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豆状囊尾蚴与宿主(兔)的同工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出豆状囊尾蚴囊液LDH同工梅5条酶带,酯酶同工酶1条酶带,蛋白质9条区带;宿主-兔腹水乳酸脱氢酶同工酶5条酶带、酯酶同工酶5种酶带、蛋白质16条区带。本研究对豆状囊尾蚴囊液同工酶、蛋白质、豆状囊尾蚴虫体同工酶与蛋白质、宿主腹水同工酶、蛋白质的相互关系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豆状囊尾蚴的酶蛋白和蛋白质来源可能独立于宿主。在一定程度上受宿主影响;虫体的蛋白质组成更复杂、囊液内代谢可 相似文献
2.
通过提取制备猪带绦虫、猪囊尾蚴虫体、猪囊虫囊液、多房型束球绦虫、肝片吸虫、细颈囊尾蚴、细颈囊尾蚴囊液和羊绦虫等8种寄生虫抗原,运用SDS-PAGE电泳法比较各种抗原的蛋白质的组成,不连续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猪带绦虫、猪囊尾蚴虫体、猪囊虫囊液、多房示绦虫、肝片吸虫、细颈囊尾蚴、细颈囊尾蚴囊液和羊绦虫等几种抗原的蛋白质在凝胶中分别有31,23,18,17,21,22,8和24条带,分子量在13kD-134kD之间,8种抗原的电泳带之间既有相似性又有特异性,其抗原的共同蛋白质亚基带的分子量为63kD,38kD和24kD。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有效地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结果:不同种类的寄生虫具有不同的亲和性,可在机体的不同脏器或组织寄生.当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寄生虫感染时,它们通过相互协同或相互拮抗,共同参与寄生虫抗宿主反应,引起机械性损伤、营养不良、变态反应等.同时,机体对入侵的寄生虫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及时清除入侵的寄生虫,并具有抵抗再感染的能力,或形成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4.
5.
6.
本文探讨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技术为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提供高效和便捷的教学手段,克服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不足。通过建立人体寄生虫学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平台,优化整合教学资源,以此达到提高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拉伤模型制作技术的创新和探索,不断优化策略提高动物模型的成活率 和成材率,形成稳定的造模技术,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将25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大球囊组(球囊直径2.0 mm)11只、小球囊组(球囊直径 1.5 mm) 11只、假手术组3只,大球囊组和小球囊组应用不同大小的球囊进行模型制作,术后14 d通过伊凡氏蓝 染色进行验证,动脉拉伤后颈总动脉内膜成功着色者为造模成功。结果小球囊组造模成功10例(成功率 90.9%,10/11),大球囊组造模成功5例(成功率45.5%,5/11),两组造模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内膜 损伤面积无显著差异。结论 应用1. 5 mm球囊可以实现对内膜的有效损伤,且造模成功率较2. 0 mm球囊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8.
肠道寄生虫是宿主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宿主的生长发育和免疫疾病产生重要影响。随着非人灵长类动物与人类接触日益增多,非人灵长类动物感染肠道寄生虫的风险增加,由肠道寄生虫引发的新发疾病对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已成为非人灵长类动物保护的重要挑战。本文对非人灵长类动物肠道寄生虫的种类和特征进行总结,并对肠道寄生虫与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社会行为、生长发育、免疫作用、防御以及人类活动对非人灵长类动物肠道寄生虫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非人灵长类动物肠道寄生虫的作用和公共健康卫生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研究大豆总皂甙(TS)对运动力竭大鼠肝脏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实验分为安静组、安静加药组、力竭组、力竭加药组.安静加药组和力竭加药组按照20 mg/kg体重经口腔给药,每日一次,持续2周.两周后力竭组和力竭加药组进行一次跑台力竭运动.动物力竭后迅速备取血,并取其肝脏制成10%匀浆.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GSH-Px、ALT以及肝脏SOD、CAT、MDA、GR、GSH、T-AOC.结果显示,与安静组相比,安静加药组SOD显著升高、GSH极显著升高、MDA显著降低;与力竭组相比,力竭加药组SOD、CAT、GSH-Px(血清)、GSH和T-AOC显著升高,MDA显著降低;与力竭组相比,力竭加药组运动时间延长20.62%;结论:TS能显著延长大鼠力竭运动时间,减轻自由基氧化损伤,提高肝脏抗氧能力. 相似文献
10.
