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州地区前华夏植物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州地区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植物群计 2 3属 4 1种,以真蕨纲和种子蕨纲为主,石松纲居次,另外还有少量楔叶纲、科达纲及种子化石.按地层分布当前植物群可分为沙水岗组植物组合、龙江组植物组合及测水组植物组合.分析该植物群的组成特征,其性质属前华夏植物群  相似文献   

2.
种子植物系统分类提纲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种子植物的胚珠分别来自无孢子叶的顶枝及孕性的孢子叶,并形成了五种不同类型的种子和果实,即银杏型,科达狄一本内苏铁型,紫杉型,苏铁一有花植物型,松柏型.银杏、苏铁、紫杉及罗汉松的成熟的受精胚囊不是简单的种子.银杏的珠领,紫杉及罗汉松的肉质杯状体是和有花植物的心皮等价的有效保护组织,它们是在系统发育早期,在起源上与有花植物的保护组织有截然不同来源,它们是雏型的果实或原始型的果实.买麻藤类是众所周知的盖子植物,它具有双受精,而且不具颈卵器,只有松柏类才是真正的裸子植物.本文不采用传统的种子植物分类法,而把种子植物,包括已知的种子蕨在内,分为下列十个亚门,它们是种子蕨亚门、舌蕨亚门、松柏亚门、银杏亚门、苏铁亚门、开通亚门、中华缘蕨亚门、紫杉亚门、盖子亚门、有花植物亚门.在最后的有花植物亚门,也提出了一个新的系统.  相似文献   

3.
枝蕨纲是中泥盆世至早石炭世的一个重要的植物类群。作者对枝蕨纲代表植物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支系统学研究。枝蕨纲中可识别出伊瑞蕨目、瘤指蕨目和其他一些过渡类型。伊瑞蕨目和瘤指蕨目演化关系密切,二者分别以营养性末级附枝的顶端回弯和具瘤指蕨型的植物体组构为近裔共性。中国中上泥盆统的Metacladophyton和Polypetalophyton比伊瑞蕨目和瘤指蕨目进化程度要高,可能代表枝蕨纲内的一个新的高级分类单元,以具片化的末级附枝及次生生长为特征。伊瑞蕨目和瘤指蕨目出现在中泥盆世,而以Metacladophyton和Polypetalophyton为代表的进化类型出现在中泥盆世晚期至晚泥盆世早期。从伊瑞蕨目、瘤指蕨目到Metacladophyton和Polypetalophyton,侧生分枝系统显示了从三维的枝系统向似羽片状系统逐渐演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枝蕨纲是中泥盆世至早石炭世的一个重要的植物类群。作者对枝蕨纲代表植物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支系统学研究。枝蕨纲中可识别出伊瑞蕨目、瘤指蕨目和其他一些过渡类型。伊瑞蕨目和瘤指蕨目演化关系密切,二者分别以营养性末级附枝的顶端回弯和具瘤指蕨型的植物体组构为近裔共性。中国中上泥盆统的Metacladophyton和Polypetalophyton比伊瑞蕨目和瘤指蕨目进化程度要高,可能代表枝蕨纲内的一个新的高级分类单元,以具片化的末级附枝及次生生长为特征。伊瑞蕨目和瘤指蕨目出现在中泥盆世,而以Metacladophyton和Polypetalophyton为代表的进化类型出现在中泥盆世晚期至晚泥盆世早期。从伊瑞蕨目、瘤指蕨目到Metacladophyton和Polypetalophyton,侧生分枝系统显示了从三维的枝系统向似羽片状系统逐渐演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白刺果实和种子的发育解剖及其发育过程中淀粉的变化。白刺果实为复合核果。由三心皮合生的三室子房发育而来。三个子房室中有一室不产生胚珠,所形成的两个胚珠中仅一个最后形成种子,另一胚珠中途退化。果壁由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组成。外果皮成熟时肉质可食;中果皮源于维管形成层,由纤维细胞构成。为成熟核果的果核部分;内果皮由约8层薄壁细胞构成,果实成熟时退化解体。种皮由内珠被、外珠被和最外层珠心细胞共同构成。胚珠在其发育过程中产生承珠盘和珠孔塞结构。  相似文献   

