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以多种无机材料和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对运动发酵单胞菌进行了吸附固定化研究。结果表明,煤渣、木屑等吸附材料对运动发酵单胞菌有较好的吸附和产乙醇能力,是有应用价值的吸附载体。  相似文献   

2.
通过表面改性试验、溶出试验和溶液电导率测定试验,筛选出可用于蓄盐缓释融雪抑冰材料的载体(载体A)和表面改性剂(表面改性剂J),通过优化制备方法和成分配比,开发出具有降低溶液冰点功能和缓释功能的蓄盐缓释融雪抑冰材料。吸附试验和电导率测定试验的结果表明:载体A能够吸附的氯化钠含量较高,适合作为材料的载体;采用湿法吸附制备的融雪抑冰材料的缓释性能优于干法吸附制备的材料;随着表面改性剂J添加量的增大,融雪抑冰材料的缓释性增强。自制的蓄盐缓释融雪抑冰材料的组成为氯化钠、载体A、表面改性剂J,三者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7.91%、38.60%、3.49%。溶出试验和溶液冰点测试试验表明自制的蓄盐缓释融雪抑冰材料具有良好的缓释性和降低溶液冰点能力。  相似文献   

3.
聚乙烯醇亲和磁性载体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氧化法以聚乙烯醇(PVA)为包埋材料制备较强磁响应性的纳米级磁流本,进一步交联、还原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微米级磁性载体,偶联色素配基辛巴蓝(Cibacron Blue 3GA)得到了一种新型亲和磁性载体。分别以牛血清白蛋白(BSA)和溶菌酶(Lyso)为目标蛋白,考察了该亲和磁性载体的吸附性能,并用Langmuir吸附模型来描述亲和磁性载体对牛血清白蛋白和溶菌酶的吸附情况。  相似文献   

4.
吸附法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高效去除水中抗生素的技术.但是,传统的吸附材料存在吸附容量低、回收困难等问题.选择MOF-808材料作为吸附主体,聚丙烯腈(PAN)作为载体,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MOF-808@PAN吸附剂.四环素溶液的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当MOF-808和PAN质量比优化为2.5∶1时,吸附剂对四环素的吸附效率超过90%,并具有112.2 mg/g的最大吸附容量.该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及颗粒内扩散模型.此外,该吸附剂在宽泛的pH范围以及高浓度的四环素溶液中均表现良好.首次将MOF-808材料用于水中抗生素的吸附去除,可为其他粉末吸附材料的工程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无机多孔材料,因为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容量,而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和吸附载体中.按照孔径大小,多孔材料可分为:微孔(Microporous)、介孔(Mesoporous)和大孔(Macroporous)材料.无机微孔材料孔径一般<2nm,包括硅钙石、活性碳、泡沸石等,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人工合成的沸石分子筛.它是一类以 Si、Al 等为基的结晶硅铝酸盐,具有规  相似文献   

6.
羟基磷灰石因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优异的离子交换性能等,在生物医学领域、污水的治理、氧化剂及催化剂载体等方面被广泛使用。简要介绍了羟基磷灰石的常见合成方法及其具体的制备工艺,详细介绍了其在药物载体、重金属离子吸附以及催化剂载体中的具体应用,并从生物应用、环境功能材料及化学催化领域3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该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利用天然硅藻土和具有高效吸附能力的分子筛分别通过复配法、原位生长方法和二次生长法制备了硅藻土/分子筛复合吸附材料。用扫描电镜(SEM)对复合材料形貌进行分析。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研究了复合材料对苯酚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复配法复合材料为硅藻土和分子筛之间相互混杂,各种组分独立发挥吸附作用;原位法与二次法复合材料是在硅藻土表面生长一层分子筛构成的复合结构,分子筛主要为吸附作用,硅藻土作为载体发挥截留和辅助吸附作用。二次法材料表面的分子筛生长程度优于原位法材料。与硅藻土相比,硅藻土/分子筛复合材料吸附能力有很大提升。  相似文献   

