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绝热加速度量热仪的恒温老化模式对反应过程的硝解液进行热行为研究。通过恒温放置实验,发现分解过程主要是副产物分解,主产物RDX并未分解。当起始放置时间为22℃时,绝热温升(?Tad)为596.824℃; 25℃时,?Tad为566.213℃; 30℃时,?Tad为570.610℃。反应硝解液达到最大热分解速率用时24小时所对应的温度TD24=85.4℃。通过冷却失效情形法,可以确定其危险分级为4级危险情形。  相似文献   

2.
重结晶法制备球形化RDX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解决以RDX为基的熔铸炸药固态含量低的问题,采用环己酮作为溶剂重结晶的方法,得到了球形化RDX晶体.分析了重结晶工艺条件中结晶温度、搅拌速率、杂质等参数变化对于RDX晶体形状的影响,制备了球形化RDX晶体.测试了球形化RDX的晶体形状、流散性、机械感度和以其为组分的PBX冲击波感度.结果表明,采用环己酮重结晶法制备的球形化RDX晶体形状规则、表面光滑、棱角少、流散性好,撞击感度、摩擦感度比普通RDX略有降低,以球形化RDX为基的PBX相比以普通RDX为基的PBX冲击波感度降低约25%.  相似文献   

3.
为了防止RDX在生产以及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采用本实验室自行设计的临界爆温测试装置,对RDX溶液的临界爆温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0.3 g RDX在高温下加热时,只会发生热分解反应,反应程度不会引起爆炸;RDX质量分数为3%~7%时,RDX溶液不仅会发生强烈的热分解反应使溶液温度迅速升高,而且会在191℃左右发生爆炸,从而确定,甲苯对RDX溶液的热分解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RDX 3%~7%的质量分数变化,对临界爆炸温度影响很小;当RDX溶液质量分数低于3%时,RDX溶液不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4.
某水厂位于华南某市,取地表水为饮用水水源。2007年7月1日,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开始施行。本文依据新水质卫生标准.在对该水厂06年出厂水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水厂现有工艺特点进行分析,以此制定水厂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5.
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与国际主要水质标准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我国新旧饮用水标准和国际饮用水标准的对比分析,我同饮用水标准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全面的更新,但我国饮用水的指标和国际饮用水中欧盟水质指令标准存在着差距,主要是部分有机物的指标.最后指出了全面提高我国的水质检测手段和加强我国的深度水处理技术才能使我国饮用水的水质标准才能达到欧盟的水质指令标准.  相似文献   

6.
纳米金属粉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DSC研究了纳米Cu粉、纳米Ni粉、超细Al粉、超细Ni粉和普通Cu粉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纳米Cu粉使PDX的分解活化能降低了2.3kJ/mol,使RDX分解放热峰的峰温降低了24.9℃。纳米Cu粉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比普通Cu粉要大很大;其它几种金属粉,无论粒度如何,对RDX的热分解特性影响均不大;在0.1MPa、2.0MPa和6.0MPa下,随压国增大,RDX/纳米Cu粉样品的峰形变化规律和RDX的不同。在RDX/纳米Cu粉的样品中,随纳米Cu粉含量降低,Cu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程序逐渐降低,峰温向高温区移动。但当RDX与纳米Cu粉的质量比从15:1变到20:1时,RDX的峰温却向低温方向移动。探讨了纳米Cu粉对RDX热分解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新疆天业(集团)公司滴灌灌水器要求的水质标准,建立了计算玛纳斯河灌区渠水所含粘粒、粉粒、沙粒的去除率经验公式,并根据六宫支渠和西岸大渠水质算出了沉淀池设计表面负荷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价一种以RDX(黑索金)为基的压装PBX(高聚物黏结炸药)炸药的装药尺寸稳定性,利用高低温度交替冲击试验,研究热冲击对JHL-X(聚黑铝-X)炸药装药尺寸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炸药药柱径向和轴向尺寸变化率和密度变化率表征了炸药装药尺寸的稳定性,用线膨胀仪测试了压装PBX炸药线膨胀系数(CET),分析了CET的变化对炸药药柱轴向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压装PBX炸药药柱经受热冲击循环过程中,轴向和径向的尺寸变化率以及密度变化率随热冲击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轴向尺寸和径向尺寸的变化率相当。与试验前比较,试验后恢复至常温的炸药药柱密度和轴向尺寸分别增大0.6%和0.75%,而径向尺寸减小0.3%。  相似文献   

