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姆斯生物菌肥在棉花生产应用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是新疆经济支柱产业,由于土壤盐碱重,有机质含量低,长期使用无机肥料,土壤板结严重,肥效短,作物后期脱肥提前早衰,直接制约着棉花生产的发展。通过对阿姆斯生物菌肥的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效果,在2001年特殊气候情况下,单产皮棉1463.77kg/hm2,比无机肥增产皮棉212.16kg/hm2,增产率14.42%。  相似文献   

2.
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新疆棉花生产的现状自80年代以来,我国棉花生产徘徊不前,但同期新疆棉花产量却以年均增长率18.8%的速度发展,很快成为我国三大棉田集中区之一(见表1)。进入90年代,新疆棉花单产和总产量一直名列我国产棉省区前列。新疆棉花生产迅速发展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棉花生产布局宏观调整我国地处温带和亚热带,棉田分布较广,在北纬18°~46°和东经76°~124°的范围内均有分布。70年代我国棉花布局分散,生产水平低。80年代以后,经过农业区划及实施,棉花区域布局开始战略性调整,方向是:巩固提高现有的集中棉区,主要是长…  相似文献   

3.
浅谈新疆棉区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棉区作为中国的优质棉基地,在国内棉花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棉花单产及总产自1995年以来稳居全国第一。2000年植棉面积100余万公顷,总产过150万吨,总产占全国总产的三分之一强。新疆棉花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除了国家政策因素外,更主要得益于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其中尤以"矮、密、早、膜"栽培模式的推广和"宽膜覆盖"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标志,促成了我区棉花八十年代末平均单产70公斤和九十年代中后期平均单产100公斤的两次飞跃,并确立了棉花在我区的支柱性产业地位。  相似文献   

4.
新疆棉花机械化采摘技术的推广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疆的棉花产业也迎来了良好的机遇,为实现棉花规模化发展,增强棉花生产的经济效益提供了条件,机械化采摘及加工已成为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机械化采摘不仅有利于提高棉花单产、品质、而且增加经济效益、节约成本。近年来,棉花的机械化种植和加工已大面积推广应用,而棉花机械化采摘发展相对缓慢,成为制约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植棉效益的增加,库尔勒市农民的植棉积极性日益高涨,棉花面积逐年扩大,由1999的1.3万hm^2增加到2003年的2万hm^2,棉花单产水平由1350kg/hm^2提高到1770kg/hm^2,提高了31%。但从产量情况来看,老熟棉区的棉花的单产水平正逐年走向滑坡,而新棉区的棉花单产逐年上升,特别是单产皮棉2700kg/hm^2以上的棉田均集中在新棉区。  相似文献   

6.
<正> 棉花是新疆的重要经济作物,近年来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棉花生产的兴衰,直接影响着新疆经济的振兴和棉农致富.改革开放十四年来,我区棉花生产稳步增长,面积、单产、总产不断增长,与七十年代末相比,1991年面积达820.41万亩,年均递增10.7%;单产78.0公斤/亩,年均递增23.1%,已分别跃居全国面积第四位,单产第一位,总产第三位,增幅之大发展之快,在全国也是少有的.棉花生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收购品级和纤维长度的显著提高.1990年与1979年相比,平均收购品级陆地棉由2.17级提高到1.37级,平均收购绒长由26.9毫米上升到29.1毫米.品级高,纤维长是新疆棉花质量方面的优势,做为全国的优质棉基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棉花纤维内在质量却没有得到相应改善和提高,出现了含糖超标,强力不足,马值偏低等问题.特别是纤维含糖高,造成纺纱过程的“三绕”现象,即绕皮辊、罗拉和垫圈,严重影响纺织工效和产品质量.国内外客商对此反映强烈,这不仅降低了新疆棉花的声誉,而且成为商品棉基地建设,扩大棉花生产和深加工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7.
144团中低产田改良经过四年试验,采取施有机肥、复播绿肥、压沙和秸秆还田,土壤容重降低12.88%,空隙度增加11.28%,地温提高2.3℃。土壤有机质除压沙田外均提高0.15—0.25%;速效氮提高6—11PPM,速效磷提高12—21PPM。总盐量减少0。24%,脱盐率21.6—37.1%。1kg标准肥增产皮棉0.70kg以上。棉花亩株数增加830—3320株,单铃重提高0.2—0.7g,单株铃数提高0.1—0.5个,皮棉单产提高9.5—18.3kg,增产17—33%。平整土地亩灌水量减少20—30方,降低17—26%,棉花亩株数增加2000—3500株,提高28—46%,减害面积由8%降低到5%。  相似文献   

