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气相色谱-原子吸收联用技术对人体内汞分子形态的转化进行了研究,其方法是收集长期接触汞蒸气的职业工人的尿样和血样,用联用系统进行测定。样品中的甲基汞和二甲汞都可被检出,这说明汞蒸气进入人体后可以发生分子形态的转化。为汞的毒性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四氯汞钾溶液和甲醛缓冲吸收液对二氧化硫的不同吸收比较,指出用甲醛缓冲吸收液测定二氧化硫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燃煤电厂脱汞技术从脱汞机理、脱汞成本、脱汞效率、影响因素等方面总结分析了吸附法、化学氧化法和利用现有脱硫、脱硝、电除尘等设备脱汞技术的优缺点及研究进展。吸附法主要集中在吸附剂制备及脱汞效率等方面,脱汞吸附剂包括活性炭、改性活性炭、功能性活性炭、活性炭纤维、飞灰和农作物吸附剂等。化学氧化法主要包括光催化氧化、金属及金属氧化物催化氧化和低温等离子体法等技术,其机理都是促进烟气中H_g~0氧化成更容易脱除的Hg~(2+);利用现有设备和技术控制汞的排放是结合了SCR催化剂、电除尘放电促使H_g~0氧化、除尘器飞灰吸附、脱硫吸收Hg~(2+)的复杂脱汞机理,其脱汞成本较低。研究制备农作物磁性吸附剂和对脱硝催化剂进行改性后结合现有脱汞技术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脱汞技术。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垃圾焚烧飞灰中汞的污染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三峡库区垃圾焚烧飞灰中汞在不同粒径下的分布特征、不同浸出时间、液固比和不同酸度下的浸出规律、浸出毒性及飞灰中汞的不同存在形态的含量.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垃圾焚烧飞灰中汞平均含量为8.52 mg/kg,粒径在<100 μm范围内的飞灰中汞含量较高,且汞的含量随着飞灰颗粒尺寸的减小,呈增加趋势.汞的浸出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汞的浸出量随pH值及液固比(L/S)的增加而增大,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形态分析表明飞灰中汞的可氧化态及残渣态含量都较高,而弱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含量则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四-(4-三甲铵苯基)卟啉(TAPP)与汞的络合反应,找出了形成TAPP-Hg(Ⅱ)络合物的最佳条件。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45.9nm,摩尔吸光系数ε=2.5×10~5,用于发样和水样中汞的测定,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用缓冲的甲醛吸收液测定大气中二氧化硫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内外研究甲醛吸收液测定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基础上,进一步较全面对其操作条件做了探讨,并与传统方法四氯汞钾吸收液进行对比,其灵敏度、精密度均高于传统方法,效果令人满意。吸收液中的氮氧化物、臭氧、重金属等掩蔽后不影响测定。  相似文献   

7.
微量硫化物的测定国内外常采用亚甲基蓝法、分子荧光法、电极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冷原子荧光法等。本文根据汞(Ⅱ)可与四(4-三甲铵苯基)卟啉(简称TAPP)在室温下产生灵敏的显色反应(ε=2.85×10~5),并允许大量的常见阴离子存在的特性,当S~(2-)存在时则极易抑制与其相当量的Hg(Ⅱ)—TAPP配合物的生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波消解法对土壤进行一次消解。运用原子吸收法和原子荧光法同时检测土壤中铅、镉、铬、汞、砷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针对易挥发元素汞和难溶元素铅、铬,对消解用酸体系进行了优化,并对原子吸收线性范围窄的问题进行了优化。检测结果表明:测定值在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范围内,相对偏差均小于8%。  相似文献   

9.
常用的汞分析方法 ,如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等均为吸光光度分析法 ,在已颁布的汞标准分析方法中都采用标准曲线法。然而 ,通过对汞质控标样的分析及将多年环境监测的结果经数理统计 ,发现用标准曲线的回归系数来计算样品中汞的测定结果 ,使低含量样品中汞浓度偏高 ,高含量样品中汞浓度偏低 ,若用相应吸收值的标准溶液浓度来计算样品中汞浓度 ,测定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10.
一、序言在人类生产不断发展的同时,汞的污染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人们希望对于极微量的汞建立简单而灵敏的测定方法。目前,测定汞的多数标准分析法,是采用打萨宗比色法。但这种方法对于测定0.01ppm以下浓度的汞灵敏度不够。在通常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里(火焰法),汞也是灵敏度较低的元素之一。火花质谱及中子活化分析法测汞,其灵敏度虽高,但设备昂贵,操作也较复杂,不易推广。1964年有人用原子荧光法测汞[1],得到了5.0μg/ml的检出极限。随后有人用无极放电灯作为光源[2],以火焰法测汞,获得了0.1ppm的检出极限。1970年以前,有人用同样的光源[3—16],以各种不同类型的火焰测汞,其绝对检出极限都在微克级的水平。1970年以后又相继提出了电加热的无火焰原子荧光法,如石墨丝法[17],铂环法[18],他们以无极放电灯作为光源,得到汞的检出极限分别为5×10~-(11)g和10~(-8)g。以上这些方法由于需要燃烧气体(如乙炔、氧、氢等)和屏蔽气体(如氩、氮等),以及电加热系统,  相似文献   

