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安全无疑是一个自古至今一直存在着的问题。自人类产生,战争就始终伴随着人类,给人类带来了无数生命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出于维持生命、延续后代以及过幸福生活的需要,人类对安全的追求也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安全问题所包含的范围是极其广泛的,既包括了战争、屠杀等人为因素,也包含瘟疫、洪水、旱灾等自然因素。当然,追求安全的主体也是广泛的,下至个人、家庭,上至国家、国际社会。然而,在当今国际社会中,民族国家作为能最有效地统筹其所管辖范围内人口、资源的组织,在安全的追求上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分析国家在当今国际社会中的安全状态,对其进行简单的理论探讨并对其安全政策的选择进行简略分析。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已成为国家安全体系的基本构成领域和国际间大国博弈的重要方面,其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作用不断增强。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现代国家安全认知的基本演变历程;研究了科技创新与科技安全在影响社会变革发展、塑造国家战略能力等方面的突出作用;提出了科技评估在前瞻性预测、综合性比对和颠覆性分析等3类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3.
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与管理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引言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加强基础研究的一项重大举措。自1984年实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制度以来,我国已建成16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覆盖了基础学科的绝大多数领域。20多年来,在“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下,国家重点实验室领衔承担了诸多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稳定、培养和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集中了一支高素质的研究队伍,成为孕育我国科技帅才的摇篮。同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有力推动了学科建设与发展,为基础研究创建了一个稳定的平台。通过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提升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4.
一个时期以来,随着国际安全局势的演变以及中国的快速发展,国内对安全的研究日趋深化,国家安全战略尤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兴趣。在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进入深刻调整阶段的大背景下,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其必然性。然而,有一种倾向却值得注意:一些研究把国家安全战略等同于一般军事战略的简单延伸,直接借用军事战略的原则来分析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5.
在细菌战受害者对日索赔诉讼案中,日本法院不断以“国家无答责”为由,驳回我国细菌战受害者的诉讼请求,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从“国家豁免权”这一角度看:1、国家豁免原则决不是为了对破坏国家的独立主权、破坏国际法制度和危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国际犯罪提供保护;2、侵华日军细菌战严重违反了国际法准则,是性质极其恶劣的国际犯罪行为;3、在细菌战受害者对日索赔诉讼案中,日本国家因严重违反了国际法准则而不适用“国家豁免权”。  相似文献   

6.
国际关系中的国家安全和个人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安全都是国家安全,而非个体安全。对个人安全的忽视是造成国家间无休止追逐权势引发冲突和战争的根源。安全应从国家安全回归到安全最原始的出发点--个人安全。根据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个体安全观。  相似文献   

7.
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出发点。邓小平同志在深刻分析和敏锐洞察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发展了前人的国家安全思想,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将国家安全寓于发展之中的崭新观念。这一思想对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国家自诞生以来,为争取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国家也创制了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结盟政策等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外交政策和原则  相似文献   

9.
许华 《科技信息》2008,(4):185-185
社会主义制度自诞生以来,就处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消灭社会主义制度,迫使社会主义国家放弃社会主义道路,并将其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始终不变的战略目标。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以及国内政策的调整等,都对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论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以及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9·11”事件后 ,为打击国际恐怖主义 ,美国对其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际战略进行了调整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包含军事、政治、外交等方面内容的反恐新战略。这一策略对中国国家安全既有正面的影响 ,也隐含着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11.
国家精神是一个国家个人和社会意识、精神需求、精神生产与精神消费的总和,精神领域是国家安全的特殊客体。一个国家的精神领域是否安全,对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兴衰成败至关重要。国家精神安全既是宏观的,体现在国家大战略及其具体战略之中的精神状态与品质。国家精神安全也是非常具体的,取决于国家社会中每一个细胞、单元、领域的精神是否安全。维护国家精神需要全有赖于全社会的努力,共同构建国家精神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国家安全角度,分析、探讨了国家的地理位置对国家安全的几个层面,如领土安全,国家安全战略,战争、情报、间谍等国家安全活动,以及国家安全力量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自1986年以来,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THMR课题组先后承担了与无人车技术有关的“七五”至“十一五”国家科技重点项目6项,国家“863”计划、“智能交通”等科技研究项目8项,同时还承担了由国家邮政研究所、徐工集团、omron公司等国内外企业支持的,与无人车技术有关的研发课题6项。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的安全"问题成为跨国性"非传统安全研究"的关注焦点."人的安全"概念试图整合国际体系层面的"人类安全"、国家体系层面的"国民安全"、次国家层面的"团体安全"和个体层面的"公民安全",将"人的安全"和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安全视为国家安全的根本目的."人的安全"研究鼓励各国重视人权教育、建立良政和民主体制,并提醒关注那些严重影响我们每个人安全的个人生活方式、群体关系模式和国家间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15.
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动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国际对抗格局的变迁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激化,我们必须根据时代的特征树立更全面的国家安全观念。本文对国家安全观念的内涵进行了分析,认为综合国力是保障国家安全的根本力量,国民经济动员是综合国力转变为保障国家安全的现实力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国家863计划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应用领先奖”颁奖大会上传来喜讯:我校荣获“重要贡献奖”,以“人、组织、经营管理和技术的集成”为核心的“CIMS”,自80年代初以来一直是工业发达国家制造业高科技研究的热点,它能够实现信息集成基础上的先进管理和设计,极大地提高企业现有的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除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外,文化、科技、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国家安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  相似文献   

18.
商王朝面临的国家安全威胁包括自然环境安全威胁以及政权安全、国土安全等社会性的国家安全威胁。商王朝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和实践包括从“兄终弟及”到“父死子继”王位继承制为主线的政权安全;邦畿千里,维民所止的国土安全;武力政权国家为典型的军事安全;经济资源向上和向心流动的经济安全;法律规制和思想控制为手段的社会安全;神权政治下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为特征的意识形态安全;征伐与经略并举的外部安全。商王朝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和实践呈现出依据王朝兴衰及时调整;军事手段为核心,多措并举;统治者提倡敬民的民本思想,追求纯一德行;贯彻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实用主义的特征。商王朝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在我国国家安全思想史中具有开创性地位,对后世维护国家安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管理职能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治统治职能实现的基础,最终规定于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国家管理职能的变化大体经历了“干预协调”、“参与支配”、“全面干预”、“全面管理”等四个发阶段。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的实现,有益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和必须加强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20.
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的急剧发展,各种权力关系也因之变化,导致传统的权力分立制度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政党国家现象应运而生。在政党国家中,政党已成为民主政治制度中最重要、最普遍的政治组织为基本特征,它的出现使得国家权力的配置、行使方式呈现出新的特征,从而对传统的立宪主义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