8.
利用超高分子材料载体制备一种固体缓释抑菌剂,对其进行表征,检验其缓释及抑菌效果.将挥发性中西药复配抑菌液吸附于特定的超高分子材料载体,对超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考察,观察其微观结构,并对固体缓释抑菌剂的缓释效果和抑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超高分子材料的拉伸断裂应力为28.79 MPa,抗冲击强度为78.85 kJ·m-2,超高分子材料的孔隙率为69.17%,抑菌液吸附量为0.58 g·cm<sup>-3,抑菌液吸附率为141.38%;固体缓释抑菌剂的有效释放时长为10 d,对多种致病菌的平均杀灭率均高于99%;超高分子材料具有高强度的力学性能和较高的抑菌液吸附率;固体缓释抑菌剂释放速率稳定,在空气中分布均匀,缓释效果和抑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高岭土和改性粉煤灰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多孔莫来石陶瓷基体,把莫来石陶瓷基体作为汽车尾气过滤器中的吸附载体,研究莫来石陶瓷基体对汽车尾气超细颗粒物PM2.5烟尘的吸附特性和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莫来石陶瓷基体吸附材料对汽车尾气排放的PM2.5有明显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膨化珍珠岩为吸附剂,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在25℃下,当缓冲溶液PH值为5时,吸附能力最强;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测定研究,发现其吸附行为基本符合Langmuir模型.研究表明,膨化珍珠岩有可能成为一种理想的固定化酶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不同结构形式的蜂窝芯层的基体材料对其防护性能的影响,通过Hypermesh软件建立了爆炸冲击载荷下的仿真分析模型,比较了不同基体材料下蜂窝结构背板吸能占比、背板的动能特性以及面板背板的最大变形量,通过三者的加权评估,找到了不同结构形式下的蜂窝芯层最优基体材料。研究结果表明:面内蜂窝结构下,基体材料H14抗爆炸性能最优。异面蜂窝结构下,基体材料Q235的抗爆炸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2.
针对周期性蜂窝夹芯结构型吸波材料的非均匀性,提出采用频域有限元数值仿真和散射参数反演法计算不同构型蜂窝夹芯材料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和反射系数,并探讨了周期性蜂窝夹芯结构中胞元的尺寸效应对结构型吸波材料隐身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具有相同体分比的不同构型蜂窝夹芯结构型吸波材料,当胞元尺寸大于工作波长时,夹芯材料的不均匀性导致RCS值变化幅度较大;随着尺寸的缩减,RCS值逐渐减小且变化趋于平缓.但在不同入射方向具有明显的散射特性,而且不同构型蜂窝夹芯结构的反射系数也表现出明显的尺寸效应.研究结果为周期蜂窝夹芯结构型吸波材料的多功能设计提供了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理论研究了多孔纤维吸声材料填充矩形蜂窝结构的声学特性.假设周期蜂窝结构将多孔纤维吸声材料划分为独立周期子空间,理论建模中选取单个蜂窝胞元进行分析.蜂窝结构内部的多孔纤维吸声材料采用等效流体模型进行模拟,斜入射的声波在各个子空间呈驻波分布,由声场的声压和速度可积分得到通过蜂窝结构入射平面和透射平面的能量流,从而得到多孔纤维吸声材料填充蜂窝结构的吸声及传声损失性能.与单一多孔纤维材料声学性能的对比发现,多孔纤维吸声材料填充蜂窝结构的吸声性能得到了有效提高.基于理论模型,进一步分析了结构参数对多孔纤维吸声材料填充蜂窝结构吸声/传声损失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复合材料蜂窝夹芯板低速冲击损伤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三维动力学有限元建立了复合材料蜂窝夹芯板在低速冲击作用下的渐进损伤分析模型。该模型中将蜂窝夹芯等效为均匀的正交各项异性材料。采用基于应变的Hashin三维失效准则和Yeh分层失效准则对面板损伤进行判断。使用部分刚度折减对损伤材料性能进行退化。利用用户子程序将损伤判据和刚度折减方案引入到ABAQUS软件中。模拟了复合材料蜂窝夹芯板低速冲击损伤渐进过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最后讨论了各种参数对冲击响应和冲击损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蜂窝结构圆柱壳体模态密度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建立了蜂窝结构圆柱壳体模态密度的计算公式,根据等效圆柱壳概念,该公式可用于计算蜂窝结构圆锥壳体的模态密度,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纸蜂窝结构参数对面外承载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纸蜂窝结构特性和压缩破坏机理的分析,建立以原纸环压强度为控制的纸蜂窝结构面外载荷理论模型和临界载荷计算方法.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分析结构参数对纸蜂窝面外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蜂窝边长、孔径比、纸壁初挠度和半波个数的增大,临界载荷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故纸壁初变形对纸蜂窝承载能力的影响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17.
目前广泛使用的强吸声体是由纤维性玻璃棉,矿棉和岩棉等组成.构造较复杂。本文提出一种纸蜂窝内填充膨胀珍珠岩的复合吸声体,它具有吸声系数高,刚度大,耐燃.能承受撞击作用和施工简单等特点。本文对影响吸声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该吸声体已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单胞形状和承载方向对蜂窝结构力学性能及失稳模式的影响,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不同蜂窝结构并进行了试验与动态仿真模拟。结果表明:蜂窝结构应力曲线呈四阶段变化趋势;单胞对角承载的六边形蜂窝结构拥有最高的平台应力以及总应变能密度;单胞的坍塌主要原因在于单胞的剪切变形,四边形蜂窝单胞在剪切变形同时胞壁发生严重的屈曲失稳;整体蜂窝结构的失稳模式为基于斜向或横向初始变形带的两类逐层坍塌模式;在大尺寸蜂窝结构仿真模拟中其防冲能力得到了评估,结构吸能值能达105J,满足吸能防冲器要求。所得结论能为液压支架防冲吸能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填充聚氨酯泡沫蜂窝纸板缓冲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复合缓冲材料的缓冲防震性能,将聚氨酯填充到蜂窝纸板的孔隙中制作了聚氨酯蜂窝纸板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落锤冲击试验和静态压缩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和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该复合材料在静态和低速冲击条件下表现的力学行为,进而对其静、动态缓冲吸能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蜂窝纸板材料的静态、动态吸能量均随孔径的增大而增大,动态吸能量增大的幅值更明显;复合材料的吸能量随蜂窝纸板孔径增大而增大,随纸板厚度增大而减小;复合后的材料较蜂窝纸板材料静、动态缓冲性能和吸能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无机-有机杂化介孔材料组装与性能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表面活化剂诱导合成法和离子印迹技术,通过TEOS和AAPS酸性催化水解和缩聚反应,将氨基嫁接到介孔材料孔壁上,组装出一种新颖的有序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通过IR,xRD,TG,DTA,MIP和粒度分析测定,表征了该杂化材料的组成和孔结构。杂化材料对稀土La^3+离子吸附量测定结果表明:杂化材料可对稀土离子有效捕集,La^3+印迹杂化材料对模板镧离子比非印迹杂化材料表现出更好的识别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