11.
燃煤飞灰中汞的渗滤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煤飞灰中汞的稳定性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为研究燃煤飞灰中的汞在渗滤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该文参考国内外多个毒性浸出方法设计渗滤试验,模拟浸取剂pH值、固液比、渗滤时间以及浸取剂氨含量等多个环境变量,并依照美国环保局EPA 1631方法对渗滤液汞浓度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飞灰中的汞在渗滤过程中释放率均小于0.2%;渗滤液汞浓度随浸取液pH值的增大呈指数下降趋势,在强碱环境中,渗滤液汞浓度有一定回升;飞灰汞释放率随液固比的增大呈上升趋势;渗滤时间对汞的渗滤量影响不大。总体而言,飞灰在堆存、埋放过程中一般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汞污染。但是,氨的存在对飞灰中汞的再释放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甲醛缓冲溶液吸收法,乙醇胺溶液吸收法,六元瓜环溶液吸收法这几种无汞测定SO2的新方法。并对这几种新方法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比较讨论。  相似文献   

13.
通过衍生化1,8-萘二甲酰亚胺合成了一个含有双磺酰胺基的荧光探针:4-(2-双(对甲基苯磺酰胺基乙基)氨基)乙胺基-N-丁基-1,8-萘二甲酰亚胺(NDS),实现了对汞离子及铜离子的双重识别.在乙醇溶液中,NDS显示淡绿色弱荧光,加入汞离子使荧光变为青色并显著增强,而铜离子引起NDS荧光显著减弱.其它常见金属离子对这两种离子的检测几乎没有影响,铜离子虽然能猝灭NDS荧光,但不会影响NDS对汞离子的荧光增强响应.质谱分析表明,NDS与汞离子及铜离子都形成1∶1的配合物,配合物中磺酰胺基电离失去了氢离子,这在选择性络合汞离子及铜离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尼罗罗非鱼(T·nilotcaL)为材料,应用冷原子吸收测汞法,进行了汞(Hg++)在鱼体内的积累的实验性研究;还对鱼体不同部位汞的蓄积量作了比较;此外,对鱼体汞中毒的死亡过程作了观察。  相似文献   

15.
分散液液微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四氯化碳为萃取剂,丙酮为分散剂,硫代米式酮(Thio-Michler’s ketone,TMK)为汞的螯合剂,建立了水中痕量汞分散液液微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新方法.对分散液—液微萃取条件和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最佳实验参数进行优化,包括溶液的pH值,萃取剂与分散剂的种类与用量,螯合剂硫代米式酮的用量,萃取时间等.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汞的浓度在110~420 n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8 1,富集倍数为30,检出限为55 ng/m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2%(n=8),回收率为92%~108%.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回收率高,成本低、富集效率高且对环境友好,适用于水中痕量金属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悬汞电极的阳极解脱(Anodic Stripping)伏安法,是一个既简便又灵敏的超微量测定方法。目前已广泛的被采用。一般是用酸、碱、盐作底液,对Cu、Pb、Cd、Bi、In、Sn等原素进行微量测定。普遍采用的是所建议的悬汞电极在强酸底液中的方法。但由于在此法中,H_2波的影响很大,限制了某些元素的测定。又一般的碱和盐不易提  相似文献   

17.
应用电位溶出法对食用螺中的汞、铜进行了连续测定。其测定介质为0.4mol/l NaNO0.01mol/l NaAc—0.4mol/lHAc(pH=3.0),以4.36×10~(-5)mol/l KM_nO_4为氧化剂,利用食用螺本身所含Cu(Ⅱ)为敏化剂。采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分析,所得汞和铜的结果分别与测汞仪法和原子吸收法相对照。本方法的回收率汞为101—102%,铜为96.8—102%,检出限汞为2.19×10~(-9)mol/l,铜为1.99×10~(-10)mol/l。  相似文献   

18.
钱亮亮 《科技咨询导报》2012,(32):104-104,106
牛奶中的汞的检测收到前处理和方法的影响,回收率低,重现性差。本论文使用DMA-80直接测汞仪测量牛奶中汞的含量,该方法整个前处理过程及测定过程全部在仪器中进行,含汞废液经吸收液或特定的尾气吸附管吸收,并进行无害化处理。该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高,使用样品量少整个测量过程小于5min,结果准确,重现性好。是测量牛奶中汞含量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用国产590型汞蒸汽浓度测定仪测定底质、废渣、废水、尿、毛发及煤等样品中的痕量汞。样品经适当的化学前处理将汞转变为二价状态,然后加氯化亚锡还原,以3升/分干燥空气将汞蒸汽带入原子吸收管中,据汞原子浓度与它对阴极低压汞灯2537A共振线的吸收成比例,进行定量。对测定的诸条件(水溶液体积、空气流速及试剂用量等)和样品的化学前处理的某些条件进行了试验。本方法用于所述样品分析,操作简便快速,重现性较好。底质废渣的分析结果与用双硫腙单色法对照的结果彼此相符。  相似文献   

20.
高纯Z_nSO_4和Z_nS中痕量Pb及Cu杂质的测定,以前多用比色法、方波极谱或原子吸收法。这些方法,有的操作手续较繁,有的设备昂贵,不便于广泛使用。我们为了配合校化工厂荧光粉研制需要,曾试验应用玻碳电极汞膜伏安法测定高纯ZnSO_4和ZnS中痕量Pb和Cu杂质,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实验证明,在0.5NHCl底液中,Pb~( )和Cu~( )的浓度在10~(-6)—10~(-8)M范围内,其溶出峰高与浓度成正比。回收率的相对误差和样品中杂质测定的相对误差都在6%以下。方法灵敏、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