8.
1新疆纺织企业基本情况通过对新疆部分棉纺织企业的调研,对本地区纺织企业主要生产设备、关键工序所使用的设备及其生产效率、单产情况、质量水平等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高品质的棉花优势是新疆纺织企业迅速发展的基础。新疆的纺织企业经过近年来的技术改造,纺织装备水平有了较  相似文献   

9.
通过2000-2002年的不断研究和实践,大胆引进运用棉花种植新技术,对节水灌溉、高密度栽培、新品种、提早播种期等技术成功地进行优化组合。在棉花种植密度理论株数达1.84万-2.1万株,666.7m^2的基础上,采用株型紧凑、早熟的棉花品种中棉-35,科学运筹肥水、化调、整枝和综合调控等管理措施,使皮棉单产达到150-200kg/666.7m^2。新技术的运用,是提高中、低产田单产的一条捷径,使棉花生产能均衡获得大面积高产。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产棉大国,棉花种植的历史长达2000多年。 由于新疆所处的地理位置,具有优越的光热资源优势,棉花种植产业成为新疆的优势产业和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如今,新疆的棉花种植产业从总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产和棉花品质均居全国之首。特别是南疆地区,是我国唯一可以生产优质长绒棉的基地。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新疆绿洲棉花7种连作年限(1、5、10、15、20、25和30年)棉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秸秆还田条件下长期连作棉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积累特征。结果表明:通过利用棉花连作结合秸秆还田技术,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储量。并且,土壤有机碳储量在短期连作(5年)的积累速率最快,平均年有机碳积累速率为2.03(t/hm2)/年,超过5年后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积累速率逐渐缓慢,连作5-30年土壤有机碳平均积累速率在0.41-0.14(t/hm2)/年。从整个剖面的分布比例看,各连作年限棉田土壤有机碳及其储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0-4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储量相对较大,而40-60 cm土层所占的比例较小。总之,新疆棉花连作30年,结合长期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储量,土壤有机碳的周转速率虽然变慢,但棉田土壤仍处于"碳汇"状态,保证了棉田的土壤质量的稳定与提高。  相似文献   

12.
棉花促根剂能有效促进植株体内细胞分化和细胞伸长,使棉花生长速度加快,增强抗逆能力,增加棉花根系数量,增强棉花根系吸收土壤养分能力,增加棉花单铃重,达到提高单产增加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小麦籽粒占生物产量39%,茎秆叶占47%,颖壳占14%,氮、磷在小麦、棉花、玉米籽粒中含量最高,钾的含量普遍以茎秆和壳中最高。棉秆还田450-600kg,每667m~2可供养分N5.98-7.97kg,P_2O_5 1.67-2.23kg,K_2O 11.39-15.51kg。土壤有机质提高1-8g/kg、土壤容重降低0.04-0.08g/cm~3;土壤孔隙度增加0.68-2.38%。  相似文献   

14.
新疆棉花黄萎病菌的培养特性及致病性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6-1999年对采自新疆各地的30个菌株进行了培养特性及致病性分化的研究。查明新疆棉花黄萎病不仅在培养特性上存在明显区别,在致病性上也存在强、中、弱三种不同的类型。过去检查新疆棉花黄萎病一般属于致病性较弱的类型,而这次通过鉴别寄主反应及多感染塔什干1、2号品种,说明新疆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性在中亚地区属较强的类型。  相似文献   