慢性镉暴露诱发大鼠肝脏几种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健康SD雄性成年大鼠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镉暴露中剂量组(M组)和高剂量组(H组),每天分别饲喂含镉0、5、10mg/kg饲料的大鼠全价饲料,分别于第3周和第6周检测肝脏中的乳酸脱氢酶(LDH)、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碱性磷酸两(AKP).结果显示:在实验过程中,各组间体重、肝脏系数无显著性差异;第3周,与C组相比,只有H组M活性显著增强,其余各组两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第6周,与C组相比,M组AKP活性差异不显著,GCT、LDH活性有显著增强,H组AKP和LDH活性显著增强,GGT活性极显著增强.可见,镉引起肝毒性的机制与酶的活性间存在一定关系.其中GGT是一种敏感性较强的检测镉致肝慢性中毒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1.
12.
体外培养大鼠肝脏枯否细胞的生物学和免疫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大鼠肝脏枯否细胞(KC)的生物学特征和免疫功能表达,以实验室建立的分离和培养方法,获得大鼠肝脏枯否细胞,细胞活性和纯度分别为95%和96%,结果发现KC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培养15min后开始贴附,24h后完全贴附于玻璃培养皿,能够抵抗蛋白酶的消化,存活达4周,具有强烈的吞噬作用、特异性的过氧化物酶反应阳性和能够表达特异性的ED1抗原,研究表明采用本实验室建立的大鼠肝脏KC分离和培养方法并不影响细胞的活性,在体外条件下能够维持细胞在体时的生物学和免疫学特征,完全满足实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抗家畜体外寄生虫药新型卤硝酚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个卤硝酚类化合物和 5 个含卤硝酚结构的 Schiff 碱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经元素分析,产物的 C、 N、 H 均与理论值相符.产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确定了其结构,并通过 p Ka 的测定,推测其可能具有的驱杀动物体外寄生虫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正科学家大胆猜测,改变世界格局的,可能是某种让人类变成牵线木偶的病菌。早上和老婆大打出手、到公司又与同事恶语相向、下班回家又撞了车。发生这些恼火的事只是因为心情不好吗?有没有可能是脑部感染寄生虫?捷克生物学家雅罗斯拉夫·弗莱格尔开始这样怀疑。 相似文献
15.
16.
为揭示失重条件下药物代谢酶变化规律,考察了不同模拟失重周期对鼠肝代谢酶CYP1A2的影响.将大鼠尾悬吊3,7,14,21 d模拟失重效应,分别采用Western-blot、Q-PCR及HPLC-UV检测鼠肝微粒体中CYP1A2的蛋白表达、mRNA表达及活性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模拟失重3 d大鼠肝脏CYP1A2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7,14 d显著上升(p<0.05),21 d略有下降(p>0.05).在大鼠肝脏CYP1A2 mRNA量及活性方面,模拟失重3,7,14 d均显著上升(p<0.05),21 d上升不明显(p>0.05).实验结果表明模拟失重14 d鼠肝中的CYP1A2蛋白、基因表达及活性显著上升,但21 d各指标有恢复到正常组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丹参水提取物对去卵巢大鼠血脂和肝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丹参的雌激素样作用,将32 只6 月龄SD 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 Sham) 、去卵巢手术组( OVX) 、阳性对照17β-雌二醇治疗组( E2,1mg·kg -1·d -1,灌胃)和丹参治疗组( SM,600 mg·kg-1·d-1,灌胃) ,治疗12 周后,检测大鼠体重的增加情况、子宫指数、血脂水平、血清转氨酶活性及抗氧化情况,并进行肝脏的组织学检测. 结果显示,丹参水提取物治疗12 周能明显抑制去卵巢诱导的大鼠体重的增加,刺激萎缩的子宫生长,改善血脂水平,降低丙氨酸氨基转氨酶( ALT) 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 AST) 的活性,减轻肝脏的脂肪变性. 