9.
表面处理剂对超细粉碎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研究了表面处理剂对黑索金超细粉碎效果的影响,不同处理剂对超细成品粒度影响各异,通过微电泳仪测试了超细成品在不同pH值下的zeta电势,结果表明在某一pH值范围内某样品zeta电势的绝对值越大,则在该pH值范围内超细粉碎得到的该成品细粒部分比例越大,运用吸附机理,胶体稳定理论对基成因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
11.
花生壳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完善花生壳药材的质量标准,为花生壳的合理利用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花生壳进行性状及显微特征观测;对花生壳中木犀草素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鉴别;按水分测定法和灰分测定法检测了花生壳中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用热浸法测定了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用HPLC法测定了木犀草素的含量。结果:10个不同产地的花生壳在与木犀草素对照品的相应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及相同的保留时间。花生壳含水分为7.66%~9.99%,总灰分为2.16%~4.23%,酸不溶性灰分为0.28%~1.79%,醇溶性浸出物为4.38%~8.25%,木犀草素为0.111%~0.37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花生壳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和热失重等技术,结合影响因素实验、加速实验和长期实验等方法,对抗肿瘤候选药物——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DAM)的性状、鉴别、含量测定以及对光、热等稳定性进行研究.建立了DAM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等相应的质量标准;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DAM对光、热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提示其可以在密闭常温条件下贮存,为DAM的后续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保护山楂有效成分及营养成分,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方式加工山楂饮片,并建立冻干山楂饮片中以枸橼酸为检测指标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山楂冷冻干燥工艺;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铵-磷酸缓冲液(pH为3.0),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μL.实验结果表明,冻干山楂最佳工艺为物料厚度75 mm,升温速率3.0℃/h,预冻时间6 h,解析温度60℃;枸橼酸在25~2 5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6.72%,RSD为1.19%.实验结果显示,优选的山楂真空冷冻干燥工艺稳定可行;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快捷,准确度高,可用于控制山楂冻干饮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鼻渊丸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鼻渊丸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木兰脂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60 4~1.510 0μg;平均回收率为98.90%(RSD=1.97%,n=6)结论:方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鼻渊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黑龙江省部分地区水质分析的指标论述了水中杂质、耗氧量、硬度、硝酸盐及水中细菌对乳品质量的影响,并对消除办法也简要作了介绍,对控制水质质量与提高乳品质量的关系也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任何标准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与实际需求密不可分的。随着质量信息技术的发展,质量信息走向集成化是必然的趋势,也促进了数据交换标准的发展。首先总结了质量信息与集成的意义,在介绍STEP标准及特点后,提出了基于STEP标准的质量信息集成模型。  相似文献   

17.
注入水与储层岩石和流体具有良好的配伍性,是油田注水开发(特别对于中低渗透砂岩储层)过程中“注够水、注好水”的前题条件,其配伍的程度直接影响注水井的吸水能力。因此,必须根据配伍性要求,对注入水的水质进行规范。文中从注入水损害地层机理出发,阐述了评价注水水质指标的技术思路,提出了配伍性注水水质方案的决策思路,并研制了相应的配伍性注水管理软件,对提高配伍性注水的操作与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限制纳污红线的主要指标。实践中“监测频次少”直接影响了目标水功能区达标评价的进行。本文在分析现有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对于“监测频次少”情况下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方法,包括“定量核算—同水期数据替代法”和“定性推断—邻功能区评估法”,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模拟评价结果与实际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说明本文提出的定量核算和定性推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中药质量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目前中药质量常规检验分析技术以传统检测方法与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占主导地位,随着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色谱法、光谱及质谱法、热分析法、电分析法、分子生物学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化学计量学方法和多维仪器联用技术等新学科理论和实验技术不断渗透到中药鉴定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