6.
对发现于内蒙古土默特旗上石炭统一下二叠统的几种科达穗化石及种子类化石进行了研究,经鉴定确认其中有2个为新种,分别定名为长爪科达穗Cordaitanthuslongibracteatussp.nov.和多泡石籽Car polithusmultibullatussp.nov..这些珍贵的繁殖器官的发现,表明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种子演化已达相当水平,对于研究科达类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地区晚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依据野外采集的古流向数据和上古生界火山岩地球化学资料对柴达木地区晚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盆地东部地区物源总体来自北部,海侵方向由南向北,沉积中心在盆地南部地区;构造背景晚泥盆世为后碰撞期的板内拉伸,早石炭世为陆内拉张构造环境,晚石炭世-二叠纪以洋陆俯冲构造背景为主;晚泥盆世开始,柴达木地块周围普遍因拉张而发生裂陷,形成一系列狭长状的地堑式断陷盆地或海槽,柴达木中央隆起(牛鼻子梁古陆)的雏形形成;石炭纪沉积盆地是在海西运动产生的晚泥盆世裂陷槽基础上形成的差异性沉降盆地,具有坳、隆相间的古地理格局,海侵广泛,以台型沉积为主的浅海相碳酸盐岩裂谷盆地,在古陆边缘附近形成了海陆过渡相的泻湖、扇三角洲(或辫状河三角洲)及沼泽相含煤沉积;二叠纪基本保持了石炭纪的海域,仍处于陆缘裂陷盆地的构造背景,属于稳定型浅海相沉积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将石自然保护区乌冈栎群落内的41种木本被子植物的果实类型和种子大小.结果表明:①干果占果实类型的43.08%,肉质果占果实类型的56.92%,两种类型果实比例接近1∶1;②与其他地区果实类型的比较发现,果实类型分布格局受水热环境影响显著,西北部干果比例高,而东南部肉质果比例高;③用种子三维(长、宽、高)的方差衡量种子形状,植物种子的形状差异很大,最小值为0.003 1,而最大的值有0.537 1,大部分种子的三维方差小于0.4;④从种子的重量来看,种子百粒重为1~10 g和10~100 g的物种占有较大比例,分别为39.02%和21.95%;⑤大种子和小种子不仅在科的分布上有差异,在植物的生活型上亦有差异;⑥乌冈栎群落木本植物多样性低的原因之一可能与该群落种子传播单一性有关.探讨了果实和种子对群落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探究影响山楂海棠种子产量各因素间的相关性,为山楂海棠高产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依据.以吉林省长白县母树林林场横山库区为研究地点,测定山楂海棠生长性状、叶性状、果实性状及种子性状,采用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各性状.结果表明:1)多数生长性状(树高与地径)、果实性状、种子性状、叶性状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其中,树高、地径与果实数量、单株种子数均显著正相关,单果种子数量与单株种子数量、叶长、叶宽和叶面积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种子数与叶宽和叶面积显著正相关;2)果实数量对单株种子数的直接影响和总影响最大,地径对单株种子数的间接影响最大;3)通过聚类分析可将山楂海棠分为高产型、中产型和低产型3类,高产型包括单株25和29,中产型包括单株1、6、17、9和10,低产型包括单株7、21、22,其中,第1类与第2类单株种实产量较高,可为进一步选育种实高质高产的优良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玉湖公园的种子植物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公园内共有种子植物75种,隶属于33科、58属;公园内种子植物的生活型有草本、灌木和乔木3种,其中乔木种类最多;公园种子植物果实类型有12类,果实为蒴果的种类最多;公园内种子植物除有绿化的作用外,还有药用、观赏、作为工业原料等多种重要的经济用途.加强对公园内种子植物的保护和开发工作,需要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制定发展计划,根据地方资源建立特色产品,合理引进外来种.  相似文献   