丹参水提取物的这些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能降低氧化剂丙二醛( MDA) 水平,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过氧化氢酶( CAT) 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Px) 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选择短链氯化石蜡含量不同的两种氯化石蜡产品(CPsⅠ,38.22%和CPsⅡ,0.08%)作为模式化合物,比较它们经口连续灌胃暴露14d后对SD雄性大鼠的影响,借以探讨短链氯化石蜡是否存在特殊的毒性效应。方法:CPsⅠ和CPsⅡ的暴露浓度分别为lO、50、100mg/kg(CPsI)和100mg/kg(CPsⅡ)。结果:两种氯化石蜡产品暴露后,对大鼠的摄食、体重无明显影响。CPsⅠ和CPsⅡ急性暴露,均可造成大鼠的肝脏中肝细胞肿胀、水样变性及胞质疏散;肾脏中肾小管肿胀,肾小球萎缩、肾小球玻璃样变;肺部中肺泡隔增厚,炎症细胞浸润等明显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氯化石蜡急性暴露对SD雄性大鼠所产生的毒性效应,与样品中短链氯化石蜡的含量并无显著性关联。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低氧环境对大鼠胃肠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活性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将雄性Wister大鼠分别暴露于模拟5 000m海拔进行4,24,72h的低氧处理.取小肠和胃组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CⅠ~CⅣ活性,检测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表明,模拟高原低氧暴露4,24h可引起胃肠组织中线粒体呼吸链四种复合酶的活性明显降低(P0.01),而在72h后恢复为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低氧处理后胃肠组织的线粒体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D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因此,高原低氧可抑制大鼠胃肠线粒体呼吸链组分的酶活性,该效应可能与低氧的直接作用和由此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SD大鼠是较为重要的实验大鼠品种之一,通过对其自发性肿瘤的类型和发生率的观察及统计,为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工作提供了SD大鼠自发性肿瘤参照数据,对于开展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工作,特别是长期毒性试验、致癌性试验及生殖试验尤为重要。方法本中心背景数据采集实验,将260只SPF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8组(A、B、C、D、E、F、G组和H组),并对应不同时期进行计划剖检(2、4、8、13、26、52、78周和104周),终止动物饲养时间为104周。结果在试验过程中,A、B、C、D、E组动物未见肿瘤发生,F、G、H组动物紧急剖检及计划剖检动物时发现肿瘤。动物剖检首次发现肿瘤时间为实验第24周,紧急剖检动物(动物约为30周龄)。共94只大鼠出现肿瘤,其中雌性59只、雄性35只。共检出肿瘤185例,良性肿瘤约占81. 1%,恶性肿瘤约占18. 9%,以良性肿瘤居多。最常见良性肿瘤为垂体前叶细胞腺瘤、乳腺纤维腺瘤。恶性肿瘤以乳腺癌、垂体前叶细胞腺癌、白血病、副泪腺癌发生居多,同时发现垂体前叶细胞腺癌、组织细胞肉瘤、白血病、支气管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出现了对周围及全身组织脏器的转移。除明显自发性肿瘤发生外,还可见动物不同组织脏器的不典型增生和肝细胞变异灶。结论根据本中心SD大鼠背景数据采集试验结果,提示SD大鼠在30周龄后自发性肿瘤发生机率提高。肿瘤易发部位为垂体、乳腺、皮肤及皮下组织。常见自发性肿瘤为垂体前叶细胞腺瘤、乳腺纤维腺瘤等。雌性动物较雄性动物肿瘤发生率高。同时与国内外各研究机构的结果比较有一定的差异,可能大鼠自发性肿瘤类型及发生率与大鼠自身差异及饲养环境等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