干扰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正>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的是铁盐和铝盐等金属盐类絮凝剂为基础的新型絮凝剂,取代了无机絮凝剂在水处理中处理效果差,腐蚀性大的缺点,目前,聚合铝、铁、硅以及其他各种复合絮凝剂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聚硅酸铝铁锌综合了聚硅酸、铝盐和铁盐的絮凝特点,充分发挥了吸附架桥,网捕卷扫,电性中和等各种絮凝作用,絮凝效果好,具有较好的去浊脱色效果。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磷石膏转化法制备硫酸铵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以磷石膏为原料制备硫酸铵的工艺。研究了反应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测定了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确定了转化法制备硫酸铵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
电解铝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铝灰。若铝灰不经处理直接废弃,既污染环境又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本文从铝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角度从发,介绍了从铝灰中回收铝的5种方法:炒灰法、倾动回转窑处理法、等离子电弧法、石墨电弧法、ALUREC法。  相似文献   

8.
铝溶胶是催化裂化催化剂制备中最重要的粘结剂之一.由于铝溶胶在干燥过程中颗粒从纳米级可以长大到微米级,目前尚没有铝溶胶比表面积测定的报道.采用将一定量的铝溶胶预先高度分散到大孔硅胶孔道内,从而避免铝溶胶颗粒在干燥过程中的长大,将其干燥后测定其比表面积,外推到铝溶胶含量,采用BET法测得铝溶胶比表面积为310 m2/g.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攀西地区的钒铁冶炼后高铝尾渣的特性研究,采用同步配加活性石灰的方法进行调渣处理,将其直接用于钢渣电炉炼钢生产。试验证明,该方法对螺纹钢的冶炼效果与现有工艺相当,为高铝尾渣的综合回收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采用荧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聚合硫酸铝铁(PAFS)处理模拟废水后水中残留铝含量.结果表明,水中残留铝量受水的pH值与温度、絮凝剂投加量与沉降时间的影响.在pH为7.0-8.5,温度15~35℃,PAFS投加剂量15-20mg/L范围内,水中残留的最低铝量为1.88-2.25mg/L.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某含油污水站高浓度氨氮废水达标排放问题,本文采用折点加氯法和投加氨氮去除剂两种方法进行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折点加氯法,当次氯酸钠投加量为1 m L时,氨氮去除效果最好,水样中未能检测出氨氮;当氨氮去除剂投加量为3 mL和5 mL时,出水氨氮去除率分别为85.8%和99%,出水氨氮达标,但水样中的COD明显升高。因此,综合现场实际情况、运行成本以及稳定性,本研究拟采用折点加氯法处理废水中的氨氮,旨在为类似污水处理厂提供借鉴,为含油废水处理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比较两种铁蛋白提取方法:传统的硫酸铵沉淀法和超滤法,发现超滤法的提取效率和提取的纯度上都要大于传统的硫酸铵沉淀法.有利于批量生产铁蛋白,以满足研究需求和产品商品化.  相似文献   

13.
梁峰  刘秀花 《黄淮学刊》1997,13(4):43-45
以烟草花叶病毒(TMV)为例研究了制备植物病毒抗血清的一般方法。以家兔和小白鼠为免疫动物,运用饱和硫酸铵沉淀法制备出高效价的兔和鼠抗TMV血清,并运用先进的ELISA方法测定了抗血清中抗体IgG的效价;用醋酸纤维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抗血清中抗体的IgG纯度,应用免疫双扩散法检测了提纯的IgG的生物活性。同时还运用戊二醛一步法制出高结合率的IgG与过氧化氢酶(HRP)的生物活性。同时还运用戊二醛一步法  相似文献   

14.
原位强化的铝基复合材料常见增强相及制备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基复合材料在工业中被广泛应用,原位强化的铝基复合材料具有其增强相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增强相细小且不易发生颗粒偏聚等优点。本文讨论了原位强化的铝基复合材料中常见的强化相以及制备方法,对制备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了总结,同时预测了原位强化的铝基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一种从小牛肠粘膜制备碱性磷酸酶的方法.主要包括用正丁醇提取,丙酮和硫酸铵分级,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凝胶过滤.所得制剂比活为845单位/毫克蛋白;活力回收29%;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单一性活力区带.  相似文献   

16.
<正> 硅铁中铝的测定,一般采用EDTA容量法,但操作手续冗长,且因铝含量不高(2%左右)往往不能得到满意的分析结果。 CAS比色法测定钢铁中的铝早有报导,而用来测定硅铁中铝的资利甚少(我们尚未见报导)。鉴于硅铁中除铁量较高外,其它杂质含量均较低,故采用Zn—EDTA掩蔽铁等杂质,CAS显色直接比色测定硅铁中铝是比较理想的,为此,我们着重对试样的分解及酸度的控制等进  相似文献   

17.
通过PCR克隆了保加利亚乳杆菌中冷应激蛋白基因Csp A,并采用20℃的低温条件对对数期的菌体预处理2 h。提取菌体低温处理前后的总RNA并分别纯化得到m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在低温预处理前后的冷应激蛋白基因转录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2 h的低温处理可使保加利亚乳杆菌冷应激蛋白Csp A基因的mRNA拷贝数增加3.34倍左右,推测冷应激蛋白Csp A的表达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8.
高纯金属钒作为一种新兴材料日益被重视,是原子能、火箭、导弹、航空、冶金工业中不可缺少的宝贵材料。本项目以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高纯五氧化二钒产品和铝粉为主要原料,利用改良后铝热还原法制备铝含量在5%~10%低铝量的钒铝合金。对钒铝合金进行扩散处理,渗入反应熔剂,通过真空电子束炉除铝,二次精炼提纯,最后经过机械加工得到高纯金属钒铸锭。  相似文献   

19.
地处湖南省浏阳县东区的七宝山硫铁矿是一个具有1000余年继续开采历史的老矿。矿区内老窿遍布,矿石氧化剧烈,致使矿坑废水酸性大,多种重金属离子严重超标,且废水日排放量大,平均为1700m~3/d,其中最大水量竟达2350m~3/d。如果废水直接排放,将严重污染环境。为此1982年该矿采用“石灰中和法”对废水进行处理。该法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处理费用低。尽管石灰中和法有以上特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暴露出意  相似文献   

20.
几种盐酸酸洗缓蚀剂对铝的缓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失重法研究了几种酸洗缓蚀剂对铝在盐酸介质中的缓蚀性能,探讨了缓蚀机理.实验结 果表明,SH-904、兰-826、兰-5的缓蚀效率按大小排序为SH-904>兰-826〉兰-5;其最低添 加量SH-904和兰-826均为1‰,兰-5则为0.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