11.
浅析台湾植物区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台湾海峡原为大陆的一部分,中新世未,由于断裂而形成海峡,台湾植物区系丰富,与大陆相同的科、属、种类多;共有成分中的古老成分多;台湾与大陆西南地区植物区系关系密切;台湾植物区系中特有种突出,它是大陆岛屿山地植物区系,台湾与菲律宾植物区系关系较少;与日本植物区系有一定联系,而后者属于中国-日本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详细调查和资料整理,对河北山地种子植物区系649属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河北山地植物区系成分中温带属441属,热带属114属,特有属18属.可以看出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其中北温带分布属是植物区系的核心,反映出区系典型的温带性质,过渡性突出.同时,分析得出本区系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多样性高、起源古老、特有程度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分枝格局的油茶植物构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构件和植物发育的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油茶分枝格局与产量、各构件特征之间、各构件与产量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油茶在利用光热资源时,其生长形态具有一定的可塑性;2.所调查枝级的挂果呈现明显的规律性:一级枝无挂果,二级枝为主要产果枝,三级枝挂果较少见;3.二级枝挂果只与同级上芽总数有较弱的相关性,而与其它构件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据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调查显示,该保护区共有1 859种药用植物,其中药用藻类4种,药用真菌22种,药用地衣10种,药用苔藓21种,药用蕨类131种,药用种子植物1611,常用中药328种,药用珍稀濒危植物137种,药用观赏植物180余种,药用特有种植物116种,农兽药植物169种。此外,还发现24种江西地区记录新分布,模式标本24种,以庐山、牯岭命名的植物有25种,并介绍了药用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概况。  相似文献   

15.
全球植物区系的间断分布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夏植物区系以其拥有大量的原始类群,众多的特有科属和完整的系统发育各阶段的类群代表而著称.华夏植物区系与澳洲区系、非洲区系、南美区系、北美区系、欧洲区系、以及亚洲的印度区系、马来西亚区系及日本区系都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追溯到中生代的前期,当联合大陆分裂之前,有花植物的原始代表就已经存在,到了白垩纪各大陆块的植物获得继续发展.因此间断分布不仅见于东亚—北美,同时也见于东亚—澳洲、东亚—非洲、东亚—南美,非洲—南美、非洲—澳洲,澳洲—南美等.  相似文献   

16.
二滩水库区维管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二滩水库区的维管植物区系,有野生维管植物约176科,707属,1392种,其中蕨类植物114种,占总数的8.19%,裸子植物26种,占总数的1.87%;被子植物1252种,占总数89.94%,从库区维管植物上生活型莱看,乔森林09种,占总数的15.01;灌木251种,占总数的18.03%;草本825种,占总数的59.27%,藤本107种,占总数7.69%,从二滩水库区种子植物科,属现代地理分  相似文献   

17.
无核黄皮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2年12月在桂林南郊广西植物研究怕引种广东郁南县无核黄皮嫁接苗43株,成活率90.6%,定植3年,有9株开花结果,平均株产1076g,果实无核,平均果重16.8平均纵径3.73cm,平均横径2.73cm;平均可食率87.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7%,果实8月份成熟,比一般黄皮晚熟15 ̄20d。  相似文献   

18.
利用民族植物学文献分析法并结合野外调查,对贵州省布依族药用植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布依族使用的植物药共539种,其基源植物共有252种,隶属97科、230属.根据吴征镒科属分布区类型分析,贵州布依族药用种子植物有14种分区类型,其中以泛热带和北温带分布类型为主;药用植物生活习性分析表明,布依族药用植物主要以草本为主,乔木和藤本占比较大,表明贵州布依族生活环境更偏热带的特点;药用部位分析表明,贵州布依族主要利用植物的根.此外,贵州布依族药用植物还使用了其他民族未使用的一些外来物种,如鬼针草(Bidens pilosa)等.  相似文献   

19.
The Early Permian (Shansi + Lower Shihhotse Formations) palynofloras of Longshoushan are dominated by Cathaysian-Euramerican common forms, mainly composed of pteridophytic and pteridospermous spores. But up to the Lower Shihhotse Formation, gymnosperms greatly developed, and they possibly already dominated the vegetation in the Upper Shihhotse Formation; while in the late Late Permian, they indicate a strong colour of Subangara area. In other words, during the whole Permian, the Cathaysian flora had a history from prosperity to decline, and Subangara plants might have had a reverse tendency there.  相似文献   

20.
对张广才岭森林植物进行了野外调查及统计分析,共收集维管束植物91科316属708种.其中,含11~30种的科所含植物属、种最多,共计12科84属218种;含2~5种的科比例最高,为39.56%.植物种类以菊科最为丰富,共计37属94种.植物区系组成中科的分布以世界分布类所占的比例最高,其次为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属的分布区系组成以温带分布成分为主,共计208属461种,并以北温带分布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非世界分布和温带分布属、种的46.10%,56.81%和59.62%,68.76%,为本区植物区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