15.
生物钾肥是一种硅酸细菌。新疆土壤中虽然含有丰富的钾资源,但土壤多属盐碱土且碱化程度偏高,溶重偏大,多被土壤固定,而难以被植物吸收利用。土壤中速效钾的缺乏,已成为限制作物优质高产的一大因素。1995-96年两年在147团13连每亩以1公斤生物钾肥拌种,并在小麦追肥中亩施1公斤生物钾肥,和其它肥料拌匀混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每穗粒数增加3.4─1.2粒,千粒重提高1.2-0.8克,单产提高48.3-73.6公斤,土壤中碱解氮提高4.3-5.4%,速效磷提高7-17.5%,速效钾提高5.78-8.27%。  相似文献   

16.
在农业生产中,人工合成的多种微量元素肥达几百种,用于棉花生产的达几十种。95年我们把氨基酸多元微肥、植物灵、稀土、植物营养素、防落素等五种在棉花不同生育期进行叶面喷施,取得不同程度的效益。单产较对照提高7.53—20.8%,衣分提高1.5—2.1%,提早1—4天吐絮,霜前花率高。  相似文献   

17.
试论我国棉花育种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良品种的种子是棉花生产的基础,种子不行其他现代技术就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因而不断培育出适应生产需要的棉花新品种是实现棉花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途径。40多年来我国主要棉区进行了6次大规模的品种更换或更新,每次都使棉花单产提高10%以上,其作用是其它技术所不可替代的。下面就我国棉花育种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探讨。一、现状我国棉花年种植面积目前在600万hm2左右,皮棉总产450万t上下,单产大约为750kg/hm2。1995年棉田面积为5288万hm2,皮棉总产476.8万t,较1949年增长近11倍,约占世界棉花总产的1/4,居世界…  相似文献   

18.
采用Surfer软件分析的方法,研究棉花膜下滴灌和膜下软管二种灌溉方式下磷在土壤中的分布特点以及棉花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在土壤中下渗(0~30cm),膜下滴灌磷的浓度与膜下软管磷的浓度分别为25~30 mg/kg和22~26 mg/kg;膜下滴灌条件下磷在土壤中侧渗范围为0~10cm,磷的浓度为9~25mg/kg;膜下软管条件下磷在土壤中侧渗范围为0~20cm,磷的浓度为12~26mg/kg;棉花膜下滴灌平均单产(籽棉)比棉花膜下软管灌平均单产(籽棉)多127.5kg/666.7m2。膜下滴灌磷在土壤中分布集中,浓度相对较高,分布均匀,利于棉花根系的吸收,提高了磷的利用率;而膜下软管灌磷在土壤中分布分散,浓度较低,均匀性差,磷利用率较低。因此,棉花膜下滴灌磷的效果比棉花膜下软管磷的效果好,同时膜下滴灌磷通过随水施入土壤中可以满足棉花整个生育期需要。  相似文献   

19.
新疆的土壤大多属于盐化荒漠土壤 ,有机质含量低 ,严重缺氮少磷、缺锌少硼等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华新有机复合肥即是针对这一情况生产的有机质含量高 ,并配加适量的锌、硼、铜、锰、铁等微量元素的肥料。经我场1999年春在棉花生产上用不同剂量的小区试验与大田示范相结合的试验结果表明 :土壤中有机质提高0.039 % -0.018% ,碱解氮增长3.1 -0.3mg/kg,速效磷提高1.17 -0.83mg/kg,达到了增产、增值的效果 ,投产比为1:5.14 -1:6.87。  相似文献   

20.
“一黑一白”形象地说出了新疆的两大支柱产业,“黑”指的是石油,“白”指的就是棉花。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区和最大的商品棉基地,棉花总产量占到了全国的1/3。去年秋天新棉上市以来.国内棉花价格大幅上涨,与前年同期相比,上涨幅度超过60%。业内人士预讨:棉价上涨对新疆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了50%。可是棉花价格上涨又导致新疆纺织工业尤其是产能落后的企业出现亏损。棉农利益与棉纺织工业利益的矛盾使新疆棉花产业发展进入一个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